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核病患者,大多形容枯槁,面色苍白,身体虚弱,极度消瘦,故称“白色瘟疫”。1882年德国微生物学家罗伯特·科赫发现了结核病的罪魁祸首—结核分枝杆菌,成功吹散了白色瘟疫的迷雾。结核分枝杆菌是引起结核病的病原体,作为一种专性需氧菌,它主要通过空气传播,除了头发、牙齿和指甲外,它可以感染几乎所有人体组织器官。当结核分枝杆菌进入人体肺部后,会被肺部的巨噬细胞所吞噬,然而结核分枝杆菌厚厚的多糖荚膜外壳使得它难以被消灭。随后巨噬细胞分泌大量细胞因子,募集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在感染部位逐渐形成结核肉芽肿。然而结核分枝杆菌在巨噬细胞内可以休眠状态存活多年,这一阶段称作潜伏感染,而90%的结核潜伏感染者终身都不会发病。然而在一小部分感染者,由于机体免疫力下降,休眠状态的结核分枝杆菌会再活化,导致活动性结核的发生。
肾移植受者由于术后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其发生结核病的风险是正常人群的3~24倍,发生率为0.56%~2.61%,而病死率则高达19%~40%,是普通结核病患者的10倍。肾移植后结核病多发生于潜伏感染的重新活化,其中继发性肺结核占51%,血行播散性结核占33%,肺外结核占16%。结核病典型的临床症状包括发热、盗汗、乏力、咳嗽、咯血和体重下降等。而肾移植受者由于免疫抑制剂的应用,机体对结核分枝杆菌的免疫应答减弱,甚至缺失,因此临床症状多不典型。而发热往往是多数肾移植后结核病患者的首发症状,但不具有特异性。
肾移植后结核病的临床诊断,主要包括病原学检测、免疫学诊断、影像学和病理学检查等。其中结核分枝杆菌病原学检测是诊断结核病的金标准,包括抗酸染色涂片、结核分枝杆菌分离培养以及分子生物学检测等。由于涂片和培养的阳性率较低,目前灵敏度和特异度更高的Xpert和宏基因组二代测序技术已在结核病诊断中展现出了良好的应用价值。而在免疫学诊断中,结核菌素纯蛋白衍生物试验和γ-干扰素释放试验可用于辅助诊断结核病,两者联合检测阳性率高。此外,影像学检查是肺结核的重要诊断手段之一,肺结核在影像学上呈多样性表现,可以同时呈现渗出、增殖、纤维和干酪性病变,也可伴有钙化和空洞;最后,病理学检查对于结核病诊断也具有重要的参考和补充诊断价值。
肾移植受者患有结核病时,应遵循“早期、联合、适量、规律、全程”的治疗原则,建议采用与普通人群一致的标准抗结核药物治疗方案,即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和乙胺丁醇四联强化用药2个月,然后异烟肼和利福平持续用药4个月。但需注意的是,利福平会降低他克莫司、环孢素等免疫抑制剂的血药浓度,增加排斥反应的风险。因此在应用利福平时,应适当增加免疫抑制剂的剂量,或将利福平替换为对免疫抑制剂影响较小的利福布汀。
对于结核病的预防,预防接种至关重要,新生儿通过接种卡介苗,能获得对结核病的一定免疫力。而卡介苗则是由减毒牛型结核分枝杆菌制成的活菌疫苗,由两位法国科学家卡尔梅特和介朗于1921年研制成功。但需注意的是,卡介苗的保护作用只能持续10~15年,疫苗诱导的保护作用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减弱,直至消失。
赵闻雨
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器官移植科副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兼任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肾脏移植学分会委员、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移植技术分会委员、上海市医学会器官移植专科分会委员、《中华器官移植杂志》青年编委。
长期从事肾脏移植领域的临床与科研工作,在成人/儿童肾移植、肾移植相关并发症诊治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发表论文近40篇,其中SCI论文16篇,获军队医疗成果二等奖1项,发明专利2项,参编专著6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