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娄坚《行楷苏轼〈石鼓歌〉手卷》研究
文 ˉ 王光乾
一、基本信息
明娄坚《行楷苏轼〈石鼓歌〉手卷》,绢本,长446cm,宽33.5cm,今藏于上海嘉定博物馆。
手卷主体为娄坚手书苏轼《石鼓歌》全文。
明娄坚《行楷苏轼〈石鼓歌〉手卷》全图
冬十二月岁辛丑,我初从政见鲁叟。旧闻石鼓今见之,文字郁律蛟龙走。细观初以指画肚,欲读嗟如钳在口。韩公好古生已迟,我今况又百年后。强寻偏旁推点画,时得一二遗八九。我车既攻马亦同,其鱼贯之柳。古器纵横犹识鼎,众星错落仅名斗。模糊半已似瘢疻,诘曲犹能辨跟肘。娟娟缺月隐云雾,濯濯嘉禾秀稂莠。漂流百战偶然存,独立千载谁与友。上追轩颉相唯诺,下揖冰斯同。忆昔周宣歌鸿雁,当时籀史变蝌斗(蚪)。厌乱人方思圣贤,中兴天为生耆。东征徐虏阚猇虎,北伐犬戎随指嗾。象胥杂遝供狼鹿,方邵联翩赐圭卣。遂因鼓鼙思将帅,岂为考击烦蒙瞍。何人作颂比嵩高,万古斯文齐岣嵝。勋劳至大不矜伐,文武未远犹忠厚。欲寻年岁无甲乙,岂有名字记谁某。自从周衰更七国,竟使秦人有九有。扫除诗书诵法律,投弃俎豆陈鞭杻。当年何人佐祖龙,上蔡公子牵黄狗。登山刻石颂功烈,后者无继前无偶。皆云皇帝巡四国,烹灭强暴救黔首。六经既已委灰尘,此鼓亦当遭击剖。传闻九鼎沦泗上,欲使万夫沈水取。暴君纵欲穷人力,神物义不污秦垢。是时石鼓何处避,无乃天工令鬼守。兴亡百变物自闲,富贵一朝名不朽。细思物理坐叹息,人生安得如汝寿。
多处字词与今版相异,或可作为一种晚明传本加以研究。末有娄氏题跋。
右苏文忠《石鼓诗》,为凤翔推官时作,盖《八观》之一也。公年尚未壮,八诗皆俊伟,尝欲尽书之为一通,而未暇及。偶长文以素卷索书,因书此篇应之,且以为勖。壬子首夏,娄坚识。
后钤“子柔”白文印。
此卷娄氏所书正文及题跋共489字,诗中“德”字、跋中“三”字因误写而点正,也可实计为487字。据笔者目力所及,是其传世行楷书作中尺幅最大和字数最多者,弥足珍贵。
画芯又钤鉴藏印四:“黄钧”(白)、“次欧”(朱)、“川学斋藏”(朱)、“嘉定黄汝梅字作和之印”(白)。
近人王同愈引首:“娄子柔先生墨迹,王同愈题”,钤“元和王同愈”(白)、“胜之一字栩缘”(朱)二印。又为之跋尾:
子柔先生书,探原于河南,似魏栖梧《善才寺碑》,又泽之以平原,似《自书告身》,高华沉实,别具一种风度。此卷略采苏赵笔意,不可多得也。己巳八月,栩缘王同愈获观,识于槎南草堂,时年七十又五。
跋后复钤二印:“王同愈”(朱白)、“王胜之”(朱白)。
二、娄坚其人其书
娄坚(1554—1631),字子柔,一字歇庵,嘉定人。自幼汲古好学,因师友多出自归有光之门,故能融会有光之学问,并追溯唐宋八大家之精要,终成一家之言。其文和平安雅,以真朴动人。诗格清新,得元稹、白居易精奥,古风尤胜。经明行修,为乡里和文坛所重。年五十方成贡生,隐而未仕。晚岁皈依佛门,礼莲池大师,法号广绂。名载《明史》之《文苑传》[1]。诗集有《吴歈小草》,文集有《学古绪言》。与唐时升、程嘉燧、李流芳并称为“嘉定四先生”。
除诗文,娄坚的书法也享有盛名,是晚明重要书家。在《尊经阁夜话述》中,他记述了与嘉定知县胡士容谈论历代书法的情形。
