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本文原载于《人民日报》新媒体平台“人民号”(2024年10月22日),感谢授权转载。
手稿研究新波澜
国际手稿学研讨会(2024)全景速览
王增宝 刘航宇 吴燕
会议合影
2024年10月13日,由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中国现代文学馆共同举办的“国际手稿学研讨会(2024)”在长春顺利闭幕。本次会议为期两天,由东北师范大学新文学手稿文献研究中心徐强教授、上海交通大学中国作家手稿研究中心符杰祥教授、中国现代文学馆李宏伟副馆长担任联合主席。会议以“跨学科视野下的手稿研究”为主题,来自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法国巴黎高等师范学院、法国昂热西部天主教大学、德国基尔大学、波兰雅盖隆大学、芬兰文学协会、日本成城大学、日本白百合女子大学、波兰卢布林天主教大学、中国台湾“中央大学”、东北师范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现代文学馆、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武汉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中山大学、四川大学、同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山东大学、中南大学、吉林大学、苏州大学、上海大学、对外经贸大学、河南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艺术研究院、浙江省社科院、陕西省图书馆等50多所中外知名高校、文博机构及科研院所的百余名专家学者,围绕“国际手稿学发展趋势”“中国手稿学发展趋势”“跨学科视野下的手稿学理论研究”“手稿的发掘、整理、鉴藏、流通、出版”“近现代作家学人手稿与多学科人文学术”等议题展开深入研讨。
12日的会议开幕式由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党委书记解玲研究员主持,东北师范大学副校长邬志辉教授、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院长吴俊教授、中国现代文学馆李宏伟副馆长、中国台湾“中央大学”易鹏教授分别致辞。
研讨会共设置主题演讲、分场报告和青年论坛各三场,17位中外学者发表了主题演讲,28位学者发表了分场报告,31位博硕士生在青年论坛发表了报告。
13日的闭幕式由上海交通大学符杰祥教授主持,各分论坛评议人向大会汇报了本场研讨情况,东北师范大学徐强教授作总结致辞。
会议以中文、英文为工作语言,12日全程提供同声传译,13日提供交互传译。
本次会议设置了“手稿摩挲”环节,展出几位特邀藏家的手稿珍品数十件以及东师手稿中心所存资料若干。东师手稿中心在研讨会上发布了《中国手稿与手稿学年度报告(2024)》,这是中心自2022年以来发布的第三份年度报告。
下面按照时间顺序,以文字概述和图片形式,对本次研讨会进行全景回顾,以飨学界同人。
一、开幕式
东北师范大学副校长邬志辉教授作开幕式致辞,对中外嘉宾表示热烈欢迎,并介绍了我校历史、现状以及近年来取得的成绩。他指出,中国语言文学学科是我校的传统优势学科,历来重视文献研究。近年来文学院继承这一优良传统,并不断取得新的突破,新文学手稿文献研究中心已经成为国内手稿研究的一支重要力量。邬志辉对本次研讨会在手稿学术推进方面的贡献寄予了高度期待。
