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旅游低价竞争 网络代替人工操作 迷信互联网 电讯诈骗乘虚而入
泰国是东南亚的著名旅游胜地,疫情前每年四千多万外国游客进来,超过全国人口的一半,使之成为东南亚旅游的首选地。
而中国游客更是达到每年千万人次的流量,是来泰旅游的第一大客源国,以致于现在全泰国到处都有中文标志,旅游景点里的各种服务人员都已经有许多人会中文---尽管讲得不标准,但已经能基本沟通。
这在二十年前是不敢想象的。
但是目前有关东南亚,在中国最火的网络热搜词是“电诈”“割腰子”“每年有二十万人从泰国被拐卖走”。
请看这些胡说八道的博主,他们的惊悚话题实际上把电诈的危害性给掩盖了!
红口白牙的小姑娘
正二八经胡说八道的小博主,估计缅北在哪个方位她都不知道
看了这些无聊故事,人们的结论是:不要随便去东南亚,在家就没事!
殊不知电讯诈骗是无孔不入的,你坐在安全的家里,说不定一个电讯诈骗就会钻进你的手机。
我这里要认真提醒的是:目前在缅甸某些军阀割据的地盘,老挝,柬埔寨边境,甚至在泰国的某些角落,电诈窝子到处都是。
许多主持电诈的是中国人,专门针对使用中文的人进行电讯诈骗。
诈骗窝子里的操作人员除了以中国人为主,还有不少当地会中文的华人青年,他们把这个当做正当的谋生手段!没有罪恶感!
而这一切的恶果,在某种程度上又和中泰旅游市场的蜕变多少有关联。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让我慢慢道来。
1.起初泰国旅游很赚钱
泰国旅游原本很好赚钱(1997年前后),那时中国人出国难,都是有身份有地位的人才能出国考察和旅游,最起码也是有可靠工作单位的人,才可以办到护照,旅行社才敢带你出来玩。这样一来,对泰国地接的要求也严格,会有各种限制。导游每天多少费用都由公司出,所以接待成本高,差价也大,利润当然也大,能接到中国旅行团,等于就可以数钱。
而客人到泰国后,处处感觉新鲜,啥都想买啥都想看,那时泰国正在高速发展,继亚洲四小龙(台湾、韩国、新加坡,香港),差点成四小虎(印尼,泰,马,菲律宾),基础建设和现在已经差不多,都是高楼大厦,公路宽敞,满大街私家车;而90年代初的中国私家车还特别少,一个单位就几部车;不像现在到处都是私家车。
那时客人到泰国都感觉开了眼界,所以爱购物,特别喜欢猎奇,就暗中看一些行程以外的节目。于是旅游的第一个魔鬼—-----自费,出笼啦!
泰国的旅游风光
2.偷卖自费看到商机
这20多年来,泰国导游对中国游客推自费已经是常态,而且是引发矛盾最多的一个旅游内容。
原先所谓的“自费”是真正意义的自费,含有自己暗中掏腰包,自己悄悄跟导游去看;甚至是违反规定的,如果公费旅游的人偷出去看特别表演,被告发了回国要受处分,弄不好会被开除公职。
人就这么怪,你越禁止越引起非看不可的冲动。这样导游就以冒险为由收取比实际门票很高的费用。结果往往暗中赚到的费用比公司发的出差费还高。
这就诱发投机!特别台湾来的导游发现接待中国大陆同胞,利润空间很大,于是就萌发了自己创业的念头。
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不想当老板的员工也不是好员工。
很快就有人新开炉灶。
到处是游客
3.低价竞争开始了
泰国是个温和社会,谁来了都会情不自禁地受影响,满怀创业冲动的新老板们做事也要顾及泰国人的感受。
新开旅行社不能直接抢原老板的老客户,比较讲究的就开新平台,拓展新市场。
最便捷的路子就是和中国经常带旅行团来的领队(全陪导游)商量开旅行社:一个组团,一个接团,共同发财。领队经常跑泰国,自然也了解许多泰国导游的赚钱内幕,心也早就活动开啦。导游和领队说好了是合作无间,说不好听就是狼狈为奸,大家都比较年轻,充满活力,又谈得来,自然就好合作,于是回国就在大公司里承包一个部门,或者直接开小旅行社。
这种新开的社,除了对泰国行程的熟悉,会忽悠,比较吸引人的就是靠低价来拉客。
初具规模后,原老板的客户自然就流向新老板公司。
反应过来的旧老板也不服:我的所有资源都比你占优势,你能低价接,我当然也能!
