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丹书法 || 化碑入帖 聊写逸致

文摘   2025-02-03 18:46   黑龙江  




2025“金蛇献瑞 



王 丹

1963年生于锦州,字复秋,号易斋,虎溪窑主人。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篆刻委员会主任,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文联委员,辽宁省文联副主席,辽宁省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西泠印社理事,辽宁省美术家协会中国画艺委会副主任、辽宁省政协常委、锦州市文联副主席、碣石印社社长,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书法院、中国篆刻院研究员。

出版有《王丹篆刻集》(日本陶玄社出版)、《王丹中国印·陶瓷印·书画集》(西泠印社出版社出版)、《王丹篆刻选集》(荣宝斋出版社出版)等,曾举办王丹金石书画展、王丹书画篆刻展等。



金蛇献瑞

2025



化碑入帖  聊写逸致


文 | 王 丹


我的书法创作,虽然一直以碑为主,但也未间断碑帖结合的尝试。总想着融帖于碑,融行于碑,甚至融草于碑。《兰亭序》、怀素《小草千字文》和苏、米诸名迹等,都是我的案头帖。平日里随手翻翻,时常临临,希望将碑之“涩”融入帖之“畅”,碑之“刚”融入帖之“柔”,碑之“质”融入帖之“文”,写出点变化,写出点新趣。



这件作品是印刻成后,余兴未尽,就着案头的剩纸余墨,也顺着印章上的句子,信手写来,不计工拙,未想碑帖,如倪高士所谓“聊写胸中逸气”。过后一看,竟然“帖意”颇多,算是偶得。



由此想到,苏东坡在《评草书》中所说:“书初无意于佳乃佳尔。”这件拙作,虽难称佳,但确是偶然欲书,即兴而作,约略近于东坡先生说的“无意”。由于“无意”,才带出了相应的“帖味”,开合之际,亦行亦草,较平常所书,显得流动不少。



前辈大家,不乏碑帖相融的高手。碑骨帖面,举重若轻,化实为虚,境界超迈。虽不能至,心向往之,因而略缀数语,以志感悟。






































































雅风传习
弘扬国学文化,分享国学经典;普及书法教育,传承汉字文化;分享美术素材,提高艺术修养。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