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院长吴俊教授作线上致辞。他指出,国际手稿学会议成为中国手稿学界与国际手稿学界交流沟通的重要平台,有助于当代社科的跨学科研究与深度挖掘,希望此次会议可以更好地促进中西方手稿学的密切交流,推动中国手稿学的发展。
中国现代文学馆李宏伟副馆长致辞。他向与会嘉宾介绍了中国现代文学馆在文学资料的整理研究、保护开发等方面的最新进展与规划。作为本次会议的合作主办方,期待本次研讨会能够成为一个促进国际文化交流与合作的重要平台,希望通过对手稿及手稿学的研究与探讨,增进彼此之间的理解和尊重,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化基础。
中国台湾“中央大学”易鹏教授作为负责协调海外学者的联络顾问致辞,他介绍了海外学者手稿研究的特色及其与国内手稿研究的差异,希望在本次及未来的会议中延续中外手稿理论及方法的兴趣,继续相互尊重、欣赏彼此之间的差异。
二、主题演讲第一场
(徐强教授主持,易彬教授评议)
上海交通大学王锡荣教授首先作主题演讲“中国手稿学的历史、现状与未来”,梳理了中国手稿学研究的发展之路,介绍了中国当代手稿学在手稿出版、手稿整理、应用手稿学、理论手稿学、手稿人才队伍建设与手稿研究项目等方面取得的成绩。他指出,中国的手稿学研究方兴未艾,潜力巨大的同时也面临纸质手稿大幅减少、研究价值相对降低的隐忧。不过,手稿学研究的新生力量正在逐渐壮大,这必然会使国内的手稿研究开创一个新生面貌。
北京大学张剑教授以“政治史、遗民史、艺术史:打开《宝熙日记》的三个维度”为题作报告,认为《宝熙日记》作为百科全书式的日记文献,记录了宝熙经历的历史大事与个人交往,表现出个体不同时期的精神状态,折射了民国时期北京古玩书画的交易、流通与收藏情况,具有政治史、遗民史、艺术史的三重价值。
苏州大学季进教授的演讲主题为“夏志清手稿的整理与研究”,通过对夏氏兄弟往来书信、夏志清早期英文论文以及夏志清未刊佚文与友朋书信三方面材料的整理与研究、收集与分析,指出,夏志清手稿可透视一代知识分子的心路历程,揭示学术训练对学术研究的形塑作用,并在还原人文交游的同时,丰富北美汉学研究的生动面向。
中国社会科学院郭沫若纪念馆研究员张勇作了题为“郭沫若早期家书手稿研究”的报告。他指出,郭沫若早期家书手稿中的字体与删改情况具有多种解读的空间,通过对早期手稿笔迹、字体、删改、纸张等方面要素的分析,可以对郭沫若早期文艺思想、文化伦理等方面观念进行全面的梳理与界定。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邓如冰教授的报告主题为“中国作家海外手稿的发现、整理和研究——以爱荷华‘国际写作计划’为例”。她聚焦中国当代作家海外手稿的收集、整理和研究,指出“国际写作计划”是以萧乾为代表的中国作家“重返世界”的开始,收藏于爱荷华的手稿与资料补充了作家的部分作品,生动再现了中国作家参与国际文学活动的场景。
中国台湾“中央大学”易鹏教授的报告题为“爱丁顿的两种书桌:特纳晚期素描”,则对画家特纳晚期多幅素描手稿予以阐释,指出特纳晚期速写不仅关注风景,也关注薛定谔所探讨的生命与自然,并揭示其风景画背后蕴藏的因工业化、社会动荡、旧体制崩溃、法国大革命、民族主义与帝国主义等而带来的焦虑与紧张感。
南京大学沈卫威教授作名为“扯出他‘落水’的一身脏衣——档案里的周作人与汪精卫”的主题演讲(史峻嘉博士代为宣读),利用近年来在北京大学档案馆、天津市档案馆、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发掘起获的200多卷周作人档案,对周作人“落水”附逆的真相重新解读。