(胡士容)与之言字画,则又对曰:“此小技耳,然而不精研则心与法不相入,何由通微?不积习则手与心不相应,何由造妙?师法须高,骨力须重。已识其源,虽师心而暗合;强摹其迹,纵肖貌而实乖。王会稽善学篆籀者也,颜平原善学羲献者也。晋帖传者要为不可思议,唐帖有赝有临,其真者固难仿佛也。宋元名迹幸获睹真,苏则沉着之中乃见妍姿,米则逸宕之外自觉淹通,蔡整而媚,人巧已极,黄秀而劲,自得为多。吴兴小楷深稳多姿,行草自是入能,气韵不无近俗。然后之继作,未见其伦,目以迈宋,相也举肥矣。”语未毕而公为解颐抚掌,引满连釂,若吹竹弹丝,以为侑也。[2]
在对谈中,娄坚指出历代书法大家的精要和得失,如数家珍,颇能从中窥见其在书法方面的博涉和精研。娄坚认为学书要取法其上,学帖只有“识其源”,才能中得心源,技与道方可与古人暗合,最终才能通微造妙,若一味“强摹”,纵形貌毕肖,也是有乖书道的。这显然是经过大量实践而得到的真知,即使在今世依然是先进的和极具指导意义的书论。同时,从中也可得知,娄坚固然多临晋唐法帖,但因为时代久远,所学当为石刻本,神采和细节不免大打折扣,所以他更推崇精研时代较近的宋元真迹,以为更易有成。
又,《自题草书卷后》叙其研求草书的经历,心路和心得也与上述相吻合。
予少而好书,尤耽于草,颇从《淳化》《太清》窥见古人之概。然恨刻本止存形模,绝无神采。平生见苏米真迹,虽率意之笔,亦自烂然。世人遂欲以赵吴兴压之,此似是而非。吴兴胜场当在小楷,其最合作亦非若今世所传石本也。然此三君子者特多真行,未睹其草。草书独《藏真》题《曹娥》绢本后小字,运笔如游丝,最为奇迹。又见逸少“十月廿七”数行,乃知古今人不相及,若经尘劫……予自获睹此,尤喜作草书。[3]
总之,娄坚于书法浸淫甚深,一生孜孜研求,成就卓著,其作品生前身后均为世人所珍爱。
归有光之孙、娄坚友人归昌世论其书法云:
娄子柔任意挥洒自成眉山,特晚年欲避奴书之诮,乃极意摹山阴,正不必也。然其摹王,浓姿丰肉,亦复娟好,而细玩神情骨气,终在元丰、绍圣间。[4]
明末文坛领袖钱谦益与娄坚相交甚深,称其“书法妙天下。风日晴美,笔墨精良,方欣然染翰,不受促迫”。[5]
画坛巨匠王时敏与娄坚为世交,尊其为父执,亦对其书学造诣推崇备至,其《题娄子柔书唐叔达诗册》云:
疁邑(嘉定)唐娄两先生皆余父执,并以道德文章名世,娄尤精于书学,其法原本山阴,旁追北海,为海内所珍求,来者户外屦满,几同永师铁门限。此册书叔达先生《园中诗》八首,诗圣墨仙,允称合璧,为德超购藏,示余属为之跋。展观结构精密,神采陆离,洵得晋唐三昧。[6]
“清四家”之一、大学者翁方纲在《跋〈祝允明书前后出师表〉》中谈道:
有明一代小楷能具晋法者,自南宫生开其先,枝指生其正脉也,后来娄子柔与王觉斯皆称接武矣。[7]
综上所述,结合笔者历年所见娄氏传世法书,其书主要得力于宋人,尤以苏轼为宗,系明代苏体的代表性传承者[8]。上追魏晋,心摹钟繇、王羲之,中溯唐法,从褚遂良、魏栖梧、颜真卿、李邕诸家身上汲取营养,兼采元赵孟頫笔意。大字、中字有颜体筋脉,而体势、风神则得苏轼三昧,是为其主要书风,此类作品多为长卷、立轴等。作榜书亦雄浑,如嘉定“法华塔”石额[9]。小字一类虽不脱苏体风貌,但暗含钟、王遗意,正如翁方纲所谓“小楷能具晋法者”,多为文稿、题跋、信札、扇面。另一类则是褚书书风,如《嘉定县学宫新渠记》石刻[10]。亦擅草书,师法二王、羊欣、萧思话和李怀琳,以简淡胜,力祛狂纵,如上海博物馆藏《〈尔常饷天池虎丘茶赋谢〉诗卷》。平心而论,娄坚书法在明代并不能跻身超一流大家之列,但仍具有极高的水平和声誉,以至“尺蹄寸简,人争传购”[11],传于今世者尤为宝贵。
