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0日,清华大学教授李稻葵,针对电动自行车新国标公开发声:标准制定的时候,一定要事先征求老百姓的意见,一定不能够让平时不太骑车,平时不太使用电动自行车产品的一些相关人员、政府人员,关起门来,闭门造车!众所周知,9月19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明确“新国标”将做调整!涉及九大改变,一大不变!
这些调整引起网友热议,而李稻葵教授的发言,也引发了很多电动车车主的共鸣!
一、限速25km/h比骑自行车还慢,更不利于道路安全普通成年人日常骑自行车的速度在15-25km/h左右,山地自行车、公路自行车时速可以达到35-40公里,限速25km/h的电动自行车可能还跑不过自行车。新国标强调,行驶速度一旦超过25km/h,就停止电流的供应。为了防止用户后期改装,还规定车辆本身与蓄电池、充电器之间必须带有互认协同功能,并加强防篡改规定。但最高时速不得超过25码,真的安全吗?李稻葵教授认为:电动车限速25km/h,如果路遇水坑,想加速骑过去或路况很危险,想要加速驶离,那就做不到了。不仅存在安全问题,更会加重道路拥堵,严重损害广大基层用户出行的便利和自由权益,民心亦会随之更添堵!二、限塑占比、强制安装北斗导航脱离群众实际需求
新国标征求意见稿里规定使用塑料材质的部件总质量不得超过整车质量的5.5%,这虽然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火灾事故的危害,但是也大大限制了用户的车辆选择空间。例如北方骑车很冷,很多人安装挡风被,却也要被禁。政策与群众实际需求的冲突显而易见,严重忽略了用户需求的多样性!李稻葵教授建议:标准的制定需要根据不同地区的气候特点,给不同地区一些可调节的标准。李稻葵教授还指出,新国标修订后要求强制安装北斗导航,基本上每台车要增加200块以上的成本,如果有用户不要这个功能,应该让用户自己选配。
新国标能否尊重下消费者购买商品时应有的自主选择权?在汽车行业消费者可以选择低中高配,可以选择是否安装导航系统等附加功能,电动自行车行业也应该给予消费者同样的选择权利。
三、新国标执行后,会带来一股新的改装风
对于很多标准制定来说,堵不如疏,一些违背市场需求的规章要求,往往“一禁了之”之后,会倒逼正常的需求流向灰色地带,这样子就更加难以监管。
众所周知,5年前的新国标可谓是史上最严标准,于是“解限速”成为行业潜规则,普遍操作。李稻葵教授大胆预测:“新”新国标出来之后,一定会带来一股新的改装风!因为标准确实跟普通老百姓的日常使用场景相差甚远!
四、新国标不应是放在书架本子里的一个高高在上的标准
改装风来了以后,会引发百姓改装跟运动性执法的博弈,执法冲突造成对立情绪。博弈到最后,新国标又变成了一个不能完全实行的一个高高在上的,放在书架的本子里的一个标准。李稻葵教授表示:我国很多标准都有同样问题,标准制定得很好,很高大上,但是实行很难,大家只能变通,甚至于造假或者改装,到最后反而违反了标准的严肃性,反而伤害了老百姓的认同感。在我国,电动自行车社会保有量已超3.5亿辆,比汽车还高,新国标的修订“牵一发而动全身”,影响甚广。
制定新国标的专家们应该深刻反思:为什么市面上超标车屡禁不止?为什么老百姓甘愿冒险违规改装电动车?终归是现行电动自行车新国标不科学、不合理!
小编也再次呼吁:希望修订新国标的专家领导群体别再一意孤行,在制定标准前,请多听一听广大老百姓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