三、主题演讲第二场
(易鹏教授主持并评议)
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丹尼尔·费瑞教授作题为“草稿中的阅读痕迹:读者在创作手稿中的角色”的演讲,围绕作者在创作过程中同时具有的“读者”身份,在承认诸如外部审查员因素的影响外,呼吁手稿研究中不同版本的作者自身之间的复杂交流,以揭示并评估“读者”身份的价值。
法国昂热西部天主教大学茱莉亚·霍尔特教授的报告题目是“为什么女性文学翻译家的档案很重要”,认为研究女性翻译家的手稿即尝试解读译者与作家之间“文本的声音”的创造,翻译研究的“社会学转向”将翻译者视为文化生产的主体,努力将女性翻译者带出阴影,重新评估她们在文学文化知识话语结构中的角色。
德国基尔大学研究助理卡特琳·亨泽尔作了题为“信件写作的物质性:聚焦于1800年前后的德语信件”的报告,通过展示欧洲启蒙运动背景下信件的物质性特征,对信件固有的“真实性”提出质疑,以此反思和理解物质性对信件研究的重要价值。
波兰卢布林天主教大学沃伊切赫・克鲁舍夫斯基教授作主题演讲,题为“亚当・密茨凯维奇《先人祭》的纸质版与数字版:正在进行中的工作”,以波兰的学术编辑传统为依据,分析《先人祭》传统纸质评注版与数字评注版之间的差异,指出数字编辑的评注工具完全不同于传统的评注工具,对数字编辑中的评注工具提出了新的要求。
波兰雅盖隆大学马特乌斯·安东钮克教授作主题演讲,以“身体,痛苦,写作:手稿研究及创伤再现”为题,将书写载体与书写内容相结合,思考“创伤性手稿”对创伤经历的表达。
芬兰文学协会萨卡利·卡塔加马基研究员作线上主题演讲,主题为“阿列克西斯·基维写作的早期阶段:论其早期手稿文本层的不可能性和必要性”,对芬兰诗人基维的诗歌《阿塔兰特塔》两个手稿版本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其较早手稿中呈现的碎片化写作痕迹能对既定版本的阐释提供启发,最早文本层特征因其对于当前作品编辑工作的指导意义而具有必要性。
日本成城大学教授、英国牛津大学访问教授明星圣子作主题演讲,题为“文学研究者为何要关注编辑实践:卡夫卡在中国和日本的命运”,围绕文本研究领域对文本最佳编辑方式的争论,考察卡夫卡作品的出版情况,指出中、日版的卡夫卡译本未能解决文本编辑方式的难题,编辑和翻译人员有必要意识到文本研究者提出的此类问题。
日本白百合女子大学井上隆史教授作主题演讲,题为“手稿研究中的人工智能和人类合作纲要:以三岛由纪夫和大江健三郎的作品为例”,从平衡数字工具提供的客观性与人类解释中固有的主观性、日本的手稿研究与国际标准接轨两个角度,探讨数字时代手稿研究的未来可能性。
四、主题演讲第三场
(王锡荣教授主持,郑绩研究员评议)
上海交通大学符杰祥教授作了题为“小说何以中国——鲁迅的‘第一篇’新文学手稿之谜与文体政治”的报告,质疑鲁迅将小说视为“最初的一篇”而闭口不提白话诗与杂文这一事实,分析背后新文学史上的文体博弈与文体政治。
东北师范大学新文学手稿文献研究中心研究员王增宝作了题为“艺舟双楫:手稿研究视域下的书法与文学”的报告,指出“艺舟双楫”是中国文艺思想中的重要传统,随着现代学术体制的形成,书法经历了从附属于“中国文学”到学科独立进而走向美术化的分化过程。近年来文学界正在兴起的手稿研究为“艺舟双楫”跨越媒介、恢复深度沟通提供了重要契机。
五、分论坛
(一)第一分论坛(邓如冰教授主持,唐媛媛博士评议)
