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在赣南,记录生活,用每个脚印去丈量家乡的山山水水,用每篇图文来讲述家乡的点点滴滴。在这一期里,小编要分享的内容是章贡区乡镇风景人文系列之二:章贡区沙河镇,风水宝地美如画。
沙河镇,位于章贡区东部,是赣州中心城区的东大门,它东与赣县大埠乡、大田乡交界,南与沙石镇接壤,西与东外街办、水南镇毗邻,北与水东镇、赣县梅林镇隔江相望,京九铁路、323国道、绕城高速、赣南大道穿境而过,梅林大桥、客家大桥、贡江大桥有效贯通,距火车站仅一公里。
沙河之名,因境内位于小溪沙河与贡江的交汇口处,俗称之为沙河口,故而得名为沙河。此处北临贡江,西濒章江,前靠崆峒山,横卧章江北,整个地形似一只大葫芦,真可谓是有山有水有神葫芦,风水宝地蕴藏杨仙。
明清时期,属赣县大由乡二十七、八都。1949年前,属赣县沙石区礼化乡。1950年6月分为永兴、新兴两乡,仍属沙石区。1952年10月设有黄伯岭、永兴、华林、龙村四个乡。1956年6月撤区并乡,始更名为沙河乡,1957年复属沙石区。
1958年9月为火箭公社沙河管理区,1959年10月分属沙石人民公社和赣州市南外人民公社。1961年10月设立沙河人民公社,属沙石区,1963年6月分属沙石、沙河公社。1968年11月沙河公社并入沙石公社。
1970年11月将华林、河头、罗坑三大队划属梅林镇。1972年10月恢复沙河人民公社。1978年1月10日,正式由赣县划属到赣州市,1984年4月公社改为沙河乡。
1998年8月5日,撤销沙河乡改为沙河镇,沿袭至今,现总面积约67.4平方公里,辖沙河、垇下、流坑、龙村、华林、河头、罗坑、五龙、黄龙九个行政村和站东、站北、沙河等五个社区。
河头村,1949年前称河东坊,1949年后称农丰高级合作社,后更名为河头大队,大队改村故名河头。五龙村,以原五里亭、画眉垄两大队,合并时各取一字,取谐音“五龙”而得名。坳下村,属于山地丘陵地形,凹凸不平,故名为坳下村。
沙河镇,其地势由东南向西北倾斜,东与东南部属低山区,西与西北部属丘陵,最高处是为东南部的酒坛山,海拔813米,最低点是西部的沙河口,海拔109米。
作为赣州市区的城郊镇,沙河镇既有工业长廊,也有农业基地,既有城市的繁荣风貌,也有农村的秀美山水。
这里旅游资源丰富,境内有号称中国风水第一山杨仙岭,也有有赣州城区观景第一山仰坪山,有全市唯一的动物园赣州动物园,也有四A级景区五龙客家风情园,此外还有风景秀丽的酒坛山、大石盘水库等资源。
杨仙岭,位于沙河镇的西北部,紧邻梅林大桥,这是一座以硅酸岩为主要地貌景观的山体。这片海拔412米、占地4.5平方公里的山峰,隐藏着美丽的自然风光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有山的壮美,水的灵秀,有袅袅炊烟的田园风光,有一代风水宗师杨救贫做风水许多的遗址和传说。
杨仙岭南面,是赣州龙脉起始处的崆峒山,北面是腰带水环流的赣县县城,西面是三面环水的赣州城区,高耸的杨仙岭是观察赣州古城三条龙脉汇合的最佳点。杨仙岭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吸引得走遍了中国万水千山去寻找中华龙脉的风水宗师杨救贫在这里驻足,选择了在杨仙岭的峰巅之上潜心研修。
世界风水源于中国,中国风水源于赣州,杨救贫创立的风水术,在明清时期就闻名并传播到海内外,海外风水术士中,有50%的人都自称是他的传人,这个行业的人都以是赣州风水先生而自豪,全世界的华裔风水师都把他敬奉为祖师爷。
杨仙岭上的杨公庙、 天王殿、观音阁,曾因屡遭雷击等自然灾害而屡建屡毁。现存在杨公庙里的这三尊塑像,即杨筠松的及他的两个弟子曾文 、刘江东,系风水文化研究者李定信老先生,于1996年首次开发杨仙岭时重新安放于原址的。
