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汶谕 魏百一 楚梓煜|手稿展台组侧记三篇

文摘   2024-11-25 17:42   吉林  

摩挲下的温度:

东师第五次国际手稿学年会侧记


蒋汶谕

(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创意写作24级研究生)


东师手稿文献的结缘,还要从今年三月份说起。

那时我正为圆梦东师进行紧张的复试准备,闲暇之余刷到一段视频,视频中正是身着红色短袖T恤,手拿二胡,面带微笑预备演奏的徐强老师。当然配文也相当有趣:“徐强老师最是多才多艺,凡是有不认识民国学人手稿字迹,问他都能得到满意的解答。”

当时我便留意到了手稿。本科毕业前夕,朱洪涛老师也同我聊到了东师新文学手稿,更有幸瞻仰了23年鸭绿江年度专栏文集中名家手泽,赏读其中包括徐强、王增宝等多位老师们的文章。如今回想,也是收获颇多。值得高兴的是,两个月后,我如愿收到了从长春发往南通的录取通知书。


《纸上得来》、《名家手泽赏读》(2023)

《纸上得来》、《名家手泽赏读》(2024)


谁能想到,从接触到手稿资料到参加学习国际手稿会议只隔半年,更不用说同各位老师和同学一起完成这场会议的筹办。

会议的筹备是烦琐且要求细致的。十一号上完早课就去帮忙,我匆忙赶到会场,根据学姐的指示,收到的任务主要是贴桌牌,即快速用双面胶使一张单薄的纸立住固定。工作虽然简单,但论效率,我很快和同门好姐妹楚梓煜达成合作意向,我负责贴双面胶,她负责粘住。参会的嘉宾很多,且不少我只在书刊论文中见过,便觉这桌牌上的字不真切起来


制作完成的桌牌


午稍作休息,下午赶到会议室,终于要开始我们展台组的布置。桌椅的布置是最基础的,最难办的还是花了228元找货拉拉师傅从图书馆运来的两米多高的玻璃展柜,共有四层,皆用长一米的玻璃片隔开,每层放置了两块米白色展示台。整个展柜精致大气,且配置门锁钥匙,但值得吐槽的是,它仅可从侧门打开,让人帮忙把三块长形玻璃隔板取下擦拭干净,装回去真是伤透脑筋。展柜内壁对称打上螺丝,玻璃需从上到下尽量平行推进,保证能平稳地夹在四角螺丝上。理论听起并不困难,但实际操作起来着实困难。奈何我们展台组都是一群“手无缚鸡之力”的女生,增宝老师定然也不忍他的亲子弟们干累活,于是亲自出马。玻璃隔板块头大且沉,从侧放入时受力不均,要把它平行推进,就要更大的手劲腰力。增宝老师尝试了好几次都不见成功,我一看柜子的宽窄,提议一个人钻进去把后方够不着的玻璃托举住,这样稳住重心更容易把它架住。众人虽赞成提议,但柜底空心又恐塌陷,最后派“看起来较轻”的我尝试。

我还是第一次进展柜。


展柜


从最基础的确认参会人员,再到会场里外的布置,最重要的是现场手稿的展出……我以工作人员的身份见证了一次成功会议的举办,我以学者的身份收获了满满的知识。在众多展示的手稿真迹中,张翕然博士收藏的《史铁生致袁庆望信札一通》令我印象深刻。其中史铁生先生是这么说的:“坦率地说,我不太想写自传,至少现在我还不够中青年作家的格,只是业余作者……如果我以后能再写出一批像样的作品,再写自传不迟。”在当时,史铁生先生已有不少成就,这般谦逊不必多言,字里行间对写作的热爱与期待深深触动了我。


张翕然博士收藏的十三幅手稿


名家信札字迹各有不同,有的小巧娟秀,也有的苍劲有力,欣赏手稿,可从字迹窥见其人。这让我想起平日课上,老师们写得一手好字,叫人移不开眼,回头也要留意起自己的来……

我们展台组主要负责引导各位参会者观摩手稿并且整理、保护手稿。每次会议茶歇,各位专家学者移步到手稿展台。其中有国内外院校的专家、学者,也有各地研究馆员、手稿收藏家。面对这种大场面,开始我难免拘谨。会场人多,我站在展台一角,以便帮助嘉宾观摩手稿。就这声“汶谕”,在这热闹的会馆尤其突出,我赶忙上前,陈宏宙老师将《白鹿原》手稿影印本托给我展出。如获至宝,也不足以表达当时的心情。


