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看懂:项飙教授究竟研究了些什么?

体娱   2025-01-21 00:02   浙江  

本文转自 | 社科干饭指南


早期:移民现象与地方社会的关系(1998-2005年)

项飙1995在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完成本科学习,1998年获硕士学位,2003年获英国牛津大学社会人类学博士,1998年到2003年也是项飙研究的早期。在项飙的早期研究中,他主要关注中国的移民现象,尤其是农民工的流动与社会适应问题。通过描述性研究和民族志方法,他探索了移民与地方社会之间的紧张关系,揭示了国家政策、市场需求以及社会文化等因素如何影响移民的流动及其生存状态。项飙在这一时期使用了大量的田野调查和深度访谈,资料试图通过移民的个人经验来理解社会现象。他的研究强调,移民不仅是个人选择的结果,而是国家宏观政策和社会结构的产物。这一阶段的研究为他后来的学术探索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Xiang, Biao. 1999. Internal migration and the "new rural-urban divide" in China. In: The Changing Face of Chinese Migration: Rural-Urban Migration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edited by David S. G. Goodman and Xiaodong Liu. Edward Elgar, pp. 124–145.

本文的主题是“浙江村”这一北京的外来务工社区的形成。作者基于多年在该社区的田野调查,详细阐述了“系”或“关系群”这一概念,即围绕着一个组织不同关系的关键人物所形成的社会网络,作为浙江村的构成单位。文章讨论了系的特点、它在成员之间所建立的关系、由此衍生出的外来务工社区的性质以及它对社会网络概念化的贡献。

Xiang, Biao. 2001. Structuration of India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professionals' migration to Australia: an ethnographic study. International Migration 39(5): 73–90. DOI: https://doi.org/10.1111/1468-2435.00172.

信息技术(IT)正引领着一种新的资本积累形式,这在IT行业中表现得尤为明显。无论资本的来源和数量如何,它都可以在全球范围内以空前的速度流通和积累,因此伴随着极大的波动性。全球化和移民研究的一个紧迫任务是理解“新经济”的国际劳动体系。

本文是一项关于那些推动印度IT专业人员全球流动的代理人的民族志研究。“人力外包”是指一种做法,企业招聘IT工作人员,然后将他们派遣给客户执行特定项目,尽管企业本身并未参与项目。

“人力外包”中的关键参与者是一系列的招聘代理人。他们形成了“代理链”,彼此依赖,并在处理市场、国家和工人方面承担不同的职能。“人力外包公司”依赖于民族网络。它们的做法促使了一种灵活的国际劳动供应体系的出现,这种体系既惠及一些IT专业人士,也给他们带来了成本。

Xiang, Biao. 2003. Emigration from China: a sending country perspective. International Migration 41(3): 21–48. DOI: https://doi.org/10.1111/1468-2435.00240.

本文旨在全面概述中华人民共和国关于中国公民移民的政策。现有的大部分移民管理文献集中于接收国,除了少数例外,较少关注源国的移民管理政策。在中国的案例中,关于海外华人的政策已有相当的文献记录和研究,但关于中国当局如何管理持续的移民流动的研究则相对较少。随着接收国,特别是欧洲国家越来越认识到“与源国的伙伴关系”在制定移民政策中的重要性,这一研究空白显得尤为突出(欧洲共同体委员会,2000年)。

在过去的20年中,中国政府关于移民的政策和视角发生了显著变化。但与大多数其他政府一样,中国当局并没有一项涵盖所有移民类别的统一政策。移民通常是根据个案管理的,政府对相同类型移民的态度可能会根据不同的个案和情境有所不同。因此,本文将逐一考察中国的主要移民相关政策领域。具体来说,将讨论六个问题:(1)出境管制;(2)侨务政策;(3)学生移民;(4)劳动力输出;(5)移民中介机构的规定;最后,(6)政府对人口走私的反应。

本文展示了中国移民政策的连贯性与碎片化。连贯性表现在所有政策本质上都与中国的整体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密切相关。移民管理体制有时显得碎片化,部分原因是移民包含不同的流动形式,且由不同的政府部门负责;部分原因是某些移民问题(如移民中介的规定)对中国政府来说是新的,相关当局仍在探索之中。总体而言,中国当局越来越将移民视为加强中国与世界接轨的一种手段,并且希望避免在移民问题上与国际社会发生冲突。同时,中国的移民政策需要更加平衡,特别是应优先考虑低技能劳动力的移民问题。

Xiang, Biao. 2003. SARS and migrant workers in China: an institutional analysis.Asian and Pacific Migration Journal 12(4): 467–499. DOI: https://doi.org/10.1177/011719680301200403.

