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伦·麦克法兰院士 对话 朱永新教授|深聊中英教育对比

文摘   2024-10-30 08:10   荷兰  



作为剑桥康河出版社的小编,我要再次为大家推荐我们在几年前出版的一本书——《教育的对白:朱永新对话麦克法兰》。这是新教育实验发起人、全国政协副主席朱永新教授与剑桥大学国王学院终身院士、英国国家学术院院士艾伦·麦克法兰教授在教育领域的首部对话集。图书的中文版由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英文版由剑桥康河出版社出版。


在当下中国教育"向西看"、西方教育"向东走"的背景下,这场对话尤为珍贵。两位教育界重量级学者从童年、阅读、家庭、学校到社会等多个维度,深入探讨了中英教育的本质差异:什么才是真正影响人成长的教育方向?BBC纪录片中的中英教育对比是否反映了真相?怎样的土壤才能孕育出既深刻又"符合人性"的教育?


本期我们将重点分享书中"中英教育谈"和"家庭与学校"两个章节的精彩对话。同时,我们也诚挚邀请读者们参与讨论:


  • 谈谈你所经历的中英教育体系有何不同?

  • 在你的成长过程中,家庭教育带给了你怎样的影响?

  • 这些教育经历又是如何塑造了你对世界的认知?


欢迎在评论区与我们分享你的故事和见解。


《教育的对白:朱永新对话麦克法兰》封面

 Photo ©️ JD.COM


一场跨越“国别”与“派别”的“促膝长谈”就此开始,

让我们先来一睹为快!




01
图书内容简介


童年、阅读、家庭、学校和社会……什么才是对人成长起决定作用的教育方向?中国教育的优点和缺点,也是英国教育的优缺点吗?BBC纪录片的中英教育PK,中国真赢了吗?接触到的中英教育,与所认知中英的教育,哪个更接近真相?…… 


在西方国家“向东走”的时候,中国教育也在“向西看”。基于不同教育角度和维度进行的探讨与对话,为读者呈现多方位思考就具有非凡的意义。特别是这种对话在两位重量级大咖间进行。 


新教育实验发起人朱永新教授和剑桥大学国王学院终身院士艾伦·麦克法兰教授,中西方不同思维,不同教育背景下的思维碰撞,为读者呈现:教育的本质与价值、童年对教育的影响、家庭教育、阅读、中英文化传统与比较、艺术教育的价值、大学教育的问题与改革和未来教育的出路等近10个方面的思考。 


这是一场东西方教育交流碰撞的试验激起一次关于教育的拷问。在思维的碰撞中,探讨教育的真谛。


《教育的对白:朱永新对话麦克法兰》内页

 Photo ©️ JD.COM




02
图书作者简介


  朱永新  


朱永新,民进中央副主席,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副主席,博士生导师,新教育实验发起人,中国教育30人论坛和21世纪教育发展研究院共同发起人。 


他出版了《我的教育理想》《我的阅读观》《致教师》等40余种著作。他对教育理想的不懈追寻与执着行动,感动着千千万万人,被评选为“当代教育名家”“全民阅读形象代言人”“为了公共利益”年度人物、中国教育60年60人、中国十大教育英才、中国改革十大新闻人物、中华十大财智人物、改革开放40年教育40人等。


他于2000年发起的新教育实验,以“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宗旨,吸引了全国各地5200余所学校加盟实验,践行着新教育理念与行动,深刻改变了570多万师生,正在积极影响着中国教育。


       艾伦·麦克法兰 

艾伦·麦克法兰教授,是剑桥大学社会人类学教授、剑桥大学国王学院院士、英国国家学术院院士,有学界“萌爷爷”之称。

他早年就读于英国知名私立学校牛津“龙校”和“赛德伯中学”,随后在牛津大学获得历史学本科与博士学位,又于伦敦大学亚非学院获得社会人类学博士学位,在剑桥大学执教逾40年。作为世界知名历史学家与人类学家,他著述凡20余种,包括《英国个人主义的起源》、《玻璃的世界》、《绿金:茶叶帝国》、《日本镜中行》、《资本主义文化》、《现代世界的诞生》等,被译为多种文字,其中多部著作有中译本。