《白鹿原》手稿影印本


最后需提,我在会议筹备初期多次与朱洪涛老师通讯,恩师由于学校事务无法应邀到场,着实可惜。

会议期间,我认识一群并肩作战的伙伴,有熟悉的同学,也有新认识的学长学姐,他们教会我的不止一星半点。现在回头去看,会议紧张筹备伴随大家互相鼓励,显得欢乐珍贵。

为留老笔再生花

——国际手稿学研讨会(2024)侧记


魏百一

(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文艺学24级研究生)


秋高气爽,天朗气清。在这样宜人的时节里,近百名来自各地的手稿学研究者聚集在北国长春,参与这场国际手稿学研讨会。这场会议筹备了很久,一直都是老师们和学长学姐们亲力亲为,临近大会开幕,我们这些刚进入学校的研一同学也加入其中,为大会的前期准备贡献了一份微薄之力。

10月10日下午,徐强老师就在会务群里通知研一的同学可以在学院里就位了,因为大会的名牌手袋已经到了,需要大家一起过去帮忙装袋。手袋制作精良,简约质朴,很有收藏价值,里面装了几本文艺理论的刊物其中还有两本由东师手稿中心主创的《纸上得来》与《名家手泽赏读》,由东师手稿中心组编撰。我在会务群里已经看过样图,小巧精致,即拿即看,但由于我那天的课程原因没能参与装袋,后来看到群里大家热火朝天忙活的照片心里十分向往,于是第二天一早来了院里想尽早参与其中。


大家一起装手袋


10月11日上午,301会议室里大家各司其职,有的人在调试设备,有的人在布置会场。这间教室刚装修好没多久,正是派上用场的时候。老师也在忙,同学也在忙,学姐看我们来了也是立刻给我们安排了任务,去摆摆名牌放放水什么的,但大部分时间我都还是无头苍蝇似的乱转,一来是还没有融入这个氛围,二来我对人名还不太熟悉,上午大致这般蹉跎而过。


301主会场内部


下午吃完饭我就回了学院等老师通知,没多久我导增宝老师叫我去了302。作为展台组,302是未来两天我们的主要根据地。教室的西南角立着一只柜子,老师说这是从图书馆借来的,藏家所藏的手稿将会被摆进去。柜子上积了些浮灰,看来也在图书馆里蒙尘良久,在走廊兜来转去寻得两块抹布,还了木柜一番新颜。其间我的同学们也陆续赶到,众人清理完灰尘将玻璃展台纷纷送入柜中,这一角算告一段落。又自走廊寻得些许零落桌子沿东西两侧墙打横摆放,302的布置大抵如此。

作为展台组,我们拥有提前观摩展品的特权,其中有老舍点戏的长卷,徐老师神情自豪为我们介绍。我感觉老舍先生的字圆润厚实,像一串串饱满的葡萄,滴溜溜地挂在信笺纸的竖线上,与他在文学史上给人留下的印象很不一样,但转念一想他笔下的小人物小角色也多是这样敦厚老实的形象,硬说字如其人倒也能牵扯上几分关联。


老舍点戏局部


10月12日上午7点,我一到文院就见到徐老师的学生,我们一同去了办公室,拿到手稿我先行回到302摆放。除去昨日观摩的老舍点戏,还有路翎、穆旦、朱自清这些大家的手稿文件,8点会议开始后有位学长又拿来零碎的几份手稿,等到茶歇开始302已然布置完毕,我现在展台周遭边看守手稿边听大家探讨手稿的内容。(我并非有意去听,实在是大家交谈的内容无非如此这般)大家基本都在聊这些知名大家的字迹与内容,这让我想到王增宝老师在这份报告提到关于艺舟双楫的问题,大意即对于手稿的研究应该是书法与文学捆绑在一起看,书画艺术是更为直观的,文学内容则是需要通过阅读再来审美的,二者结合也是一种表象与内容的结合,是一种双重的审美体验。晚上因为参观手稿的人不多,于是参加了青年论坛,听取了一些前辈们的报告,收获匪浅。


关于艺舟双楫的问题


13日上午7点,照常到徐老师办公室取手稿摆放。有了昨日的经验,今天已然算得上游刃,上午又是迎接学者们的参观。其间我看到了一位日本学者在和徐老师交流,他们身边有位口译同学。口译同学真的厉害,就像一座不同文化不同人群之间的桥梁。以前觉得翻译不过是把一种语言译作另一种语言,上了大学接触了形形色色的译本才知道门道很深。由于茶歇出了一点状况,于是被闲置,我也抽空去301听了这场会议的尾巴。其中来自巴黎高师王缜虹老师的报告吸引了我,或许是她在外求学的经历让她对翻译生成别有一番体会,虽然我对翻译也有一定兴趣但是基础知识掌握很少,所以她的发言我也只能一知半解。在她的报告过程中介绍了法国翻译相关的半年刊《Genesis》,最近的一期由于其诡异的构图被单列出来展示,令人印象深刻。再就是增宝老师关于艺舟双楫的问题,前文已有表述,在此不具。由于302缺人看守,于是听完增宝老师的报告后,我又返到302。