在2003年初中国SARS爆发期间,政府和公众认为农村-城市流动工人是最具问题的群体。他们担心流动工人容易感染此病,倾向于逃离早期爆发的主要城市,并将病毒传播到难以控制疫情的农村地区。本文认为,SARS爆发与流动工人之间的关系远比表面复杂,必须在制度背景下加以理解。首先,本文认为,流动工人给政府在应对疫情中带来了特殊挑战,不仅因为他们的流动性、低收入或缺乏健康意识,还因为他们处于国家控制和支持体系之外。其次,本文提出,流动工人之所以逃离受SARS影响的城市,是因为我假设的“连锁反应”。流动工人在制度上边缘化的地位使他们容易受到大规模动员所带来的社会和经济动荡的影响,这种影响可能比他们对病毒的易感性更具社会意义。这两个论点揭示了由于缺乏适当的制度机制(如普及的医疗保障系统),流动工人所面临的问题。鉴于当前时代不确定性的增加,政府为流动工人提供基本社会保障并保持经济稳定显得尤为重要。

Xiang, Biaoand Tan Shen. 2005. Does migration research matter in China? A review of its relationship to policy since the 1980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n Multicultural Societies 7(1): 11–32.

尽管中国继续吸引着全球社会科学家的关注,中国的名字和面孔在国际论坛上已经成为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那么中国的社会研究者在自己国家中可以做些什么呢?在文化大革命后社会政治变化和知识发展的大背景下,本文勾画了1990年代如何通过意识形态辩论和政策研究,专业的移民学术研究逐渐兴起。学术研究的一个最重要的成就可能是建立了一个以移民经历和问题为中心的叙事,而不是将移民视为一个整体现象,由国家进行管理。本文还指出了研究、大众传媒和政策制定者之间日益形成的三角关系,在这个关系中,研究通过向公众提供信息并推动特定的公共话语来影响政策。目前,三方之间的互动和随之而来的政策变化往往是由重大事件推动的,因此研究者面临的挑战是如何使这一三角关系更加可持续。

Xiang, Biao. 2005. Gender, dowry and the migration system of India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professionals.Indian Journal of Gender Studies 12(2-3): 357–380. DOI: https://doi.org/10.1177/097152150501200209.

当前关于性别与移民的文献大多集中于女性作为移民的经历,或是作为留守者的经历。与此不同,本文试图展示性别在构建移民系统中的核心作用。基于对2000年至2001年期间悉尼(澳大利亚)和安得拉邦(印度)印度信息技术(IT)专业人士移民系统的深入田野调查,本文认为,安得拉邦盛行的性别关系,特别是嫁妆制度,在打造一种特别廉价且灵活的劳动力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并在动荡的全球经济中支持了这一劳动力。反过来,一群流动的IT专业人士的出现,推动了嫁妆的增加,这对那些处于贫困中的人们,尤其是那些似乎与IT行业无关的人,产生了令人不安的后果。

中期:全球化与市场力量的介入(2006-2013年)

2005年,项飙进入英国牛津大学担任社会与文化人类学研究所和欧洲经济研究中心移民、政策与社会中心学术研究员,进入2006年以后,项飙的研究逐渐从单一的地方性移民问题扩展到全球化背景下的移民流动。他的研究视野开始变得更加宏大,分析的角度也趋于多元化。在这一时期,项飙开始关注全球化对移民流动的影响,探讨了全球资本主义和国家政策如何在全球范围内调动劳动力资源。他提出,全球化的进程使得移民不再是孤立的现象,而是国家、市场和全球资本力量相互作用的结果。

Xiang, Biao. 2007. How far are the left-behind left behind? A preliminary study in rural China. Population, Space and Place 13(3): 179–191. DOI: https://doi.org/10.1002/psp.437.

尽管移民与发展之间的联系已引起了学术界和政策界的广泛关注,但这一联系的一个关键方面——即原居住地社区中被遗留的人群,仍然是一个研究相对不足的领域。作为中国首次系统性概述这一群体的学术尝试之一,本文描述了被遗留人群所面临的基本问题,讨论了问题的制度性原因,并探索了长期和短期的解决方案。文章首先确立了这样一个事实:尽管看似是个人决定谁移民、谁留在原地,但这种决策实际上受到根本的制度性限制。接着,文章指出,三大主要的被遗留群体——妻子、老人和儿童,面临着各种问题,但总体来说,他们的处境并不比与所有家庭成员一起生活的人更糟。他们的问题不能仅仅归因于作为被遗留者的身份;更根本的原因是,许多农村社区整体上在经济和社会上都被遗留下来了。尽管移民加剧了困境,但阻止移民显然不是解决办法。相反,本文呼吁采取措施来纠正城乡差距,改善农村社区的公共服务供给。

Xiang, Biao. 2007. Productive outflow of skills: what India and China can learn from each other. Asian Population Studies 3(2): 115–133. DOI: https://doi.org/10.1080/17441730701499876.

自20世纪60年代末“脑 drain”(人才流失)这一话题被引入联合国讨论以来,关于高技能移民的政策思维经历了转变,从1970年代的遏制移民,到1980年代鼓励人才回流,再到1990年代以来促进“脑循环”。本文通过对中国和印度信息技术(IT)行业的对比,提出了一个观点:高技能人才最初如何离开本国,和他们如何通过跨国联系回归或贡献同样重要。印度IT专业人员在政府干预最小的情况下移民,可能比中国政府积极推动回归和跨国关系的计划产生更可持续的发展效果。这是因为印度IT专业人员的迁移过程已融入全球高科技行业的动态之中。相比之下,尽管中国政府投入巨大,许多计划却与行业脱节。然而,中国的这些计划可能更有利于基础研究的发展。总之,政府政策与市场机制的适当结合似乎是实现可持续人才循环的关键。

Xiang, Biao. 2007. The making of mobile subjects: how migration and institutional reform intersect in northeast China. Development 50(4): 69–74. DOI: https://doi.org/10.1057/palgrave.development.1100430.

