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乍冷,手稿存温
——国际手稿学研讨会(2024)会议侧写
吴燕
(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2021级本科生)
国际手稿学研讨会于2024年10月13日圆满结束,会议汇聚了国内外近百位专家学者,是名副其实的学术盛会。我有幸参与会务工作,见证了会议过程中许多有趣的细节,也收获了很多经验和启发,写此小文,与诸君分享。
(一)
本次会议筹备了很长时间,我于9月28日加入会务群,此前数月,群内各位老师就已经开始筹划,可见我们对此次会议是高度重视的。国庆节期间,群内各位老师仍然每天工作到很晚,讨论各类事宜,大到确定会议流程、修订会议手册、安排住宿用餐,小到制作桌牌、设计海报、采购茶歇等等,每一件事都落实到专人负责,而且为了最大限度地方便与会嘉宾,各类通知都事先在会务群内斟酌修改后才最终发出。2024年国际手稿学研讨会就这样秩序井然地展开了。
10月6日最终确定了各会务人员的工作内容,我由展台组变更到接送组,接送时间表要晚些才能出,所以暂时只能静静等待。10月7日,会务组第一次开会徐老师给我们讲清了会议的流程,交代了一些重要事项,还给我们分享了自己上学时参加学术会议的经历,嘱咐我们要大方、开放,积极热情地与专家学者沟通交流。当天回去后,我自己又看了一遍会议手册,大致了解了会议全貌,对自己的分内工作也做了一番梳理。10-11号两天,会议临近,大家若无他事就都到学院待命,装资料袋、布置会场、调试设备,一切都在忙碌中有序进行。
主会场布置
我主要负责各位嘉宾从东师文学院到垠禄酒店的接送,由于接送任务主要是在早中晚几个节点,其他时间无事可做,就游走在会务各组内,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以至于后来卢鑫学姐不禁发问:“你到底是哪个组的,怎么感觉哪个组都能看到你。”其实会务组各位大都如此,在处理好自己的工作内容之余,都在会场帮忙,可称得上是分工明确,协作紧密。
文学院到酒店大巴接送
与外宾交流中的些许趣事,或许也值得一写。尽管我们已经安排了翻译人员,但仍有些特殊情况,需要会务人员与外宾直接沟通。本以为是一个难题,但出乎意料的是,我居然能大致听懂他们的诉求,只是在回复时有些难度。12日中午,来自波兰的沃伊切赫·克鲁舍夫斯基教授向我们询问明天会议何时结束,他将要说的话打在手机上,再翻译成中文给我们看,虽然翻译软件还尚不成熟,翻译过来的中文也不是很流畅,但这也大大降低了我们的沟通难度。茶歇时,我们准备了精致的茶点和水果,有一个有趣的现象,外国学者95%都会选择喝茶,从语气就能听出他们的期待,还有一位外国的女学者一定要给我们拍照留念。
分论坛三剪影
本次会议设置主题演讲、分论坛、青年论坛各三场,各位专家学者的发言都极富启发意义。我旁听了主题演讲第三场、青年论坛第一组和分论坛第二组,聆听了三代学人讲述自己“正在进行中的工作”,各位老师通过对手稿文献的钩沉,提供了诸多还原历史真相的线索,也提出了许多新观点,为了解文学史打开了新视角。其中,印象最为深刻的是王增宝老师讲到的“艺舟双楫”传统和邵部老师讲到的“普通读者的‘浩然重评’”,一个是非常宏大的构想,一个是非常浩大的工程,都令人为之一振!我从其他各位老师那里学到的东西就不在此赘述了,若详谈,恐怕要单开一篇。12日晚上的青年论坛一直进行到八点四十,一片黑暗中,只有文学院的三个教室灯火通明。论坛结束后,大家也久久不愿离去,我也听得意犹未尽。
国外学者的到来不仅为会议增色,还给我们带来了许多新体验。12日全天提供同声传译,13日上午大会提供交互传译,翻译组成员全部为我校外国语学院的翻译硕士,翻译十分精到,不只一位旁听的同学向我问起翻译组来自哪里,当大家得知答案,都惊讶不已,表示“太厉害了!”
(二)
会议在302室设置了“手稿摩挲”展台。展柜是从图书馆借来的,展柜门窄,玻璃狭长,重新安装实属不易,为安装展柜,确实费了不少功夫。莫顺学先生带来了手稿十一种,其中包括戴望舒、蒋锡金、汪静之、徐调孚、韩侍桁、田汉、陈登科、废名等大家手稿,珍贵非常,这批手稿看上去已十分“酥脆”,每一次移动翻阅,都要十分谨慎小心。除此外,还有东北师范大学张翕然博士提供的顾颉刚、卞之琳、李健吾、师陀、赵清阁、唐弢、彭燕郊、孙犁、史铁生、黄裳、张兆和、王瑶等人的书稿或信札。东师手稿中心也提供了多种资料,包括姜彬、沙鸥、陶光、路翎、查良铮、朱自清、蒋锡金、石振声等人的手迹,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长达六米的《老舍点戏》手稿高清复制宣纸精印装裱长卷。以上展示的所有手稿都是十分珍贵的手稿遗产,平日自然难得一见。对手稿的近距离摩挲,让我们穿越时空,回到文学现场。我常常想,这些作家的手稿,在许多年前也许就放在作家书房内无人在意的角落,历经几十年间沧桑变化,辗转来到我们眼前,如何让人不动容!
