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观一致”成为交友热词,尤其成为相亲中的第一项衡量标准。但很多人在谈三观的时候,根本不知道三观的内涵究竟是什么。
其实,很多人根本不配谈三观,因为三观是一种复杂的知识体系,需要经过艰苦的学习和残酷的磨炼方可获得,这意味着很多人不具备三观,这就如同很多人不具备大学学历一样。
我们总是能不假思索地讲出三观一致这种玄而又玄的话,这就如同几个小学没毕业的社会边角料在相亲中要求双方学历一致一样,这是没有意义的问题,因为你们根本就没有学历。
那么,当下流行词中的三观究竟代表着什么内容?在不具备三观的人眼中,或许自己好吃懒做,那么对方也好吃懒做,这就叫三观一致。
但稍具头脑的人可知,这种观念上的一致尚未具备人的属性,仍然停留在动物属性层面,即在动物层面上均可以讨论的问题,不属于三观的内容,因为即使不具备任何人类思维,也能在这种观念上保持高度一致,这不需要人的思考,仅仅需要动物的本能。人是动物的一种,当然具有符合动物性的方面。
三观究竟是什么?梁启超先生对此作出过精彩的解释:
人类心理,有知情意三部分。这三部分圆满发达的状态,我们先哲名之为三达德——智、仁、勇。
为什么叫做“达德”呢?因为这三件事是人类普通道德的标准,总要三件具备才能成一个人。
三件的完成状态怎么样呢?孔子说:“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所以教育应分为知育、情育、意育三方面。
现在讲的智育德育体育,不对。德育范围太笼统,体育范围太狭隘。知育要教到人不惑,情育要教到人不忧,意育要教到人不惧。教育家教学生,应该以这三件为究竟,我们自动地自己教育自己,也应该以这三件为究竟。
来源:1922年梁启超先生应苏州学界之邀所作的题为《做一个不惑、不忧、不惧的完整的人》的演讲
现在的学校教育,只能教给人浅薄的技术常识,而如何面对漫长人生中的种种困难,如何拥有平和的人生理念与智慧,是我们所缺乏的,但这对人生是最为重要的。
三观的建立,只能依赖刻苦的学习与艰难的磨炼。
因此,不要与浅薄的人谈三观,那只是在动物性层面探讨欲望而已。
往期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