项飙研究了由于新型“流动主体”的出现而导致的外迁增加。他分析了制度改革如何将个体转变为流动主体。他探讨了中国东北地区的个体如何成为“自由劳动力”,即从之前紧密包围的工作单位中解放出来的劳动力。然而,流动主体的出现并不意味着国家在社会生活中的完全撤退。相反,流动主体的形成是由精心设计和实施的政策所促成的。

Xiang, Biao. 2009. Tackling global uncertainties. City and Society 21(1): 22–27. DOI: https://doi.org/10.1111/j.1548-744X.2009.01013.x.

Xiang, Biao and Wei Shen. 2009. The middle class, consumption and migration: A study of the rise of new middle class in China. China Quarterly 202: 907–931. DOI: 10.1017/S030574101000067X.

在1990年代末,CN从一个“财富创造”的时期转变为一个“财富集中”的时期,前者惠及大多数人,而后者惠及少数人。本文聚焦于中国国际学生移民到其他国家在这一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特别地,作者阐述了不同类型的资本——人力资本、社会资本、政治资本和文化资本(特别是外国学位)如何相互转化。在这一过程中,分析考虑了这些不同类型的资本之间的转换是如何加剧的,并且这些资本转换如何在社会的顶层阶层中集中。本文将国际教育与当前中国社会转型的一般模式联系起来,具体来说,讨论引入了跨国维度来审视当代中国的社会阶层化现象。

Xiang, Biao. 2011. A ritual economy of 'talent': China and overseas Chinese professionals. Journal of Ethnic and Migration Studies 37(5): 821–838. DOI: 10.1080/1369183X.2011.559721.

自1998年广州举办首次海外留学生招聘会以来,旨在招聘海外华人专业人才(OCPs)的各类大会已成为中国主要城市中的常见景象。这些大会构成了中国政府与80万在国外接受高等教育后仍留在海外的华人专业人士互动的最显著方式之一。大会及OCP政策的特点是高度“物质化”的思维:认为OCPs应当获得丰厚的经济奖励,因为他们对中国在经济和技术上具有重要的益处,并且认为经济奖励是吸引他们回国的最可行手段。然而,我的田野调查数据揭示,经济主义的语言以一种高度仪式化的方式进行传播,反过来,政治仪式在这些大会中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尽管仪式化的经济和技术决定论话语表面上看似不涉及政治,但它却获得了强大的动员和合法化力量,因此在将OCPs纳入既有政治秩序方面尤为有效。概念“仪式经济”体现了经济、仪式和政治之间深刻交织的关系。

项飙,《全球“猎身”:世界信息产业和印度技术劳工》,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为什么印度的整体社会发展缓慢,而软件出口却独领风骚?为什么美国的IT公司不断裁人,同时又引进外国雇员?作者基于在印度、澳大利亚和马来西亚长达两年的人类学实地调查写作此书,指出其中关键在于IT产业中的“猎身”体系。它是指一个以印度为中心的全球化劳动力配置和管理体系。

Xiang, Biao. 2012. Predatory princes and princely peddlers: the state and international labour migration intermediaries in China. Pacific Affairs85(1): 47–68. DOI: 10.5509/201285147.

私人招聘中介一直是国际劳动力迁移政策制定者关注的重点。中介被认为破坏了国家权力、市场秩序和移民权益。通常认为,如果削减移民管控的行政繁文缛节(自由主义方法),或加强对中介行业的监管(干预主义方法),他们的角色可以被削弱甚至消除。然而,中国政府自1980年代以来在不同时间段内既采取过这两种做法,但结果却是使招聘过程变得更加复杂,私人中介变得更为强大。本文解释了其中的原因。基于七年的田野研究和文献研究,本文提供了对1980年至2008年期间中国国际劳动力招聘实践变化的民族志描述,特别是与制度改革相关的部分。在一个自由化的经济体中,集中的国家似乎需要私人中介,以使个体流动可治理、移民得到保护,并且让中介本身成为“可指责”和“可惩罚”的对象。如果国家权力的有限集中催生了早期的中介形式(如税收承包制),那么今天的中介代理则源于高度集中的政府实践。因此,私人中介不应被视为位于需求与供给之间,或移民与国家之间的自主实体;相反,它们是治理结构中复杂体系的组成部分。

Xiang, Biao. 2012. Labor transplant: "point-to-point" transnational labor migration in East Asia. South Atlantic Quarterly 111(4): 721–739. DOI: https://doi.org/10.1215/00382876-1724156.