反观本文所探讨的手卷,长篇大幅,效苏体而书苏诗,尽显其平生志趣,笔力沉酣,点画丰腴,筋劲骨健,浓淡自然,开阖自如,气贯精全,妙得神韵,堪称其行楷书代表作。王同愈评为“高华沉实”“不可多得”,真知言也。
三、上款人和递藏情况
此卷的上款人“长文”,应为殷开之,传载《康熙嘉定县续志》等志乘。《康熙嘉定县续志》云:
殷开之,字长文,邑诸生,职方公都长子。闭门读书,绝无纨绔风。雷学士思霈为职方门人,授以要津,札逊谢之,赠以百金,亦辞不受,其志节有足尚者。所著有《德征录》。子登,乙酉代父死于乱兵。[12]
检索娄坚诗文集,未见其与殷开之交游之信息,但与其父殷都唱和篇章甚多。诗如《吴歈小草》卷二《殷职方丈七十寿诗四首》、卷三《次韵殷职方岁暮对雪》、卷七《和殷夷陵寿陈翁六言十二韵》《殷职方丈见示自寿新篇次韵奉和》等,文如《学古绪言》卷八《职方殷开美丈七十寿序》、卷十四《合祭殷职方无美文》、卷十八《祭殷宜人李氏文》、卷十九《祭殷职方公文》等。
殷都,字无美,一字开美。少颖异,工辞赋。年十三即补诸生,至万历十一年(1583)始成进士。出任湖北夷陵知州,擢职方员外,迁郎中。为官廉能,在夷陵凿巉岩为坦途,宽弛盐禁,造福民生。后因论边疆兵事忤兵部尚书石星,左迁南刑部主事,遂引疾归田,以诗文自娱,优游终老。人称殷夷陵、殷职方。
据唐时升《奉政大夫兵部职方司郎中殷公(殷都)墓志铭》记载:“万历壬寅之春,故职方殷无美先生卒于家”,“先生得年七十有二”,可知殷都在世时间为明嘉靖十年(1531)至万历三十年(1602)。又记其后代曰:“子二:开之、裁之。”[13]
殷都年长于娄坚二十四岁,是其丈人行(父辈),且对其特别关怀奖掖。娄坚《殷职方丈七十寿诗四首》其三云:
公昔未遇日,读书城北隅。余方困薖轴,侘傺意不舒。或时还城中,未至先招呼。慨然吐深衷,终当相呴濡。[14]
又,《职方殷开美丈七十寿序》云:
当公之未遇也,人咸为公有迟暮之叹,而其气未尝少衰,于时尚未有子,又若不以嗣续为念。今之归也,且以暇日指授长子以艺文之事而忘其疲也,至亲朋过从,则拥稚子于膝,属对如流以为欢。[15]
“当公之未遇也”“于时尚未有子”,可能表明殷都中进士之前,即万历十一年(1583)五十三岁之前,尚未有子嗣。换言之,殷开之出生甚晚,可能在万历十一年(1583)或其后,比娄坚至少小三十岁。殷都致仕后,与娄坚诗酒唱酬,过从甚密,娄目睹殷都“指授长子以艺文之事而忘其疲也”,这里的“长子”即为殷开之。又,前揭《康熙嘉定县续志》载殷开之之子殷登“乙酉代父死于乱兵”,此乙酉是顺治二年(1645),斯时殷开之六十三岁左右。
如以上推断成立,在此手卷创作的壬子年(1612),殷开之三十岁左右,娄坚五十九岁。
再者,在娄坚为同乡友人徐兆佐(孺卿)所作墓志铭中记载:“(徐兆佐)女子子四人,适王之霖者为殷出,适张正传、殷开之、汪启明者为韩出。”[16]
最后,娄坚《与殷辟非书》有言:
