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影响肉鸡料肉比的因素主要包括:育种、养殖模式、饲料质量、饲养管理以及鸡苗质量等。
1 育种
肉鸡品种主要包括白羽肉鸡和黄羽肉鸡,我国北方主要饲养的是白羽肉鸡,不同肉鸡品种的生长特点以及饲料转化率是不同的。因此,选择生产性能好、遗传性质稳定、抗病能力强的品种对降低料肉比有很大的帮助。
近年来,育种大大提高了肉鸡对饲料的代谢率,降低料肉比。以白羽肉鸡为例,通过遗传育种的改良,同样是饲养56 d,1957年出栏体重是905 g,1978年出栏体重是1 808 g,2005年出栏体重是4 202 g,然而现在饲养42~43 d,出栏体重较高的就可以达到3 200 g。总之,通过遗传育种,与上世纪40年代末相比,目前白羽肉鸡的生长速度已经提高了3倍,并且生长速度还在不断提高,体重每年增加40~45 g,料肉比每年降低2%~2.5%[1]。
2 养殖模式
随着肉鸡产业的不断发展壮大,饲养模式经过几次变更,从最初的地面散养到网上平养再到如今的笼养[2]。国内现在养殖模式以多层立体式笼养为主,这种模式的优点是空间利用率高,节省土地,单舍及整场存栏量大,机械化程度高,性价比高,可通过先进的养殖设备给鸡群创造良好的生存环境,减少应激,降低鸡群发病率和用药量[3];缺点是投资成本高,操作难度大,养殖风险大,环保压力大。相比平养,笼养模式不仅利用了空间面积,还压缩了平养面积,导致单位面积内养殖密度达到了极限,使鸡群的竞争压力很大。另外,对从业人员素质要求高,在饲养过程中,饲养员需要观察采食量,及时清理死鸡,调整料挡板和水线高度,巡查料槽有无漏料情况,根据肉鸡不同日龄,调整水、料的投放,以期获得最佳料肉比[4]。
因此,对出栏肉鸡进行料肉比的比较时,要在相同的养殖模式之间对比。不同的养殖模式,存栏量及密度不同,对比出来的数据是有差别的。以上对料肉比的影响很直观,每个方面都可能出现一些不可控的问题,对料肉比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3 饲料质量
饲料行业的快速发展,为现代畜牧养殖带来了针对性更强、定位更精准的高品质饲料,不仅提高了饲料的转化率,还缩短了养殖周期。但是,如果饲料的质量下降,如发生霉变、有异味、受到污染等,或者饲料的品质较差、适口性不好等,就会降低肉鸡采食量[5]。因此,在实际饲养过程中,料肉比成了衡量饲料质量的试金石,同等价位的饲料哪家的料肉比低,哪家则更具有优势。
饲料质量主要包括原料品质、营养均衡程度以及加工工艺[6]。通过选择大厂家以优质原料生产出的不同阶段的饲料去饲喂对应日龄的肉鸡,以满足不同阶段肉鸡的营养需要,保证肉鸡正常的生长发育,从而降低料肉比。
4 饲养管理
实际生产过程中,饲养管理水平对肉鸡料肉比的影响是最大的,也是存在主观问题最多的。料肉比是不是越低越好?答案不是唯一的,因为在实际生产过程中我们首先要考虑的是经济效益,鸡群日龄越小,料肉比越低,但是回报率不高。比如,普通商品肉鸡,通常饲养40~45 d,体重一般会达到2.4~3.2 kg,料肉比1.4~1.6;而需要公母分饲的特殊养殖订单,一般要饲养30~34 d,体重达到1.5~1.8 kg,料肉比在1.4以内。因此,由于市场需求不同,饲养日龄不一样,因而料肉比也有很大的差别。但是,在一定的市场需求条件下,我们要改善料肉比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4.1 鸡群采食量
饲养管理涉及的环节很多,首先反映在鸡群的采食量上。饲养管理达标,鸡群整体状态就好,采食量就能提高,鸡群均匀度就好,鸡群相对比较健康,发病率就会降低,出栏体重就高,形成相辅相成的良性反应;反之,饲养管理不达标,鸡群整体状态差,发病率上升,鸡群采食量下降,会引发负面的连锁反应,料肉比肯定不理想。
4.2 鸡群成活率和均匀度
成活率的高低与肉鸡品种、种苗质量、饲养管理、疾病预防等因素都相关。同等情况下,成活率越高,经济效益越高[7]。成活率偏低会导致采食量虚高,严重影响料肉比。
鸡群的均匀度会影响出栏体重,目前的立体式笼养模式,会导致舍内不同位置的鸡群体重出现差异,这属于该模式客观存在的问题。但是,通过合理的管理可以缩小这种差异,提高均匀度,提高实际的饲料转化率,从而降低料肉比。所以,饲养管理影响料肉比,料肉比影响经济效益,经济效益会影响养殖场的生存及发展。因此,提高饲养管理水平才是一线养殖场的主要任务。
4.3 人员管理和生产管理
饲养管理主要包括人员管理和生产管理。人员管理包括人员配备及使用等,根据每个养殖场的需求去决定。生产管理涉及日常的实际操作,涵盖的环节比较多,建议主抓大环节,注重小细节。
