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云山之名,因境内有一座山,是为高云山,其海拔约为1064米,高耸入云,故名高云山,这里森林覆盖率达98.3%,山峦叠翠,林木苍劲,空气清新,境内平均海拔570米以上,故高云山素有“高山流水、云端人家”之美誉。
高云山,其行政区域总面积204平方千米,位居安远县乡镇之中第二位,下辖秀美濂丰、和谐登丰、生态铁丰、富裕沙含、淳朴官铺、红色圩岗等六个村及一个居委会,其各村水系发达,主有沙含水和上濂水穿境而过。
这两条水皆是濂江的支流之一,其中沙含水发源于寨木坑,河床狭窄弯曲,坡度大,流经老好、新邦等地汇入濂江河。上濂水,源于高云山,流经下庄、古田等地汇入濂江河。
沙含村,因境内土壤含沙多,故名为沙含。登丰村,憧憬五谷丰登之意,故取名登丰。铁丰村,因本村铁矿山较多,铁矿资源十分丰富,故名为铁丰。
濂丰村,地处上濂,憧憬丰裕,故名为濂丰。官辅村,系安远往寻乌与广东约交通要道,曾有刘姓迁此建立商铺,后又有地方政府在此建驿站,用以迎送往来各级官员,故此得名官铺。
高云山乡,其地势东南高西北低,境内最高点为圩岗村的盘古嶂,海拔1184米,是安远县的第二高峰,也是邻县会昌的第一高峰。其最低点是为铁山大拱桥,海拔300米。
这里是一方革命老区,境内的圩岗村有县苏维埃政府、含光桥等红色革命遗址,该村
高云山乡,还是一方风景胜地,有神奇的天作塘,有美丽的九井瀑布,有流传千年美丽爱情故事的含光桥,有盛于清朝嘉庆的江口万寿宫,还有秀丽多姿的盘古嶂风光,山上盛产有著名的紫黑米。
据县志记载,清嘉庆二十三年,公元1818年,由乡人王清佑、孙佳贤、欧阳兰姿、孙庆寿、赖良廷等人劝捐集资,将含光桥进行了修复加固,后来完整保存至今天。
该桥设计独特,为长廊式瓦桥,呈南北走向,桥总长二十二米,面宽六米,为—墩二孔,墩台用花岗条石、石灰沙浆砌筑而成。桥墩的平面为船形,迎水面砌成分水尖,桥上设置木质栏杆和垂檐廊屋,供以路人护栏通过或休息闲坐。
天作塘,位于安远县铁丰村一个叫“老鼠嘴”的地方,这看似普通的一口山塘,却有着诸多的神奇。原来是这水塘,深不可测,水的源头和出水口无从知晓,一直是个谜。即使遇到大旱天,水塘里的水也不会减少,而且水草茂盛,有鱼有鳝。
据传,很早的时候这里是一块平地,有一户好心的人家,搭救了一只受伤的麂子,结果麂子带来了好运,五十多岁且无儿无女的他们却老来生得一个儿子。
有一天早晨,他们的孩子却突然间被那只麂子叼走,他们连忙前去追赶,哪知追出很长一段路,发现麂子不见了,却见孩子安然无恙躺在路上。
这时候,老俩口刚抱起孩子,就听得背后“轰”的一声巨响。回头一看,他们住的房子不见了,原处却留下一口两丈见方、看不到底的深潭。
事后,老俩口才知原来那只麂子是来报恩的,是为了使他们脱离天灾才来带走他们和孩子的。后来,为了感谢神灵,当地人们常在潭里放生鱼虾,并称其为天作塘。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从天作塘出来往更深山之处,柳暗花明又一村,美丽的九井瀑布便豁然悬挂在人们的眼前,据说这是由九个小瀑布组成的瀑布群,气势宏伟,叹为观止,来到这里顿时就能感受到桃源源记中的景象。
登高望远,四面云山,千家烟树;长啸临风,一川星月,万里江天。山有山的险峻,云有云的仙气。安远的高云山,高云高云,山势高耸入云,与相邻会昌的清溪一样,树木繁茂,溪水清澈,都是一方诗意盎然的山水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