比有所闻于道路,言足下所与狎者或非其人,颇有燕僻废学之忧……先公逾衰而举长君,逾下寿而举足下,每见其怜念之极,自言老翁誉儿,将来应不颓家声,恨不获见其成立耳。已闻其命名且遂为之字,足下顾名思义,倘有先见其倪而为之防者乎?夫既往何足咎,丈夫贵自新耳,吞刀刮肠,饮灰洗胃,是在今日矣。若以习气难除,请献对症一方,不过痛念先公而已……今日所望正在无非无辟,庶足慰先公于地下耳。二扇写纳,向曾以小楷题极精小扇,今尚存否?此先公命写,勿入他人之手,嘱嘱。[17]
细嚼其意,并结合前揭《职方殷开美丈七十寿序》所言,受书人殷辟非当为殷都次子殷裁之,辟非应为其字,即寿序中所言“至亲朋过从,则拥稚子于膝,属对如流以为欢”中的“稚子”。“先公逾衰而举长君,逾下寿而举足下”,此处“先公”当为殷都,“长君”当为殷开之。因殷辟非“所与狎者或非其人,颇有燕僻废学之忧”,娄坚作为其父故交,唯恐其误入邪途,颓毁家声,故专门作书规劝,晓以情,动以理,力勉其归于正道。同时,交还殷辟非嘱书二扇,并叮嘱其好生保藏昔年殷都命写的“小楷题极精小扇”。可以想见,殷都身后,娄坚对其二子应是加倍关心和照拂的。
综上所述,娄坚和殷开之之间应有交集,且颇为熟稔其早岁读书情形和婚姻关系,又先后为其父其弟作书,故为其书长卷,“且以为勖”,更在情理之中。可惜尚未见直接证据,且俟异日深掘。
据画芯所钤“黄钧”(白)、“次欧”(朱)、“川学斋藏”(朱)、“嘉定黄汝梅字作和之印”(白)四印,并钩沉相关史料,可证此卷在清中后期为嘉定黄钧、黄汝梅父子所递藏。
《光绪嘉定县志》卷十九《文学》载:
黄钧,字正夏,一字次欧。诸生贡,例选训导。学务真实,文尚体要,贯串儒书。癖嗜图籍,收藏书画古钱,雅善鉴别。尤留心文献,辑《嘉定文略》,凡关系民生利病者,采录尤备。[18]
该志卷二十七《艺文志四》又载:“《川学斋诗》,黄钧著。”[19]
嘉定别称练川,黄钧一族聚居嘉定城西门外,世称练西黄氏,诗礼传继,为文献旧家。《练西黄氏宗谱》卷二《世纪表》载:
钧,鹏飞子,字正夏,号次欧,又号养真。清乾隆四十七年壬寅(1782)十二月十七日生,道光十五年乙未(1835)九月十二日卒,年五十四(虚岁)。廪贡生,优学……候选训导,加一级,记录一次……买宅石马弄西,曰礼存堂。后楼曰怡序,为公读书处。西偏曰古芸书屋,其楼曰川学斋,为公藏书处。东偏曰读我书斋,为宾从燕息之所。[20]
该谱卷三又有黄钧之子黄汝翼、黄汝梅等所撰《显考次欧府君行述》,节录如下:
府君姓黄氏,讳钧,字正夏,号次欧……府君平日无声色华绮之好,惟图籍、金石及前人法书、名画嗜若性命,蓄书数万卷。遇罕见之本,不惜善价购之,颜读书之室曰川学斋。晨夕一编,手自参校,几忘寝食。不肖等屡劝节劳,府君曰:“我乐此,不为疲也。”金石自宋欧、赵、洪三家著录外,近时覃溪翁氏(翁方纲)、辛楣钱氏(钱大昕)、述庵王氏(王昶)、秋帆毕氏(毕沅)诸家搜罗最富。府君多方购觅,一一校订其是非讹谬,为考证经史之助。与吴门叶丈纫之(叶绍本)、同里瞿丈木夫(瞿中溶)上下其议论,摩挲展玩,喜与忭会。所聚古钱自周秦至元明凡数百种。雅善鉴赏,于乡先辈手迹收藏最伙,护惜兼至。喜诵《陶征士集》,尝取“时还读我书”之语绘图寄意,遍索名人题咏,佳章盈帙,咸谓襟期洒落,深得读书之趣。平居不务讲学之名,而于濂洛关闽之旨无不贯通旨要,身体力行。[21]
