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为笔,梦想为墨,共襄盛举!第五届中国移植技术大会圆满收官!

文摘   2024-09-17 08:20   湖北  




9.6日学术音绕梁,9.7日再续新篇章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在这金秋送爽、丹桂飘香的美好时节,第五届中国移植技术大会暨 2024 年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移植技术分会工作会议暨山西省医师协会器官移植医师分会年会在历史悠久的山西省太原市隆重开幕。


继 9 月6 日五位器官移植专家对肾脏移植领域的临床指南进行了全面的讨论和深入的解析之后,9 月 7 日的会议进一步拓宽了讨论的广度,涵盖了肾移植的临床与转化研究,以及异种器官移植免疫研究的最新进展。

主席致辞




在开幕仪式上,陈花教授担任主持人,多位专家出席本次开幕式,包括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驻会副理事长吴朝晖教授,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移植技术分会前任主任委员陈刚教授,现任主任委员、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肾移植科主任王长希教授,山西省医师协会常务副会长郭跃铭教授,山西白求恩医院副院长张莉芸教授等。

吴朝晖教授、王长希教授、郭跃铭教授、张莉芸教授分别发表致辞,并就器官移植手术的重要性与术后康复的关键性、移植技术的核心问题、器官移植技术的意义、挑战和发展前景进行深入探讨,强调了推动移植技术创新、促进医疗健康发展的重要性,并呼吁加强跨学科、跨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推动我国移植技术进步与发展,为更多的患者带来生命的希望与光明。

吴朝晖教授
王长希教授
郭跃铭教授
张莉芸教授



学术报告讲者风采



9月7日上半场


大会正式开始,上半场会议由王长希教授、吴建永教授、田普训教授主持,邀请付迎欣教授、高伊昉教授、杨洪吉教授担任讨论专家。本场会议邀请三位专家从多个角度对异种移植相关内容及最新研究进展进行深入探讨与全面剖析。


第一位讲者是来自于吉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杨永广教授,报告主题为《异种器官移植免疫》

杨教授聚焦于器官移植技术及其临床转化研究,主要讨论了当前器官短缺问题以及基因编辑技术在解决这一难题中的应用。同时分享了基因编辑技术在实验动物模型中的应用,以及在血管生成、肿瘤形成等研究领域取得的成果,特别提到了 CD47 这一关键基因的研究。

杨永广教授:《异种器官移植免疫》

在讨论问答环节中,王长希教授和付迎欣教授分别阐述了他们对猪转基因技术的看法和体会。两位专家不仅探讨了基因编辑技术在实验动物模型中的应用前景,还指出了研究中存在的挑战,例如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之间的脱节问题,以及如何有效应对免疫排斥反应等关键问题。尽管面临挑战,他们对国内转基因技术的未来发展持积极乐观态度
付迎欣教授(左)高伊昉教授(右)

第二位讲者是来自深圳理工大学的赵勇教授,报告主题为《面向未来的异种移植:重视生理生化兼容性及安全性》

赵教授主要围绕器官移植与基因编辑技术进行展开,讨论了器官移植与细胞再生技术的融合应用以及人造器官的发展,并进一步分析了基因编辑技术在解决器官短缺问题上的发展潜力。

赵勇教授:《面向未来的异种移植:重视生理生化兼容性及安全性》

讨论问答环节,吴建永教授、高伊昉教授分别就目前异种器官移植及其临床试验的挑战与基因编辑技术在降低免疫排斥反应,提高移植器官存活率方面分享了自己的感想与体会。两位教授的讨论为与会者提供了宝贵的信息,并对异种器官移植的未来发展方向提供了指导性的思考。   

第三位讲者是来自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的陈刚教授,报告主题《异种肾脏移植实验研究》

陈教授的学术报告分享了其团队在猪到猴异种肾脏移植动物实验研究的最新进展。陈教授团队研究发现猪CMV病毒感染以及补体通路活化可能是影响异种移植肾存活时间的重要因素。在解除上述两个因素后,猪到猴异种移植肾存活时间明显延长。相关研究结果标志着国内猪到猴的异种肾移植实验研究迈上了新台阶。此外,陈教授还讨论了移植后器官的长期存活问题,以及免疫抑制剂在维持移植后良好指标中的关键作用,为异种移植的临床转化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陈刚教授:《异种肾脏移植实验研究》   