谁怕谁?
低价竞争的模式开始啦!这是1999年以后的事。
1999年底本人在芭堤雅带游客出海游玩,这是船家小妹
4.自费为啥遭人恨?
泰国导游赚钱,一靠自费,二靠购物佣金。说老实话,泰国旅游购物店的管理比较严格,商品的值和价之间还是比较合理,游客因为购物和旅行社,或者导游产生矛盾的不多。
冲突最多的是自费!
原因是,以前自费是“自愿悄悄地偷着消费”,到后来变成了强迫,是“必须自掏腰包的费用”才叫自费!
但游客不理解,过去公费旅游较多,另外消费叫自费是合理的,那么现在游客是自己出来旅游,没有单位组织,没地方报销,所有费用从头到尾都是“自费”,怎么到泰国还要另外再收费用?还必须得交!
最后是成本和卖价之间差别特别大,1999年前后,一张特别表演的门票底价是150铢,导游卖1500铢是正常的,相差10倍。
游客一旦偶尔知道真相,吵翻是大概率的事。
当然,游客知道底价的机会不多,原因是自费的主战场----芭堤雅特别配合导游,全泰国最会照顾导游的旅游城市,非芭堤雅莫属!
我说的是20年前的事,现在不好说。
1999年泰国中文导游的造型:手机,珍珠鱼(鳄鱼)皮包,皮带,佛牌
5.芭堤雅旅游环境的变化
20年前,芭堤雅处处是导游可以拿佣金的地方,而且是神不知鬼不觉,甚至游客也不反感;或者说游客根本斗不过导游。因为当地从旅游景点到小餐厅老板,很多人都把导游当亲人,注意是亲人,不是爷!让导游感觉很暖心
我个人的亲身经历:
第一次拿到客人吃海鲜的佣金1500铢。
带5个客人去吃海鲜餐,客人吃得高兴,觉得很合算。以后我就经常带客人去这家餐厅吃喝。店家也没有拿出另外的菜单来宰我带去的中国游客,不管是欧美游客,韩国日本游客,也是这套菜单。也就是店家只是把自己利润的一部分拿给了导游。
娱乐场所照顾导游:有一次我要带领队和她的两个朋友去玩(不宰),结果半路碰到另外一个导游,他们就让他带去玩,结果几天后我拿到一个卡拉OK的2000铢佣金,说是我的客人消费的。
以后我自然也经常带客人去那里消费。
还有表演场所对导游的配合,门口会用中文写着:门票2800铢
如果游客私自找上门,他们确实是会收这么多,不会悄悄卖低价。
只有导游报上公司名,马上就能拿到150—300铢的底价。
这样导游在推自费过程中就有底气。
低价竞争越来越厉害,导游压力更大,于是就会教那些餐厅老板:搞两套菜单,我的客人必须加往上加价!餐厅也只能跟进。
这种优待导游的旅游环境,多少会误导旅行社觉得利润空间还很大,又推着他们继续往底价竞争的路上狂奔而去。同时,一个重要的推手——旅游购物店也下场啦!
