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味”为何越来越少
文/长安居
在近十多年来,每临春节,人们总是感叹“年味”越来越少。有人又说,不是“年味”越来越少了,而是“人味”越来越少了,所以“年味”才会越来越少。
这种说法不无道理。
我们每个“人”确实都在退化,包括我在内。一位老人如果突然倒地,我是绝对没有胆量趋前扶助的,我为我的这种“退化”汗颜无地。大环境如此糟糕,一切也就都很容易理解了,换句话说,我们每个“人”只有不断退化,才能得以在这个不断恶化的环境中生存下去,这种环境中的“人”,又怎么可能会有“人味”呢?
以书法界的人际关系或“人味”关系而言,至于当下,一切多以“实用”“利益”为前提,身为“学生”者,如果不能为“老师”所“用”,以及不能给老师带来实际利益,几乎与“废物”无异,哪怕你的人品再好、专业再好,在“老师”那里也不会受到待见。倘若从这个角度着眼,当下书法界的“老师”们,其中的大多数,都非常像旧时代的勾栏女子了,有钱就能随时搞定呗。
当金钱、利益等代替了原本属于人的纯真质朴情感,书法家自然也就越来越没有“人味”了。当代书坛印坛的名家大都越写越差、越刻越差,很大程度上应与他们越来越没有“人味”息息相关。难道不是吗?
基于上述可知,在今天的书法圈儿,还是少谈一点儿“进入历史”、“超过于右任林散之”之类的豪言壮语为好。
我觉得当务之急,我们都应尽可能回归人类,并能辨别基本是非,先做一个有“人味”的正常人,这显然比什么都重要。
长安居刻十二生肖印(第三弹)
子鼠
丑牛
寅虎
卯兔
辰龙
巳蛇
午马
未羊
申猴
酉鸡
戌狗
亥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