手稿展示准备
各会场都预留了充足的座位,邀请感兴趣的同学旁听学习。10月9日晚,王增宝老师建立后援团群,欢迎旁听的同学进群,短短两天之内,后援团人数增至110余人,其中包括东师手稿训练营的营员,自发前来听会的学院学生,其中不止是文学院的学生,还有许多其他学院的同学慕名而来,甚至有人为时间协调不开而焦急不已,这些同学的到来让我们大为感动。我们在后援团群内发布会议手册和共享文档,让大家根据兴趣分场报名。会议并不通过行政摊派的方式征集观众,能有如此多的同学来旁听会议,这完全是由于手稿自身的魅力。旁听的同学也都抓住机会,提出自己的问题,和专家学者面对面的交流,再次感谢手稿会议后援团各位同学的到来。
(三)
会议结束后,接下来是新闻相关的工作。10月14日,徐老师在办公室开午餐会,对此次会议进行总结,我因事未能到场,还有13日中午因送嘉宾回酒店而未能赶上会务人员合照,此二事殊为遗憾。10月15日,我第一次作为轮值编辑参与“手稿研究”公众号推文,首次推出的是会议剪影,徐老师对文字的要求很高,对前言部分几乎是逐字地斟酌修改,在前言第一段基础上,一点点加上后面的内容,最终呈现出极为规范的新闻样式,这也是我第一次见到正规新闻稿件的产生过程,又学到不少。除剪影外,还有几篇新闻稿待处理,我们要给人民网、澎湃新闻、《新民晚报》、学校官网、学院官网等提供新闻稿,各机构性质不同,对于稿件要求亦有较大差别,我们也不想拿一篇通稿各处应付,所以才有改易增删之事。16-18日几天主要是做这个工作,徐老师和王老师一直在不停地写稿改稿,时间很紧张,我主要是负责一些摘要提炼、文字校对、插入图片等工作,略略帮些忙。在编辑校对过程中,我一遍遍回看论文摘要集,把漏听的几场报告也算补全了。在给几篇新闻稿配图的过程中,我几乎可以单方面宣布已经认识了参会的所有学者,这让我想起了本次大会上徐自豪老师所提到的“识图记”。都说“校书如扫落叶,旋扫旋生”,编辑与校书实为同理,一篇成稿要经历很多遍的修改校对,最基础的是要保证字通句顺,要达到更高的水平则需要对文字进行反复的锤炼。编辑实是一门学问,我在这一方面任重道远。
公众号推文
本次手稿研讨会是一个大工程,每个人在其中负责不同的内容,我以一个会务人员的角度来记述这次会议,希望能让大家更全面地了解会议的台前幕后。手稿乃祖本,摩挲有体温,我们不仅感受到了手稿的温度,还感受到人的温度,我们用真诚的态度招待每一位远道而来的客人,相信大家已然有所感受。
最后,是我的一点感想。第一次参与到这么大型的学术会议的筹备中,于我而言是一个机会,我很高兴也很荣幸能在其中发挥一点点小作用。在会务工作方面,我对学术会议的筹办有了更具体的了解,其中的流程与细节都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这些经历也许就会成为未来某一刻的支撑;从一个听会者的角度,我获得了许多关于手稿和手稿学的启发,无论是应用方面还是理论方面。之前做过一点基础的释读工作,对手稿只有一些粗浅的理解,本次大会中,我通过各位专家学者的报告走进了一个复杂深奥的手稿世界,看到了如此庞大的学术体系,手稿与文学、与文明、与世界都错综相连。手稿的魅力吸引着我向更深处走去,也鼓励着我在释读过程中有更深的思考。
生活是一次漫长“小马过河”。于我而言,手稿也好,会务也好,编辑也好,都是一次妙不可言的体验,我在体验中成长、修行,慢慢咀嚼其中的意义。
在金秋,在今秋,我们因手稿相聚于此,创造了许多美好的共同记忆,期待下次相遇。
手稿乃“祖本”,摩挲有体温。本公众号以“整理手稿遗产、推动手稿学术、弘扬手稿文明”为宗旨,秉持“文章与书艺兼顾,还原、阐释、鉴赏并重”的学术追求,立足东北师范大学新文学手稿文献研究中心,放眼海内外新文学研究界发布有关手稿文献及其他周边文献发掘、集藏、考释、研究等的前沿信息及学术成果。希望成为本领域有影响的咨询平台。
第二百五十九期
策划:徐强
统筹:王增宝
轮值编辑:徐晓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