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什么老在写缅甸?看一下东南亚地图,我们随意在安达曼海画一个点,然后往北经缅甸到德宏瑞丽,另外一条主航线就是经马六甲海峡,南中国海,到达广州或上海,肉眼都可以看出两条线的距离相差一两倍。最关键的是如果能开通缅甸这条线,那就大大减轻了“马六甲困局”给我们的压力。
网上时不时在讨论在泰国克拉地狭挖一条运河来破解马六甲困局,这要牵扯到多少问题?挖运河又要投资多少?
而缅甸这条线是最近也最好修的,从瑞丽对面的木姐到缅甸皎漂港铁路全长才810公里,而且大部分地段是平原。
就因为缅甸的战乱,大家都把这条线给忽略了,连已经修好正在用的中缅输油管道都没多少人注意。
所以把缅甸乱的历史问题写清讲透,还是很有意思的话题,希望读者感兴趣。
老掸邦军在草棚里开会
上一篇讲到傣族格瓦拉昭内的活动,也就是他得到土司们的信任和委托,到处活动,联络各土司,准备和缅人对抗。
为什么要对抗?因为缅人根本就不遵守《彬龙协议》“各族平等”这个原则,掸邦政府各部门都被缅人逐渐渗透和掌控,他们对于历史上没有来傣族地区直接统治非常后悔,所以要充分利用英国人留下来的系统,彻底拿下各民族邦。而掸邦首当其冲,特别是国民党残军进来后,缅军又名正言顺地进入掸邦,更为彻底控制这地区提供了条件。
掸邦军在山里列队
上篇还提到昂山将军和傣族土司签订一个协议,让傣族同意把勐养密支纳八莫这些傣族土司区划为克钦邦。
在此之前,英国人已经把掸邦划出33个土司区(其中几个土司不是傣族),也就是大家都是昭法(因为傣族发音“昭帕”,所以过去中文会写成“座把”),包括果敢杨家土司也取得了昭法的地位。
老掸邦军
注意一个事实,明王朝划的缅北傣族土司是:木邦,勐密,勐养,蛮莫,勐艮。也就这五个中央王朝任命的土司就基本包括了今天缅甸的掸邦和克钦邦。但在缅甸独立时,已经分出来几十个土司,各土司的范围也就一两个县的面积。
即便这样,傣族土司还是接受了这些既成事实,他们只希望能维持自己的统治地位。这种退让,使同情傣族,双方通婚率很高的缅北汉人都看不下去,所以感叹:唉,摆夷,摆夷,咋个摆咋个依。(摆夷是缅北汉人至今一直这样称呼傣族,是明清传下来的习惯,也不算歧视),但中国强调的是民族团结,不准这样称傣族,凡是带着“夷”和“蛮”的叫法都禁止。
昭内
就这么一个几乎百依百顺的好脾气民族,缅人还要步步紧逼,让他们退无可退。都准备用武力反抗,但是谁也不敢先动,昭内后来和儿子聊起这些问题是这样表述的:那时候我们傣的昭法对缅人又恨又怕,又无可奈何,就希望用什么措施来限制缅人的逼迫。好比一群老鼠对一只凶恶的猫,大家商量:最好在猫脖子上挂个铃铛,它走过来一有响动,我们就赶紧躲。
但是找不到那只给猫去挂铃铛的老鼠。
于是横下一条心:都这样了,反吧。以其当鼠,不如当虎!
所以后来的掸邦军,很多都是用虎来作标志。
上层土司要反,派昭内到处暗中联络,那么广大的老百姓怎么想?如果老百姓不支持,就土司们是反不起来的。也就是说,如果缅甸政府好好发展经济,改善民生,让各族老百姓的日子过得比英国人统治时候还好,那么没几个人会支持土司的。傣族老百姓都比较温和,你让他安静过日子,谁来当大官他们并不关心。
掸邦傣族妇女
很不幸,缅人是以征服者姿态进入掸邦的,他们以前打泰国打老挝,都是为了抢到东西,作为战利品,抢好就走,以后再来抢。而此刻进入掸邦的缅军和政府人员,不但要抢,还不走了。
当然不象过去那样直接抢,而是各种摊派,各种收费,特别臭名昭著的“抓伕”(派工,要款),到上世纪90年代还在明目张胆在做,他们不觉得那样做违反军纪,而是作为占领者的权力,是合法的。
这下子老百姓也忍不下去啦。
于是到处布满干柴和稻草,只要一点火,就会烧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