自1980年代末以来,中国向其他亚洲国家的劳动力迁移日益增加,这常常归因于自由市场的崛起,这一过程推动了中国的内部转型以及亚洲区域化。然而,劳动力迁移的实际过程却受到严格限制。移民被精确地从家乡抽取,并插入外国工作场所,且一旦合同到期,他们便必须回国。因此,这一迁移形式呈现出“劳动力移植”的特征。与集体组织的基于项目的劳动力部署不同,劳动力移植是个体化的,并且力求跟踪、监控和控制特定个体的具体行程。这种迁移模式是对国际经济中资本向上集中与劳动力管理外包向下的结构性矛盾的回应,同时也反映了劳动力管理的碎片化与移民的持续集中监管之间的张力。劳动力移植的核心参与者是中国和接收国家的多个中介机构,包括公共机构、商业招聘公司和个人中介,他们在跨国范围内相互合作。

后期:多尺度民族志与社会结构分析(2013-2020年)

2013年后,项飙的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他的研究开始重视“多尺度民族志”的方法论创新,强调移民问题不仅仅局限于某一特定地方或国家,而是跨越多个层次和尺度的复杂社会现象。他提出了从全球、国家到地方三个层面来审视移民流动的观点,力求呈现一个更加立体的移民图景。在这一阶段,项飙逐渐超越了单纯的个体经验研究,转而关注全球资本流动、国家政策以及移民流动如何在不同社会层面上产生互动影响。此外,他对全球化背景下的劳动市场不平等以及国家如何通过政策控制移民流动提出了更为系统的分析。

Xiang,Biao.2013.Return:Nationalizing Transnational Mobility in Asia,Duke University Press Books,2013.

自上世纪 90 年代末以来,亚洲国家越来越多地鼓励、促进或要求移民回国。在这个跨学科的集合中,来自世界各国的杰出学者探讨了民族国家和跨国流动之间不断变化的关系。考虑到被非法贩运的移徙者、被驱逐者、短期合同临时劳工和高技能移徙者,项飙认为,在国家主权日益不稳定和不确定的时代,回返者的数字激发并重新定义了民族主义。他们承认逆向移民的多样性、复杂性和不稳定性,同时在国家权力和跨国主体之间的紧张关系尤为明显的时候强调其话语、政策和政治意义。综上所述,这些文章将亚洲作为一个重新思考移民、主权和民族主义交叉点的有用场所。

Xiang, Biao. 2013. Multi-scalar ethnography: an approach for critical engagement with migration and social change. Ethnography 14(3): 282–299. DOI: 10.1177/1466138113491669.

“多尺度民族志”现在已成为研究移民的常见人类学方法。但“多地点”究竟有多多才算足够?我们不需要站在某个地方,才能面对问题并参与变化吗?基于我自1990年代初以来在中国及中国移民的研究经验,本文探讨了“多尺度民族志”作为田野研究、分析和写作的方法。多尺度民族志描绘了如何在不同尺度上构建流动(在一个层面上是顺畅的流动,在另一个层面上则可能是中断或封闭),移民的尺度建构项目如何与国家的尺度管理相交,以及我们如何在分析中定位多个研究场所。通过这种方式,多尺度民族志能够解释为何某些流动比其他流动更具重要性,并确定可以开展批判性参与的战略性场所。
Xiang, Biao and Mika Toyota. 2013. Ethnographic experiments in transnational mobility studies. Ethnography 14(3): 277–281. DOI: 10.1177/1466138113491655.

跨国流动已成为一种普遍现象,但它本质上是短暂且不稳定的。那么,我们如何能以民族志的方式分析这一现象呢?本期专题呈现了一些方法论上的实验,探讨了个体迁徙经历(这些经历总是具有特定的情境性,且无法固定)与不断变化的制度性、结构性和历史性力量之间的互动。各篇文章分别探讨了“多尺度”、“并行”、“多媒体”、“向心”和“横向”民族志作为田野研究、写作和分析的新模式。

Xiang, Biao. 2014. The would-be migrant: post-socialist primitive accumulation, potential transnational mobility, and the displacement of the present in northeast China. TRaNS 2(2): 183–199. DOI: 10.1017/trn.2014.3.

项飙,《中国社会科学“知青时代”的终结》,《文化纵横》,2015年。

有过"上山下乡"经历的知青群体,塑造了中国学界1980年代之后的精神特征,它深刻影响了改革时期中国学人对社会历史理解的思维模式。不仅如此,知青一代的特殊生命经历也极大影响了中国官僚阶层以及当权执政精英的行动逻辑。项飙的观察具有穿透力,它揭示了晚近以来中国思想学术陷入规范化与体制化循环悖论的困境根源,展示了知青一代挣脱与突破的努力及其面临的内在局限。当代中国历史实践蕴含了中国思想学术创发的巨大能量,以知青一代为精神样本去深刻反思当代中国学术的根本症结,无疑是这一仍在持续动荡的时代所提出的重要使命。它也在某种程度上超越了反思中国学术的意义。

Xiang, Biao. 2016. Beyond methodological nationalism and epistemological behaviouralism: drawing illustrations from migrations within and from China. Population, Space and Place 22(7): 669–680. DOI: 10.1002/psp.1929.
Xiang, Biao. 2016. Theory as vision. Anthropological Theory 16(2-3): 213–220. DOI: 10.1177/1463499616660238.