Genesis》杂志


13日中午12点,大会圆满闭幕。我和同学把302重新收拾一遍,桌子椅子纷纷归位,摆件手稿通通撤下,唯余西南角那件已然空空的展柜,就此展台组的任务告一段落,吃完中饭就回了家。路上发现树叶极红,似乎在学校里忙碌的这些天并未觉察这渐浓的秋意,一门心思都扑在这件事上了,原本想着休息一下,但是此时结束却有一种怅然若失感,就像从电影院里走出时的那种状态。叔本华将这种状态称为自失,产生于审美的过程中,审美中会有一种忘我的情绪在其中,这次参与手稿研讨会也算是一种自失吗?那么在大会进行的过程中,组成人员作为审美客体的同时,其实也是一种审美主体吗?但话说回来,能够参与这种规模的学术会议,见识到来自五湖四海的学者共聚一堂分享真知灼见,我感到无比荣幸,同时也感触良多。这让我意识到学习并非一个孤立的系统,诚然钻研琢磨推敲是学习的一部分,但交流沟通也是重要的学习途径,他人的观点很可能成为引燃思路的火柴,在观点的碰撞之中,体会其中的差异感受世界的多样,一方面是对眼界的提升,另一方面也是对掌握的知识进行一次补全。知识的确可以在象牙塔里几十年如一日地汲取,但正如陆游的“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次会议便是这种需要亲身经历的实践。希望未来我还有机会参与更多类似的会议,能够听取前辈们的观点在思维的疆域里驰骋对我而言也是前所未有的全新体验。

这次会议我属于展台组,要接触很多手稿,看着这些历经岁月冲刷的文字,我想到了王国维的二重证据法。以前在书本中学到的那些人物,总给人一种遥不可及的缥缈感,书本上的印刷体像是隔了一层薄雾讲述着历史上的某某,但是看到这些人留下一封封字体各异的书信手稿时,我仿佛回到了那些人握着水笔写下这些内容的时刻,亲眼看到涓涓墨迹沿着笔尖洇进纸张,有一种靠近作家的实感。作家也不再局限于作家这个身份,而是一个个真实地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的人。我觉得手稿的意义不止在于其收藏价值,它也让作家不再是藏在作品的背后,或者高高在上遥不可及,而是将他们还原为普通人的身份,从这个角度再回归到作品之中,经历了祛魅的作家,作品中某些看起来有争议的问题反而会更加确凿。

总归而言,还是非常荣幸能参与到这次会议还尽了自己的绵薄之力,它给我带来的收获比我想象中更多,思考与眼界是一方面,和老师与同学的关系也更紧密了,算是一次破冰之旅,希望有更多参与类似活动的机会。

手稿辉光里,勤勉护文澜

——文学手稿学术会议工作人员侧记


楚梓煜

(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文艺学24级研究生)


2024年10月12日,这是我人生中第一次参加学术会议。满怀着期待与好奇的心情,我报名了会议的工作人员。这是一次非常难得的学习和交流机会,我深刻感受到了文学手稿的独特魅力和学术价值。

“‘国际手稿学研讨会’(2024),定于2024年10月11日至13日在师大文学院召开,有能参加会务的同学联系我。@所有人。”在收到这条消息时,我正在电脑上做作业,这是我们第一次开组会时,我的导师王增宝老师提到的会议,组会结束后就想着我有没有机会可以参与一下下。在看到消息后,我赶忙点开导师的头像,情急之下点成了语音通话,又赶紧挂断,在聊天输入框写着:“老师,我想报名参加此次会议的工作人员可以吗?”然后立刻收到了导师的回复:“好的,一会拉你入群。”这一系列的动作让我的心怦怦跳。随后,王老师把我拉进了会务群,也带我走进了这个大家庭。

我们提前两三天就被安排了任务,了解了自己该做的工作。会议前一天我们赶过去帮忙,因为展台的手稿需要在会议当天才展出,所以我们先去“打打杂”,帮点小忙。首先,早上我到达学院刚好碰到了王老师,他正在和学长学姐们为会议海报发愁,因为立不稳的问题,大家又是找线、找石头,最后发现是海报没有插好。好吧,好在解决了。此时,我的同门汶谕同学刚好下课,我们碰面一起把会议人员“礼包”搬了上去,到了会场,我们看到学长已经在粘贴会议人员的名牌了,于是我们也坐下帮忙,人多力量大,很快就粘完了,但是我们坐一排重复性的动作真的有点像工场的流水线生产。下午,我到达会场,王老师正在安装展柜,还需要将展柜里的隔板一层层放进去,因为我们组都是女生,展柜的隔板又是比较厚重的玻璃,所以只能老师亲自上阵,在边上帮不上忙的我只能内心喊着加油。后来,为了弥补内心的“缺憾”,我和百一还有汶谕积极去搬桌子搬凳子,认真擦拭,摆放整齐,作为明天手稿的展台。准备好后,王老师带我们徐强老师的办公室,徐老师拿出了一些明天要展出的手稿,告诉我们该怎么拿稳,怎么摆放,拿着手稿的那一刻,我在想,我真的可以拿吗?这是我可以拿的吗?我们小心翼翼地托起手稿,脸上是藏不住的兴奋。最后,再去帮了一些小忙,我们今天的准备工作就差不多结束了。