浙江省社会科学院郑绩研究员作题为“中国现代文学手稿研究的问题与方法——由《李慈铭日记》之点校出版说起”的报告,通过对《李慈铭日记》点校排印出版过程的梳理,讨论了中国现代文学手稿学中的碎片化问题,剖析了中国现代文学史料学的方法论,阐释了现代史学和古籍文献学如何同时作用于手稿研究,并就手稿电子化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探讨商业活动对手稿学研究的影响。
中南大学易彬教授报告的题目是“未竟的写作、未尽的文献——围绕彭燕郊未刊手稿的讨论”,认为彭燕郊的未刊手稿存量较大,能引申出丰富的话题;而《聂绀弩传》这样的提纲或未完稿,关乎作家的写作行为与精神状况;而为编定个人作品集而整理的作品目录,其中的记载与遗漏,浮现着作者的个人记忆,也提示着文献查阅所存在的较大空间。
重庆师范大学杨华丽教授作题为“闻一多散文《青岛》考论”的报告,结合《中华书局收藏现代名人书信手迹》披露的闻一多致舒新城的一封书信,分析了闻一多的写景抒情散文《青岛》,认为更应重视闻一多的“学者”与“诗人”“斗士”人格合一的特殊内质,从而突破解读闻一多的既有樊篱。
复旦大学青年副研究员战玉冰作了题为“程小青手稿研究——以新发现程小青1940年代三个译作笔名及1950年代一篇未刊反特小说作品为中心”的报告,对程小青遗留手稿展开系统研究,理清了程小青手稿保存情况及后来抄录的过程。
同济大学助理教授刘媛作题为“现代文人的生命之书:沈从文的书法生涯”的报告,强调沈从文的书法家身份,沈从文在少年、盛年、晚年不同阶段的书法创作,以融注生命意志的艺术巧思,映显出一位兼具多方面才华的现代文人与时代主潮之间极富张力的复杂关系。
闽江学院黄立斌副教授报告题目为“从新见档案看民国教育部对文学硕士论文的审议”,以中山大学文科研究所为例,查找相关档案,列举徐中玉、俞元桂等人的论文审议材料,探讨了民国教育部对硕士论文审议的程序和标准。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编辑马杰作题为“中国现代文学馆藏巴金《赴朝日记》手稿释读”的报告,对巴金《赴朝日记》版本、内容、周边文本、日记背后的“历史”与“当代巴金”等诸问题进行分析。
李晓晓讲师报告
江苏第二师范学院讲师李晓晓作了题为“档案视野下《桃李春风》等四剧获奖史实考论”的报告,对《桃李春风》四剧相关文献爬梳整理,呈现了抗战时期优良剧本征集与奖励的真实历史沿革。
温加研究员报告
东师手稿中心兼职研究员温加作了题为“伪图像的传播、手稿的刊行与流布:历史、现状、意识、规范”的报告,于现行出版物中撷取印刷图像,说明不足与成功的原因,可使稿本研究者在使用图像资料时规避错误,借鉴成功经验,最大可能地保持原貌,提高出版物的视觉品质。
(二)第二分论坛(王增宝研究员主持,徐寅忆博士评议)
第二分论坛合影
王增宝研究员主持,徐寅忆博士评议
孔刘辉教授报告
滁州学院孔刘辉教授作题为“‘文字贾祸’——李长之与‘《昆明杂记》风波’”的报告,分析了李长之因言致祸事件反映出抗战初期外来者涌入昆明的特殊社会状况、当地人自卑敏感的心理,以及云南复杂而微妙的政治生态。
陈越副研究员报告
中国艺术研究院副研究员陈越报告的题目是“朱自清致霍焕明短简一封考释”,在释读该信手迹的基础上,考证了该信写作的年份,并对孙望和霍焕明(霍薇)与朱自清交往相关史实进行钩沉。
徐强教授报告
东北师范大学徐强教授作题为“日记手稿的三重价值论”的报告,以《舒新城日记》为例,阐述大宗手稿日记的史料价值、语料价值及艺术价值。
孙连五副教授报告
山东师范大学孙连五副教授作题为“友情·志趣·学问——宋淇致夏志清书信读札”的报告,考察了宋淇致夏志清的59封书信的史料价值,书信并不仅仅反映了当代中国知识分子跨越山海、坦诚交流的真挚情感,也是对台港文学细部的丰富和补充。
曾祥金副教授报告