理论化对于使学术研究与社会斗争相关是不可或缺的,但并非所有类型的理论化都是同样有用的。我们需要的是作为“视野”的理论。从特定的视角和目的出发,理论作为视野揭示了生活各个方面之间的隐藏联系,并使我们能够对未来进行另类的想象。作为视野的理论必须解释事物为何如此,并同时展示事物如何可能不同。关键在于一种富有想象力的民族志精准性,它不仅捕捉到现有的现实,还能够展现变化的潜力。本文通过回顾毛泽东与哲学家兼社会改革者梁漱溟在1930年代及1950年代关于中国农民阶层的理论化历史辩论,来说明这一点。文章最后提出,以跨尺度的联系为基础进行人类学理论化的方式。

Xiang, Biao. 2017. Predicaments of formalization: twenty years' social changes in China as seen through 'Zhejiangcun' in Beijing [正规化的纠结: 北京“浙江村” 和中国社会二十年来的变化]. Twenty-First Century 159: 81–97.(注:原文链接:https://theinitium.com/zh-hans/opinion/20171205-opinion-xiangbiao-beijing-zhejiang)

11月18日,BJ大兴一栋廉价公寓发生火灾,导致19人殒命。事件引发该区展开为期40日的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清理、大整治行动,大规模驱逐外来人口。不过,这并不是BJ第一次清理外地人口的行动,在提出“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之前,北京G0V已经以不同的形式试图规管外地人口,除了大清理之外,还会将部分非正规经济“正规化”,北京“浙江村”就是典例。

北京“浙江村”,是来自浙江的服装经营户在1980年代形成的典型非正规经济,曾在1995年被政府大清理,后来G0v虽然无法赶走所有浙江外来人口,但成功将“浙江村”正规化、有序化。研究了浙江村二十年的牛津大学人类学教授项飙在此文中指出,在这貌似“现代化”的过程中,强势者透过区隔社会群体搾取利益、攫取价值,同时瓦解了社会的自我保护和抵制能力。透过这篇文章,我们可以看到所谓“正规化”和“现代化”的另一面。

Xiang, Biao. 2017. The base: a case of infrastructural governance of labour outmigration in China. Mobilities 12(2): 175–187. DOI: 10.1080/17450101.2017.1292775.

自1990年代初期,CNGOV用“基础设施治理”取代了对外迁移的严格控制。国家不再直接决定谁可以离开、谁不能离开,而是通过影响流动性的社会技术条件来管理迁移,例如通过规定商业中介应承担的责任以及移民在离开前应接受的培训。本文通过考察“基地”(中文为“基地”或“基地”)的运作,阐述基础设施治理的概念。基地是劳动力输出地由政府指定为在招募外来务工人员中发挥重要作用的一群公私机构的紧密集群。基地通过规范导致迁移的活动来管理迁移,例如如何选择目的地、如何支付费用、如何处理准备迁移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基地还通过影响移民与家庭成员、村干部和其他移民的关系来塑造他们的流动性。对基地的民族志研究表明,基础设施治理有效地调控了迁移,但使迁移变得更加复杂和昂贵。基础设施治理赋予了商业中介和地方政府更多权力,从而影响了社区内更广泛的社会关系。

Xiang, Biao. 2017. Hundreds of millions in suspension. Transitions 1(1): 3–5. DOI: 10.1386/tjtm.1.1.3_7.

项飙,《跨越边界的社区:北京“浙江村”的生活史》,三联书店,2018。

“浙江村”,20世纪80年代起渐次于北京天安门以南5公里的南苑地区汇聚成形。30年来,其经济生产与社会再生产的特殊面貌、内部空间与外部环境的互动演变,已成为研究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流动人口与城市社会经济发展,体制、权力与政策的鲜活样本。

作者借同乡之便,于90年代中期6年时间里对“浙江村”进行实地调查,深入“浙江村人”的日常生活,以近乎白描的写作手法,细致呈现了“浙江村”这一流动群体的落地、发展和变化中的诸多细节。对于“浙江村”的形成、结构、运作、变迁,“浙江村人”作为“外来人口”在北京的生活、生产经营、乡情民愿、与流入地及户籍所在地管理部门的互动等等,均加以极近距离的分析记录。

项飙、约翰·林德奎斯特,《流动,还是被流动:跨国劳务的基础设施》,《社会学评论》,2019

根据对中国和印度尼西亚劳务输出的长期实地研究,我们观察到,自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亚洲跨国劳务的中介过程日益复杂。细密的管理规则、多样的商业中介、发达的交通通信技术、复杂的合约,构成了"跨国流动的基础设施",把流动过程程序化,流动变成了"被流动"。流动基础设施呈现"内卷化"的趋势,即基础设施不断发展,但是这一发展却阻碍了而不是提高了人们的实际流动能力。这解释了为什么跨国劳动力流动在亚洲许多地区变得更自由,却也更复杂和更昂贵。流动基础设施的概念一方面要求我们重视流动过程的细微构成,另一方面帮助我们理解这些细节和更大的社会变迁的关系。

成熟期:全球治理与移民流动的未来(2020年至今)