讨论问答环节,田普训教授、杨洪吉教授分别就免疫抑制方案的优化与免疫监测分享了自己的感受,并从基础研究向临床的探索发表了相关见解。

杨洪吉教授

9月7日学术报告下半场


下半场会议由林涛教授、张雷教授主持,邹义洲教授、巨春蓉教授担任讨论专家。本场会议邀请两位专家就生物科技领域的前沿话题展开探讨。


下半场的首位讲者是来自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尚文俊教授,报告主题《线粒体与器官移植》

尚教授在会议上深入探讨了线粒体与器官移植之间的联系,特别强调了线粒体功能障碍在多种疾病中的作用,如神经性疾病和肾病综合征。他详细阐述了线粒体在移植手术中的关键作用,以及其对儿童生长发育的深远影响。此外,尚教授还分析了线粒体损伤与临床并发症之间的关联,并提出了相应的治疗策略,为提高移植手术成功率和改善患者预后提供了重要的科学见解。


尚文俊教授:《线粒体与器官移植》

第二位讲者是来自深圳中山大学药学院的陈红波教授,报告主题《融合外泌体靶向调控器官移植固有免疫》

陈教授聚焦于器官移植领域中的靶向调控研究,展示了如何利用自然植物提取物来缓解移植过程中的损伤和免疫反应。此外,还重点探讨了融合外泌体技术在医学领域尤其是器官移植领域的应用前景,特别是其在器官移植抗排斥方面的潜力

陈红波教授:《融合外泌体靶向调控器官移植固有免疫》

在讨论问答环节中,邹义洲教授分享了他对医药生物技术领域的深刻见解,并与在场嘉宾进行了热烈的交流。他特别指出了外泌体在器官移植中的重要作用,并对移植抗原引起的免疫反应及其可能的解决途径进行了深入探讨。

同时,巨春蓉教授也表达了她对生物科技领域未来发展的乐观态度,并期待未来能与各方合作,共同探索未知的科学领域,推动生物科技的进步。两位教授的讨论为与会者提供了宝贵的信息,也为未来的科研合作奠定了基础。
   
邹义洲教授

巨春蓉教授

肾移植临床与转化研究分会场


肾移植临床与转化研究分会场的上半场会议由邹义洲教授、张克勤教授主持,周强教授、崔瑜教授、王显丁教授担任讨论专家,邀请三位专家进行报告。
   

首位讲者是来自树兰(杭州)医院的祝敏教授,报告主题《高致敏肾移植树兰实践及最新进展综述》。

祝教授主要围绕高致敏患者的治疗技术、政策要求以及研究进展进行了详细展开。讨论了临床中高致敏受者需求增加,且捐献数量减少导致边缘供体使用增加,使得短期内需要二次移植的患者比例上升。临床中可通过血液净化及免疫调节实现高致敏受体的脱敏治疗,同时,树兰杭州医院也通过精准计算配型成功概率、跨血型移植等策略,有效解决了高致敏患者的移植难题。

祝敏教授:《高致敏肾移植树兰实践及最新进展综述》

讨论问答环节,邹义洲教授就抗体处理与移植挑战进行了交流进行了热烈讨论,并分享了自己的感受。

第二位讲者是来自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郑瑾教授,报告主题《HLA-B 表位错配对肾移植术后早期 DSA 产生和急性排斥反应的影响》。   

郑教授主要探讨了关于器官移植中抗体错配及表位匹配对治疗影响的研究。研究指出,表位错配与 DSA 产生和排斥反应有显著关联。郑教授特别强调了二类抗原在移植过程中的作用,及其在循环中的抗体特性结合能力。此外,还提出使用高效运算算法进行 MPVAC 检测的重要性

郑瑾教授:《HLA-B 表位错配对肾移植术后早期 DSA 产生和急性排斥反应的影响》

讨论问答环节,邹义洲教授讨论了移植前后免疫排斥相关以及 DGF 对患者的影响等话题,提出移植前后免疫排斥的预防和治疗是一个复杂而多维的过程,通过综合评估、精准监测和个体化治疗,可以有效地管理免疫排斥,提高移植器官的长期存活率