芭堤雅是导游和中国游客斗智斗狠的主战场
6.疯狂的低价游
泰国几个大旅游购物店都是一条龙服务,从珠宝店到小土特产店,都是一家,同时几乎免费提供豪华旅游大巴车给旅行社,这样从机场出来到几天后送回机场,大小购物店,必须进他家,丝毫不能乱,管理都很规范质量和价格都有专门团队来管理。
当发现中国旅游市场的潜力之后,几个大购物店也互相竞争,自然给旅行社开出不少优惠条件,甚至先垫周转资金,只要你能把一批又一批游客送进他们的购物店,都尽量满足旅行社要求。
有那么多的自费项目可以杀,再加上有了购物店这个后勤大本营,一个个新开的旅行社开足马力去跑中国市场,最大的杀手锏就是低价!
从低团费,到零团费,再到负团费(就是泰国旅行社去向中国组团社买人头)。
这种买人头当地行话叫“退KB”,鬼知道这是哪国的英语,反正大家都知道就是去买人头。
最疯狂时要向中国买1000元人头!
也就退给中国组团社这么多,那边又以很低的价格吸引游客来报名,买了机票,留下一点可怜利润就把游客送去机场,踏上了被宰与反被宰的斗争之路!
假如泰国地接成本是每人1000元,再加上给中国组团社的1000元,全部2000多元的成本就要靠导游化舌为刀,从机场出口一路砍杀,一直砍到送回机场。
运气好,导游厉害,客人爱消费,不计较的就能赚到钱,运气不好的就一路磕碰,甚至丢团,与游客打架,亏本,被投诉。等等。
自费成本和卖价相差十多倍,游客跟导游出去吃个海鲜餐也比自己去要贵一倍,这都是常态,如果客人不积极让导游宰,购物也不多,那2000元窟窿就填不上!
原本是旅游胜地的泰国,人们温和友好,风光漂亮,这时候却成了中国游客和导游们斗智斗狠的战场。
在这样的环境旅游,导游和游客之间又该怎么相处?
导游和游客的融洽关系令人回味
7.泰国导游的真实处境
1999年以前是泰国中文导游的幸福岁月,拿到行程就等于拿到钞票,每团赚个几万甚至十几万铢都正常。
1997年金融风暴泰币贬值,中国游客感觉带出来的钱平白涨了一倍,所以花起来特别爽快,而泰国的物价并没有上涨多少。
所以那两年泰国导游发了财的不少,头脑灵活又敢闯的都当起了老板。
随着低价竞争的开始,导游工作也逐渐走向赌博化。也就是导游必须给公司付人头费,从开始的500到后来的几千铢甚至一万。
那么能不能从游客身上赚到钱来填这个坑,在很大程度上要看运气。把坑填了还赚到钱,都高兴,填不了这个坑,导游就要和公司讨价还价,讲不通就丢团,也就是把旅行团丢在半路,导游一走了之,让公司来收拾烂摊子。
这个不负责任的导游又到一个缺导游的新公司应征,一通忽悠让老板相信自己的能力,于是继续当导游。
为了防止导游的甩团行为,旅行社又出一招:导游必须留保证金在公司!一般是结账时把该付导游的钱留到一定数额,几万到10万铢不等。如果导游没有出差错,有正当理由要辞职离开公司,保证金才会还给导游。
但我认识的不少导游,没几个能拿回保证金,有的是公司倒闭,有的是因为各种原因(比如被游客投诉),导游和公司吵翻,保证金自然被扣。
不管怎么样,泰国旅游市场毕竟容量很大,所以还是养活了一大批非法与合法的导游。
绝大部分导游温饱没问题,也能买车买房成家养活老婆孩子。而且当过导游的也无心干其他工作,也只有一边发牢骚一边拼命带团。
开了公司当了老板的导游们,一部分倒闭(我认识的公司在曼谷和普吉倒闭的最少10家),今天是开豪车的老板,过几天又穿着短裤在沙滩上带游客下海,都是常态;还有少数欠了帐跑路的;一部分能勉强维持,不死不活继续寻找突破口;还有越干越大,动了当地泰国人的面包,被告发,一查果然有违法行为,于是被罚被没收财产;也有发了财转行做其他,正常发展。
总之,旅游市场如江湖,兴兴灭灭都正常。
很多时候市场决定一切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