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高能周评:造车太卷,不如造车企

汽车   2024-09-29 08:10   辽宁  
世界越来越乱了,BP机、对讲机也能爆炸,今天不讨论电动车会不会远程爆炸,咱们聊点轻松的。
先来考考大家,你对汽车产业的了解有多深?
快问快答:奔驰大G是谁生产的?
可能你会说,“废话,当然是奔驰生产的!”如果你怀疑我出错题了,那说明你对汽车行业还有知识盲区。
其实提这个问题也是有感于当前的行业内卷,每个人都貌似不想参与,但每个人又深陷其中。在中国,稍微有点资源的都想造整车,有自己品牌多有面子!没有人愿意做配角,是因为主角光环在咱们的文化里好处太多了,就连地方政府都跟着扬眉吐气。
我直接说答案吧:生产奔驰大G越野车的公司叫麦格纳,产地在奥地利的格拉茨,一个典型欧洲小城。奔驰G在这里生产已经有45年了,从第一代到现在,并且将来的电动大G仍然会在这儿下线。
在一些中国制造商笃信垂直整合优势更强的时候,这家横跨欧美的零部件集团,正在通过与车企的广泛合作,深度介入研发和制造,找到了自己的独特定位。麦格纳现在虽然没有自己的整车品牌,却生产了很多让你耳熟能详的汽车。但是最吸引我、并且最想在这儿跟大家分享的,是它接近于“车企孵化器”的商业模式,给我们展示了“不造整车也可以活得很好”,希望能给国内同行带来一些启发。
其实麦格纳的总部在加拿大,历史更悠久的欧洲分部虽然也很大,但只占它全球428亿美元年营业额的一部分,是麦格纳在1998年收购过来的。收购的这部分就包括创建于1899年、现在生产奔驰G的整车制造部门麦格纳斯太尔。
为什么奔驰这种能力全面的车企也委托麦格纳生产呢?这就要分析它的客户需求了。其实主要有三类,一类,是车型高端、对品牌有贡献的,就像奔驰G,越野之王,品牌旗舰,溢价和存在感都非常高。但如果奔驰自己生产,就很不值,因为它销量有限,衍生车型还多,不适合大批量生产,所以交给比较擅长柔性生产的麦格纳来外包,就非常合适了。除了奔驰G,还有很多车也是这种情况,像宝马Z4、X3,MINI的几款,丰田GR Supra,捷豹E-Pace、I-Pace,还有最近在国内开始冒头的英力士,一辆风格很像老款路虎卫士的越野车。
另外一种需求更贴近中国企业的需要,就是借助麦格纳的能力来协助孵化新车企,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观致。麦格纳其实同时具备整车和零部件企业的研发与制造能力,这在全球也很少见。但它唯独不具备的是营销能力,因为那需要大量分散的资源,它对自己的认识很清醒,所以除了创业早期短暂生产了一段时间自有品牌整车之后,果断地停止,并坚定地回归“技术供应商”的定位,直到现在。
观致几乎是从零开始的企业,当时中国的产业链还不够完善,但通过麦格纳的辅助,打造出来几款从里到外都非常有欧洲味道的车型,甚至到现在还有不少车主舍不得换掉。
更新的例子是极狐,北汽研发积累相对薄弱,独立打造新能源品牌有难度,在与麦格纳合作后,极狐的几款产品很顺利地打造出来,加上品牌方自己的运营,新企业就慢慢孵化出来了。同类企业还有越南的自主品牌VinFast。
最后一类,属于探索性的车型,主要是针对未知市场的试验性产品,像无人驾驶车Waymo,索尼的Vision S等等。这些车需要创新技术,工程上会遇到难题,虽然让委托方头疼,但恰好是麦格纳的舒适区,所以它干得飞起,从设计到架构,到零部件,再到整车研发测试,麦格纳全部包圆了。
现在中国车企想进欧洲的意图非常明显,这跟麦格纳斯太尔管理层的看法一致。他们觉得中国企业当前在新能源车方面具有领先优势,并且这个优势在欧洲市场可以保有1年半到2年左右。在2年之后,回过神儿的欧洲日本车企就会效仿中国车现在的成功道路,追赶上来。所以这2年就是中国品牌进入欧洲最好的时间窗口。为此他们还在前不久的成都车展上推出了《2024中国汽车全球化之路蓝皮书》,阐述过完整的想法。
不过依我个人所见,这个1年半到2年的优势期其实比国人想象的要短,中国品牌在三电和智能化方面的优势是一部分,但出击海外更大的难点,其实是我们对欧洲汽车文化层面的不了解。不要以为新能源在国内一马平川,就可以向全世界复制,每个市场的特点都是非常不同的,如果产品定位和方向就是错的,贸然出海只会人财两空。
让这种深耕当地的成熟企业带路,从小批量做起,用本地人的成熟经验去验证市场口味,不断调整,用最小的成本在中国的新能源车技术和当地人的需求之间找到平衡,然后再展开大规模生产,不失为一条理性和稳妥的道路。
今天说到麦格纳,也是想提示大家一个思路:汽车行业也有条条大路,并非只有造整车这一条。整车制造和销售的确光鲜,但它需要的能力也非常全面,不是所有企业都具备的,国内造车的红利期早已经过去,一部分有优势的企业,不妨退而求其次,效仿麦格纳的经验,做一个低调的美男子,也算不错的选择。
“夫唯不争,故世人莫能与之争”,看来麦格纳很早就参透了这句话,125年来它一直在汽车产业的牌桌上,看尽风云变幻,却从来没被挤下去过。
而有志于走向欧洲的车企,也需要打破固有的思维模式。国内可以垂直整合的,到了欧洲就不一定能做到。不妨借助外力,走一些花钱少效果好的路径,摸清欧洲市场的喜好,跨越文化的隔阂与门槛,这才是真正的捷径。
想想现在欧、美、日品牌面对中国消费者一脸懵逼的心态,就可以知道了,汽车技术追赶起来不难,但是深藏于文化差异的消费心理是最难捉摸透的。让当地人来引路,借助他们的力量进入欧洲成熟腹地,看似慢,实则快。











































END









































往期精彩回顾

9.15高能周评:油不如电?说这话的非蠢即坏

9.8高能周评:欧美制裁可怕吗?

9.1高能周评:动力电池能用几年?

8.25高能周评:自动驾驶,继续PK

8.18高能周评:特斯拉和华为,智能驾驶双雄溯源

8.11高能周评:中国汽车,怀璧其罪

8.4高能周评:全球车概念是对利润的极限压榨


点个“在看”每天收到最新资讯!

高动能
汽车短视频、图文新媒体《高动能》,新车评论与导购的长期提供者,不玩虚、不偏向、不炫技。《高能车评》听得懂,《高能车讯》信得过,《高能周评》有格局。 致力于“为车主,说真话”,是信得过的消费高参。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