首先,养殖场可以本着“容易理解,操作简单,风险小,可复制”的原则去制定管理模式。一定要从养殖场的实际出发,不要盲目模仿以及生搬硬套,先理解再尝试,否则解决不了实际生产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其次,根据养殖场制定的管理模式去抓养殖中的核心环节。通过观察养殖场的通风、温度、湿度、鸡群状态去制定场内的通风模式、温湿度调整数据以及饲喂管理方式等,对生产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及时进行分析,不断总结完善,从而选择一套符合自身的饲养管理模式。
4.4 鸡舍通风
鸡舍的通风是指排出舍内有害气体(如氨气、硫化氢、一氧化碳和粉尘等),换进外界新鲜空气的过程。合适的通风能够使新鲜空气均匀分布,而又不会对鸡群造成风寒的应激,能够调节舍内温度,辅助控制相对湿度,维持良好的舍内环境[8]。
4.4.1 鸡舍通风模式的使用
肉鸡舍常用的通风模式是时控加温控和常转两种模式。两种模式对应的温度调整数据是有一定区别的,选择风机常转模式建议在3~14日龄之间,降温速度一定要慢,风机使用功率尽量降到最低(可以用湿度做参考),进风面积不要大,舍内负压10个以内,风机常转的状态下不用担心舍内的通风量不足,更不用担心负压过小带来的问题,一般情况下产生的问题都是风机功率偏大,或者是降温速度偏快导致的。不同的模式对应不同的数据,不能把相异模式的数据随意组合,要保证调整有依据,调整从实际出发。风机常转模式前期通风量是否合适,可以根据湿度数值来衡量,前期不要低于60%的湿度,防止通风量过大,此时温度合适的话,鸡群精神状态比较旺盛,采食量达标,粪便相对干燥,可保证鸡群前期体重达标及较低的料肉比。
4.4.2 鸡舍通风方式的调整
通风是平衡舍内温湿度的一个过程,在满足鸡群正常生长发育的条件下,通风量越小,舍内小环境越稳定,风机常转比时控更容易做到这一点。
通风方式在温湿度数据调整制定完成后,此时就要看鸡群的状态,通过鸡群状态的变化来判断是否进行调整。鸡群状态检测评估包括表观特征及剖检症状。表观特征包括精神状态,发育程度,羽毛整洁度,喙、爪、冠、髯可视皮肤的颜色,粪便性状等。剖检症状,首先体表检查,然后解剖看各器官有无特征性病变,最后配合表观特征及最近的饲养记录做综合评估,通过这些信息的收集和处理,慢慢建立适合的检测体系。
5 鸡苗质量
鸡苗的质量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尤为重要。鸡苗质量包括种蛋质量、孵化率、出壳体重、均匀度、前期死淘数量及有无遗传病等,这些指标都会影响雏鸡以后的生长发育和疾病的防控,也与料肉比有直接的关联。
5.1 种蛋质量
种蛋的挑选必须要严格,除了将不能孵化用的裂缝、污秽、畸形蛋去除外,还要注重种蛋的周龄、大小。这样既能保证孵出鸡苗大小的整齐度,又能保证整体的出雏率,减少弱雏和残雏的发生,使大群精神状态良好、采食量正常、生长快速[9],为后期肉鸡进入养殖场饲养降低了难度,为低料肉比打下良好的基础。
5.2 孵化条件
影响孵化率的因素包括孵化过程的温度、湿度、通风、翻蛋等。
首先,孵化获得成功最重要的是温度,温度能保证鸡胚的生长发育和正常代谢。孵化过程中,温度过高会缩短孵化期,但增加胚胎的死亡率;温度过低会导致胚胎发育迟缓,延长了孵化期,同样也会使死亡率上升。因此,我们通常将孵化温度设置在37.5~38.0℃,这样孵化出的雏鸡活泼、健康;精干、无大肚,脐带愈合良好;产热量多[10];其次,在孵化时一般将湿度控制在55%~60%之间,出雏时控制在65%~75%之间;再次,在控制好温、湿度的情况下,通风换气越通畅、越均匀,效果就越好;最后,用机器孵化时,一般每昼夜翻蛋8~12次为宜,翻转的角度要求达90°。
5.3 雏鸡疾病预防
首先,刚出壳的雏鸡要做好首日龄的免疫接种,通常对刚出壳的肉鸡苗进行新流法腺疫苗的接种;其次,鸡苗进入养殖场后要及时给予饮水,并在水中加入葡萄糖、电解多维、抗菌药物等开口药,确保雏鸡不脱水,缓解运输过程中的应激,恢复体力,并促进免疫器官的发育,增强机体抗病能力。
6 结语
在肉鸡饲养的实际生产操作过程中,每个环节都会遇到大量的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的原则是先判断好方向,操作时要有依据,操作幅度不要过大,操作完仔细观察、耐心等待,问题一个一个解决,经验一批一批累积。好的饲养管理是磨出来的,最终结果都会体现在料肉比上面,体现在经济效益上面。
[1] 宋雪梅,尹成乐.影响肉鸡料肉比的主要因素简析[J].家禽科学,2024,46(05):5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