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4年,Anthony Epstein、Yvonne Barr和Bert Achong在用电镜分析非洲儿童Burkitt淋巴瘤组织样本时,结果发现了一种全新的疱疹病毒,这也是最早发现的与人类肿瘤相关的病毒。而为了纪念病毒的发现者,这种病毒被命名为爱泼斯坦-巴尔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EBV属于人类疱疹病毒γ亚科,也称为人类疱疹病毒4型。据统计,全世界90%以上的成人都感染过EBV。
EBV主要通过唾液传播,病毒在进入口腔后,会在口咽部上皮细胞内大量增殖并释放至唾液中,导致唾液中含有大量EBV,可在接吻、共同用餐时进入易感者口中进行传播,这也是EBV感染被称为“接吻病”的原因。EBV具有显著的嗜淋巴细胞特性,而B细胞是EBV的主要宿主细胞。初次感染时,EBV通过与B细胞表面的CD21分子结合,进而感染B细胞,而被感染的B细胞则会发生克隆性增生。但这一克隆性增生在免疫功能正常的个体中会受到细胞毒T细胞的调控,这种细胞毒性效应可以减少EBV感染的B细胞数量,但是却不能彻底清除。这是因为EBV还能感染记忆性B细胞,并在记忆性B细胞中建立持续终身的潜伏感染。
原发性EBV感染通常表现为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nfectious mononucleosis, IM)。婴幼儿感染通常无症状或呈不典型症状,青春期及成人则症状典型,表现为发热、咽峡炎、颈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和异形淋巴细胞增多等,病程2~3周,多数预后良好,无需要治疗。而在肾移植受者中,免疫抑制导致T细胞功能受损,使得EBV感染的B细胞逃脱了T细胞的免疫调控,进而导致异常B细胞克隆性增生,少数情况下会进展为EBV相关的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posttransplant lymphoproliferative disorders,PTLD)。
PTLD是实体器官移植受者术后第二大易发肿瘤,具有高侵袭性、高异质性且预后较差,5年总存活率在40%~60%。而我国成人肾移植受者的PTLD发病率并不高,在1%~3%左右,其中主要是非霍奇金淋巴瘤,而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是最常见的类型,几乎占所有患病受者的1/3。PTLD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发热和淋巴结肿大是最常见的临床表现。而肾移植受者更多表现为淋巴结外症状,胃肠道是最常见的受累部位,其他受累及的器官还包括肺、皮肤、肝、中枢神经系统和移植物自身等,可以导致对应器官功能障碍。
EBV相关PTLD的临床诊断,主要包括EBV相关检测、影像学评估和组织病理学检查等。在EBV相关检测中,血清学检测可评估供体和受体的EBV血清学状态,从而估计PTLD风险;而通过PCR的方法监测EBV DNA载量在诊断EBV相关PTLD、评估病情及治疗反应方面至关重要;原位杂交方法则可以直接检查病变组织或细胞中EBV感染情况。在影像学评估中,可采用淋巴结彩色超声、消化道内镜、CT、MR、PET-CT等作为PTLD的影像学评估方法。其中PET-CT检查在诊断PTLD方面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且在检测结外病灶、分期和疗效评估中具有显著优势。最后,受累淋巴结或结外器官病理活检是诊断 PTLD 的“金标准”,可以通过手术切除标本或者穿刺活检进行。
目前尚无针对EBV感染的有效抗病毒药物,而人感染EBV后,在急性期经过积极对症治疗后,大多能自愈,预后较好。而目前PTLD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减少免疫抑制剂、利妥昔单抗、化疗、放疗、手术以及过继免疫治疗等。其中减少免疫抑制剂是PTLD治疗的第一步,应尽早开始。对于早期病变和多形性PTLD,可给予减少免疫抑制剂和利妥昔单抗治疗;而单形性肿瘤期受者可联合化疗,应用R-CHOP方案;对于肠道局部病灶或伴有肠穿孔的受者可联合手术治疗。
赵闻雨
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器官移植科副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兼任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肾脏移植学分会委员、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移植技术分会委员、上海市医学会器官移植专科分会委员、《中华器官移植杂志》青年编委。
长期从事肾脏移植领域的临床与科研工作,在成人/儿童肾移植、肾移植相关并发症诊治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发表论文近40篇,其中SCI论文16篇,获军队医疗成果二等奖1项,发明专利2项,参编专著6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