他对于玻璃与茶的全球影响力研究,在科学界、人文社科界和艺术界都产生了重要影响,被《Science 科学》等世界顶尖杂志及出版社出版。

在进入晚年生活以后,麦克法兰教授近二十年来,积极从事中英教育比较研究。他以自身的教育、教学与成长经历作为研究对象,以一个人类学家的角度,完成了逾百万字的教育自传。作者以珍贵的坦诚之心,向读者公开了他与家人所珍藏多年的图文资料,行文中充满着真诚的情感。 麦克法兰教授也为年轻人和孩子们撰写了一系列教育读本,包括2005年出版的《给莉莉的信:关于世界运行之道》,以及随后撰写的《给年轻人的信》系列(总计10本),还有根据他多年的旅行与田野调研经历所撰写的《艾伦看世界:一个人类学家的全球知识之旅》系列。

其中,《给莉莉的信:关于世界运行之道》,获得中国科普出版社支持制作成动画片系列,第一季《艾伦教授的魔法牌》在2019年面世。




03
 图书目录 


序1 朱永新/ 001 

序2 艾伦·麦克法兰/ 006 

第一辑:中英教育谈 / 001
第二辑:童年与阅读 / 059
第三辑:家庭与学校 / 097

第四辑:艺术与体育 / 137
第五辑:创新与未来 / 161

后记 / 232




04
 精彩书摘 


以下书摘内容选自《教育的对白:朱永新对话麦克法兰》的“第一辑:中英教育谈”:






近年来,英国广播电视公司(BBC)关于中英教师与学生的纪录片引起了两国学者与公民的持续关注。三集纪录片,长达一个月的连续跟踪拍摄,尖锐的文化冲突与师生矛盾,一开始让许多观众对中国教师不屑一顾,甚至觉得中国式教育必败无疑。结果不出我所料,几位中国老师带领的英国学生在数学、科学和中文考试中不仅全面击败对手,而且每门课均超出10分。如果时间再长一些,很可能分数差距更大。您是怎样看待这这个节目的?您认为中国的基础教育真的赢了吗? 

这档节目确实引起了诸多争议。这部纪录片生硬、刻板地对比了中英两种教育体系。在前几集的节目中,观众很难想象中国老师最后会赢得比赛。因为他们的课堂冲突频频,甚至无法正常进行授课。 


没有一个解说员了解这两种教育体系背后的哲学理念和历史,所以这部纪录片作为一次比较性分析是非常不尽如人意的。看完这个节目之后,我们并没有超越表象真正理解它背后的原因。不过,从商业角度看,作为一种比赛、一次电视真人秀节目,这部纪录片显然很成功。朱教授怎么看待节目中中英教育的较量? 







其实,我更愿意把它看作一场东西方教育交流、碰撞的试验,更希望真人秀激起一次关于教育的真考问,并以此为契机进行全民教育大讨论。我们尤其需要自我考问,例如用什么来评价教育的优劣?什么才是真正的好教育? 

仅凭分数就能够评价教育的优劣吗?我认为分数只能够反映学生对于某些知识的掌握程度,并不能评价教育的整体水平。分数的对比不能评价一种教育方式的优劣,更不能用来评价一个国家的孩子、一个地区的教育的发展水平。 

那么,衡量教育水平的标准是什么呢? 

