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在赣南,记录生活,用每个脚印去丈量家乡的山山水水,用文用原创图文来讲述家乡的点点滴滴。在这一期里,小编要分享的内容是客家的传统特色美食系列之十三:会昌腐竹鸭肉。
在客家美食的世界里,总有一些组合如同天作之合,比如腐竹与鸭肉便是这样一对奇妙的搭档,每一口都诉说着客家人的生活智慧与对美食的执着追求。
腐竹,这个看似一款普通的食材,其实是个隐藏的鲜味炸弹,它那细长而柔韧的身段,像是厨房中的位优雅舞者,它有着质朴的外表,黄褐色的外皮包裹着嫩黄的芯,又宛如一位身着麻质衣衫的隐士,当它被泡入水中,便开始了一场悄然的美丽蜕变。
当腐竹这原本干瘪的身躯,逐渐吸饱了水分,变得饱满而富有弹性,像是被唤醒的生命,尽情舒展着自己的每一寸肌肤,且腐竹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是一种低调的营养守护者,在它的细密纹理间默默储存着人体所需的能量。
而新鲜的鸭肉,则是一种充满韵味的食材,肥瘦相间,有着独特的香气,鸭肉的纹理如同大地的山川河流,错综复杂却又有着自己的秩序,那略带油脂的部分,在烹饪过程中会释放出浓郁的香味,像是一首古老的歌谣在炉灶间低吟,瘦肉部分则紧实而有嚼劲,每一丝纤维都蕴含着鸭肉特有的醇厚风味。
琼枝吸汁鲜腴聚,玉片融脂美馔藏。做一道腐竹鸭肉,其主要流程是先将鸭肉洗净,斩成块状,加上生姜切成片,葱切成段,干辣椒剪成丝,腐竹用清水洗净后提前浸泡后捞出切成段,锅内放入适量的水,下入鸭块,加入几片生姜与葱段,再放入少许料酒,焯烫至鸭块变色后用漏勺将其捞出,用清水冲洗净表面的血沫,沥干。
接下来就是锅内放入少许油,下入八角、桂皮、花椒,小火炒出香味后下入焯烫好的鸭块,转大火,炒至鸭块出油,放入一小勺料酒,炒匀后下入干辣椒、生姜、大蒜、香叶、冰糖、盐、一小勺老抽、两小勺生抽,炒匀至鸭块上色,倒入完全浸过锅内材料的热水,盖上锅盖,大火烧开后转小火煮。
其后是下入泡发腐竹,让腐竹与鸭肉相遇在一锅炖煮的汤汁里,一场舌尖上的盛宴便拉开了帷幕。炖煮的锅里,鸭肉首先释放出它的热情,油脂在热力的作用下渐渐融化,渗透到汤汁之中,让那原本清澈的水变得浓郁而醇厚,腐竹则像一位羞涩的伴侣,轻轻地吸收着鸭肉的油脂和汤汁的鲜美,它的每一个孔隙都被填充上了鸭肉的香味,自身淡淡的豆香也与鸭肉的荤香交织融合。
淡煮亦能彰本味,浓烹更觉焕奇芳。小火慢炖之下,锅中的色彩也变得丰富起来,鸭肉的色泽变得深沉而诱人,腐竹则像是被夕阳映照的云朵,泛着淡淡的油光。此时的厨房,弥漫着一种令人陶醉的香气,那是腐竹的清香、鸭肉的浓香以及各种调料混合而成的复合香气,像是一张无形的网,将人的嗅觉紧紧捕获。
舌尖快意秋光里,一盏新醅共此尝。盛一碗腐竹鸭肉,那是一种视觉与味觉的双重享受,腐竹爽滑,入口即化,带着淡淡的豆腥味却被浓郁的鲜香完美掩盖,鸭肉软烂却不失嚼劲,每一口都饱含着醇厚的肉香。
这道菜的汤汁,更是整道菜的灵魂所在,其浓郁得如同黑色的丝绸,包裹着腐竹和鸭肉,每一滴都充满了滋味,那味道在口腔中散开,仿佛是一场味蕾的狂欢派对,让你的舌尖、舌根、牙龈都沉浸在这美妙的滋味之中,久久不能忘怀。
腐竹盈盘翠意长,鸭肉嫩烂韵含香。腐竹鸭肉,不仅仅是一道菜,更是一种生活的滋味,它像是岁月沉淀下来的美好,在平凡的日子里给人带来温暖与满足,让人在一粥一饭间感受到生活的真实与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