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12年开始青岛地区对肉鸡笼养方式进行了大规模改造,饲养方式以三层或四层笼养较多,肉鸡出栏成绩出现两高一低一大现象,即成活率高、利润高、料肉比低、体重大等;每栋鸡舍饲养数量大幅增加,由原来的1万~2万只发展到现在的3万~8万只,每个鸡场饲养规模由6万~12万只扩大到20万~60万只。但是随着饲养规模的扩大,鸡场的管理也越来越难,饲养工人严重缺乏,同时疾病控制和净化难度加大,疾病混合感染的压力也越来越大。
冬春季节空气比较干燥,早晚温差较大,鸡群频繁出现咳嗽、打呼噜、甩头、喘气等症状,易诱发严重的呼吸道综合征;而呼吸道症状是其中一个特征性症状,引起这个症状的原因有很多,如病毒、细菌、支原体感染和管理不细致等都会导致鸡出现呼吸道综合征[1],但具体是哪一种致病因素不易直接确定,需技术人员进行解剖和依靠实验室检测才能确诊。本病控制重点是做好鸡场生物安全、预防用药和加强鸡群细节管理等,提高鸡群抵抗力;结合肉鸡临床症状,对症用药,提高规模化鸡场的生产效益。
1 鸡群免疫抑制感染和病毒引起的呼吸道病
如果出现免疫抑制病和其他的病毒混合感染[1],如鸡传染性贫血病病毒(CIAV)、网状内皮组织增殖症病毒(REV)、禽偏肺病毒(a MPV)、腺病毒(ADVs)、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禽流感病毒(AIV)、新城疫病毒(NDV)、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等,鸡群死淘增加,或者出现越用药死的越多、减少用药反而死得少的情况;或者每天都有较多死淘鸡只,一直到出栏数量没有明显下降,也并没有太突出的或非常明显的特征性临床症状,只有程度不一的呼吸道症状。这对于擅长根据病变确诊鸡病或施以诊断治疗的兽医来说,既然临床诊断不典型或没有观察到特征性的异常和变化,基本上都判断该问题主要是由病毒造成的混合性感染,而且不是某一个或某两个病毒造成的,这个病往往是多病因和多因素引起的[1],因此使用抗病毒谱很有限的抗病毒西药,也基本上收不到很理想的疗效。但采用中药方剂综合性治疗不明病毒或者多种致病因子所引起的养殖疾病,效果还是非常明显的。
2 细菌性和支原体引起的呼吸道病
包括大肠杆菌(E.coli)、滑液囊支原体(MS)、鸡毒支原体(MG)等感染,其中MG、MS野毒感染鸡群,存在垂直传播,往往感染后难以清除。生产上一些鸡群,如强制换羽鸡群,保护性抗体衰减,感染风险累计增加;患有免疫抑制性疾病垂直传播的鸡群问题更加突出,鸡群免疫力和抗病力低下,容易继发呼吸道综合征;上鸡前鸡舍冲洗消毒不彻底,生物安全未做好,也会导致雏鸡接触性感染,特别是存在环境应激、母源抗体较弱的情况下,雏鸡更易发病。
3 管理方面引起的呼吸道病
当鸡群受到不良的管理因素刺激,如通风换气不当(通风过大和过小)导致舍内氨气和二氧化碳超标、冷应激(鸡群受凉感冒)、大风应激、温差大、湿度变化、残弱病鸡传染、预防用药刺激等,容易诱发呼吸道综合征。育雏期大多数管理者通常会关注鸡舍温度而忽略鸡舍湿度的变化,干燥的空气容易侵害和损伤雏鸡呼吸道纤毛黏膜导致呼吸道病多发。在北方地区,秋冬季环境比较干燥,在肉鸡育雏的3~5 d,随着鸡群饮水、运输带积水蒸发以及雏鸡排泄等,舍内湿度由最初的30%~40%很快升到65%~80%,这时要开始进行最少的通风换气,不能一次完全换气,否则湿度下降过大会使雏鸡体感温度降低3~5℃左右,这对育雏期的雏鸡是非常危险的。这也是在生产上一周前雏鸡开始换气就会发生呼吸道综合征的原因,很多时候不是因为冷风吹到了鸡身上,而是因为湿度下降幅度大给鸡群造成了冷应激。所以,降低鸡舍湿度一定要逐步进行,让鸡群慢慢适应。测定上下层、笼外笼内温度,特别是在免疫时间进行分层时,应提高鸡舍内的目标温度1℃左右,尽量减少温差应激。
4 综合管理措施
4.1 进鸡前的舍内消毒、升温要到位
冲洗鸡舍要等鸡舍干燥后进行消毒,舍内温度保持在20℃以上,间隔3~5 d消毒两次,使用碘制剂、过硫酸氢钾、戊二醛、二氯消毒剂等。进鸡前空舍干燥7 d以上,将鸡舍密闭升温到38℃以上且保持24 h左右;进鸡时舍温控制在27~28℃,2 h左右逐渐提高至目标温度;在雏鸡10 d时晚上熄灯30 min后,鸡舍内选择碘制剂、过氧乙酸、过硫酸氢钾等交替喷雾消毒,喷雾用水量25 kg/万只,可以降低鸡舍内空气中的微生物数量。
4.2 育雏温度要适宜