我一直认为,首先是看教师与学生能否拥有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所谓幸福,就是让师生双方都能享受课堂和教育带来的智慧挑战,享受学校生活带来的不断成长;所谓完整,就是让师生双方在教育的过程中能够发现自己,不断成就自己,能把个性培育为特色,成为最好的自己。为此,学校就不能优先关注分数、关注考试、关注知识灌输,而应该更加关注心灵成长、关注个性的舒展,并为之提供更丰富多元、更生动有趣、更透彻深邃的课程体系。 

其次,是看教育能否培养出社会需要的人才。一个国家和地区需要的人才是多元的,在各行各业中既需要精英,也需要一般劳动者。而各类型人才的共同基础是做人。新教育实验为此提出,最好的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在长大成人以后可以在他们的身上看到政治是有理想的,科学是有人性的,财富是有汗水的,享乐是有道德的。 

再其次,是看教育是否符合一个国家和地区的文化传统。任何教育都有自己根植的土壤。把中国的教育原封不动地拿到英国,或者把英国的教育简单照搬到中国,都会遭遇水土不服。无论把英国学生的散漫归因于他们的福利制度,还是把中国学生的高分归结于尊师重教,都是不够科学的。因为原因比表象复杂得多。 


以下书摘内容选自《教育的对白:朱永新对话麦克法兰》:“第三辑:家庭与学校”。


朱永新

     我一直认为家庭是人生最重要的场所。人出生后便生活在家庭中,通过家庭和父母感受世界。在此之后才进入学校。但即便在教室的时候,我们每天还是要回归到自己的家庭。所以,家庭是人生场所的重心,毫无疑问也是人一生中最温馨的港湾。


艾伦·麦克法兰

     我因为很小就在寄宿学校生活学习,在寄宿生涯中,对学校和家庭教育的区分没有非常强烈感受。您怎么看待家庭教育在一个人整个人生中的影响呢?


朱永新

     家庭是人生最重要的场所,学校的教育当然也很重要,但我认为家庭教育的重要性绝不亚于学校教育。

   

     我一直认为家庭是人生最重要的场所。我曾经说人的一生要经历四个主要的场所:母亲的子宫、家庭、学校、职场。我们在母亲的子宫里吸收营养、感受外部世界,出生后便生活在家庭中,通过家庭和父母感受世界。在此之后才进入学校和职场。但即便在教室、在职场的时候,我们每天还是要回归到自己的家庭。所以,家庭是人生场所的中心,毫无疑问也是人一生中最温馨的港湾。


     毋庸置疑“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父母对孩子的影响是难以想象的,父母每天和孩子生活在一起,他们的一举一动也无时无刻不在对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父母和孩子一起吃饭、一起说话,交流和学习无时无刻不在进行着。父母的行为将成为孩子模仿的对象,父母谈论的话题也会成为孩子的兴趣。很多父母以为跟年纪较小的孩子多说话没有什么意义,实际上父母说的东西,即使孩子在此刻不懂,也会成为他大脑里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家长或家庭经常谈论的语言、词汇与孩子的兴趣点或者未来选择的职业有着紧密的关系。中产阶级家庭里,父母往往会议论时政、国家和社会;在相对贫困的家庭,家庭的话题更多集中在当下的生活、经济的问题。这样这些话题就慢慢在孩子的脑海里留下印记,孩子关注点就不一样,人生今后的职业选择、人生道路也不一样。


     家庭教育的作用不可小觑,从孩子接受教育的过程看,孩子最早接受的、影响最深远的就是家庭教育。父母对孩子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父母的言行对孩子起着言传身教的作用。我常常看到,在优秀的孩子成为优秀人才的路上都有着和谐的家庭的作用。您与您父母的关系如何?在您的印象中,父母对您影响大吗?