卷十又载其友葛其仁《祭次欧公文》,文曰:
乐命奚疑,学古有获。等身万轴,淬掌三余。藏多汗简,富拟石渠。勤披绨帙,精析鲁鱼。锲之不舍,密尔自娱。金薤琳琅,旁证图史。石鼓坠文,铜盘结体。台刻琅琊,卣铭乙癸。遍入搜罗,实事求是。货泉九品,稀世所珍。鉴今别古,订伪存真。法书名画,断简残文。并资博考,转益多闻。表彰曩贤,秉持选政。洮汰淫哇,标举雅正。[22]
同卷又载其友诸仁煦《祭次欧公文》,文曰:
君无他好,独宜书仓。琅嬛秘籍,尽入缥囊。周秦金石,韩柳文章。断碑旧刻,鉴别精详。必购善本,悉力储藏。我疁文献,首数娄唐。孙诗张笔,各擅胜长。君并手录,意在阐扬。间执一卷,仔细评量。补苴阙佚,重付装潢。川学斋印,钤识其旁。范氏书阁,项氏墨庄,琴川汲古,先后相望。余从君叩,时启遗忘。偶披插架,触手生香。羡君小隐,足傲侯王。百城坐拥,其乐未央。[23]
瞿中溶《题黄次欧广文钧〈时还读我书图〉》二诗云:
琅嬛奇秘广收罗,万卷堂藏善本多。幸有春明坊不远,一瓻时许我相过。
读碑眼似读书明,西洞东林鉴别精。他日书成金石录,虽居王后可齐名。[24]
次诗中又有夹注:“君藏书之外,兼搜集碑刻拓本”“君意欲补续王侍郎(王昶)《金石萃编》”。
又,徐康《前尘梦影录》卷下载:
余年十九,负笈读书疁东,因得追随诸老辈。在川学斋,黄次欧翁出明万历时初拓《曹全碑》并碑阴,后有顾南原、彭尺木两跋……余获交其子仲山丈,曾假《曹全碑》临摹数月。[25]
据上可知,黄钧,字正夏,号次欧,斋号川学斋,嘉定人。乾隆四十七年(1782)至道光十五年(1835)存世,享年五十四。功名为贡生,候选训导,未获实职。为学笃实,得周敦颐、二程、张载、朱熹学说要旨。收藏图籍、金石、法书、名画甚富,并精于鉴别,藏品多钤有“川学斋”鉴藏章。诸仁煦甚至认为,川学斋的收藏可与宁波范氏天一阁、嘉兴项氏天籁阁、常熟毛氏汲古阁后先辉映。虽为溢美,但亦可反映川学斋收藏的规模和质量非同凡响。所藏书画多为嘉定先贤手迹,对之“护惜兼至”,本文探讨的对象正是其珍藏之一。金石方面,传继翁方纲、钱大昕、王昶、毕沅诸家治学宗旨,多方购觅,亦藏亦考,与叶绍本、瞿中溶共同研讨,并有补续王昶《金石萃编》之志。后进徐康亦得以沾溉,获见并借临其所藏明拓《曹全碑》。著有《川学斋诗》。辑有《嘉定文略》,所选皆为有关民生利病的文章。因僻居嘉定,兼之功名文名不高,故作为收藏家和学者的黄钧今世学界鲜有人知。然其旧藏书画、古籍等,至今仍有相当一部分传世,藏于中国国家图书馆、南京图书馆、嘉定博物馆等机构,待专文梳理。
嘉定黄汝梅字作和之印,黄钧、次欧、川学斋藏
黄钧身后,此卷为其三子黄汝梅继藏。汝梅声名更不逮其父,行实仅载于宗谱中。
汝梅,钧三子,字作和,号芸甫,晚号观空侍者。清嘉庆十七年壬申(1812)十月初七日生,同治三年甲子(1864)六月十四日卒,年五十三(虚岁)。附生。沉厚朴讷,诲子侄尤严。气正,性不苟言笑。著有《观空诗稿》。议叙八品衔。[26]
藏品档案显示,此卷为黄钧族裔(非直系)黄曰騯于1979年6月所捐,自此保藏于嘉定博物馆,虽为明人剧迹,但并不为外界熟知,故有必要加以研究和分享。