第二天一大早,我们就开始摆放手稿了。作为展台组的一员,有幸欣赏到了一些珍贵的文学手稿原件及复刻,这些手稿承载着作家的创作心血和历史记忆,让我深刻感受到了文学的魅力和力量。我们小心翼翼将手稿放在桌子上,赶紧摆好,然后慢慢欣赏。当我第一次看到《老舍点戏》时,仿佛瞬间被拉回到了那个特定的历史时期。手稿上有一些修改的痕迹,这些涂改之处并非瑕疵,而是老舍先生在创作过程中不断思考、精益求精的见证,老舍先生以细腻的笔触描绘出一个个生动的戏剧场景,人物形象跃然纸上。我想,《老舍点戏》手稿不仅是文学作品,更是书法艺术的瑰宝老舍先生的字体独具风格,笔画刚劲有力,布局疏密有致每一个字都像是一幅小小的书法作品,给人以视觉上的享受。这些手稿是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它记录了那个时代的文化风貌和艺术成就,为后人研究老舍先生的文学创作和戏剧理论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会议的现场汇聚了众多文学领域的专家学者和研究人员。虽然我是工作人员,大部分时间都在幕后,没有完整听完每个专家的分享,但是由于是第一次参与比较大型的学术会议,心想着必须得各方面都要见识一下,于是见缝插针地坐在后面听了一些,这下让我对文学手稿的研究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也了解到了文学手稿研究的前沿动态和最新成果。例如,北京大学张剑教授从政治史、遗民史和艺术史三个维度整理研究《宝熙日记》,不同的视角会产生不同的发现,我也知道了在以后的论文写作中,要积极寻找横向维度,梳理归纳,拓宽思路。

同时,我也发现了很多自身的不足,我意识到自己在某些专业领域的知识还存在很大的不足,需要进一步加强学习,拓宽知识面,尤其是对手稿所涉及的特定历史时期、文学流派等方面的深入了解;在工作中,不善于表达自己,时常畏缩,虽然把交代的事情都做了,但还是要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与大家协调好、配合好。

但是,我还是要感谢学院和老师,给了我这么一个平台和参与其中的机会。在会议群里,我发现每个老师和学长学姐、同学们都十分认真地去对待这件事,甚至到凌晨还在整理资料,安排流程。在会议的筹备和组织过程中,我还结识了很多同级的同学,每个同学都充分展现了团队合作的精神大家分工协作,共同完成各项任务。严谨、坚韧、不放弃、不抱怨,是我从老师们和同学们身上学到的品质。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参加文学手稿学术会议是一次非常有意义的经历,通过这次会议,我不仅学到了一个学术会议的流程安排,还拓宽了学术视野,感受到了文学的魅力和力量。

· END·



往期回顾


陈 艳 | 关于钱钟书——严家炎的未刊手稿


吴燕 | 深秋乍冷,手稿温存


赵璐安 | 手稿会“三产”流水账


王雪晨 刘诗涵 | 共赴国际手稿会议(会务回眸两篇)

       手稿乃“祖本”,摩挲有体温。本公众号以“整理手稿遗产、推动手稿学术、弘扬手稿文明”为宗旨,秉持“文章与书艺兼顾,还原、阐释、鉴赏并重”的学术追求,立足东北师范大学新文学手稿文献研究中心,放眼海内外新文学研究界发布有关手稿文献及其他周边文献发掘、集藏、考释、研究等的前沿信息及学术成果。希望成为本领域有影响的咨询平台。


微信公众号:手稿研究

微信号:shougaoyanjiu

联系方式:wangzb0529@163.com

敬请关注、投稿、转发


第二百六十一期

策划:徐   强

统筹:王增宝

编辑:李佳禧



手稿研究
手稿乃“祖本”,摩挲有体温。本公众号立足东北师范大学新文学手稿文献研究中心,放眼海内外新文学研究界,发布有关手稿文献及其他周边文献发掘、集藏、考释、研究等的前沿信息及学术成果。希望成为本领域有影响的资讯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