吴飞 | 浙江省如何做好国际传播?

体娱   2025-01-24 00:02   浙江  

作者:吴飞

1.您认为浙江的国际传播工作,在全国处于什么位置?给您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浙江的国际传播工作在全国范围内具有重要的地位。作为经济发达省份,浙江不仅在经济、科技等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也在文化传播和国际交流方面积极拓展。浙江的国际传播工作相对活跃,尤其是在“一带一路”倡议的背景下,浙江通过举办国际会议、文化活动和交流项目,提升了其在国际上的影响力。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浙江在数字经济和创新领域的国际传播。浙江省,特别是杭州,作为互联网和数字经济的前沿城市,吸引了大量的国际关注。阿里巴巴等知名企业的崛起,使得浙江在全球数字经济版图中占据了重要位置。此外,浙江还通过举办G20峰会、亚运会等重大国际活动,积极展示其开放和包容的形象,这些都为浙江的国际传播增添了亮点。

2.您认为当前浙江国际传播工作最大的问题和短板是什么?


其一是内容创新不足:尽管浙江在经济和文化领域有很多亮点,但在国际传播中,内容的创新和多样性仍显不足。很多传播内容仍然偏向于政策和经济数据,缺乏更具吸引力和感染力的故事性和文化深度。

其二是社会参与度低:一方面浙江的国际传播没有充分利用好在浙江生活和工作大量国外人士,无论是高校还是在温州、义乌,还在宁波等地,有不少国际人士,他们许多人在浙江工作生活了不少时间,对浙江的情况很了解,但我们仍然以一种异乡的、陌生人的眼光看他们,没有让他们很好的纳入浙江人的生活空间,让他们成为浙江发展故事的讲述者。另一方面在国际传播工作中,社会各界的参与度不够,尤其是普通民众和中小企业的参与。有效的国际传播不仅需要政府和大企业的努力,更需要社会各层面的共同参与和支持。但据我所知,企业家对于国际传播没有太大的动力,比较被动,另外一些企业家不想卷入国际传播运动式的框架之内,怕影响他们的企业发展。还有一些企业乐意参与,但没有人才,没有路径,没有方法和渠道,空有参与的热情。

其三,拥有的渠道比较单一:目前,浙江的国际传播主要依赖传统媒体和一些大型活动,虽然有各种数字化平台,并且有大量的海外账号,但数字化传播和社交媒体的利用尚不充分,缺少直接参与的条件(由于防火墙的存在,公众无法成为浙江国际传播的分布式参与者)。随着信息传播方式的变化,需要更多地利用新媒体平台,以更好地接触和影响国际受众。

其四,缺乏系统性战略:在国际传播工作中,缺乏一个系统性的长远战略,往往是碎片化的单一项目,未能形成合力,导致效果有限。比如如何讲好浙江在绿色低碳战略的上思考,如何讲好浙江民营经济发展的故事,如何讲好浙江人在全球经济繁荣中的作用,都需要用力用心去做。

3.您认为浙江做好国际传播工作最大的优势是什么?如何发挥优势,打造浙江辨识度的国际传播品牌?


其一,浙江在国际传播工作中具有多个显著的优势,可以帮助其打造具有辨识度的国际传播品牌:

1. 经济实力:浙江是中国经济最发达的省份之一,尤其在数字经济、制造业和电商领域具有强大实力。这为浙江提供了丰富的传播内容和案例,能够吸引国际关注。西方社会比较认同自由市场经济,而浙江的民营经济是发达的,而且相关的法律和制度的设计也是支持民营经济的发展的,这方面是可以讲故事的重要方向;

2. 创新能力:浙江在科技创新方面表现突出,杭州作为互联网之都,拥有阿里巴巴等知名企业,这些企业的成功经验和创新故事为国际传播提供了生动的素材。

3. 文化底蕴:浙江拥有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如西湖文化、丝绸文化、茶文化、佛教文化等,这些独特的文化资源可以成为国际传播中的亮点。

4. 地理优势:浙江毗邻上海,交通便利,便于与国际市场的接轨,有助于组织国际会议、展览等活动,增强国际影响力。

其二,发挥优势的策略的几点思考

1. 打造特色文化品牌:利用浙江独特的历史文化背景,系统性地挖掘和宣传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元素,如传统艺术、地方美食、民俗活动等,通过国际文化活动、交流展览等方式增强文化传播。