西安交通大学曾祥金副教授作了题为“当代作家成长中的‘作协’推力——以上海市档案馆藏茹志鹃文献为例”的报告,延续其近年来的档案研究路径,从上海档案馆藏作家茹志鹃文献入手,分析中国当代作家成长中的“作协”推力。
山东大学邵部副教授作题为“普通读者的‘浩然重评’——基于读者来信的阅读史研究”的报告,指出手稿形态的读者来信作为阅读史研究的理想材料,内蕴着普通读者对于浩然的阅读记忆,手稿形态的读者来信反映的是文学生活的问题,是一个更为底层的文学史架构。
王缜虹博士报告
法国巴黎高等师范学院博士研究生王缜虹发表题为“从文本生成学到翻译生成学:以菲利普·雅各泰对朱塞佩·翁加雷蒂的诗歌翻译生成为例”的报告,对文本生成学向翻译生成学的转向过程进行梳理,并以瑞士籍诗人和翻译家菲利普·雅各泰对意大利诗人朱塞佩·翁加雷蒂的翻译生成为例,参考往来信件和翻译稿件,揭示二人在诗歌翻译中上演的“四手联弹”。
徐自豪研究员报告
东北师范大学手稿中心兼职研究员徐自豪作题为“识图记——鲁迅的厦大同事们”的报告,对1926年厦门大学全体教职员合影照片中的人物进行辨识,以图像方式重回历史现场,重新认识鲁迅的厦大同事们。
(三)第三分论坛(朱文健讲师主持,刘竺岩博士评议)
第三分论坛合影
朱文健讲师主持,刘竺岩博士评议
石娟教授报告
上海大学石娟教授作了题为“‘继续咱们过去未完的事业’——由思基致孙中田的两封信谈起”的报告,结合思基的致信与孙中田日记,重现《中国现代文学史》下卷的出版过程以及两位老友之间彼此支持、彼此鼓励的学术情谊。
邱俊平副主任报告
中国现代文学馆保管阅览部副主任邱俊平作题为“作家手稿的发掘、整理、研究与利用”的报告,介绍了中国现代文学馆所藏数量巨大、种类繁多的手稿文献,讨论了不同类型手稿的内涵与价值,以及在发掘、整理、研究与利用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
陈宏宙副研究馆员报告
陕西省图书馆副研究馆员陈宏宙作题为“版本学视域下日文版《白鹿原》探赜”的报告,从版本学角度使用文本对勘法研究日文版《白鹿原》,全面揭示了日文版《白鹿原》对中文删除、改写的文本变化及翻译得失等。
张智勇讲师报告
淮北师范大学讲师张智勇作题为“从新见档案看文化运动委员会对战时文化人的救济与笼络——以茅盾等人为线索”的报告,利用新见档案呈现和梳理了茅盾在抗战时期与“文运会”之间的策略性周旋,并最终成为民主力量的过程及其意义。
顾振辉讲师报告
上海戏剧学院讲师顾振辉作题为“热忱与权变:文本发生学视域下熊佛西剧作《孙中山》的文本嬗变”的报告,依循文本发生学理论框架,通过考察新近发现的剧作手稿,揭示了熊佛西精益求精的艺术追求与创作态度,同时阐明了时局与权力意志对文本内容嬗变的微妙影响。
赵志军讲师报告
云南民族大学讲师赵志军作题为“内山鹑致曹禺的信札一通及其考释——兼论百年中日文艺交流中的内山家族”的报告,通过信札还原了《日出》公演的部分历史现场,并通过“内山鹑”“内山篱”等署名勾连出内山家族三代人通过内山书店和文化系统,对中日两国文学及文化交流的持续贡献。
林洁伟讲师报告
韩山师范学院讲师林洁伟作题为“‘文工会’的另一面——以档案文书为线索的考察”的报告,以档案文书为线索,揭示了“文工会”作为军政部幕僚单位的官方属性。从多角度展示了“文工会”甚少被关注的另一面,为全面认识“文工会”提供了一种可能性。
童一菲助理研究员报告
陕西师范大学助理研究员童一菲作题为“抗战时期的‘学人从政’——以叶公超公文手稿为中心”的报告,以档案中的叶公超公文手稿为基础,探讨了抗战时期“学人从政”风潮背后所暗含的知识与权力、文学与制度的深层问题。
唐田恬讲师报告
东北师范大学讲师唐田恬作题为“小议《梦花轩存稿》的文学文献学价值”的报告,从《梦花轩存稿》得见杨衔创作的基本面貌及文学趣味的变易与争鸣,并阐明其对辑补清人小家诗作、校理传世文献,补充文学史料等的文献学价值。
