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3高能周评:它们为何都选这种构型?

汽车   2024-10-13 08:21   辽宁  
上一期咱们详细地拆解了自主五常里的三家,它们的插混电四驱构型各有特色,今天来说说其余几家企业。
首先必然要说到比亚迪。比亚迪的构型大家都很清楚了,销量巨大的DM-i插混支撑了每个月30多万销量的一半,9月份总销量甚至超过了40万辆。
DM-i的构型是P1+P3,配单挡变速器,是一个成本可控、非常务实的技术路线。比亚迪当前的混动路线传承了2008年起的三代DM技术,那时经济和性能两个方向逐渐泾渭分明。2020年比亚迪同步推出了两款插混,DM-i和DM-p,分别继承了不同的构型。但上市后DM-p市场热度不佳,于是比亚迪迅速把经济型的DM-i调整为主攻方向,立刻就成为主销产品,又恰好赶上对使用成本非常敏感的网约车市场的一大波红利,于是成就了比亚迪当前的市场领先地位。
比亚迪对DM-i的发动机做了不小的改动和创新,也就是把外挂在发动机上的很多附件都去掉了,什么起动机、发电机、压缩机、皮带轮统统拿掉,减少了皮带摩擦的浪费,从而提高了热效率;但也因此,它的高转速下散热能力也被弱化了,所以它最适合的场景就是中低速场景,也就是在城市使用。恰好这就是家庭用车、网约车最匹配的使用场景。
从DM 3.0开始,提供了P0+P4和P0+P3+P4两种四驱构型,第一种是低成本路线的双电机四驱,安装在汉DM上,但严格说它并非电四驱,毕竟P0对驱动的贡献比较有限,更多是用来起动和发电,因此驱动前轮的主要是发动机;第二种构型的两个驱动电机耗电增加,对电量需求比较大。
2023年,比亚迪推出了方程豹品牌,并推出越野车使用的DMO越野混动平台,尽管官方信息没有提及,但分析应该是P1+P3+P4的构型。其实它就是DM-p的变种,只不过为了给布置双横臂独立悬架腾让空间,发动机从横置变成了纵置布局,因此为了能驱动前轮,动力输出轴又转了90度,但构型并没有变化。为了提升越野表现,DMO还采用了前后电子差速锁和一个虚拟的中央差速锁。
长安汽车对混动的探索也挺早,但是它初期的iDD混动采用了P2构型,这是欧洲车企用得比较多的型式,技术上没有什么难度。后来竞争的激烈让长安感受到压力,于是2021年重新出发,在2023年推出了“新”的混动:单挡直驱的P1+P3构型,用在长安启源的车型上。
上汽涉足混动也挺早,2010年前后就开始探索P1+P2构型的EDU混动,并进行过几次迭代,但技术成熟度始终未能达到预期,因而成为了“先烈”。于是,2023年推出了采用P1+P3构型的DMH混动,从EDU算起这是上汽的“第四代混动”。
东风旗下的几家车企分别包装出了自己的混动系统:岚图品牌的岚海动力采用P1+P3构型,在追光车型上增加了后桥的P4电机,形成电四驱系统。风神和风行则包装出了分别命名为DH-i和PHREV的马赫电混,构型是P1+P3、配4挡变速器,但目前没有四驱版本。
广汽有两套混动系统,除了深度“借鉴”丰田THS之外,在2014年还开始研究自己的混动系统G-MC,也就是后来的钜浪。它采用P1+P3的构型、配2挡变速器,目前没有四驱版本。
大家可能都看出来了,我之所以把这些车都放在一期来说,就是因为它们“英雄所见略同”,都采用了P1+P3双电机两驱构型。这么多厂家选择这个构型,让它成为事实上的主流。
P1+P3构型总体上是经济取向的,在城市使用,节能、电车体验的优势极大;但如果搭配单挡变速,又限制了它们的高速表现,尤其长途高速行驶时,很难同时兼顾发动机高转速、发电量、有效散热这几个矛盾元素,成为系统上限。
剩下没有提到的自主品牌厂家,要么采用了增程,要么就是因为各种限制没有去发展了。
可能大家也发现了,我这两期对电四驱的介绍,都只是说原理,而没有提到数值,这是因为构型衍生出的技术特性已经足够复杂,我不想再罗列更多的数据来添乱,影响大家理解的难度。但我最后还是想用一组对比来说明构型的重要,虽然在电机规格、工艺等等大量细节上的确可以通过极致研发拉高数据,但能够决定混动系统地位和总体性能的,仍然只有构型。
奇瑞的P2+P2.5+P4构型,和岚图的P1+P3+P4构型对比看,它们都用了1.5T发动机,都是三电机四驱,岚图的系统最大功率和扭矩分别为420kW、840N·m;瑶光的混动系统最大功率455kW、系统最大扭矩920Nm,经济和性能两种取向的混动构型,差距还是不小的。
最后再来说说,电四驱的优缺点是什么?这部分很重要,大家一定听完。
优点就是电机:控制精确度高,接合平顺,无声、振动小,瞬时扭矩大;但电池增加的车重又削弱了一部分大扭矩的优势。
缺点虽然不多但也有点致命:电机不能长时间输出动力,通常国内电机最大输出功率可以维持15-20秒,欧洲以麦格纳的电驱为例,最大输出持续大约30秒;时间再长就容易过热,系统自动进入热保护状态,降低动力输出。所以电四驱不能长时间进行高强度的越野驾驶,更适用于操控、提升瞬时抓地力。这是长城的魏总一直坚持“硬派越野车要用传统的非解耦四驱系统”的原因。不过随着技术的发展,也许更好的调校可以缩小电四驱和机械四驱的差距。
电四驱的意义,至少存在于科技平权,豪华平权,安全平权三个层面,它让中国造的车更便宜,但更舒服、更节能,国外车企想要追赶到我们现在的水平,需要2-3年。插电混动技术可以算是中国车企第一次真正脱离西方体系的束缚,独立思考研发技术的重要成果。它昭示了汽车行业过去不曾有机会展示的真理,那就是:只要我们的思想是自由的,我们就可以是无敌的











































END









































往期精彩回顾

10.6高能周评:“电四驱”一网打尽

9.29高能周评:造车太卷,不如造车企

9.15高能周评:油不如电?说这话的非蠢即坏

9.8高能周评:欧美制裁可怕吗?

9.1高能周评:动力电池能用几年?

8.25高能周评:自动驾驶,继续PK

8.18高能周评:特斯拉和华为,智能驾驶双雄溯源


点个“在看”每天收到最新资讯!

高动能
汽车短视频、图文新媒体《高动能》,新车评论与导购的长期提供者,不玩虚、不偏向、不炫技。《高能车评》听得懂,《高能车讯》信得过,《高能周评》有格局。 致力于“为车主,说真话”,是信得过的消费高参。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