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在赣南,记录生活,用每个脚印去丈量家乡的山山水水,用每篇图文来讲述家乡的点点滴滴。在这一期里,小编要分享的内容是赣县区乡镇风景人文系列之二:赣县区三溪乡,风景美在寨九坳。
三溪乡,位于赣县的东北边陲,是兴国、于都、赣县三县交界之处,东北面与兴国交界,南临于都县,西靠赣县南塘镇,它距县城五十公里,兴赣高速公里穿境而过,有三条溪水自东往西流入平江。
三溪之名,据载是由曾氏先祖舜文与舜虞兄弟俩,在南宋绍兴二十二年,从泰和县上模迁居此地开基,这里原名叫山下,后因依山傍溪之间,又得名为山溪。1925年,以凤田、石陂角与门前三溪汇合于此,故取名为三溪。
解放前夕,三溪隶属为南塘乡四、五、六、七保和社富乡的古茂、西溪。解放初,划属南塘区。1958年,划属红色人民公社,后改为南塘人民公社。1961年,从南塘划出,成立三溪人民公社。1968年,复又并入南塘人民公社。
1972年,又恢复为三溪人民公社,1984年,改三溪人民公社为三溪乡,一直沿袭至今,现全乡总面积约为58.8平方公里,下辖新星、三溪、下浓、寨九坳、西溪、古茂、山头、里龙、土龙等九个行政村和一个圩镇居委会。
山头村,因此地被群山所包围,故当地人何取名为山头。新星村,原名为新兴,象征新兴和希望,后在1984年改为新星,其寓意着村庄的发展潜力和未来。下浓村,因溪河两岸竹木茂密,得名为浓溪,又因地处下方,故名为下浓。
西溪村,因位于三溪乡西部,依山傍水,象征着水的柔美和乡村的宁静,故取名西溪。寨九坳村,因其地理位置和自然景观的特点,村与寨子间相距有九个山坳,呈九狮拜象之状,故此得名为寨九坳。
三溪乡,其境内属于多丘陵地带,大部分都是低丘岗地,地势东高西低,其最高点海拔820米,最低点海拔150米,在这里自然风光旖旎,人文景观秀丽,旅游资源丰富,境内主要有闻名县外的寨九坳风景区。
寨九坳风景区,位于三溪乡北部的寨九坳村,坐落于三溪乡与南塘镇及兴国县龙口镇三地交界处,距离三溪圩镇七千米,至赣县县城五十千米,到赣州市城区五十七千米,此处拥有九狮拜象、将军寨、定光寺、酒坛山等四十六处之多的奇特自然景观和悠久人文古迹。
又据历史上记载,寨九坳曾是一方历经繁华与饱经沧桑之地,也是当年从赣州往兴国去的必经之路,其古驿道的痕迹至今依稀可寻,还有宋朝理学大师周敦颐和民族英雄岳飞及其岳家军等,也曾经在此处讲学授课或安营扎寨。
寨九坳风景区,其境内丹霞壁立,沟壑纵横,群峰斗奇,石窍玲珑,水碧潭深,谷幽树茂,竹影婆娑,丹崖峭壁的延绵连贯,远看似染红霞,近看则色彩斑斓。奇岩美洞,隐于山中,景色绮丽,蔚为壮观,故自古以来它素有着“赣南小丹霞”和“小桂林山水”之美誉。
若登上其最高山顶,环顾四面八方望去,只见这个方圆不过三平方公里的地方,竟然全是丹霞地貌,处处都是丹霞明珠。这些丹霞山岩其外形,或呈狮子状,又或呈大象状,或呈马鞍状,又或呈石鼎状。
更为绝妙的是,其正西的方向矗立着有狮子岩、将军寨、鬼面山、马鞍山、定光山、试剑石、佛盈脑、酒坛山、靠石殿等九座石岩,而对面就是象山巨岩,故而无比生动地营造出“九狮拜象”的宏观景致。
走进寨九坳景区,宛若进入仙境一般,晨雾缭绕之中,透过岩缝树隙照射出缕缕阳光,一眼望去十数座石山峭壁凌空鬼斧神工,娉婷竹林随风摇曳。山崖前处,古樟茂林清清小溪,绝壁千仞的悬崖中鸟巢点点,一线天下隐有“坐井观天”之感,清溪桥畔藏有“乌鱼浮水”。
走过登山险道,爬上古战场险要的关隘将军寨顶峰,一览众山小之感油然而生。将军寨之名,因岳飞带领岳家军到此剿匪,故而得其名。
寨前定光山,建有一座定光山寺道观,始为宋太祖赵匡胤派人修建,后来明代重修,并改名为定光山道教院,明太祖朱元璋起兵路过此地,亲笔提名为定光山寺,到了清代初期,又改为道佛合一的寺观。
建于宋朝的定光山寺,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南宋时期建的将军寨寨门古遗迹,经过八百多年,历经沧桑仍然屹立在绝岭上,还有蒋经国先生创办的军管学校,抗战时期从赣州搬迁至定光山,后来改为定光山小学,旧址还依稀尚存,等等这些都有着久远的历史遗迹及浓郁的赣南文化底。
此外,寨九坳景区内现有水库一座,湖泊三处,山涧多多,两条较大溪流流经景区形成美丽的溪谷,且全年雨水较多,故泉流极为丰富,景区现状基本是原生态约自然资源,其植物资源丰富多样。
如有数量众多的大龄樟树,其长势颇为壮观大气,炎炎夏日浓荫密枝,使游人行走其间倍感凉爽。又如有大片大片的毛竹林,呈群落散布,放眼望去给人们以清新秀美,在岩体上还附有葛藤、假地兰、鸡眼草、胡枝子、萁、蕨、芒等野生草植。
在山涧谷地生长着有杜鹃、天南星、土茯苓、野花椒、斑叶兰、八角莲等野生物种,在溪旁水面常见满江红、眼子菜、水葫芦、大瓢、水竹叶、浮萍、菱、苋实、水芹等。其山体主要覆盖马尾松等针叶树种,还有山谷中金银花、栀子、野百合默默飘香,香气沁人心脾。
世外桃源三溪乡,度假胜地寨九坳。风景如画,不胜枚举,这里是集游览观光、休闲度假、会议培训、考察科教与攀岩户外为一体的人文胜境,更是一方体验客家文化和欣赏自然美景的理想之地。
——以上部分图文来源网络,若有侵权请联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