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编者的话
在这金秋送爽、举国同庆的时节,我们共同回望四十九年前国庆节前后的温馨片段。那是一段镌刻时光的记忆,满载着民族的自豪与个人的温情。本文谨以此篇,向国庆七十五周年致以最深切的敬意与祝福,让我们在回忆中携手前行。
本文内容摘要:
一、走进军营
二、伙头军
三、“丢失”的枪栓
四、一个绰号的由来
五、灵动的玫瑰红
六、贺龙元帅“检阅”了我们
一、走进军营
1965年7月我从乌鲁木齐铁二中初中毕业了,考进了乌鲁木齐铁一中的高中,录取通知书要求八月二十日在学校报到参加军训。十九日,从西山给水队基地到二宫铁一中报到后,我被分到高六八(甲)班。第二天在老师的带领下,和高六八届三百多名同学一起又带着行李返回了西山,来到乌鲁木齐西山脚下的中国人民解放军三八四部队。三八四部队是一支守护新疆境内兰新铁路的护路部队,军营驻地在离火车西站与北站之间铁路展线不远的低洼处,离乌鲁木齐西站大约有两公里,部队营房四周荒野,有围墙,大门坐西向东,面对一公里外的西山车辆段。院内操场很大,有五六栋平房,其中一栋是内廊式平房,还有一个的食堂,靶场在出大门向东跨过铁路的西山脚下。到部队后进行了军事编制,全年级为一个连,以班级为排,排下设班。解放军分别担任连、排长,连长是一个解放军中尉,学校副教导主任蔡正芳任连指导员,各班班主任为副排长,以学生日常管理为主,全连及各排军事训练由解放军负责。我们高六八(甲)班为一个排,副排长是我们班的班主任宋师民老师,排长兼军事教官是一个姓李的解放军。到部队的第一天主要分宿舍、整理内务。一个班十个人一个宿舍,架子床上下铺,我是上铺。同宿舍的还有史庆华、郭兴全、徐国芳、刘放民、刘志贤、张林泉、……刚整理完床铺,宋老师把我叫到宿舍外的走廊里,对我说:“每个排要派两个同学去炊事班帮厨,与连里商量决定派你去,隔天训练,隔天帮厨。”当时我毫无思想准备,从小就想当兵打仗,好不容易参加军训,却让我去到食堂当伙夫,心里十二分的不乐意。但刚刚到了一个新集体,考虑到影响,尽管心里不愿意,还是点头答应了。宋老师又说了一些鼓励和从大局出发及组织对我的考验的大道理,而后我就默默地回到了宿舍。 当天下午到炊事班报了到。炊事班有四五个解放军战士,每个排派了两个同学(每天轮换一人)。年轻的解放军班长召集大家开会,介绍了炊事班战士情况和大家注意事项,而后学生各自自报家门相互认识。烧菜做饭都是以战士为主,派来的学生当下手,对每个同学分了一下工,我被分工管理后堂灶火,真正当上了名副其实的“伙头军”。炊事班班长带着我熟悉了一下炉灶情况,并一边做一边讲注意事项。炉房间里有四个炉灶,两个抽风灶,两个鼓风灶。鼓风灶火急来得快,是供炒菜用的炉灶。抽风灶火慢持久主要用来蒸馒头、米饭和煮稀饭等主食。抽风灶用灶门控制炉膛的火力大小,鼓风灶是用电鼓风机和灶门控制炉膛火力的快慢。"伙头军”还有两样武器,煤铲和炉钩,用来填煤和勾灰,也是保持基本火力的关键用具。后灶要听前堂指挥,要火大就赶紧关灶门合闸起动鼓风机,小火就立即开灶门填煤压火。一开始做饭炒菜,后堂就忙得不亦乐乎。一天下来灰头土脸,围在脖子上的白毛巾也变成了黑的了。虽然辛苦但一天到晚忙忙碌碌,一晃就是一天,也觉得挺有意思的。好歹也和同学们一样配发了枪枝,一天帮厨,一天参加军训,队列、战术训练、军事常识所有科目都没落下。 我们配发的武器是部队刚刚换装下来清一色的苏式七六二式步骑枪,枪自带三棱形刺刀。刚配发武器时手握钢枪那一刻,同学们个个威武雄壮,充满了自信和荣耀。配发枪支时,连长和指导员在大会上特别强调:严禁随意扣板机打空枪,以防撞针损坏。然而,那扣动扳机后清脆的“咔哒”声,如同魔力般吸引着同学们。尽管心知不对,我们仍难抵诱惑,偶尔情不自禁地作射击动作。拉枪栓,瞄准,扣动扳机,让空枪响起,“咔哒”声在紧张的训练中添上一抹不该有的轻松和欣慰。 在军事训练的开始阶段,队列训练无疑是那最为枯燥乏味的,日复一日地重复着“稍息、立正”的口令,伴随着“向右看齐、左转、右转、向后转”的机械动作,以及那仿佛永无止境的“齐步走、正步走”……。在这片被汗水浸透的场地上,时间仿佛被拉长,每一秒都显得尤为沉重。
大家最喜欢的训练科目是利用实地的战术训练,在三百多米的旷野里,各班组成三角队形,先快后慢持枪前进,行进二百多米后,我们充分利用地形地物的掩护,时而匍匐前行,时而摸爬滚打,最后五十米班长发出“冲锋”的命令,同学们一跃而起,在“杀”声中向假想敌发起最后的冲刺。尽管弄得一个个浑身是土,磨烂了衣服,手和胳膊蹭出了血,但同学们的眼中却闪烁着坚定与无畏。 时间过得很快,不知不觉过去了十几天。同学们在部队官兵的训导和帮助下军事素质有了很大的提高。对国防观念和意识有了新的认识,有了一定的军事知识和素养,尤其是通过军事训练实际操练,初步掌握了队列、战术、射击、拉练、三防、战场救护、夜间行军等基本的军事技能。真正考验我们的是接下来的夜行军和参加国庆民兵方阵队列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