黄曰騯(1906—2002),嘉定人。1927年赴法国留学,1933年出任上海市公用局编辑部主任,1944年任中华珐琅厂经理兼厂长,1956年出任上海玻璃搪瓷工业公司副经理,长期担任上海市普陀区人大代表和黄浦区政协委员。
又,《光绪嘉定县志》卷二十九《金石志》载:
《娄子柔书苏文忠〈石鼓歌〉》,在秦氏园。嘉庆十年(1805)盛薰摹刻,并跋云:“子柔先生书得鲁公、大苏神髓。此卷雄劲端严,而秀逸之气自在流出,尤为仅见。”[27]
可见,盛薰摹镌的《娄子柔书苏文忠〈石鼓歌〉》显然是此卷的石刻本。盛薰,字芳九,号兰溪,嘉定人。嘉庆七年(1802)中秀才,后获贡生功名,曾任县丞[28]。嗜法帖,好金石,还曾摹刻王羲之的《感怀帖》和《兰亭序》[29]。以上盛氏所刻,在光绪年间均存于嘉定秦氏园[30],今则湮灭无闻。
四、引首、题跋者王同愈及其在嘉定南翔的侨寓生涯
王同愈(1856—1941),字文若,一字胜之,号栩缘,江苏元和(今属苏州)人。光绪十五年(1889)进士,历任驻日参赞、湖北学政、江西学政等职。辛亥革命后退隐上海,又迁居当时的嘉定县南翔镇。诗文、书画、篆刻皆工,并长于天文、算术。为著名学者、书画家、藏书家、鉴赏家。著有《栩缘诗存》《栩缘文存》《栩缘日记》《栩缘随笔》,由外侄孙顾廷龙汇编为《王同愈集》。
顾廷龙在《王同愈集》序中追述清民鼎革后王氏的主要经历:
未几鼎革,侨寓沪上,以鬻书画为生。一九二五年夏,卜居南翔之仙槎桥。余于一九二七年之春辍学家居,专习国学,公遂招为馆师。余以有承公教诲之机会,遂欣然前往。日则教读,夜则聆公讲述文艺、学术及掌故诸事……龙馆于槎南草堂者二年,受益甚大……公息隐槎南,门无杂宾,挚友如冯超然、吴湖帆、张谷年、陈巨来皆谈艺相得之友……一九三二年一月,日寇侵略军入侵上海,直逼南翔,公遂被迫出走。因往上海之火车已断,遂赴苏州,转往木渎,避难数月。待战火停后返南翔,居住五年。迨一九三七年八月十三日,日寇又疯狂入侵中国,公仓皇避居上海,赁居万宜坊。[31]
关于王同愈在南翔的宅第槎南草堂,顾廷龙在《清江西提学使胜之王公行状》中有更详细的记述:
卜筑槎南草堂于南翔仙槎桥边,临水柴门,后有小圃,略具花木之胜。遗世独立,有终焉之志。人亦几忘硕果之仅存。何意兵戈俶扰,首当其冲,徙避靡常。丁丑(1937)之难,屋宇沦毁,百物荡然。公历经变故,胸怀旷达,夷然处之。[32]
由上可知,王同愈侨居南翔的时间,始于1925年夏,迄至1937年8月,即使除却1932年因“一·二八事变”避兵苏州木渎数月之外,亦长达近十二年之久。1937年“八一三事变”爆发后,避居上海,槎南草堂在战火中“屋宇沦毁,百物荡然”。从此,王未再返回南翔,1941年卒于上海万宜坊。
侨居南翔的十二年是王同愈人生的重要阶段。作为一代文坛巨匠,他的到来为嘉定增色添彩,泽人利物,因此被作为寓贤记录于嘉定志书中。[33]在这段岁月中,其创作、鉴赏书画和校览古籍时,常以墨题或钤印的方式留下槎南草堂的痕迹。槎南草堂是王同愈隐居藏书之所,是他与冯超然、吴湖帆、陈巨来等名流谈艺论道之处,更在这里迎来了两位非同寻常的座上宾——青年才俊顾廷龙和陆俨少。
顾廷龙于1927—1929年在槎南草堂担任塾师,教馆之余,王与之“讲述文艺、学术及掌故诸事”,使其“受益甚大”,后来顾廷龙成为大学问家或与此不无关系。