接下来是来自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的代贺龙教授,报告主题《DAP12/TREM2 在器官移植与损伤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代教授重点讨论了肝脏 DC(树突状细胞)在肝移植中的免疫调节作用,以及 DC 在肾移植和心脏移植中的潜在应用。介绍了肝脏 DC 的特性、功能及其与免疫系统相互作用机制。同时,探讨了器官移植后免疫排斥现象的处理方法以及肝脏 DC 在器官移植中的保护作用及其分子层面的机制。     
 
代贺龙教授:《DAP12/TREM2 在器官移植与损伤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讨论问答环节,周强教授、崔瑜教授、王显丁教授分别讨论了移植损伤严重时内皮细胞的抗原表达与免疫反应的关系,提出移植损伤时内皮细胞的抗原表达与免疫反应是移植排斥反应的核心机制之一。


周强教授
崔瑜教授
王显丁教授

肾移植临床与转化研究分会场的下半场会议由邱涛教授、兰培祥教授主持,赵大强教授、石运莹教授担任讨论专家,邀请三位专家进行报告。   


首位讲者是来自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丁晨光教授,报告主题《植物多酚姜黄素-Fe3+(CF@P)改善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制研究》

丁教授聚焦于植物多酚和姜黄素,重点讨论了通过生物降解抗氧化技术提升治疗效果的策略。详细阐述了其如何通过组装生物材料,提高抗氧化能力和酶活性,从而减轻氧化损伤,为肾脏保护提供了新的可能。此外,丁教授还讨论了血管通路的重要性,尤其是肾移植术后的管理,强调了科学构建生命线的重要性。

丁晨光教授:《植物多酚姜黄素-Fe3+(CF@P)改善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制研究》

讨论问答环节,邱涛教授对纳米材料的应用前景表示乐观。并交流了如何将植物成分与纳米材料联合用于保护器官损伤。 
   
第二位讲者是来自山西白求恩医院的武政华教授,报告主题《肾移植术后血管通路管理》

武教授围绕肾移植后血管通路的管理进行展开。首先通过血管通路在移植成功后的角色变化引入不同类型的血管通路及其应用。特别强调了保护血管资源的重要性,以及针对不同患者情况制定个体化治疗策略的必要性。还提到了处理内漏的几种方法,并强调了抗凝治疗和术后血管保护的重要性。

武政华教授:《肾移植术后血管通路管理》


讨论问答环节,邱涛教授讨论了肾移植术后预防并发症、以及血管通路的维护等话题,邱教授强调,移植技术的成功不仅在于手术本身,后期的康复同样重要。


第三位讲者是来自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的杨橙教授,报告主题《肾移植免疫的无创精准诊断》

杨教授主要围绕医学领域中的免疫组库及生物标志物检测进行深入讲解。介绍了 DSA 在诊断中的应用以及免疫组库检测在临床治疗中的指导作用。此外,还展示了感染病例、排斥病例与复杂排斥病例三个典型病例,通过具体的治疗过程和效果分析,强调了免疫组库检测在临床治疗中的指导作用。   

杨橙教授:《肾移植免疫的无创精准诊断》

讨论问答环节,赵大强教授与石运莹教授分别从医学研究上的前沿探索、免疫学原理与医疗技术、血管通路以及治疗策略与学科交叉的重要性方面分享了自己的体会与感受。

赵大强教授 

石运莹教授

异种移植圆桌会议分会场


大会最后来到了备受期待的圆桌讨论环节,本环节由陈刚教授主持,讨论话题:异种移植临床研究中的关键问题本场圆桌会议采用线上线下联动讨论模式,特别邀请21位专家参与其中,该论坛更多精彩内容后续将以专题形式分享。

本次大会报告主题涵盖肾脏移植技术、免疫监测、免疫抑制治疗、病理学等多个方面,全方位覆盖移植医学的每个细分领域,促进了临床实践与基础研究的结合,营造了学科交融的研究生态,为我国移植医学领域带来了新的动力。
愿我们以创新为笔,以梦想为墨,不畏艰难,勇于探索,探索医学之谜,深研病愈之道。期待我们2025再相聚!


中华器官移植杂志
主要推送《中华器官移植杂志》期刊信息,发布编辑部公告,报道器官移植学术领域的新成果。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