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隐名出资人是否享有排除第三人强制执行的权利:(2024)最高法民申5649号

文摘   2025-01-04 11:39   江苏  

在(2024)最高法民申5649号裁定书中,最高院认定房屋的实际隐名出资人不享有排除第三方强制执行的权利。

本案中,隐名出资人与名义购房人之间系父母子女关系,这是当前社会中较为常见的现象,即父母出资为子女买房。法院认定,父母实际出资与子女名义持有房屋之间的法律关系即使生效,也只能在其双方之间生效,不得以此对抗案外人。

我国特有的房屋预售制度、不动产登记制度及房地产行情下行导致了层出不穷的执行异议案件,现有法律规定难以对极端问题全面妥善的处理。

本案之中,再审申请人(执行异议申请人)提出申请:(一)原判决事实认定错误。崔某珠、王某军提供了购房款支付凭证、银行转账记录、居住使用证明等一系列证据材料,足以证明崔某珠、王某军是案涉房屋的实际出资人和居住使用人。然而,原审法院却以权利人为王某为由,忽视以上证据,导致事实认定错误。(二)原判决适用法律错误。原审法院在认定案涉房屋所有权时,错误地将房屋购买合同上记载的权利人视为唯一合法的所有权人,忽视了实际出资人和居住使用人的权益。在本案中,虽然购房合同上的购买人为王某,但崔某珠、王某军作为实际出资人和居住使用人,已与开发商之间形成有效的房屋买卖合同关系。因此,法院应当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规定,认定崔某珠、王某军为案涉房屋的实际所有权人。

法院审理认为:本案的争议焦点是崔某珠、王某军对案涉房屋是否享有足以排除强制执行的民事权益。结合本案案情,分析评述如下:

《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第九条规定:“不动产物权的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经依法登记,发生效力;未经登记,不发生效力,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依法属于国家所有的自然资源,所有权可以不登记。”依照上述法律确立的物权公示原则和不动产物权登记生效原则,除法律另有规定外,不动产物权的转让,经依法登记才发生物权变动的法律效力。崔某珠、王某军并非不动产登记信息查询结果载明的案涉房屋产权人,对案涉房屋不享有所有权。

现有证据不足以证明崔某珠、王某军借用王某名义购买案涉房屋的事实成立。根据现已查明的案件事实,王某系与新疆某某房地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签订房屋买卖合同以及缴纳案涉房屋契税的主体。崔某珠、王某军主张其二人借用王某名义购买案涉房屋,以及其二人对案涉房屋实际占有,并提交了银行转账记录、物业费收据等证据。然而,基于崔某珠、王某军与王某之间系父母与子女的关系,日常生活中父母为子女出资买房以及在子女的房屋中占有使用的情况均较为常见。据此,崔某珠、王某军所提供的现有证据不足以证明其二人借用王某名义购买案涉房屋的事实成立。

(三)退一步讲,即便崔某珠、王某军主张的借用王某名义购买案涉房屋的事实成立,亦不足以排除强制执行。崔某珠、王某军与王某之间即便存在借名买房法律关系,也系订立该法律关系的双方当事人之间的内部关系,借名人所享有的债权请求权也仅在其与被借名人之间产生效力,既不能直接导致物权变动,也并不具有对抗第三人的法律效果。

而且,借名人亦应对其借名买房行为导致名义买房人与实际买房人不一致时可能带来的权利风险有一定的认知并应自行承担相应后果。

此外,申请执行人申请启动强制执行程序付出了时间、机会等成本,存在程序法上的信赖利益。比较而言,申请执行人的信赖利益应受到优先保护。因此,即便崔某珠、王某军主张借用王某名义购买案涉房屋事实成立,也不能据此排除强制执行。

综上,崔某珠、王某军的再审申请不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一十一条规定的情形,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一十五条第一款、《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三百九十三条第二款的规定,裁定如下:

驳回再审申请人崔某珠、王某军的再审申请。

更多信息,长按|扫描二维码
关注©宋祝君律师


往期推荐

违约致损不得请求精神损害赔偿的谬误之处

单位分配的无产证房屋能否排除第三方强制执行?

草签的工抵房协议,能否排除第三方对房屋的强制执行?

单方委托的鉴定意见是否具备法律效力

借款合同转变为商品房买卖合同的注意事项

约定归属子女所有的房产,能否排除第三方强制执行



宋祝君律师
该平台致力于分享专业的法律知识。咨询律师请加vx:13301085745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