陆俨少即南翔本地人,比王同愈小五十余岁。王非常赏识其才华,不但与之结为忘年交,悉心教授其诗文,而且将其荐入冯超然门下学画,为其日后取得巨大的艺术成就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陆俨少在《陆俨少自叙》中多处追忆了王对他的关爱和提携,其一云:
王同愈老师,对我也是谆谆善诱、爱护备至。我自从拜冯超然先生为师之后,每月去上海两次外,其余时间都在南翔,经常到王老先生家。他家距离我家不过一里多路,过仙槎桥,沿河往南不数十步,一带围墙,中间一座高大红瓦的大厦便是他家。后来又添造书房一大间,延顾廷龙为蒙师,教授王老先生的小儿子以及孙儿辈。[34]
草堂丘墟,昔贤已矣。据此卷跋尾可知,王同愈于己巳年(1929)八月对其进行了鉴赏,并为之引首题跋。当时藏家未知为谁人,极有可能是黄曰騯的长辈。王氏题跋既跌宕洒脱,又舂容渊雅,点画之精妙完全不像出自七十四岁老人之手,对娄坚书法的渊源和风格的点评也十分到位,可谓法眼如炬。需要强调的是,这则题跋失收于《王同愈集》,对增补王氏著作和行实显然具有很高的价值,此卷也是不可多得的可以见证其侨寓嘉定南翔的实物。
结语
此卷尺幅大,字数多,书写精,是研究娄坚书法和交游无可回避的重要法帖。该卷作于明万历四十年(1612),迄今已412年,虽阅尽沧桑,但一如完璧,依旧光彩照人,可谓难能可贵。且备受识者宝爱,流传有绪。初藏者应为明殷开之;清中后期辗转入黄钧、黄汝梅父子之手,珍藏于川学斋中;清嘉庆十年(1805)盛薰摹为石刻,当时应棰拓流布;入民国,大儒王同愈寓居嘉定南翔,于1929年得以鉴赏,并为之引首题跋,更添价值;黄氏族裔黄曰騯化秘藏为共享,1979年捐予嘉定博物馆,其功尤巨。此卷笔者探研有年,兹不揣谫陋,将所得缕列如前,以期抛砖引玉,祈望博雅君子予以更多的关注和阐释。
注释:
[1]张廷玉等纂:《明史》卷二八八《文苑传》,中华书局,1974,第7392页。
[2]娄坚:《学古绪言》卷二十《尊经阁夜话述》,明崇祯三年(1630)刻本。
[3]娄坚:《学古绪言》卷二十五《自题草书卷后》。
[4]归昌世:《假庵杂著》,载陈涵之主编《中国历代书论类编》,河北美术出版社,2016,第461页。
[5]钱谦益:《列朝诗集小传》丁集下“娄贡士坚”条,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第580-581页。
[6]王时敏:《王时敏画论译注》,俞丰译注,荣宝斋出版社,2012,第15页。
[7]翁方纲:《题〈祝允明小楷前后出师表〉》,楷书,书于清嘉庆戊午(1798)冬,见《祝允明小楷前后出师表》,东京国立博物馆藏。
[8]今藏于上海博物馆的苏轼《行书答谢民师论文帖卷》,原为王时敏之父王衡旧藏。以卷首残损故,王衡特邀善苏体的娄坚补书。
[9]嵌于嘉定法华塔一层南门门楣,楷体,款曰:“万历戊申冬,知嘉定县晋安陈一元重建,伊蒲戒弟子娄坚书。”万历戊申为万历三十六年(1608)。
[10]嵌于嘉定孔庙东庑碑廊,楷体,由太仓王衡撰文,款曰:“万历三十一年岁次癸卯(1603)夏六月丙戌朔十日乙未建。”
[11]赵昕修、苏渊纂:《康熙嘉定县志》卷十六《娄坚传》,许洪新点校,载《上海府县旧志丛书》嘉定县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第678页。
