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预告】王学振 | 全面抗战时期工业文学的突破

文摘   2024-11-09 12:18   吉林  

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联合课程第十六讲
全面抗战时期工业文学的突破

主讲人
王学振(海南师范大学)
主持人
袁洪权(贵州师范大学)
主讲嘉宾

王学振,教授、编审,博士生导师。曾任《重庆师范大学学报》编辑部编审、《海南师范大学学报》执行主编,现为海南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中国语言文学省级A类重点学科责任教授、博士点及博士后流动站负责人。主要从事抗战文艺、中国现代文艺思潮等方面的研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其中重点项目1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项、省(直辖市)级项目4项;在《文学评论》《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民族文学研究》《文艺理论研究》《新文学史料》《鲁迅研究月刊》《文艺争鸣》《小说评论》《南方文坛》《当代文坛》等重要期刊发表论文近百篇(其中CSSCI来源刊物40多篇),出版著作5部;获省部级教学、科研成果奖励8项;主持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中国现代文学”。先后入选海南省“515人才工程”第一层次、海南省有突出贡献优秀专家、海南省首批南海名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内容简介
中国工业文学记录了中国由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艰难转型,值得特别珍视。作为中国工业文学一百多年发展历程中的重要一环,全面抗战时期的工业文学取得了相较于以前的多方面突破:就主题意蕴而言,除了延续以前的主题,继续书写工人的苦难和反抗、揭示民族资本家的悲剧命运之外,还根据社会环境的变化作了适度的调整和开掘,工矿内迁、工业复兴以及工业化过程中人的改造都进入作品中,显得更为丰厚;就人物形象而言,资本家、工人等人物类型比以前更为多样和丰满,特别是官僚资本家、工程技术人员形象的成功塑造丰富了中国现代文学的人物画廊;就价值取向而言,对工业文明的态度更为理性,肯定、接纳而不是简单的否定、拒斥,正视其取代农业文明的进步意义,歌颂工业的伟力和对抗战的贡献。这些突破对此后工业文学的发展形成很大影响。
讲座时间
2024年11月10日 19:00-21:00
腾讯会议号
663-110-672
主办
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生培养联盟


往期回顾
【课程预告】熊 辉 | 翻译文学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
慕津锋丨浅析馆藏师陀《荒野》两章残稿
洪丽霁 | 关外·东师·手稿会
    手稿乃“祖本”,摩挲有体温。本公众号以“整理手稿遗产、推动手稿学术、弘扬手稿文明”为宗旨,秉持“文章与书艺兼顾,还原、阐释、鉴赏并重”的学术追求,立足东北师范大学新文学手稿文献研究中心,放眼海内外新文学研究界发布有关手稿文献及其他周边文献发掘、集藏、考释、研究等的前沿信息及学术成果。希望成为本领域有影响的咨询平台。

微信公众号:手稿研究

微信号:shougaoyanjiu

联系方式:wangzb0529@163.com

敬请关注、投稿、转发


第二百五十二期

策划:徐   强

统筹:王增宝

编辑:王增宝


手稿研究
手稿乃“祖本”,摩挲有体温。本公众号立足东北师范大学新文学手稿文献研究中心,放眼海内外新文学研究界,发布有关手稿文献及其他周边文献发掘、集藏、考释、研究等的前沿信息及学术成果。希望成为本领域有影响的资讯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