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时事
民生
政务
教育
文化
科技
财富
体娱
健康
情感
更多
旅行
百科
职场
楼市
企业
乐活
学术
汽车
时尚
创业
美食
幽默
美体
文摘
Science | 又到一年秋乏时,研究揭示我们为什么会困倦?
文摘
2024-10-01 23:45
福建
NeuroWorld
•
✦
神经世界 报道
✦
•
睡眠
是生命必不可少的过程,但其调节机制仍然是个谜。科学家们长期观察到,人在长时间清醒后会感到困倦,这种现象被称为"睡眠压力"的积累。然而,睡眠压力的生物学基础一直不清楚。
2024年9月27日,来自
日本东京大学等研究团队
在
Science
期刊发表了一篇题为
《突触化学遗传学揭示前额叶突触调控稳态睡眠压力的机制》
的研究论文。
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新的分子工具,证明了前额叶皮层兴奋性神经元的突触强度增加可以直接导致非快速眼动睡眠的增加和加深。
研究团队首先建立了一个兴奋-抑制神经元网络模型,并通过体外培养的皮层神经元实验验证了模型预测。随后,他们开发了一种名为SYNCit-K的分子工具,可以通过化学诱导的方式增加特定脑区神经元的突触强度。研究人员将这一工具应用于小鼠前额叶皮层的兴奋性神经元,并记录了脑电图和肌电图,分析睡眠结构的变化。此外,他们还使用共聚焦显微镜观察了树突棘大小的变化。
突触强度增加慢波活动增强
研究人员发现,当增加兴奋性神经元之间的突触强度时,神经元网络更容易进入"下"状态,产生慢波活动。在体外实验中,使用AMPA受体正向变构调节剂S18986增强突触传导后,皮层神经元群体的慢波活动显著增加。具体而言,在施加212 μM的S18986后,delta波段(1-4 Hz)的相对功率从基线水平增加了约40%(p < 0.01)。这一结果与理论模型的预测高度一致,支持了突触强度与慢波活动之间的因果关系。
SYNCit-K工具增强突触强度
研究人员开发的SYNCit-K工具可以通过化学诱导的方式将Kalirin-7蛋白转运到树突棘,从而增加树突棘的大小和突触强度。在体外实验中,施加A/C异二聚化剂后15分钟,树突棘体积平均增加了约50%。在体内实验中,SYNCit-K诱导的树突棘扩大效应持续时间更长,在给药30分钟后树突棘体积增加了约25%,并且这种效应在24小时后仍然存在。在海马切片培养中,SYNCit-K还导致了突触电流的增加,给药30-40分钟后,诱发的兴奋性突触后电流(EPSC)幅度平均增加了约20%。
前额叶皮层突触强度增加引起睡眠增加
当研究人员在小鼠前额叶皮层的兴奋性神经元中应用SYNCit-K时,观察到非快速眼动睡眠时间显著增加。在给药后的1小时内,非快速眼动睡眠时间从对照组的约20分钟增加到约40分钟,增幅达100%。同时,脑电图中的慢波活动(delta波段,1-4 Hz)也显著增强,相对功率增加了约20%。值得注意的是,这种效应是特异性的,因为在视觉皮层进行相同操作时并未观察到类似的睡眠增加。此外,在前额叶皮层的抑制性神经元中应用SYNCit-K也没有引起显著的睡眠变化。
睡眠过程中树突棘大小逐渐恢复
研究人员发现,SYNCit-K诱导的树突棘扩大效应在2小时后仍然存在,树突棘体积平均增加了约30%。然而,在6小时后,树突棘大小已经恢复到正常水平。这一动态变化与自然睡眠过程中观察到的树突棘大小变化相似。研究还发现,在正常日夜周期中,前额叶皮层的树突棘在暗相结束时(活动期结束)比亮相结束时(休息期结束)大约10%。有趣的是,当阻止小鼠睡眠时,SYNCit-K诱导的树突棘扩大效应在6小时后仍然存在,树突棘体积保持了约20%的增加。这些结果强烈支持了突触强度在睡眠过程中逐渐下降的假说。
总结
这项研究首次直接证明了前额叶皮层兴奋性神经元的突触强度增加可以引起非快速眼动睡眠的增加和加深
。这一发现为我们理解睡眠压力的生物学基础提供了重要线索,支持了突触稳态假说。研究结果表明,突触强度可能作为一种"睡眠沙漏",在清醒时积累,在睡眠中消散,从而调节睡眠-觉醒周期。这一发现不仅深化了我们对睡眠调节机制的理解,也为开发新的睡眠障碍治疗方法提供了潜在的靶点。
论文链接
:
https://www.science.org/doi/10.1126/science.adl3043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k0NDIwMjUwMw==&mid=2247487026&idx=1&sn=94a082ac46e5fb46b22c5c1f7b8a1458
神经世界
聚焦神经科学领域前沿,报道脑科学与人工智能领域的最新动态。
最新文章
揭秘快速眼动睡眠的神经控制中枢 | 神经速递 NO.17
Nature | 溶酶体功能障碍如何引发脑部疾病?
Science | 为什么我们能够思考、记忆和感知?科学家首次揭示神经递质运输的分子机器
帕金森病关键蛋白质的3D结构被破解
Science | 研究揭示神经元在不同行为状态下的电压变化
细胞"清洁工"出故障,研究揭示帕金森病背后的分子机制
Science | 免疫细胞参与大脑发育,科学家揭示社交行为调控机制
科学家发现溶酶体"出口"的机制
科学家首绘人类黑质区细胞图谱,发现帕金森病新靶点
蛋白质装配中方向错了会怎样?
