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在赣南 南康坪市莲花山下藏古堡 出行生活系列(145)

旅行   2025-01-13 00:01   江西  


家在赣南,记录生活,用每个脚印去丈量家乡的山山水水,用每篇图文来讲述家乡的点点滴滴。在这一期里,小编要分享的内容是南康区乡镇风景人文系列之二:南康坪市,莲花山下藏古堡


坪市乡,位于南康区北部,东临大坪乡,南连横市镇,西接上犹县紫阳乡,北邻隆木乡,有康隆公路贯穿全境,坪市是南康区粮食的生产基地之一,自古以来素有着“康北粮仓”之美誉。


坪市之名,因地处山岗平地,古为县城北往隆木到遂川、上犹,东通大坪至赣县的必经大路,原名叫大路坪,清末开集建市之后遂改名为坪市,现每逢农历二、五、八为圩日。




据历史记载,大约在清光绪年间(1875-1900),坪市正式建圩开埠。至民国年间(1935-1940),因设立坪市乡,故又名为坪市圩。新中国成立后,1958年设立为金星人民公社,于1959年复改为坪市人民公社。


1984年,撤坪市人民公社改为坪市乡,一直沿袭至今,现境内总面积为118.70平方千米,下辖一个社区和十二个行政村,即为银岗社区、大路坪村、松林村、长坳村、小安村、白马塘村、罗洞村、小陂村、谭邦村、境口村、溪上村、李岭村、坪市村。




坪市乡,其地势周围高中间低,以山区面积居多,占百分之八十四,余下的则为丘陵和河谷平地,境内最高点为为西部的莲花山,主峰海拔930.8米,它以多样化的自然景观和历史遗迹而著称,主要有莲花山、永安桥、正觉寺和谭邦古城等人文景点。


莲花山,位于坪市乡与上犹县紫阳乡交界处,其总面积一万二千余亩,因主峰形似盛开的莲花,故而得名莲花。莲花山,不仅有秀丽的自然风光,这里还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传说和人文景观。


莲花山,旧时称之为巫桥岭、巫桥山,在南唐时期,当地乡民为避战乱进入大山深处构筑山寨,见周边群山与主峰环抱,形如盛开的莲花,故称此寨为莲花寨。


后来山寨被毁,村民便下山散居开来,逐渐形成了今天的山里人家。如今,山下的居民和周围的池塘,依然有种荷花的传统,夏天时微风吹过,景色宛如“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诗情画意,与莲花山遥遥相印。




关于莲花山的传说,说来也是具有上古神话的传奇色彩。据说,这里原是一片大湖,而湖中央长有两朵并蒂莲花,极为奇异,故称此湖为“莲花湖”。直到有一天,来了两位云游仙人,他们见此地景色很是美妙,便相约飞到湖中大莲蓬上,盘腿下起了棋来。


结果,在返回天庭时忘了棋盘,便托骑座的小白龙前去取回,哪知那小白龙下界后被湖光山色而吸引,就忘记了仙人的嘱托,在湖边停滞玩耍而留连忘返。就在这时候,湖水突然之间就干涸了,两朵莲花也变成了现在的莲花山形状,莲蓬上的棋盘则变成了山顶的平坦之地,小虫子钻开的窟窿就变成了山上的石头岩洞。


又据当地人说,这些石头岩洞在莲花山上约有九十九处,都隐藏于密林之中,如今成为一处神秘诱人的探索之地。比如有蠢蠢欲动的风动石,有高耸入云的天柱石、天门,有栩栩如生的石岩蛙、音乐泉、海龟岩、木鱼石、情人洞等等岩景,这个像翘首远眺的人头,那个像静卧海滩千年的方舟,个个姿态万千,个个惟妙惟肖。




山上有一座始建于唐朝的正觉素,据说由著名的慧空法师来此开山立基的。寺庙内的佛像和菩萨雕像精致,显示出古代工匠的高超技艺。寺庙不仅是一座宗教场所,同时也是一座壮丽的建筑群,与自然山体融为一体。正觉寺的法脉传承已持续了一千三百年,历经多次兴衰,至今仍在弘扬佛教文化,致力于社会和谐。


除此之外,莲花山附近还有一座石质的客家古廊——永安桥,是南康境内唯一的古代廊桥,也是一座具有深厚历史文化意义的古桥,它与信丰玉带桥、安远永镇桥、龙南太平桥、石城永宁桥,以及还有崇义章源桥并列为赣南地区最具特色的六大古廊桥。


永安桥,始建于清光绪年间(1875—1909),坐落横跨在莲花河之上,它属于罕见的石木结构叠梁式廊桥,其跨度约十三米,宽约四米,桥墩为船形,前尖后方,与桥身均用数十根,长短不一的麻石条构建,桥上盖有走廊式的楼阁,两侧设有简易的木凳和护栏,并均匀地竖着四根方形石柱。




这些石柱上,刻着有两副寓意深长的对联,其一为永留司马题斯柱,安得重阳卧此桥,其二为永怀冀免褰裳者,安坐何须纳履人,不难看出这两副对联都巧妙地把“永安”两字都嵌入其中,寓意着当地人们“永以为好,既安且吉”美好愿望。


因此,永安桥不仅是一座普通的桥梁,是一个重要历史的地标,而是一座平安之桥,一座爱情之桥,一座感恩之桥,它连接着过去与现在,见证了多个时代的变迁,更承载着丰富的文化价值。时至今日,仍起着供村民们通行和小憩的作用,已经是当地的一项重要文化遗产,在2005年,它被列为南康区文物保护单位。


而位于莲花山下不远处的谭邦古城,它距坪市圩镇一公里处,据说当年是按赣州宋城袖珍的版本而修建,故称为“小赣州”,是一座明朝皇帝赏赐建造的古城,在赣南亦被称为“明代最后的村落”,距今已有500余年历史。




其占地面积约有0.8平方千米,悠悠古城堡内还生活着七百余名谭姓族人。在谭邦古城的环城四周,拥有无数的池塘,池塘养鱼,年年有鱼,也喻意着这里是一片风水旺盛之地。据悉,历代谭邦人秉承只能修补或掘建新塘的传统,谁也不能埋塘毁塘,因此谭邦城周围的池塘也愈来愈多。


由石头建成的谭邦城,现在当地已然被命名为谭邦村。据历史所载,时间来到明正德十二年,公元1518年,有一位谭邦人氏名叫谭乔彻,他追随右佥御史、南赣巡抚王守仁平定桶冈、横水等地起义民众,并协助王守仁建立崇义县治,虽然说已是功绩卓著之时,但他却不随王守仁回京受封赏,而是情愿回老家南康的谭邦村里养老。




于是,南赣巡抚王守仁就有感于谭老将军功高一世却高风亮节,遂上书当时的朝廷,要求犒赏谭老将军。其后,明武宗皇帝亲封他为“威武大将军”,玺书“威武克振”匾赠予谭乔彻老将军,并敕赐其在当地建造一座城堡,后世称之为谭邦城。


青山如黛,绿水如蓝,田园风光如诗如画,每一处都透露着大自然的清新与宁静。南康坪市乡,这片位于莲花山与莲花水间的绿色明珠,以其秀美的自然风光吸引着无数游客的目光。来到这里,你可以感受到传统与现代的完美融合,而莲花山与谭邦城两者都是不错的选择。


虔城推荐
探索发现生活的美,推荐有价值、有意义的阅读,感谢关注!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