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在赣南,记录生活,用每个脚印去丈量家乡的山山水水,用每篇图文来讲述家乡的点点滴滴。在这一期里,小编要分享的内容是南康区乡镇风景人文系列之二:南康坪市,莲花山下藏古堡。
坪市之名,因地处山岗平地,古为县城北往隆木到遂川、上犹,东通大坪至赣县的必经大路,原名叫大路坪,清末开集建市之后遂改名为坪市,现每逢农历二、五、八为圩日。
据历史记载,大约在清光绪年间(1875-1900),坪市正式建圩开埠。至民国年间(1935-1940),因设立坪市乡,故又名为坪市圩。新中国成立后,1958年设立为金星人民公社,于1959年复改为坪市人民公社。
1984年,撤坪市人民公社改为坪市乡,一直沿袭至今,现境内
莲花山,位于坪市乡与上犹县紫阳乡交界处,其总面积一万二千余亩,因主峰形似盛开的莲花,故而得名莲花。莲花山,不仅有秀丽的自然风光,这里还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传说和人文景观。
莲花山,旧时称之为巫桥岭、巫桥山,在南唐时期,当地乡民为避战乱进入大山深处构筑山寨,见周边群山与主峰环抱,形如盛开的莲花,故称此寨为莲花寨。
后来山寨被毁,村民便下山散居开来,逐渐形成了今天的山里人家。如今,山下的居民和周围的池塘,依然有种荷花的传统,夏天时微风吹过,景色宛如“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诗情画意,与莲花山遥遥相印。
关于莲花山的传说,说来也是具有上古神话的传奇色彩。据说,这里原是一片大湖,而湖中央长有两朵并蒂莲花,极为奇异,故称此湖为“莲花湖”。直到有一天,来了两位云游仙人,他们见此地景色很是美妙,便相约飞到湖中大莲蓬上,盘腿下起了棋来。
结果,在返回天庭时忘了棋盘,便托骑座的小白龙前去取回,哪知那小白龙下界后被湖光山色而吸引,就忘记了仙人的嘱托,在湖边停滞玩耍而留连忘返。就在这时候,湖水突然之间就干涸了,两朵莲花也变成了现在的莲花山形状,莲蓬上的棋盘则变成了山顶的平坦之地,小虫子钻开的窟窿就变成了山上的石头岩洞。
又据当地人说,这些石头岩洞在莲花山上约有九十九处,都隐藏于密林之中,如今成为一处神秘诱人的探索之地。比如有蠢蠢欲动的风动石,有高耸入云的天柱石、天门,有栩栩如生的石岩蛙、音乐泉、海龟岩、木鱼石、情人洞等等岩景,这个像翘首远眺的人头,那个像静卧海滩千年的方舟,个个姿态万千,个个惟妙惟肖。
山上有一座始建于唐朝的正觉素,据说由著名的慧空法师来此开山立基的。寺庙内的佛像和菩萨雕像精致,显示出古代工匠的高超技艺。寺庙不仅是一座宗教场所,同时也是一座壮丽的建筑群,与自然山体融为一体。正觉寺的法脉传承已持续了一千三百年,历经多次兴衰,至今仍在弘扬佛教文化,致力于社会和谐。
除此之外,莲花山附近还有一座石质的客家古廊——永安桥,是南康境内唯一的古代廊桥,也是一座具有深厚历史文化意义的古桥,它与信丰玉带桥、安远永镇桥、龙南太平桥、石城永宁桥,以及还有崇义章源桥并列为赣南地区最具特色的六大古廊桥。
永安桥,始建于清光绪年间(1875—1909),坐落横跨在莲花河之上,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