六、青年论坛
(一)青年论坛第一组(洪丽霁教授主持,黄立斌副教授评议)
洪丽霁教授主持,黄立斌副教授评议
青年论坛第一组合影
周口师范学院张伯驹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寇凤凯作题为“张伯驹《春游词》的成书及版本流变研究”的报告,分析了张伯驹与胡蘋秋的交往对张伯驹《春游词》三种版本变化的影响,并梳理了三种版本的先后顺序及彼此之间的联系。
伊犁师范大学讲师米兰作题为“从二史馆所见史料来看新诗与左翼思潮对王洛宾创作的影响”的报告,从二史馆所见史料出发,追溯上世纪初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和发展,探讨新诗与左翼思潮对王洛宾创作的影响。
南京大学博士史峻嘉报告题目是“‘文化外交’阵线上的陈西滢——以联教组织时期为中心(1946—1949)”,基于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的档案文献及文人日记书信,勾勒出陈西滢作为“文人外交家”与蒋彝、林语堂的交游及与鲁迅的纸上“再逢”,提供了“重观陈源”的历史视角。
上海交通大学博士张晓昱作题为“《子夜》的命名演变——作者与时代的选择”的报告,指出《子夜》的命名与茅盾在创作时的心路历程及修改过程密切相关,而且涉及当时的社会环境和作家自身的心态等因素。
上海交通大学博士段佳妤以“手稿修改与作家心迹:《骆驼祥子》的发生学分析”为题发表报告,基于文本发生学理论,结合《骆驼祥子》手稿的修改实例,探讨了老舍在创作与“再创作”过程中的思想轨迹。
东北师范大学博士徐月作了题为“文体学应用于作者确认的一个尝试——署‘施松卿’散文《在汽船上》的文本分析与作者考辨”的报告,借鉴现代文体学分析模式,从文体学角度实证分析得出,发表于1948年、署名为施松卿的作品《在汽船上》,实际是汪曾祺的一篇化名作品。
东北师范大学博士赵智堃的报告以“书画合一:论手稿中的图文关系”为题,从手稿视觉审美的角度出发,通过分析整理图文结合的手稿样式,论证手稿作为一种艺术形态所具有的视觉审美特征。
东北师范大学博士张行作了题为“北大日记知见录——王肯1954年北大日记手稿释读”的报告,分享了王肯日记中关于1954年在北京大学求学经历的内容,展现了吉剧创始人、著名东北文化学者王肯对文艺理论各领域问题的深入学习与广泛研究。
东北师范大学博士刘美顺子作题为“王蘧常书法手稿的艺术品格”的报告,提出书法手稿作为“日常书写”正逐渐淡出书家生活,直至当下进入“展厅时代”,但王蘧常书法手稿的艺术特征却越发凸显。
河南大学硕士郭小红以“哈佛燕京图书馆二齐藏手稿日记研究”为题发表报告,介绍对《丛刊》收录的清末佚名稿本日记进行整理的工作,揭示二齐所藏稿本日记的具体内容,发掘其文献价值。
复旦大学硕士张宝元作题为“路翎晚年小说手稿探赜——以《路翎全集》后四卷小说手稿编校为视角”的报告,以《路翎全集》后期编校过程中的手稿校勘工作为基础,分析校对过程中遇到的路翎手迹特点、书写习惯、手稿释读等问题,并论述路翎晚年小说手稿的潜在史料价值及作品的文学史意义。
(二)青年论坛第二组(马杰博士主持,童一菲博士评议)
马杰博士主持,童一菲博士评议
青年论坛第二组研讨
中国人民大学博士唐媛媛发表题为“发动机·联通体·加工厂——从《长江文艺》40余封编通信札看当代文学编辑的文艺实践”的报告,以《长江文艺》早期通讯员刘守华先生提供的40余封往来信札为材料,对中国当代文学编辑的文艺实践进行深入探讨。
