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来回顾一下查找肿瘤编码的方法:
五步骤:(不能颠倒)
1.确定肿瘤形态学的主导词。
2.在卷三的第一部分索引中查找肿瘤形态学编码。
3.在第一卷中核对肿瘤的形态学编码。
4.根据形态学编码的动态,在索引中(1364页)肿瘤表的相应栏内查找肿瘤的部位编码。
5.在第一卷中核对肿瘤的部位编码。
下面有个例子:
患者男,66岁,发现腋窝肿物10年余,近期增大来院,做“行左腋窝瘤床扩大切除术+左腋窝淋巴结活检+胸小肌内侧淋巴结活检”,病理报告“(左腋窝瘤床广切标本)皮肤组织皮下纤维、脂肪组织见小灶异型上皮样细胞巢(结合病史及免疫组化结果,考虑汗腺癌)”。
病理报告显示,汗腺癌,确定主导词“癌”
查疾病和有关健康问题的国际统计分类ICD-10【第三卷】
癌
-汗腺(M8400/3)- 见肿瘤,皮肤,恶性
由于找来找去找不到“腋窝”的部位,就往大一点的部位靠一下,最后找到躯干。
肿瘤
-皮肤
--躯干 C44.5(原发)
卷一再去核对一下,应该没啥问题。
手术操作再根据手术过程,最后编码86.4(躯干皮肤病损根治性切除术)。按照医保CHS-DRG2.0分组规则,入组JJ19 皮肤、皮下组织的其他手术 0.5062。
如果不查编码工具书,只是单纯的看医生的临床诊断和手术部位,一搜国家临床版ICD-10编码库,“C76.100x011 腋窝恶性肿瘤”,部位对上了,腋窝,癌,恶性的,完美,好,就它了。再加上手术操作“86.4(躯干皮肤病损根治性切除术)”,一测试,CHS-DRG2.0入组,完蛋,RQY_R组,歧义病案。
是不是手术不对?用“83.3900x017 软组织病损切除术”,还是不行,歧义组。看来不是手术的问题,是诊断的问题吧。于是好好查一下工具书,看看是不是编码问题。
总结一下,其实有时候入组到歧义组了,并不是分组器真的有问题(当然分组器有问题的时候也是常有的事情),有时候可能是我们违背了编码原则,我们没有查书,没有按照规矩办事,所以分组器就会做决断,不让病案入组。
这个案例来自“不正经病案人粉丝交流群”里一个小伙伴的提问,提问为什么“腋窝恶性肿瘤”的诊断不能正常入组,所以我有了这个想法,总结一下。
虽然DRG已经实施好几年了,病案数据质量近几年的关注度空前的高,但是病案数据还是会存在很多我们未曾关注到的错误,或者陷入我们习以为常的认知误区导致错误。
这时候应该拿出老徐的病案编码员八荣八耻来警戒一下诸位编码员了。
《八荣八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