2020年可谓是项飙职业生涯的分界点,2020年项飙进入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担任人类学研究所主任,同年,项飙的访谈集《把自己作为方法出版》,中国青年的“项飙热“也随之走上舞台。2020年后,项飙的学术研究的焦点开始转向全球移民流动的未来趋势和全球治理体系的调整,项飙本人也更多地参与到中国的公共舆论中在这一时期,他提出了”悬浮“、”附近“这些当下热门的概念,指出全球化的移民问题已经不再是单纯的国家层面的问题,而是全球社会结构调整的一部分。他的研究框架更加跨学科,融合了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等多个学科的理论工具,试图构建一个多维度的分析框架,解决全球移民流动所带来的社会、政治和经济挑战。项飙特别关注如何通过全球治理体系应对日益复杂的移民问题,提出全球移民流动的治理需要在国际合作和国家政策之间找到平衡,并考虑到资本流动和社会结构变革等深层次问题。

项飙、吴琦,《把自己作为方法》,上海文艺出版社,2020。

两代学人,跨越北京、牛津、温州、杭州、上海五地,历时三年完成了这场谈话。从项飙教授的个人经验切入,追索一系列超越自我的问题,其中涉及对中国社会半个世纪以来的变化、知识共同体、全球化与民粹主义、人类学方法论等题目的思考。这本书提供了一份对话实录,也给出了一种审视问题、 思维操练的方法——在自我泛滥的潮流中,如何给自己定位,在全球化的年代,如何创造性地建设身边的小世界,在思想受困的社会,如何回答宏大的命题。

项飙,《“流动性聚集”和“陀螺式经济”假说:通过“非典”和新冠肺炎疫情看中国社会的变化》,《开放时代》,2020。

新冠肺炎疫情向我们提出了一系列问题:为什么在处理紧急事件时,我们倾向于在"一切正常"和"背水一战"之间大幅度摇摆?为什么应对措施倾向于激烈化?这些措施可能有什么长期影响?本文从人口流动的角度试图对这些问题提出一个假设性解释。文章提出,中国进入了一个超级流动的社会,空前普遍和频繁的流动成为经济运转的基础,也是大量家庭的生计来源。这一超级流动性使得政府难以采取局部的,因人而异的干预,使得全面停止流动成为一个近乎唯一的选择。超级流动性又反过来使得这一干预导致巨大的社会波动。本文提出"流动性聚集"和"陀螺式经济"这两个假设性概念,希望初步勾勒出具有超级流动性社会的基本特征,以开始分析上述问题。

Xiang, Biao. 2020. The gyroscope-like economy: hypermobility, structural imbalance and pandemic governance in China. Inter-Asia Cultural Studies 21(4): 521–532. DOI: 10.1080/14649373.2020.1832305.

COVID-19疫情促使我们重新思考CN、亚洲和其他地区之间的分析关系。许多在疫情初期看似具有“CN特色”的现象,实际上已成为全球普遍存在的现象。显然,像电子商务渗透率等看似微小的差异,实际上影响深远。本文通过提出两个论点,为这种智识重构做出贡献。首先,本文旨在通过“陀螺仪经济”模型来解释CN与世界其他地区相似的政府反应——初期的犹豫与随后严格的封锁措施。经济结构失衡,因此变得极度依赖人员、货物和资本的流动,类似于陀螺仪,只有高速旋转才能保持平衡。其次,本文考察了“陀螺仪经济”中CN特有的几个特点,即广泛的参与、伴随高速增长的低福利、竞争性和不稳定性。这些特点源自超流动性与威权主义的结合。疫情可能使这两者在CN及其他地区的相互作用更加深刻。

项飙,《临界中的思考》,《文化纵横》,2021。

本文中,人类学者项飙通过对“要素流动”在不同技术、社会形态下的表现的思考,指出我们面对技术爆发临界,最需要关注和提出的问题。

在前技术时代,社会中的各种要素流动以大量个体间的自由交换来完成,构成一个“互为中介”的格局。进入资本主义时代,“中介”成为资产的一种,而数字平台将这种资产能力进一步整合,成为既去中心化,又高度中心化的模式。这种模式使得平台对用户必然拥有一定的管理权限,而获取用户和信息的竞争,也与历史上的“圈地”高度相似,可以称为“圈人”。

作者提问:在这样的技术背景之下,个体与中介平台、算法系统、政府规则和管理者之间,是什么关系?在新技术时代,规则和法律越来越多地转向管理要素流动,而许多的研究者提出的概念,是较为线性的,即政府管理平台、平台管理人。但事实上,科技、制度、人构成了不同平面的多维度空间,三者之间的复杂关系,需要更为细致深入的思考。‍

Xiang, Biao. 2021. The nearby: a scope of seeing.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Chinese Art 8(2-3): 147–165. DOI: 10.1386/jcca_00042_1.

