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12至13日,由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与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中国现代文学馆联合主办的“跨学科视野下的手稿研究——国际手稿学研讨会(2024)”在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召开。
东北师范大学副校长邬志辉出席开幕式并致辞,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院长吴俊教授、中国现代文学馆李宏伟副馆长分别代表合作主办方致辞,中国台湾“中央大学”易鹏教授作为负责协调国际学者的联络顾问致辞。
尊敬的吴俊教授、王锡荣教授、李宏伟馆长,各位专家学者,老师们、同学们:金秋十月,东北大地稻黄米熟,丰收在望;北国春城天高云淡,层林尽染。来自国内外的70余名专家学者,携带着手稿文献研究的丰硕成果,前来长春,参加2024年手稿学国际研讨会。我谨代表东北师范大学,对会议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对各位的到来表示诚挚的欢迎,对各位领导、专家长期以来对东北师范大学以及手稿中心的关心与支持,表示由衷的感谢!东北师范大学根溯延安,是中国共产党在东北地区创建的第一所综合性大学。1945年9月,毛泽东主席在延安大学传达党中央决定:抽调一批骨干去东北创办“新型的东北大学”。一批作家、学者及文艺干部从延安出发,于1946年2月在本溪创建了东北大学。1950年,改名为东北师范大学,是新中国命名的第一所师范大学,也是当时全国仅有的两所“师范大学”之一,承担为全国的师范教育培养师资的重要任务。经过近80年的发展,东北师范大学已经成为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的综合性、研究型师范大学,中国教师教育的重要基地。近年来,作为教育部直属的6所师范大学之一,学校先后入选国家“211工程”首批重点建设大学、国家教师教育“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高校和首批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拥有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学、世界史、化学、统计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等6个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入选数量位居全国第19位、211高校之首。学校始终将党和国家的需要作为办学的第一选择,坚持“为基础教育服务”的办学特色,为国家培养、输送了30多万名卓越教师和其他各类优秀人才,被誉为“人民教师的摇篮”。中国语言文学学科是我校的传统优势学科,历史上名家荟萃、俊采星驰。除了公木、萧军、舒群之外,还有穆木天、彭慧、吴伯箫、李辉英等文学家,杨公骥、逯钦立、张毕来、李江、唐圭璋、孙常叙、郎峻章、何善周、吴伯威、蒋锡金、汪玢玲、孙中田等学者。这些文艺名家和学术大师,彪炳中国现代文学史和学术史,他们开创了东师中文辉煌的历史,奠定了东师中文高雅的文化品位、纯正的学术品位和阔大的学术格局,为新中国中文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的构建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近年来,学校进一步振兴繁荣哲学社会科学,高度重视中文等基础学科的建设,面向国家重大需求,瞄准关键点位,锐意奋进、开拓创新,在重大项目、高层次高水平科研成果、国家级一流课程培育方面,实现了一系列突破。中文学科在新一轮学科评估中也展现出不俗的实力。这些成绩既是广大师生共同努力的结果,同时,也得益于学界同仁的支持与帮助。在此一并表示感谢。同时希望各位领导和专家能够一如既往地支持和帮助我校中文学科的建设与发展。
文献研究是文学学术的基础。我校中文学科十分重视这一基础,历史上,多位学者在这方面作出重要贡献。古典文学领域有逯钦立先生的《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彪炳学林;现代文学领域,也有多位先生参与若干新文学大家的纂集工程,如蒋锡金先生参与《鲁迅全集》、孙中田先生参与《茅盾全集》、何善周先生参与《闻一多全集》,不仅嘉惠学林,也为东师文学院赢得了良好的学术声誉。以徐强教授等为代表的新一代学人,继承这一优良传统,在文献考校、纂集、手稿研究等方面做出了很好的成绩。2019年,文学院成立了新文学手稿文献研究中心,展开了多个大型手稿整理研究项目,迄今已成为国内手稿研究的一支重要力量。中心继召开“新文学作家手稿文献论坛”后,从2020年开始与上海交通大学联合举办国际手稿学年度会议,已经成功举办了四届,在国内外引起强烈反响。本次会议是东师连续主办的第六次手稿研讨会,也是第五次国际会议,同时又有中国现代文学馆这样的权威机构加盟联合主办。会议汇聚了来自欧洲、日本、中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十余名境外学者,以及来自全国各高校、科研文博机构的七十余位著名专家和青年精英,大家带来了最新的研究成果,就“跨学科视野下的手稿研究”这一主题展开深入的交流。我相信,这种交流必能将中国手稿研究推向一个新的高度。最后,预祝本次学术研讨会取得圆满成功!祝与会的各位专家学者身体健康,在长春度过一段美好而难忘的时光!谢谢大家!
