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茶是国内受众最广,饮用人数最多的茶类,是当之无愧的第一茶类。作为发源最早的茶类,绿茶到如今已经形成了多种派系,种类纷繁多样,口味特点也各有千秋,但究其本质,始终绕不开一个形容词:“鲜爽”。
茶友们不理解为什么冬季茶老板总是喜欢推荐红茶,而少有喝绿茶的,看完我这两天遇到的小故事您就明白了。
咱们芭蕉侗族乡以蒸青绿茶恩施玉露而闻名,蒸青茶更是鲜爽绿茶的典范,不过就在昨天,我收到了一位客户的反馈,冯老师的原话是:上次收到的玉露品质下降很严重,明显没之前的鲜爽,这次想再来一斤,不会是这种质量了吧。
绿茶的保质期不长,通常是以当年秋季前饮用最佳,理论保质期则是18个月。冯老师今年从4月份开始陆续在我这里拿过五次恩施玉露,期间尝试过蒸青口粮绿茶,拿到手试喝后选择换成常喝的恩施玉露。
蒸青工艺,本地土茶,明前头采,半手工,三百多的价格,口感绝佳,性价比不可谓不高。
唯独这一次冯老师提出了疑惑,其实冯老师对茶叶品质感受很真切,明前头采的恩施玉露,到得当年的冬季,品质确实有所下降,那么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儿呢?
还要从“鲜”字说起,百度词条中的第一条即是“新鲜”之意,试想,当年3月份做的绿茶,到了12月,何谈新鲜呢?
其实这款茶叶从我家茶厂制作完成之后,第一时间存储到了家里的冷库中,为的就是更好的保鲜,因为我家的惯例是当年五月份前做完一年所要卖的绿茶,五月后再不做绿茶。
8摄氏度以下的低温,固然可以有效的延长绿茶的“鲜”,但是岁月终究是把杀猪刀,特别是以“新鲜”、“鲜爽”著称的绿茶,无论如何存储,口感都是比不上制作出来后三个月的口感的。
如此说来,冬季就喝不到好绿茶了?其实也不尽然。原因有二:一是明前绿茶到了冬季,口感确实会打一点折扣,但普通茶友其实是喝不出这其中的区别的,冯老师喝茶多年,且今年一直在喝我的同款茶,近期拿到的口感有些许细微变化感受得很明显,所以才有这样的疑惑;二是秋季的白露茶生产日期近,鲜爽度也很好,只是今年由于天气的原因,家里长辈觉得秋季白露茶口感一般,没有制作。
说这些不是因为我家今年的绿茶已经没什么库存,不担心销售问题,而是客观的和信任阿苏的茶友聊聊心得。冬季,我确实更推荐喝红茶,您觉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