Cell | 为什么我们的神经系统会逐渐"退化"?
研究首次揭示精胺转运蛋白的工作机制
Cell | 大脑如何将经历转化为记忆?研究揭示海马CA3区编码记忆新机制
Cell | 考前为什么特别想上厕所?科学家揭示大脑-肠道互动的神秘通路
Cell | 科学家呼吁动物智能的神经基础研究需要新思路
研究揭示为何有些运动员退役后会手抖
NEJM | 科学家开发创新疗法对抗致命神经疾病
大地震!AI解决蛋白质设计与药物数十年难题!掀起科研新浪潮!
Science | 化敌为友,原位树突状细胞重编程开创癌症免疫治疗新纪元
Cell | 突破!细胞脂质的清道夫:PLD3/4合成BMP调控溶酶体脂质代谢平衡
Science | 突触形成新发现,特殊脂质引导突触蛋白精准运输
研究揭示我们为什么会健忘
Cell | 为什么有些人容易做梦?
Cell | 人工智能发现超长RNA病毒
大地震!AI解决蛋白质设计与药物数十年难题!掀起科研新浪潮!
Nature | CRISPR筛选助力神经干细胞年轻化,让大脑重焕青春
Science | 精神分裂症从何而起?
Cell | 为什么老年人的肝脏修复会变慢?科学家找到新线索
Science | “上下左右”,能倒着说出来吗?猕猴大脑揭示空间序列操作的神经密码
202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揭晓!竟然颁给了人工智能研究先驱
2024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揭晓!microRNA及其转录后基因调控获诺奖!
Science | 基因治疗迎来"智能时代":渐冻症患者新福音?
Science | 我爱你,你是谁?科学家揭示海马体的语言理解密码
神经世界通知:10月18-20日“2024第二届高级酶工程与酶技术应用大会”--天津
Science | 又到一年秋乏时,研究揭示我们为什么会困倦?
Science | 灵长类动物的小脑与啮齿类动物有何不同?
AI颠覆合成化学之路—人工智能在化学合成及生物合成中创新应用技术论坛(10月25日—27日/上海市)
今日Cell | 脑脊液蛋白组学揭示阿尔茨海默病早期变化
杭州医学院金大智团队在艰难梭菌One Health物种间克隆传播研究中取得突破性进展
神经世界通知:10月18-20日“2024第二届高级酶工程与酶技术应用大会”--天津
Cell | 新型神经退行性疾病治疗方法:利用tau的“自私”本性,消灭它自己
颠覆想象,帕金森和阿尔兹海默症或起源于肠道!
Cell | 我们的大脑是如何控制睡眠的?
Nature | 肥胖新机制:下丘脑"神经纤维化"阻碍胰岛素信号
最新通知:10月18-20日“2024第二届高级酶工程与酶技术应用大会”--天津
3D打印皮肤进入新阶段 | 神经速递 NO.16
Science | 研究揭示神经元通过调控星形胶质细胞参与嗅觉信息处理
Science | 早C晚A的A!科学家揭秘维生素A如何促进皮肤再生
Science | 记忆也有保质期?揭秘不同"年龄"的神经元如何编织记忆
脑部疾病诊断新技术:科学家首次实现活体人脑正电子素寿命成像
分类
时事
民生
政务
教育
文化
科技
财富
体娱
健康
情感
旅行
百科
职场
楼市
企业
乐活
学术
汽车
时尚
创业
美食
幽默
美体
文摘
原创标签
时事
社会
财经
军事
教育
体育
科技
汽车
科学
房产
搞笑
综艺
明星
音乐
动漫
游戏
时尚
健康
旅游
美食
生活
摄影
宠物
职场
育儿
情感
小说
曲艺
文化
历史
三农
文学
娱乐
电影
视频
图片
新闻
宗教
电视剧
纪录片
广告创意
壁纸头像
心灵鸡汤
星座命理
教育培训
艺术文化
金融财经
健康医疗
美妆时尚
餐饮美食
母婴育儿
社会新闻
工业农业
时事政治
星座占卜
幽默笑话
独立短篇
连载作品
文化历史
科技互联网
发布位置
广东
北京
山东
江苏
河南
浙江
山西
福建
河北
上海
四川
陕西
湖南
安徽
湖北
内蒙古
江西
云南
广西
甘肃
辽宁
黑龙江
贵州
新疆
重庆
吉林
天津
海南
青海
宁夏
西藏
香港
澳门
台湾
美国
加拿大
澳大利亚
日本
新加坡
英国
西班牙
新西兰
韩国
泰国
法国
德国
意大利
缅甸
菲律宾
马来西亚
越南
荷兰
柬埔寨
俄罗斯
巴西
智利
卢森堡
芬兰
瑞典
比利时
瑞士
土耳其
斐济
挪威
朝鲜
尼日利亚
阿根廷
匈牙利
爱尔兰
印度
老挝
葡萄牙
乌克兰
印度尼西亚
哈萨克斯坦
塔吉克斯坦
希腊
南非
蒙古
奥地利
肯尼亚
加纳
丹麦
津巴布韦
埃及
坦桑尼亚
捷克
阿联酋
安哥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