赢在屏声静气间|坡子街•丁东
文摘
文化
2024-11-05 06:50
江苏
举枪、瞄准、抬头、眺望、埋首、专注、击发,10.5环、10.8环、10.3环、10.7环、10.9环、10.4环、10.6环……在一次次动作重复中,在一次次屏声静气间,那一天,盛李豪联袂黄雨婷斩获10米气9步枪混合团体冠军,为中国队赢得首金。此后,盛李豪一路领先,不给对手任何机会,以252.2环,打破奥运会纪录,豪取男子10米气步枪金牌,成了今年法国巴黎奥运会最大的赢家——“双金王”。家乡沸腾了,当天晚上,张家港体育馆上空500架无人机灯光秀点亮整个港城。今年19岁的盛李豪,由他亲手填写的表格显示,他2004年12月出生,出生地为江苏省张家港市杨舍镇东莱村。父亲李湘平,母亲盛亚娟,都是普通职工,堪称郎才女貌。盛李豪随母亲的姓,从小由奶奶蒋巧仙带大。一位出生在苏南农村的普通孩子,是如何成为射击运动员的?网上传言说,盛李豪随父亲到公园游玩,在玩射气球游戏时,发发命中,被曾是省射击队运动员的摊主看中,被推荐到了苏州市射击队。此说上了热搜,让人信以为真。不过,最近盛李豪发声,否定了传言。事实是,盛李豪13岁那年夏天,苏州某射击俱乐部的负责人、原江苏省射击队队员袁康,到有合作关系的张家港市东莱小学选才,相中了学校业余射击队队员、五年级学生盛李豪。之所以选中盛李豪,是因为袁康觉得这孩子沉稳,不同于常人。在盛李豪被送去苏州体育运动学校时,盛李豪母亲起初并不同意,原因有两条,一是孩子个矮、瘦弱,少小离家,心疼,不舍得;二是儿子当射击运动员,今后再没了上北大、清华的机会,心有不甘。而这也正是千万父母的梦想。后见儿子满脸坚定,再加上丈夫“条条大路通罗马”理念的反复灌输,方勉强同意。盛李豪进入苏州体育运动学校后,表现优异,不负众望,仅练了半年,就在省级比赛中拿了个冠军。“比我好太多了!”在回忆盛李豪成长经历时,伯乐袁康笑道。读初一那年,盛李豪在一次全国比赛中,60发子弹打出600环。“这在全国都是没有的,他出成绩我觉得是早晚的。我当时没想过奥运会、世界冠军,觉得他拿个全国冠军肯定没问题。”袁康对盛李豪赞赏有加,信心满满。最终,盛李豪远超袁康预期,在巴黎奥运会上斩获双金,令伯乐袁康惊喜万分。世上从来都没有随随便便的成功。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盛李豪爸爸说:“媒体喜欢用‘天才’称呼我儿子,其实,哪里有什么天才,儿子平时流下的汗水太多太多。”盛李豪的指导、中国射击队步枪队教练姚烨也说:“他绝对不是天才,有一点天分,靠的是后天努力。”是啊!从专业的角度说,子弹要射中0.5毫米的10环靶心,极考验运动员的内心。心跳、呼吸、本身协调性、击发那一下的手感,都容不得有丝毫偏差。一枪打准,难!枪枪打准,难!打不准调整过来,再打准,更难!稍一手软,一枪打飞,便前功尽弃。这纯粹是折磨人的“残忍”比赛。即便盛李豪天赋异禀,若是不吃苦、不努力,再超常的天赋也会白费。天赋背后,是训练场上无数次与孤独为伴的坚守。进入苏州体育运动学校后,从小懂事的盛李豪,坚定了必胜的信念——自己选的路,跪着也要走下去。低头是奋进的汗水,抬头是精彩的远方。尽管盛李豪私底下还是个天真的孩子,但为了挤出更多的时间用于学习、用于苦练,一段时间下来,他超越凡人,收敛了同龄人爱玩、贪吃的天性,气枪成了玩具,干饭成了美食。付出终有回报,在无数次枯燥、乏味、无趣的重复中,盛李豪练就了不一般的基本功、专注力、大心脏,在射击的道路上行稳致远。盛李豪当年苏州体校启蒙教练沈超评价说:“这孩子的专注力尤其不一般,非常专注地执行着每一枪的动作要求……”“在赛场上,他的笃定、内心平稳、注意力控制、精力专注的投入方向,都是跟射击项目非常吻合的”。尽管在这一过程中,盛李豪父母因好几年没能陪伴儿子、连做梦梦见儿子都是小时候的模样而深感愧疚,但真应该为儿子的自主、自立、自律、自强而倍感骄傲。要知道,花盆里长不出万年松,庭院里练不出千里马。命运不会亏待一位努力且有天赋的人。盛李豪把过程当作过程本身,专注于训练,不刻意拔高意义和深化苦难。一如他自己所说,“把最根本的东西做好”。凭着执着的信念、顽强的毅力、稳定的心态和不懈的努力,成就了无限可能,收获了精彩人生。他2018年入选江苏省射击队,2019年入选中国国家射击队,先后获得10米气步枪东京奥运会亚军、亚运会、世界杯、亚锦赛等大赛冠军,以及混合团体项目世锦赛、世界杯和亚运会等多个冠军。从他身上,我们发现,花满怀对幽香的憧憬,即便栉风沐雨,也不屈绽放,于是拥有了春天的美丽;小鸟满怀对蓝天的向往,即便羽翼未丰,也展翅高飞,于是拥有了蓝天的辽阔。“干饭哥”盛李豪勇夺奥运双金,不仅为祖国、为家乡、为母校争得了荣誉,更激励着无数有志少年,心怀远方,逐梦前行。岁月不居,来日方长。祈愿盛李豪在未来的日子里,怀揣梦想,遇见美好;稳定心态,再创辉煌。
(2024年10月25日《泰州晚报》6版)
丁学东 笔名丁东,男,1967年出生,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民盟盟员。长期从事教学、教研及行政管理工作。在职公务人员。作品散见于《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另有多篇作品获奖。
美文需要多分享
酒香也怕巷子深
亲们点个和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