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水糕|坡子街•龚浔泽

文摘   文化   2024-11-09 06:50   江苏  

有一种食物在家乡很重要,家家户户都会做,但是离开家乡到外地却从未见过,甚至近似的都不多,这就是家乡的水糕,这些年也逐渐被称为米糕。

单块水糕一般呈菱形,十几厘米长,七八厘米宽,三五厘米厚,上下两面相对光滑,四边因为刀切的原因不够平整,有的地方可以看到点状的空隙,有非常浓郁的米香味,有时会加点红枣,又白、又甜。

家乡以吃米为主,平时很少蒸面食,但过年前必须蒸馒头,同时一般也会一起馏水糕(即蒸水糕)。馒头和水糕,是过年期间各家各户早晚配稀饭的重要辅食。村里人也常说“一块馒头搭块糕”,既是它们经常一起出现,也常形容谈对象的两个人很般配,大差不离,半斤八两。

虽然水糕在家乡通常与馒头结伴出现,但在家乡的重要时刻,水糕的地位却是远高于馒头的。无论是盖房子还是迎新,水糕都是必要的,作为美好寓意的标志。

从一个“糕”字就可以猜出水糕的原料是米做成的米面。老家使用的是来自杂交籼米的米粉,称为“碎米面”。

和面发酵是做米糕最为关键的环节。过年前做这些糕点时,室外温度比较低,室内也不高,保温很重要,一般把装了和好面的缸放到锅屋(厨房)的锅后面,缸下面垫上很厚的稻草,缸口上再铺上被子,确保发酵的温度。发酵的火候不易把握,发酵不够,馒头和水糕不够蓬松,发酵过了头,做出来的糕点会酸。

和面时,在缸里倒入碎米面、事先泡好的“糕头”以及糖精或者白糖,倒入半开的热水,用手来回搅拌均匀,形成浓稠稀糊状的面浆,再经过一昼夜保温的发酵就可以馏了。

早期老家还没有普及多层蒸笼,用的都是一种竹制蒸架,当地称为“锅屉子”或者“锅列子”,跟蒸笼的每层蒸屉有点像,不过面积要更大一点,边沿高度要矮一些,没有专用的竹制盖子,借用平时的木制锅盖。无论蒸馒头还是馏水糕,早期都用这个蒸架。后来有了多层蒸笼,先是竹制的,后是铁皮的,农家蒸馒头逐渐改用蒸笼,但蒸水糕用的始终是竹制的锅屉子。大家普遍反映多层的蒸笼蒸不出好糕。

当时的农家都是土灶,平时烧麦稻秸秆,但过年蒸馒头馏水糕时一般都用柴火。待柴火把大锅中的水烧开,把锅屉子架在锅中,锅屉子里铺上一层雪白干净的湿纱布,把装有面浆的缸搬到锅边,用铜勺舀起发酵好的面浆,一勺一勺地均匀地铺在锅屉里,直到快与屉边平齐,盖上锅盖。随着时间的推移,面浆逐渐凝固。二十分钟后,水糕就馏熟了。揭开锅盖,双手各抓一个潮毛巾,分别垫着握住锅屉子两侧的铁制把手,把装满熟糕的锅屉子提出大锅,端到干净的桌子上或者竹匾中,倒扣,撕走蒸布,一锅圆圆的原始的水糕就好了。接着,清洗好蒸布和锅屉子,继续新一轮馏糕,如此循环。蒸上一两锅后,锅屋里就已经热气腾腾,米糕清香酸甜的味道由内向外,院子中也弥漫着糕香。

出锅时的水糕,雪白晶莹,呈磨盘状。待桌上的原始水糕冷却后,可以拿厨刀把圆圆的水糕均匀地切成一条一条的,再逐个斜切成大小一致的、十多厘米长的菱形。这时,水糕才算真正做好。

在家乡,有的小朋友更喜欢吃馒头,但我感觉更多的小朋友更喜欢水糕,特别是刚出锅的水糕。过年蒸馒头水糕时,经常有小朋友因为馒头吃多了导致积食,发烧拉肚子,但很少有孩子因为吃水糕拉肚子的。我也是更喜欢水糕。

除夕晚上,家里的每口锅中都会压一块菱形水糕。大年初一的早晨,家乡必须要吃汤圆,同时也会热一些年前蒸熟的水糕,端在桌上,寓意团团圆圆、年年登高。旧的一年结束,新的一年开始,都离不开水糕。

水糕在家乡虽然很重要,但很长一段时间老家的市面上也没得卖的,当时街上的馒头铺也不做水糕,孩子只能等到过年自家做了才能吃。这个也让水糕更加让人记忆深刻。做水糕技术要求比较高,一年做一次又做不到熟能生巧,当年的农家主妇不经过观摩学习也不敢贸然尝试,现在的年轻人基本上更不会做了。好在市场经济,有需求就会有人经营,现在县城和乡里也都有了专门生产水糕的作坊了,如想吃也不需要等到过年了。不过,为销售而做的水糕,与当年的味道似乎有点不同,但外地归来探亲的人们遇到卖水糕的,还是会逢见必买。对他们来说,水糕既是年味更是乡愁。


(2024年11月8日《泰州晚报》7版)
作者简介


龚浔泽 生于江苏,现居北京,比改革开放年轻,哲学本科硕士,著有《江苏脉动——网络时代的区域新观察》。


编辑部:李明官 严勇 孙剑 顾静  
运营部:陈大志 仲金城 王燕 刘玲

美文需要多分享

酒香也怕巷子深

亲们点个

↓↓↓

坡子街笔会
泰州人的诗和远方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