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新年伊始,“价格战”的硝烟仍在弥漫。
新的一年,市场格局将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预见2025,中国汽车三十人智库邀请华登国际VC合伙人金伟华,共同对汽车行业未来趋势进行探讨。
核心观点:
比亚迪是否延续2024年的增长势头不重要,原因有两个。 逆全球化的趋势在持续,地缘政治也对企业全球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我们全球化的过程建议向日本学习,他们真正的融入进了全球的生态链。这个过程涵盖了从技术、物流、金融,到对当地文化环境的融合。日本五大商社就扎根在世界各地,为日本企业的全球化提供这样的帮助。 端到端的发展在走向兼容的状态,纯端到端可能只是一个发展阶段。 中国车企智能化体系搭建,需要考虑三个维度。 投资一个产业,华为会推演未来十年的发展战略,并不是所有企业具备这样的能力。很多企业的投资停留在五年,并进行摇摆。
“我们的全球化应该学日本”
智库君:您觉得2025年,中国汽车市场的竞争格局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在2024年拿下“三冠王”的比亚迪,增长势头是否将延续到2025年?
金伟华:企业目前智能化能力和资金能力决定了其智能化的发展,这会使得头部效应更加明显。但是,总体来看,明年的竞争格局不会有太大的变化。
我认为,比亚迪在2025年是否延续2024年的增长势头不是最重要,两方面:第一,2025年国内、全球市场需求疲软的情况不会明显改善的情况下,作为龙头逆周期建立可持续生态链最重要;第二,逆全球化的趋势在持续发展,地缘政治也对企业全球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建立适合全球化的可持续体系更为重要。
智库君:激烈内卷之下,目前供应链的情况如何?
金伟华:目前,供应链的韧性已经到了极限。我认为,车企不应将目光局限在国内的存量市场。国内的蛋糕越分越小,车企内卷将进一步导致产业链上下游失去盈利的能力。继续卷下去,供应链会持续亏损,这样的体系不可能有能力持续研发及建立高品质的制造体系,是不可能持续发展的。
智库君:许多车企出海过程中选择在当地建厂,从而实现本土化,也面临一些现实挑战。对此,您有什么建议?
金伟华:汽车产业全球化需要基于各个国家可持续发展目标建立起当地生态,并非简单建厂能够达到。出海他国,在建厂之后如何发展?如何与供应商合作?无论与当地还是中国供应商合作,合作过程中能否维护好供应商的利益?丰田的全球化是很好的榜样。丰田全球化过程已经形成了一套体系,通过销售先行感知市场、铺开维修一步步进入新市场。
我们全球化的过程应该先向日本学习,他们真正的融入进了全球的生态链。这个过程涵盖了从技术、物流、金融,到对当地文化环境的感知。日本五大商社就扎根在世界各地,为日本企业的全球化提供这样的帮助。
日本融入全球生态链中的亮点是,其全球化不是一家企业就能实现的。即便是丰田,旗下仍然是多个企业相互扶持,丰田汽车提供产品、丰田商社经营物流贸易、还有爱信集团等等。
期望我们国内的龙头企业能够看得远、看得清。汽车是一个需要全生命周期服务的产品,也是房子以外的最大资产,在国内卷没有出路,企业能力也无法得到提升。企业们携起手来走出去,才是更好的选择。
“智能化体系搭建需要考虑三个维度”
智库君:2025年,中国智能驾驶将呈现怎样的发展趋势?
金伟华:端到端的发展在基于规则兼容的状态,纯端到端可能只是一个发展阶段。端到端的发展对自动驾驶企业资金密度、人才密度提出了高要求。企业要在竞争中生存下来,需要找到与头部车厂合作的机会,才能把技术转换成资金。另一方面,头部车企们为了保护自己的“灵魂”,肯定会建立这一套自己的体系。
端到端需要与法律法规结合,这使得完全自动驾驶的落地还有一段距离。目前,从消费者角度来看,加上端到端的智能驾驶企业的产品体验,还相差不大。
智库君:未来,一家车企的智能化体系应该如何建立?
金伟华:智能化体系搭建,至少需要考虑三个维度:
1.智能化体系在企业内部的应用。车企可能要通过最新AI不断增强内部效率,提高其研发效率、生产效率、品质管理等。
2.智能化体系在产品中的体现。头部车厂要建立起不断迭代的智能化研发与工程化能力,建立走向自动驾驶的体系能力;或者从商业的角度进行考量,选择与华为等Tier 1合作。
3.智能化体系在未来售后服务的落地。智能化的汽车售后服务增加了很多可能性,如何建立起可持续又适合未来车主需求的售后服务,例如代理充电、代理维修及通过下一代智能数字钥匙高效的与各种应用场景融合打通等,这些都将为企业带来新的增量。
智库君:您如何看待“引望”的出现?华为在智能驾驶领域竞争中脱颖而出的原因是什么?
金伟华:高阶智驾对软件、芯片、数据和云端的能力都提出了高要求。能够做到持续投入的主机厂不多,华为在保持高资金密度、技术密度、人才密度的情况下,持续投入很多年。同时,高投入也意味着华为需要找到技术转化为收益的方案。“引望”就是华为的一个创新式的合作路径。
车企担心在与华为合作过程中失去“灵魂”。上汽曾经最有能力将技术全栈自研,与华为势均力敌。但在坚持战略的过程中,上汽遇到了极卷的整车周期。为了不掉队重新考虑并接受与华为的合作。智能汽车将发展成为智能移动的机器人,什么是车厂十年后最重要的“灵魂”?可能需要重新考虑……
华为在战略上有自己的方法论,投资一个产业,华为会推演并制定未来十年的发展战略,并持续投入人才与资金,直到成功,而大多数企业不具备这样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