在COVID-19疫情期间,世界变得更加分裂而非团结,既体现在国家之间,也体现在个体之间。意见的极化部分原因在于,正如我在中国城市中观察到的那样,公众既关注非常近的事物(自我),也关注非常远的事物(想象中的“世界”),却忽视了两者之间的空间,因此未能认识到社会世界是如何通过相互关联的差异具体构建的。本文提倡一种通过将“附近”作为中心视角来看待世界的方式。附近是一个生活空间,人们在这个空间中定期遇到来自不同背景的人。附近将不同的立场纳入一个视野,从而构成一种“视野”来看待事物。这种视野能够提供对现实的细致理解,并促进新的社会关系和行动。附近可以成为对抗国家、资本和技术力量的抵抗线,这些力量正在将地方社区转变为行政控制和价值提取的单位。本文呼吁发起“第一英里运动”,艺术家、研究者和活动家应共同努力,帮助市民构建他们的附近作为反思生活经验、检验宏大意识形态并参与公共讨论的基础。

Xiang, Biao. 2021. Reproduction-driven labor migration from China. The Georgetown Journal of Asian Affairs 7: 34–43.

Xiang, Biao. 2021. Introduction: suspension; seeking agency for change in the hypermobile world. Pacific Affairs 94(2): 233–250. DOI: 10.5509/2021942233.

“悬浮”是中文词汇“悬浮”的翻译,自2010年代中期以来,这一词语在中国的公共讨论中广泛使用。悬浮表示一种状态,人们频繁移动,进行密集的劳动,暂停日常生活——以便迅速获利然后快速逃离。人们不断移动,看似没有尽头,而不是改变他们现有的状况,这些状况是他们不满的。因此,疯狂的创业能量与政治的消极共存。悬浮是一种生活策略,是众多经历的总和,是一种感受——而如今,成为了一个关键词:一种集结的意识,通过它,公众对自身的经历进行问题化。这个专题通过对中国境内及境外劳动力迁移的民族志研究,发展这一术语为一种分析方法。这种方法将迁移作为批判性分析的基础,涉及远超迁移本身的议题;实现研究者、移民和更广泛公众之间的共同研究;并寻求培养行动者的变革能动性。本文作为导言,基于作者长期的实地研究和公共参与,概述了我们为何需要这种方法,以及如何发展它。

项飙,《承认而挣扎:学术发表的现状和未来》,《澳门理工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021。

“为承认而斗争”是黑格尔的一个重要哲学命题,强调个体间的互相承认是社会稳定的基础。现代的学术研究应该是实现黑格尔式的承认的理想领域:学者们通过平等、开放的交流,通过对彼此工作的承认,共同提高对世界和对自身的理解。但是现实中,研究活动越来越成为对“阿尔都塞式的承认”的追求,即获得体制和权威的承认。在后一种承认取代前一种承认的过程中,学者个体扮演了什么角色,学者又可以做什么?目前的学术实践强化了学者的个体化、孤立化、和学者与学者之间对立式的等级关系。任何实践都是具体实践,改变现状需要学者们的广泛推进,包括从自己做起、改变学术实践的方式。

项飙,《生活意义的构造须回归“常识社会学/人类学”》,《探索与争鸣》,2022。

1992年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庆祝建系10周年,费孝通来校演讲,其发言后来在《读书》上以《孔林片思》为题发表。在讲话中他提道:“我们这个时代,冲突倍出。海湾战争背后有宗教、民族的冲突;东欧和原苏联都在发生民族斗争,炮火不断。这是当前的历史事实,在我看来这不只是个生态失调,而已暴露出严重的心态矛盾。我在孔林里反复地思考,看来当前人类正需要一个新时代的孔子了。新的孔子必须是不仅懂得本民族的人,同时又懂得其他民族、宗教的人。他要从高一层的心态关系去理解民族与民族、宗教与宗教和国与国之间的关系。”他还讲道:“现在世界正在进入一个全球性的战国时代,是一个更大规模的战国时代,这个时代在呼唤着新的孔子,一个比孔子心怀更开阔的大手笔。”

比起1992年,这些话似乎更契合2022年的世界格局。只是30年后的冲突更深更复杂,而“新时代的孔子”更难以期望。那次讲话的核心思想是社会学研究要从 “社会生态”扩展到“社会心态”,不仅研究人和人之间的关系,还要进入人心内部。笔者当时有疑惑:如果研究社会心态,那不就是成了社会心理学和文学吗?社会心态研究和思想宣传之间又是什么关系?换句话说,社会学怎么可以作出自己独有的贡献?

Xiang, Biao. 2022. Comment on Aihwa Ong "An anthropologist at Davos: civilization reimagined from the top of the world". Current Anthropology 63(25): 141–142. DOI: 10.1086/722368.

Xiang, Biao. 2022. The global bazaar economy. Economic Sociology 23(2): 10–14.

Xiang, Biao. 2022. Antisoziale Macht: Absurditäten des COVID-19-Lockdowns in Shanghai. INDES 3-4: 167–177.

Xiang, Biao, William L. Allen, Shahram Khosravi, Hélène Neveu Kringelbach, Yasmin Y. Ortiga, Karen Anne S. Liao, Jorge E. Cuéllar, Lamea Momen, Priya Deshingkar, and Mukta Naik. 2023. Shock mobilities during moments of acute uncertainty. Geopolitics 28(4): 1632–1657. DOI: 10.1080/14650045.2022.2091314.