今天,国际手稿学研讨会(2024)开幕了,这是值得庆贺的。很遗憾由于我公务缠身,无法到线下会场祝贺,谨在此表示衷心地祝贺会议的成功举办,并对所有国际国内来宾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自从2014年上海交大人文学院中国作家手稿研究中心发起第一次国际学术研讨会以来,已经走过了整整十年的历程,这次会议也是第十次研讨会了。这对于刚刚处在起步阶段的中国手稿学界来说,是很可喜的,也是很不容易的。且不论会议的成果有多大,也不论所带来的研究成就有多高,光是能这样坚持不懈,接连举办了十届会议,就是一个可喜的成果。更何况,在此过程中,中国的手稿学研究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其中最耀眼的成就,就是《鲁迅手稿全集》的重新编辑出版,还由此带动了一大波手稿挖掘、整理、出版和研究的热潮,从而造成了当下中国的“手稿热”,可以说开创了中国手稿学研究的新时代。这不能不说,这些成绩的取得,与中国手稿学界的努力,与中国国际手稿学研讨会系列会议的举办有着不可否认的关联。所以,可以毫不怀疑地认为,由上海交通大学中国作家手稿研究中心和东北师大新文学手稿文献研究中心牵头,得到国内各手稿收藏、研究机构的支持并踊跃参与,并得到国际手稿学界支持和呼应的国际手稿学研讨会系列会议,已经成为引领中国手稿学研究的核心动力,并走到国际手稿学研究的前沿,与国际手稿学界交流互鉴,这对于中国当代社科跨学科研究的开拓与提升,也是很有意义的。各位来宾:当代学术注重跨界、跨学科研究,而手稿学正是具有这种跨学科研究特征与特点的新兴学科,所以从国家社科研究管理部门到我们上海交大,都是非常重视、支持手稿学研究的。上海交通大学在2012年就率先成立中国作家手稿研究中心,同年就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鲁迅手稿全集》文献整理与研究”课题,由王锡荣教授担任首席专家,这个课题组后来对于新编《鲁迅手稿全集》这个新世纪最大的手稿整理出版工程作出了重要贡献,并培养出一支实力强劲的手稿学研究队伍。前几年符杰祥教授又承担了国社科手稿学研究重点项目,目前也已经将要结项。今年上海交大将出现第一篇手稿学博士论文,我们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也将对本院的中国作家手稿研究中心给予更大的支持,我们期待着它在中国手稿学研究方面发挥更大的引领作用,取得更丰硕的成果,期待着中国手稿学未来更大的发展,期待着与国际手稿学界有更密切的交流互鉴,共同推进中国手稿学研究发展,共同开创手稿学研究更加辉煌的未来!
今天我们齐聚一堂,共同参加“跨学科视野下的手稿研究——国际手稿学研讨会”。首先,我谨代表中国现代文学馆,向在座的国内外嘉宾表示最热烈的欢迎和最诚挚的感谢!感谢大家拨冗与会,交流分享手稿研究的最新成果和理论思考。近年来,在东北师范大学新文学手稿文献研究中心、上海交通大学中国作家手稿研究中心等专业研究机构、国际手稿学研讨会等国际化学术交流平台的引领下,在各位专家学者孜孜不倦的耕耘下,中国手稿学研究蓬勃发展,成为学界重要的学术活跃区和富有生机的学术增长区。今天,我们共襄盛会,正是希望通过跨学科的合作与交流,深入挖掘手稿背后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揭示其在人类文化传承与创新中的独特作用。我相信,在座的各位专家、学者都怀揣着对手稿研究的深厚情感与独到见解,大家的对话与碰撞,定能激发出更多新思想、新观点,为推动手稿学的繁荣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中国现代文学馆自1985年创建以来,一直承载着保护与传承、整理与研究中国现当代文学资料的重要使命,努力构建一个集学术研究、文化交流、公众教育于一体的综合性平台,2024年5月被评为国家一级博物馆。今天,我想借此机会,向大家介绍中国现代文学馆在文学资料的整理研究、保护开发等方面的最新进展与规划。中国现代文学馆现有藏品92.98万件,文物20.39万件,藏品涵盖书籍、期刊、手稿、书信、日记、录音、录像、照片、字画、实物。其中作家手稿是中国现代文学馆最为珍贵的藏品,大家耳熟能详的有茅盾的《子夜》、老舍的《四世同堂》、巴金的《赴朝日记》、萧军的《八月的乡村》,红色文学经典如罗广斌、杨益言的《红岩》,梁斌的《红旗谱》,杜鹏程的《保卫延安》,杨沫的《青春之歌》,曲波的《林海雪原》等。