艾伦·麦克法兰

     我和母亲关系非常亲密,她把绝大部分精力都放在了我们子女身上。因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父亲长年在军队服役,所以我无法经常见到他。但母亲给了我非常多关爱。她经常给我读故事,母亲自己也写故事,还会把故事写在信里寄给我。在我五岁之前,我母亲一直悉心照料我,给了我很多母爱和支持。即使后来我被送回英国上学,母亲还是一如既往关心我,她每周都会给我写一封长信。我一直相信母亲对我的爱,对此我从来没有怀疑。母亲是一位非常了不起的人,集哲学家、艺术家、历史学家、作家和诗人于一身,同时她还出版了很多书。可以说母亲对我的人生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影响。


朱永新

     那您的父亲呢?刚刚你讲到您的父亲长时间待在军队里,聚少离多。


艾伦·麦克法兰

     我父亲相貌英俊,身强体壮,为人善良,他很喜欢小孩子,待孩子很好,我非常爱他。父亲擅长体育,这让我很崇拜他。父亲还喜欢钓鱼,这是我们两个的共同爱好。总体来说,母亲陪伴我的时候多,我跟她也更亲近,父亲常年在外,对我而言更像是一个崇拜的偶像。


朱永新

     你刚才提到您母亲是一位优秀的哲学家、作家。你如何评估父母的文化教养、学历对孩子的影响?我们也看到许多贫困家庭的父母,甚至本身是文盲的父母,也培养出很多优秀的孩子。您觉得这是偶然,还是存在规律?


艾伦·麦克法兰

     就我的家庭而言,我是非常幸运的。我祖母聪明、有天赋,她一直鼓励支持我的各种选择。我的祖父是个博学的人,爱好诗歌、小说和艺术,但他不情愿地当了一辈子兵。经常和我们一起度假的叔叔理查德,获得过牛津大学奖学金,后来在海利伯里学院成为了T.R.马尔萨斯的接班人,教授经济学和其他学科。


     另一个叔叔罗伯特跟我算校友,也上过塞德伯格学校,但比我早,之后他又进入牛津的伍斯特学院学习,最终成为一位著名的历史学家。罗伯特叔叔更像哥哥,他只比我大八岁,这样一个在我六到十二岁期间一起讨论、玩耍,在我十几岁时成为我学习榜样的人,无疑给我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妹妹菲奥娜比我小两岁,她聪明伶俐,有艺术天分,小时候学习成绩很好。我俩相处的时间很长,有她做伴,对我而言既是幸运又是激励。


      当然,给我带来最深远影响的还是我的父母。父亲虽然不是知识分子,但擅长数学,是个聪明又富有同情心的人。母亲就更出色了。她的兴趣爱好不仅广泛还很精深,她研究历史、撰写童书,此外还对哲学、绘画、诗歌、语言学颇有研究。在我身边时,母亲不断鼓励我,不在我身边时,她也会给我写很长的信,激励我成长进步。


     大多数成年人都说不清楚小时候父母是如何抚养他们的,因为他们已经记不清儿时的事了。我之所以知道这么多父母亲的事情,是因为我保存了很多他们的书信。父母去世之后,我阅读了很多他们之间的信件、以及我和母亲之间的书信。所有这些书信都收录在我正准备出版的书中,书的中文版是由北京的一个基金会赞助出版。我还有一本书讲述了母亲接受教育的经历,她通过写日记和书信的方式将这些经历记录下来。通过阅读这些材料,我可以了解母亲接受教育的经过,了解父母如何以一种特有方式把我养大成人,了解父母之间如何谈论我的成长。我也因此可以看清母亲对我的影响究竟有多大。她喜欢诗歌、善于思考、热爱学习、充满好奇心、关心别人,这些都深深影响了我。那些留存的书信让我了解了母亲的童年经历,以及那些经历又如何在后来影响了我。我父亲不太喜欢上学,他年纪轻轻就辍学去了印度,所以在智力发展上,父亲对我的影响远不如母亲带给我的影响大。

      

     第二个问题是关于文盲或者说受教育比较少的父母。我之前在尼泊尔的贫困地区做过田野调查,当时遇到一位母亲,几乎是文盲,受教育很少,但她对孩子的教育方式却让我印象深刻。虽然是文盲,但这位母亲能教育自己的孩子如何照顾自己、如何与他人友善相处、如何保持身心愉悦,所以我认为父母教育质量的高低更大程度上取决于父母对孩子的爱、关心、支持,而不在于父母的受教育程度。