仰屏山,又名仰坪山、养坪山,民国时期又被称作阳平山,位于龙村村正东方向,地处塅上组田心子等多个村落,属峰山九峰之一,海拔近四百米。因其山峰形状类似骆驼,故也被称为骆驼峰。这座山不仅以其自然地形闻名,还拥有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仰坪山的名字和故事最早可追溯到很远的年代,虽然具体细节已无从考证,仅通过口耳相传得以延续。据传说,在很久以前,一位来自外地的富有男性居民选择了这块地方,并决定在这里建立他的领地。他带领村民开垦土地,种植庄稼,使这里变得富饶。为了纪念他对这块土地的开发,人们后来将山命名为养坪山,他则被尊为开山宗主。
仰坪山以其宽阔的肥沃大坪而闻名,这里的土地肥沃,适合种植各种农作物。从山峰俯瞰,整个山谷如同一个巨大的屏幕,铺满了绿色的田野和村庄,景色壮丽。山的四周被茂密的树木覆盖,提供了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美丽的自然风光。
五龙客家风情园,位于章贡区沙河镇,迎宾高架和赣南高架的交汇处,是一个集文化、旅游、休闲于一体的综合性国家四A景区,同时还是国家级森林康养试点建设基地。其占地面积约两千亩,其中湖水面积三百多亩,距高铁站和机场仅二十分钟车程,距火车站五分钟车程。
五龙客家风情园,以客家文化为核心,结合龙文化,展示客家的传统生活方式和建筑艺术,园区内有按1:1的比例而仿建的客家代表性围屋,如龙安围(仿福建永定振成土楼)、龙居围(仿广东梅州围龙屋)等,可以让游客深入了解客家建筑。
这里面不仅有围屋建筑,还有十多处具有客家文化特色的主题景点,别具特色。如比如有龙腾阁,提供广阔的视野,展示客家围屋的全貌,内部装饰精美,充满艺术气息。还有五龙湖度假村,内设有四星级旅游饭店和赣州客家美食旅游旗舰店,可容纳两千人同时用餐,适合举办大型活动。
这里还有国防生命安全教育实践基地,包括炮兵阵地、真人CS战场和生命安全教育基地,提供多样的体验项目。另外,在风情园北侧,还有赣州市唯一的动物园——赣州森林动物园,它占地约三百余亩,现在已成为集动物科普、野生动物救助救治、动物行为观赏等多功能为一体的生态园林景区。
在沙河镇境内最高处是洒坛山,山的东面是沙河镇坑尾,而西面则属于沙石镇,它位于龙村村坑尾组,其山的形状非常独特,远远看上去真的犹如一口大酒坛,而山顶恰似酒坛盖。关于洒坛山的名字起源,有一个流传甚广的民间故事。
相传,在很久以前,有一位游侠经过此地,他想要从山顶翻越到龙村去,但山路艰难,难以行进,当他克服困难终于登上山顶之时,顿感到一阵饥渴难耐,看着像酒坛一样的大山,他不禁仰天长叹一声,内心多么希望此时能有一坛酒来解解饥渴啊。
话音刚落,待剑锋拔出处立即喷涌出一股清泉,这泉水之中还带着浓浓的醇香,游侠非常高兴,大肆畅饮一番,不知不觉酣睡而去。次日清晨,醒来一看原来这山是空心的,内部藏有醇香的白酒,随后他将山下村民带到泉眼处,与他们一起畅饮美酒。后来,村民们为了纪念这个奇妙的经历,便将这座山命名为洒坛山。
如今,洒坛山以其独特的地形、美丽的传说以及良好的自然环境,成为了沙河镇乃至赣州市的一个知名景点。
蓝盈盈的天,清粼粼的水,扑鼻荷花香,满眼碧绿意。沙河镇,就是这么一个宜居宜业的绿色生态之镇,这里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这里经济发展迅速,产业多样,这里文化底蕴深厚,生态环境优美,生活设施完善,公共服务齐全。相信在未来的发展中,沙河镇更加繁荣昌盛,成为一颗璀璨的明珠。
——以上部分图文来源网络,若有侵权请联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