[12]赵昕修、苏渊纂:《康熙嘉定县续志》卷三《隐逸》,载《上海府县旧志丛书》嘉定县卷,第921页。
[13]唐时升:《三易集》卷十七《奉政大夫兵部职方司郎中殷公墓志铭》,明崇祯三年(1630)刻本。
[14]娄坚:《吴歈小草》卷二《殷职方丈七十寿诗四首》,明崇祯三年(1630)刻本。
[15]娄坚:《学古绪言》卷八《职方殷开美丈七十寿序》。
[16]娄坚:《学古绪言》卷十一《徐君孺卿墓志铭》。
[17]娄坚:《学古绪言》卷二十二《与殷辟非书》。
[18]程其珏、杨震福等纂:《光绪嘉定县志》卷十九《文学》,王光乾点校,载《上海府县旧志丛书》嘉定县卷,第2271页。
[19]程其珏、杨震福等纂:《光绪嘉定县志》卷二十七《艺文志四》,王光乾点校,载《上海府县旧志丛书》嘉定县卷,第2518页。
[20]黄守恒纂:《练西黄氏宗谱》卷二《世纪表》,民国四年(1915)诚明堂铅印本。
[21]黄守恒纂:《练西黄氏宗谱》卷三《行述》。
[22]黄守恒纂:《练西黄氏宗谱》卷十《祭文》。
[23]同上。
[24]瞿中溶:《归园田居钞》卷一“元黓执徐”,载《清代诗文集汇编》第492册《古泉山馆诗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第654页。元黓执徐为壬辰年,即道光十二年(1832)。
[25]徐康:《前尘梦影录》卷下,载黄宾虹、邓实编《美术丛书》初集第二辑,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2013,第194页。
[26]黄守恒纂:《练西黄氏宗谱》卷二《世纪表》。
[27]程其珏、杨震福等纂:《光绪嘉定县志》卷二十九《金石志》,王光乾点校,载《上海府县旧志丛书》嘉定县卷,第2561页。
[28]吕舜祥纂:《明清嘉定诸生录》“嘉庆七年(1802)”条,中华书局,2009,第55页。
[29]程其珏、杨震福等纂:《光绪嘉定县志》卷二十九《金石志》,载《上海府县旧志丛书》嘉定县卷,第2562、2563页。
[30]秦氏园为清代嘉定望族秦氏所有,该族代表人物有秦溯萱、秦绶章等,兹不赘述。见王光乾《嘉定望族》,上海文化出版社,2014,第132-141页。
[31]王同愈著、顾廷龙编:《王同愈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第1-3页。
[32]同上书,第578-579页。
[33]见倪昕安主编《嘉定县简志》卷三十二《人物》,方志出版社,2008,第298页。
[34]陆俨少:《陆俨少自叙》,上海书画出版社,1986,第18页。
( 王光乾,上海嘉定博物馆副馆长、副研究馆员。)
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
RCCSE中国学术期刊艺术学核心期刊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 AMI 核心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