朱永新

     您的回答很值得人深思,其实这也是许多中国父母关心的问题,因为很多中产阶级以上的家庭都非常关注孩子的教育,他们会想尽办法给孩子创造良好的学习成长环境。但很多贫困地区、农村地区、边远地区的家庭就缺少这样的条件。其实没有关系,中国有句古话,自古英雄出寒门。有时重要的不是父母能给孩子多少知识,更多的是人格上能给孩子多大的引领,是父母本身对知识的尊重、敬畏,以及对孩子自信心的养成,总之非智力因素比智力因素在人的成长中更加重要,所以我很赞成您的论述。


艾伦·麦克法兰

     我觉得不仅父母可能影响孩子,孩子同样也在影响父母。也只有真正有孩子之后,你才能发现你能从孩子那里学到什么。比如你可以从孩子身上学会要有耐心,要尊重孩子对世界的好奇心和兴趣。但现在的情况跟以前大不相同,正如我之前所说,世界发展迅猛,很多父母已经能够从孩子身上学到更多东西。比如,在科技方面孩子比父母懂得更多,父母就要从孩子身上学到更多关于科技、时尚的知识以及一些新观念。所以现在父母与孩子的关系越来越平等,而不是像以前父母只是把从社会上学来的东西单向传授给孩子。如今,孩子在课堂上和在社会中学到的东西,回家后也会反馈给父母。


朱永新

     这就是社会学家经常讲的,我们已经从前喻社会发展到后喻社会。前喻社会指父母亲比孩子们懂得更多,所以是单向的向孩子传递知识。到了后喻社会,孩子们的知识来源更多,特别是在网络、媒体发展起来之后,他们反过来向父母传递知识。其实即使是未成年的孩子,也有很多地方值得父母学习。


艾伦·麦克法兰

     确实,影响是相互的。那在您看来具体什么样的父母和家庭会对孩子的成长有助益呢?


朱永新

      就像您在前面说到的,重要的不是父母能教授孩子多少知识,而是父母在人格上能给孩子多大的引领,因为在人的成长中非智力因素比智力因素更加重要。我认为最理想的父母和家庭教育应该是把孩子的人格健全、道德完善放在首位,让孩子轻松自由的成长,善于挖掘孩子潜能,能够平等对待孩子并以身作则。


     对孩子的发展来说,人格和道德品质的建立是第一位的,就像司马光曾说的无德有才是小人,而在人格的培养上家庭教育担负着最初的责任。


     现在很多父母过早地让孩子学习各种技能,我不认为这是一种妥当的做法。孩子需要在童年游戏和玩耍,这并不是浪费时间,而是孩子认知世界、创造世界的重要源泉。在游戏中,孩子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才能不断发展,他们可以自觉学会创造并遵循规则,学会信守承诺并体验社会的各种角色,这对孩子未来的发展也是多有助益的。


     当然,如果父母可以发现并且培养孩子的潜能,那将创造出意想不到的奇迹。但是,这对于父母来说通常很难做到。很多父母会为孩子预设前进方向而且急于求成,这其实在很大程度上是扼杀了孩子的天赋和潜能。理想中的父母应该注重孩子的早期开发,鼓励孩子在不断尝试中发现真正适合自己的东西。



点击下方小程序,即刻解锁完整版对话


- END -

主编:游心泉

编辑: 丁丁 李玥

(本篇文章中的文字及图片均通过原著作者和长江文艺出版社授权,欢迎大家转发!转载请注明出处:英国剑桥康河出版社。)



英国康河书店
英国剑桥康河出版社(Cam Rivers Publishing)坐落于英国剑桥市,主要致力于学术研究、教育发展、文学与艺术方面的出版与交流工作,在英国和中国等地定期举办图书分享会、教育课程、艺术展览、戏剧与音乐活动。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