为更好地向公众、学界展示、分享馆藏的珍贵手稿,中国现代文学馆运用主题展览、数字化媒体等多种形式将作家手稿呈现给公众,不仅让大家能够直观地看到手稿原本,还能更为深入了解手稿背后动人的文学故事,10月14日《歌以咏志 星汉灿烂——“三红一创 青山保林”红色经典展》将在中国现代文学馆隆重推出,届时这几部红色文学经典的手稿也将会向公众呈现,欢迎各位嘉宾参观。作为学界重要的学术阵地,中国现代文学馆依托丰富的馆藏史料文献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这一权威刊物,重视中国现当代史料文献的研究与推介,致力于具有学术深度与思想含量的史料研究,特设“史料研究”栏目,支持具有重要史料价值、学术推进与理论建设意义的手稿研究,为手稿学的发展提供优质的学术平台。同时,为大力推进馆藏文献资料的研究工作,中国现代文学馆还计划同国家图书馆出版社等出版机构深度合作,推动馆藏数字化文献资料尤其是作家手稿的影印出版,为中国手稿学以及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研究提供更为丰富、更为专业的研究资源与学术支持。总之,中国现代文学馆将继续秉持“抢救、保护、研究、传播”的宗旨,进一步推动现当代作家手稿的整理与研究工作,加大征集力度、深化整理研究、推进数字化建设、加强学术交流,努力为学术界和公众提供更多优质的学术资源和文化服务。同时,我也期待本次研讨会能够成为一个促进国际文化交流与合作的重要平台。在全球化日益加深的今天,文化交流互鉴已成为推动世界文明进步的重要力量。希望通过对手稿及手稿学的研究与探讨,增进彼此之间的理解和尊重,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化基础。最后,我要特别感谢本次研讨会的筹办单位以及所有为会议筹备付出辛勤努力的工作人员。衷心祝愿本次研讨会能够取得圆满成功,共同开创手稿学研究的新篇章!谢谢大家!会议主办方认为由我作为负责国际学者联络的人发言比较合适,尽管我没有资格代表所有的国际学者,但我想或许可以聊一聊我是如何来到这里、如何参加这个会议的。主席和会议承办者、协办者已经介绍了这个会议的缘起,手稿研讨会议大概始于2014年,在过去的十年中,我有幸参与了由王锡荣教授和徐强教授组织的各种会议。对于在座的国际学者,我只能分享我的个人印象,我的印象并不代表他们真正的立场或观点。在我的记忆里,国外学者大多来自欧洲或亚洲。欧洲学者大多对所谓的现代手稿感兴趣,而日本学者,例如明星圣子和下午到来的井上隆史,他们感兴趣的是文本批评。因此,在我看来,我们来到这里的原因是渴望了解中国正在发生的事情。大家带来的研究内容可能与今天的讨论相关,也可能不相关,但大家会尽力使其具有关联性。因此,这次的会议有两个不同的侧重点:一是对现代手稿的起源性批评的兴趣,另一种更多是文本批评。希望通过此次对话,大家能够相互学习。非常感谢组织者和协办者的邀请和款待,让大家有机会参与到这样的对话中。我们共同的兴趣在于分享创作过程和工作进展。对于我们而言,现代手稿代表了不同类型的“进行中的工作”。我认为,通过参与这次会议,我们实际上也是在做某种“进行中的工作”,因为通过这次对话,我们可以相互学习,重新思考什么是手稿,什么是档案,以及我们都关心的相关问题。对我来说,我们在手稿上的兴趣是相似的,但我们处理手稿和定义手稿的理念却有所不同。因此,我认为这是一个绝佳的机会,希望未来我们还有类似的机会延续我们对现代手稿、手稿和档案的共同兴趣,同时也继续相互欣赏我们之间的差异。如果我们能够在这次以及未来的会议中做到这一点,我认为这次会议已经取得了某种程度的成功。再次感谢承办方、协办方以及主席的邀请,感谢你们提供的热情款待,感谢所有在此发言和聆听我们演讲的人。谢谢你们,也谢谢所有的国际学者!
往期回顾:
东师手稿中心|国际手稿学研讨会(2024)议程
余 竹 | 风来海上,波荡学林——国际手稿学研讨会(2023)记实
陈漱渝 | 浅议胡适《南行杂记》手稿
手稿乃“祖本”,摩挲有体温。本公众号以“整理手稿遗产、推动手稿学术、弘扬手稿文明”为宗旨,立足东北师范大学新文学手稿文献研究中心,放眼海内外新文学研究界,发布有关手稿文献及其他周边文献发掘、集藏、考释、研究等的前沿信息及学术成果。希望成为本领域有影响的资讯平台。
微信号:shougaoyanjiu
联系方式:wangzb0529@163.com
敬请关注、投稿、转发
第二百四十四期
策划:徐强
统筹:王增宝
轮值编辑:王增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