鸡舍做好保温,保证不漏风,育雏温度控制在32.8~33.3℃左右,每天下降0.4℃,出栏前一周控制在18~21.1℃。关注鸡舍不同时间段的温度稳定性,适当缩减舍内昼夜温差,防止温度变化幅度过大,确保鸡群长期稳定地处于一个适宜环境当中。关注鸡舍内空间的温度均匀性,做到鸡舍前后、上下温差不超过2℃;观察处于不同位置的鸡张嘴率在5%~15%范围,保证鸡群生长发育整齐度达80%以上。
4.3 湿度控制有讲究
育雏舍内一开始和生长期间的湿度控制在60%~40%,育雏鸡舍湿度达到65%时开始通风换气,逐渐降低鸡舍湿度至60%左右;外界温度在26.7℃以下时,特别是晚上湿度逐渐增到80%或更高,晚上不应大幅度降低最少通风量,应保证鸡舍湿度稳定,保护鸡群呼吸道黏膜的完整性。
4.4 通风换气有原则
通风换气根据鸡群情况,遵守前期不超量、后期不保守原则,小鸡到大鸡控制二氧化碳浓度在6 000~2 500 ppm为宜,每天下降60~70 ppm。20~30 d,随着日龄增加,通风量增加太大、通风口前后开启大小不一致等极易引起雏鸡受凉感冒,最好的应对方法是防止过度通风,合理确定目标温度,随着外界温度升高而逐渐调整目标温度,防止通风量增加过快造成鸡群冷应激和鸡群体质下降,避免增加感染呼吸道综合征的风险。
4.5 应激因素应避免
减少各项应激因素,早晚气候突变如刮大风、下大雨、大雪等,一定要经常进鸡舍查看鸡群状态是否舒服;不要经常更换或减少生产管理人员,特别是饲养量3万~8万只/栋的大鸡舍,每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如果工作量加大,往往不会面面俱到,管理失误的地方会特别多,两个人管理的鸡群规模量以4万~5万只比较合适。18~21 d的二次分笼,受笼内密度变化、位置变化影响导致机体的体感温度变化较大以及抓鸡应激等多重因素叠加下,特别容易引起鸡群有感冒的呼吸道症状。28~30 d第二个免疫空白期,原有呼吸道症状如果没有控制住,持续的呼吸道病变能够继发支原体、大肠杆菌、新城疫、禽流感、传染性支气管炎等,进而造成呼吸道综合征等混合感染。
4.6 预防用药要科学合理
4.6.1 科学进行病毒病免疫
病毒病疫苗免疫选择单苗而不用联苗,如H9亚型禽流感、新城疫(ND);针对传染性法氏囊病(IBD)预防要越早越好,最好使用不同毒株免疫两次,第一次是在孵化场免疫,雏鸡出壳后早期喷雾1次,雾滴直径在100~150μm一般效果都很好;第2次在7~10 d,可以采用点眼、喷雾或饮水免疫,小雾滴选择不超过20μm,可以被吸入下呼吸道;传染性支气管炎(IB)频繁出现时,对雏鸡应选择12~16 d进行活疫苗免疫。在H9亚型禽流感、ND等高发季节,不建议在孵化场进行早期的油苗免疫,因为往往出现鸡群产生的抗体不均匀的情况;临床发现某些鸡场曾经早期接种一次二联油苗,30 d后出现典型ND混合感染;还发现多个鸡场采用三联油苗免疫,21 d后发生严重的ND疾病。因此,建议一定做好ND疫苗的基础免疫(最重要),这样后期发病比较好控制。
4.6.2 合理进行预防性用药
1~5 d使用微生态制剂,使有益菌早期占位;6~10 d黄芪多糖饮水,提高鸡群抵抗力,预防免疫抑制疾病等;8~11 d应用替米考星(休药期12日)、红霉素,净化雏鸡支原体;22~25 d选择氟苯尼考(休药期5日)、强力霉素(休药期28日)、泰乐菌素(休药期1日)、利高霉素、林可霉素(休药期5日)等控制混合感染,或根据鸡群情况混合使用荆芥防风散、麻杏石甘口服液、扶正解毒散。
雏鸡用药尽量避免使用氟苯尼考、强力霉素和喹诺酮类药物,以免引起免疫抑制、二重感染和影响骨骼发育等;呼吸道用药每天饮水6~8 h,每天分早晚两次间隔使用;中药最好选择15 d以后使用(特别是寒凉性药物,尽量减少使用),使用保肝护肾药物,增加柴胡、葡萄糖、维生素A、C等,每天饮水3~4 h即可;重点关注20~33 d这段关键时间,减少以上问题的发生,才能保证养殖效益。
5 小结
多病因呼吸道综合征多是MG与NDV和IBDV之间的相互作用,MG或MS单纯感染疾病比较轻,与NDV或IBV相互作用可以增强MG的致病作用[2];暴露于IBDV和MG感染环境的鸡需要8 d后才对E.coli易感,一般认为不致病的MG如与NDV/IBDV同时存在可诱发肉鸡的气囊炎症状[2]。本病控制重点是做好鸡场生物安全、预防用药和加强鸡群细节方面的管理等,提高鸡群整体的抵抗力;临床主要采取急则治其表、缓则治其本治疗方案,结合肉鸡临床综合症状,对症配伍用药进行控制,及时淘汰病弱鸡,减少呼吸道综合征感染,提高规模化鸡场的生产效益。
[1]张振征.冬春笼养肉鸡呼吸道综合症的控制[J].家禽科学,2024,46(02):1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