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抗CD38单抗治疗肾移植晚期抗体介导排斥反应的临床初步探索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器官移植研究所,器官移植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器官移植重点实验室,中国医学科学院器官移植重点实验室,武汉 430030
全文阅读/下载二维码:
二级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器官移植研究所副所长
教育部/卫健委/医科院器官移植重点实验室副主任
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移植技术分会名誉主任委员
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学分会常务委员
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肾移植分会常委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移植医学专业委员会常委
中国免疫学会移植免疫学分会常委
《中华器官移植杂志》副总编辑
目的初步探索达雷妥尤单抗(Daratumumab)在肾移植晚期抗体介导的排斥反应(late antibody⁃mediated rejection,late AMR)中的疗效与安全性。
方法总结2020年12月至2021年12月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接受达雷妥尤单抗治疗肾移植后late AMR的8例受者的临床资料。治疗强化期每周联合血浆置换/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1次加达雷妥尤单抗1次,维持期每2~4周单独静脉滴注达雷妥尤单抗1次。观察治疗前、治疗3个月及治疗12个月时,受者供者特异性抗体(donor⁃specific antibody,DSA)水平和移植肾功能变化及治疗相关的毒副作用。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
结果8例受者强化期的治疗中位次数为9次,范围在4~17次;维持期治疗时间在5~19个月,其中2例给予5~6次治疗达到抗体清除后停药。8例受者共新生11个位点的DSA。在治疗3个月和12个月时,供者DSA的平均荧光强度分别为6 016±4 775和6 438±3 668,均较治疗前的11 944±5 237明显下降(P=0.012和0.004)。7例受者治疗期间肾功能稳定,1例儿童受者因在治疗期间出现急性排斥反应而在第18个月时恢复血透。7例受者治疗前、治疗3个月、治疗12个月时肾小球滤过率分别为(40.6±20.1)ml·min–1·(1.73m2)–1、(53.6±20.9)ml·min–1·(1.73m2)–1和(49.0±17.2)ml·min–1·(1.73m2)–1,不同时间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有2例受者在输注达雷妥尤单抗早期出现轻微鼻塞症状,余6例在输注过程中无明显不适反应,对药物耐受良好。
结论达雷妥尤单抗早期联合血浆置换/静脉输注丙种球蛋白并序贯一定疗程对于降低late AMR受者的抗体具有较好疗效。治疗期间,受者肾功能总体稳定。
对象与方法
一、 研究对象
二、 研究指标及资料收集
三、 DSA检测方法
四、 治疗方案
五、 统计学处理
结 果
一、 受者一般资料
表1 晚期抗体介导的排斥反应8例受者的HLA错配情况、免疫抑制方案及新生DSA种类
注:HLA为人类白细胞抗原;DSA为供者特异性抗体;Tac为他克莫司;CsA为环孢素A;MMF为吗替麦考酚酯;MPA为麦考酚酸
二、 受者治疗前病理类型
表2 晚期抗体介导的排斥反应8例受者移植肾病理评分及诊断
注:i为移植肾间质炎症;t为肾小管炎;g为肾小球炎;v为动脉内膜炎;ptc为管周毛细血管炎;C4d为补体C4d片段沉积;cv为动脉内膜增厚;ct为肾小管萎缩;ci为间质纤维化;cg为毛细血管基底膜增厚及双轨,TCMR为T细胞介导的排斥反应;aAMR为活动性抗体介导的排斥反应;caAMR为慢性活动性抗体介导的排斥反应
三、 治疗前后DSA变化
四、 移植肾功能
五、 不良反应
讨 论
作者贡献声明
利益冲突声明
郭志良,萨如拉,赵大强,等. 抗CD38单抗治疗肾移植晚期抗体介导排斥反应的临床初步探索[J]. 中华器官移植杂志,2024,45(9):622-627.DOI:10.3760/cma.j.cn421203-20231007-00118.
● 版权声明:
本文为《中华器官移植杂志》原创文章,版权归中华医学会所有。其他媒体、网站、公众号等如需转载,请联系本刊编辑委员会获得授权,并在文章下醒目位置注明“原文刊发于《中华器官移植杂志》,卷(期):起止页码”。谢谢合作!
点击“阅读原文”可直达官网 阅读/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