上海戏剧学院博士后杨炀的报告题为“洪深任教国立剧专始末考”,认为洪深在国立剧专的三次任教经历,不仅体现了他在抗战期间实现戏剧志愿的主要途径,也反映了他对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理解的深化及其在戏剧教育中的实践选择。
上海交通大学博士徐寅忆作了题为“1980年代初的王元化与陈鸣树——新见王元化佚信二则”的报告,通过王元化寄给陈鸣树和《文学评论》编审卢济恩的两封信,揭示了陈鸣树研究转向的细节,展现了王元化对年轻学者的关心支持和作家与文学刊物编辑间的互动。
武汉大学博士胡耀报告题目为“朱光潜中训团受训史实考——兼及现存最早的朱光潜自传手稿释读”,指出朱光潜在1943年国民政府教育部的命令下参加了中央训练团第28期党政训练班,在此期间撰写的《中央训练团学员自传》手稿,为研究其加入国民党的时间、原因以及个人生活和思想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南京大学博士佟杨作了题目为“《桃李春风》的获奖、争议与老舍的文学坚守”的报告,根据档案所见,分析此剧获奖背后国民党文运会、中审会及国民政府教育部三个部门的合作关系,认为老舍在面对该剧的争议和国民党的拉拢的沉默态度,反映了他坚守国家至上的创作理念。
东北师范大学博士张翕然发表题为“赵清阁致胡文彬三通信札释读”的报告”,认为赵清阁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多产且命运多舛的女作家,同时也是重要的剧作家。赵与胡文彬的书信揭示了她晚年的生活和创作,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东北师范大学博士刘竺岩作了题为“网络时代的手稿传播:双重矛盾与未完成性”的报告,认为网络时代手稿传播面临着艺术价值与收藏品性质的冲击,以及技术介入导致的神秘性与真实性的质疑。尽管如此,手稿学研究通过考证实物与媒介化手稿的真伪,保持了其活力和学术价值。
东北师范大学博士梁辰以“赛博文本的创作主体与发生过程探究”为题展开报告,赛博文本在网络时代呈现出非线性、动态和互动性的特点,其创作和接受过程相互交织,挑战了传统文本的线性结构和固定性特征。这种文本形式不仅改变了读者的阅读体验,也对作者创作和文本传播产生了深远影响。
吉林大学硕士王川作题为“又是新波绿,潮回梦可通——从程千帆的佚诗说起”的报告,从程千帆和沈祖棻夫妇的佚作入手,追踪《绿波春远图》背后沈悫与徐琅的凄美爱情故事,呈现战时大后方文士群体的交游唱和状况。
曲阜师范大学硕士骆炀作题为“鲁迅、周作人兄弟与《子见南子》案及其他——新见周作人致刘子衡信札考释”的报告,认为新发现的周作人与刘子衡通信,涉及鲁迅《关于〈子见南子〉》的资料来源和周氏兄弟对《子见南子》案的看法,为研究鲁迅与周作人的思想提供了新的视角和资料。
东北师范大学硕士戴艺昕作了题为“从《水草拔河》手稿管窥余光中的诗歌创作”的报告,认为余光中的《水草拔河》手稿记录了其创作和修改过程,蕴含了他对诗歌韵律和意象的精心打磨,以及从摹景到情景交融的创作发展,为理解其诗歌创作的心路历程和驱动思想提供了宝贵的视角。
(三)青年论坛第三组(赵志军讲师主持,邵部副教授评议)
赵志军讲师主持,邵部副教授评议
青年论坛第三组研讨
中山大学博士王路正在线上发表题为“文天祥《六歌》手稿题咏及其文本的经典化”的报告,分析《六歌》手稿的流转、焚毁及题跋品评、诗歌哀吊活动,认为《六歌》经典化的关键在于自身独特性及易代之际特殊时代环境的影响。
复旦大学博士赵靖怡在线上作题为“从新文学到‘超我’——缪金源与胡适信件十通考释”的报告,在补全缪金源致胡适书信函件基础上,复原缪氏身为五四之子的文化形象,追溯缪氏与胡适的亲密往来和思想交流,并对缪金源“为气节而死”的命途选择再加思考。