Xiang, Biao. 2023. Logistical power and logistical violence: lessons from China's COVID experience.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East Asia Studies12(1): 315–330. DOI: 10.1080/24761028.2023.2285022.

_____________对COVID-19疫情的应对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从2020年初的否认阶段,到2020年3月到2022年3月的相对成功管理阶段,再到2022年3月到11月的灾?难性清0政?C。本文追溯这一过程与C?N自2010年代以来的一般趋势相关,即国?家对“物流权力”的日益集中(国?家与非国?家行为体基于流动协调产生社会动态的能力),从而导致了“物流暴力”(基于国?家对流动的独占控制而摧?毁社会动态的力量)。本文借鉴了汉娜·阿伦特的思想,并基于我在C?N疫?情期间及其后公共讨论中的参与,提出了“物流权力”和“物流暴力”这一概念,旨在促进公众反思——除了提供学术解释——疫?情对C?N未来可能产生的影响。

Xiang, Biao. 2023. Transnational migration in an era of power contestation. Baltic Rim Economies (1): 30–31.

项飙,《“重建附近”:年轻人如何从现实中获得力量?——人类学家项飙访谈(上)》,《当代青年研究》,2023。

人类学家项飙提出“附近”的概念,尤其将“重建附近”作为对当下年轻人的一种劝说。《当代青年研究》近日对项飙进行专访,访谈分为上、下两篇发布,上篇访谈讨论了“附近”作为一个概念的缘起、背景、价值和所能扮演的角色。项飙认为,“附近”的概念受到存在主义和实用主义哲学的影响,旨在发展一种“生活的人类学”,希望能使个体在无法改变整体性环境的条件下学会如何处理自己的生活,而“附近”正是解决这一难题的现实的、小的突破口。通过对退出与逃避、生态与功能、“大”与“小”等几对关系的讨论,“附近”希望倡导一种态度,即用生态性的视角重新认识周边和安顿自身,从而能更好地欣赏和理解社会的差异性,以及这种差异性存在的合理性,从中看到它的价值,帮助年轻人可以勇敢地、智慧地为今天看似失控的生活重新找到一个“锚”。

项飙,《“重建附近”:年轻人如何从现实中获得力量?——人类学家项飙访谈(下)》,《当代青年研究》,2023。

项飙访谈下篇从当下年轻人的精神文化现象和社群结构特点切入,具体地分析年轻人在现实中所遭遇的问题,以及“附近”可以在其中发挥的作用。项飙认为,二次元文化的强大是年轻人对现实的一种逃避,如何真正走向三次元的生活对今天的年轻人是一个重大挑战,社会科学需要发展出一套话语,来培养年轻人直面现实的意识,使他们从现实的矛盾和“不舒服”中看到意义和价值,而“附近”所强调的生态性视角可能成为调动这种意识的力量。项飙强调,沉溺于虚拟世界的原子化生存方式强化了社会同化的趋势,使自我变得虚幻和脆弱。近年来,“心理健康热”的流行恰恰反映了年轻人对自身困境强烈的问题意识,“附近”概念引起大众兴趣正是个体对自己在这个世界上的存在方式和存在意义的追问和反思。同时,代际关系和性别关系在“附近”建设中,既是一种重要的资源,也是一种压迫性力量。

Xiang, Biao and Ranabir Samaddar. 2023. The Russia-Ukraine war: a view from the southern left. Inter-Asia Cultural Studies 24(1): 174–180. DOI: 10.1080/14649373.2023.2156130.

全球范围内,左翼正面临着重重打?压。反北约的观点被嘲笑为亲?普?京言论。美国的军事-工业联盟正在迅速扩展,逐步成为全球军事-工业-金融-媒体的联盟。C?N、印度、土耳其、巴西等多个国家的左翼已被摧毁或与专制主义共谋。在欧洲,自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广泛支持的进步理想正遭遇严峻挑战。在这场对话中,来自印度的拉纳比尔·萨马达尔和来自中国的项飙反思了西方左翼在应对俄乌战争时的不足,并主张国际左翼应更加认真地听取全球南方的观点。

Xiang, Biao. 2024. (Im)mobility infrastructure: a 21st-century dystopia? Applied Mobilities. DOI: 10.1080/23800127.2024.2343541.

基于《基础设施与(不)流动生活》特刊中的贡献以及作者对COVID-19大流行期间全球流动性变化的观察,本文提出将“迁徙基础设施”的概念扩展为“(不)流动基础设施”。迁徙基础设施协调国际迁徙,而(不)流动基础设施则管理人们的身体移动,无论是长距离流动还是日常流动,部分通过在不同类型和人群之间重新分配流动性来实现。流动与不流动变得深刻交织。(不)流动基础设施对建立应对危机(如大流行病)社会韧性至关重要,但也可能严重削弱公民的权利。

Xiang, Biao. 2024. Brutaler Moralismus: eine globale Perspektive auf den Extremismus. Asien 166(167): 93–97.

再建巴别塔
青灯夜读,湖畔沉思。精读人文社科经典文献,探讨新闻传播学术问题。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