2. 加强数字传播:利用数字技术和社交媒体,搭建多元化的传播平台,尤其是针对年轻一代的受众,制作富有创意的短视频、图文内容,吸引国际受众的关注。

3. 讲好浙江与全球发展共通共鸣的新故事:整合浙江的经济发展成就、企业创新和文化传承,人与自然的和解等,都可能形成一系列具有故事性的传播内容,提升传播的情感共鸣,增强国际受众的认同感。

4.您认为浙江打造国际传播头部标杆省份,突破口和着力点在哪里?


1. 创新内容与故事讲述

挖掘本土故事:通过深入挖掘浙江的历史、文化和当代成就,创造出具备吸引力和感染力的故事。可以通过纪录片、短视频、系列报道等形式将这些故事传播到国际舞台。

突出成功案例:重点展示浙江在数字经济、生态文明、创新创业等领域的成功案例,尤其是像阿里巴巴、网易等企业的国际化经验,增强全球受众的认同感和关注度。

2.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充分利用浙江大学,西湖大学,以及一些做国际贸易和交流企业与平台,建立更广泛的国际对话平台,体现浙江省开放的姿态与行动,如定期举办国际会议、展览、文化节等活动,邀请全球的专家、学者、企业家参与,促进浙江与世界的互动。

3. 利用数字化传播

建议适当打开防火墙,在条件成熟时,将浙江做成互联网自由开放的实验区,鼓励浙江人民可能充分利用社交媒体平台(如Instagram、Twitter、YouTube等)进行广泛传播,尤其是针对年轻受众,制作短小精悍的内容,增加传播的覆盖面和影响力。

同进,可以依托浙江传播大脑,做好浙江省的国际传播的大数据分析,精准定位目标受众,优化传播策略,提高传播效果。同时,可以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提升内容创作的效率和质量。

4. 提升人才培养与能力建设

浙江大学有非常好的国际传播理论平台,在学术界的影响力不少,中国国际传播的学会的理事长单位就在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建议在浙江大学建立国际传播理论研究基地,结合浙江省已经成立的多家国际传播实务基地,在理论与实践上形成双向合力。通过高校和职业培训机构,培养具备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的专业人才,为国际传播提供人力支持。鼓励从事国际传播的工作人员提升外语能力,特别是英语和其他重要语言,以更好地与国际受众沟通。

5.浙江把做好总书记思想的国际传播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针对这项工作您有什么建议?


针对浙江把做好总书记思想的国际传播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我有以下几点建议:

其一,深刻理解和提炼核心思想,提炼其思想的关键点与价值观。确保各级干部和传播人员深入理解总书记的核心思想,尤其是与浙江发展相关的部分,如创新、绿色发展、乡村振兴等。从总书记的思想中提炼出适合国际传播的核心观点和价值观,运用简明易懂的语言进行阐述,确保外界能够准确理解和认同。建议省社科基金和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设立更多相关的理论或者实践方面的选题,鼓励更多的人有资源有动力来参与国际传播。政府应鼓励和支持相关机构和组织开展总书记思想的国际传播工作,提供必要的资金、资源和政策保障。

其二,结合地方特色与实际案例,更灵活有效地开展国际传播工作。整合各方力量,形成政府、企业、学术界和社会组织共同参与的国际传播合力,确保传播工作的持续性和有效性。如通过实例展示总书记思想在浙江的具体实践和成果,如数字经济、生态保护、乡村振兴等,让国际受众看到实际成效。围绕总书记思想,讲述浙江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成功案例,展示浙江的创新与实践,增强国际受众的共鸣。

其三,建立评估与反馈机制:定期评估国际传播的效果和影响,收集反馈意见,根据国际受众的反应和需求不断调整策略。过案例分析总结成功经验和不足之处,为未来的传播工作提供借鉴。 

其四,建立中国首家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实证数据分析和成果发布平台(类似于美国的皮尤中心),以科学数据的方式,呈现中国在人类命运共同体方面的思考、实践与反思,成为国际舆论场的话语设计者和引导者。

再建巴别塔
青灯夜读,湖畔沉思。精读人文社科经典文献,探讨新闻传播学术问题。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