四川大学博士刘昕怡在线上发表报告,题为“‘诗画互映’:1940 年代讽刺诗与漫画的共生关系 ——以‘马凡陀的山歌’为中心”,阐述了抗战胜利后“马凡陀山歌”与漫画在报纸上的“诗画互映”关系,为理解抗战胜利前后国统区新诗与其他文化方式相结合所形成的新的大众化方式提供了新的视角。
阜阳师范大学硕士方玲在线上发表报告,题为“沪版《大公报》所刊现代作家手迹考释 (1948—1949)”,分析沪版《大公报》在1948年末至1949年初刊登的21位现代作家的手迹影印件,认为这批作家手迹对于作家生平史料研究、战后文坛现象研究以及现代文献学研究均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山东大学硕士林才伟在线上发表了题为“藏书家傅以礼友朋往来信札辑释”的报告,介绍新发现的傅以礼友朋往来信札十余通及其对于研究傅以礼的重要价值。
东北师范大学博士姜城报告题目是“手稿的意义问题——人工智能时代的应用手稿学研究”,分析了AI人文时代的手稿意义问题,认为人工智能时代的应用手稿学不应是主体性的消失。
东北师范大学博士卢鑫的报告题为“舒新城与孙俍工交游考”,她从大型手稿文献《舒新城日记》中爬梳材料,考述了舒新城与孙俍工二人持续一生的交往与友谊。
南京大学硕士段凌矗发表了题为“从新见档案看首届院士选举中的古文字学者”的报告,从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馆藏档案入手,以选举时细节较多的唐兰为中心人物,举证六位古文字学者的评选情况,揭示1948年中央研究院首届院士评选背后复杂的民国文化环境。
山东大学硕士徐然题为“上海图书馆藏《宁寿古鉴》稿本发覆”,钩稽相关材料,对稿本内容体例、成书时间及文献价值做系统性梳理及介绍。
东北师范大学硕士王浩宇发表了题为“从文本到行动:《故事新编》手稿修改与鲁迅的自我诠释”的报告,认为鲁迅在《故事新编》手稿中几次修改标题,导向了鲁迅基于传统与现代两个维度上的自我诠释。
七、闭幕式
符杰祥教授主持闭幕式
徐强教授总结致辞
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徐强教授在闭幕式上作总结致辞,他指出,本次会议立足于学术前沿,拓展了手稿研究的新视野,深化了手稿研究的中外交流;与会学者的学科与职业背景多样,提交的论文视角丰富,从文学、艺术、科学、历史、学术、翻译、编辑、出版、教育等多学科领域聚焦手稿,话题跨越古代、近代、现当代,研究方法有理论演绎、史料发掘、个例解读、旧案发覆,充分契合了“跨学科视野下的手稿研究”这一主题。徐强教授从学术、交流、友谊与情怀等方面总结会议成就,认为本次会议必将推动手稿学研究的持续繁荣,提升中国在国际手稿研究领域中的话语权。
会场掠影
会场掠影
会场掠影
会场掠影
手稿摩挲
手稿摩挲
手稿摩挲
东师手稿中心发布《中国手稿与手稿学年度报告(2024)》
主办方与嘉宾合影
翻译组工作掠影
同声传译组工作掠影
同声传译组工作掠影
同声传译组工作掠影
同声传译组合影
翻译团队合影
会务组合影
往期回顾
手稿乃“祖本”,摩挲有体温。本公众号以“整理手稿遗产、推动手稿学术、弘扬手稿文明”为宗旨,秉持“文章与书艺兼顾,还原、阐释、鉴赏并重”的学术追求,立足东北师范大学新文学手稿文献研究中心,放眼海内外新文学研究界发布有关手稿文献及其他周边文献发掘、集藏、考释、研究等的前沿信息及学术成果。希望成为本领域有影响的咨询平台。
第二百四十六期
策划:徐强
统筹:王增宝
轮值编辑:徐晓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