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被童年阴影逼疯的么?谈心理创伤

文摘   2024-07-22 16:03   福建  
点击上方蓝字 “具微心理空间” ▻ 关注我们吧

童年阴影,也就是长早期复杂心理创伤,是当下精神分析咨询中关注的重点,童年创伤会创造蝴蝶效应,在人的一生中引发灾难风暴本篇通过对童年慢性创伤治病效应的讨论,带领大家了解一下童年经历对个体的重要性。

创伤的致病效应

神创伤是一种突然的或重复的行为,是具有极大破坏性的,因为当事人必要的保护性防御还没有准备好应对这种无法理解或解决的压倒性打击,尤其是在年幼的时候。

事实上,一个事件的致病效应不仅取决于其强度,还取决于患者的年龄和发展阶段。在一个年龄发生,就可能致病,但在另一个时期可能就不是了。

心灵的保护膜,可以被创伤撕裂对于新生儿和小婴儿来说,母亲的保护功能因人而异,她直觉地知道孩子在情感发展的各个阶段能够忍受什么,以及不能容忍什么,然后根据自己的感觉采取相应的行动。

所以说,不是每个人天生都具备合格抚养人的素质。

目前的精神病学将创伤性事件的影响归结为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综合征。这种综合征的特征之一是不断重复创伤事件:不愉快的事件无法被潜意识遗忘,而且不断重复。

为了消除创伤焦虑,精神器官在意识状态下创造了一种解离,即,当事人意识上觉得我们不受创伤影响了,甚至还会否认创伤的存在。但是,潜意识所受的影响一直存在,而且一直起作用。

成长环境中的创伤与内隐记忆

一些发生在生命最初几个月的事情,导致母亲和孩子之间缺乏融合,创伤就在其中形成。

创伤性的母婴关系破裂源于母亲无法适应婴儿的基本需求。

情感创伤的影响会以一种不可预测的方式在成年以后显现出来。

在生命的最初阶段,创伤经历肯定不会被记住,因为只有当人们有能力描述和理解一件事情的意义时,记忆才会建立起来。

约瑟夫和安妮-玛丽·桑德勒(1987)假设存在一个无意识的过去,由一系列人们不知道的、不可能恢复的事件组成。该理论已经被目前在神经科学领域进行的区分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的工作所证实。

外显记忆允许有意地记住某些事件,而内隐记忆指的是已经经历过但不可能意识到的东西。该理论认为,通过无意识过程形成的思想和情感的前体,在生命最初的几个月里可能会受到创伤事件的干扰。

根据这一思路,Fonagy(1999)假设,边缘人格状态源于早期创伤,可能产生于人生命的最初期。因此,边缘性和精神病患者将无法精神化,或者更确切地说,无法表现他们不知道意义的情绪、精神事件和精神状态。

神经科学的贡献

举个例子,一个人记住了曾经去过的教堂,这就是外显记忆。而程序记忆对应于一种习得的技能,比如如何骑自行车,或者对应于一种自动行为,比如对冲击的即时反应。陈述性记忆是可渗透的,可以通过意志力回忆起一个事件,而程序性记忆是不可渗透的。

这两种记忆有两个不同的大脑系统。外显记忆依赖于海马体的功能,海马体的双侧破坏会导致失去记忆事件的可能性。

而情绪部分,尤其是恐惧和焦虑,被记录在杏仁核中,内隐记忆依赖于基底神经节和小脑(Levin, 2009)。这种记忆的神经生理结构使研究人员得以能够理解创伤性事件的影响。

创伤性记忆被大脑以不同于日常记忆的方式编码。LeDoux(1996)假设恐惧的记忆被烙在大脑中是源于杏仁核功能的兴奋。

的确,杏仁核是恐惧的原始回路的一部分,与大脑皮层回路几乎没有联系,而大脑皮层回路则负责整合和细化心理体验等更复杂的功能。杏仁核记录的创伤仍在原始回路中,在那里它不能被转化

一些神经科学家(Jacobs & Nadel, 1985)提出了关于为什么事件的记忆(海马体的区域)与情绪记忆(记录在杏仁核中)分离的解释。

假设在创伤事件中,过量的氢化可体松(在压力条件下产生的肾上腺素刺激)产生,从而消除了海马体的功能,从而增加了杏仁核的作用。因此,有意识的记忆是微弱的,而创伤事件的情感记忆仍然非常生动,并且在与创伤相关的刺激存在时被重新激活。

例如,一个在铁路事故中幸存下来的人可能每次看到窗外有雾就会恐慌发作。这是因为他无意识地将雾与事故发生时产生的滚滚浓烟联系在一起。


当一个人实在无法压抑住创伤记忆带来的焦虑和恐惧的时候,差不多就会分裂或者解离。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恍惚。

也就是说,当焦虑程度极度高的时候,人的大脑必须将事件分离开来。任何被分离的东西都会成为精神本身的一部分,即创伤性记忆,而创伤性记忆是无法再接近的。

关于儿童童年虐待

要着重强调一下的观点是儿童性虐待,在我国的讨论是非常敏感的,一听到性虐待,大家脑海里浮现出的画面可能各不相同。

在西方文献中,性虐待的概念外延非常广泛,我国社会曾经存在的重男轻女现象,事实上也可以属于一种对女性否定的性虐待。有的家庭将男孩子打扮成小女孩养育的现象也属于一种性虐待,等等,任何对性别方面不恰当的处理方式都有可能演变为这个概念中的一类。

一个案例分析

Yovell(2000)描述了一个病人在治疗中对创伤的情感记忆是如何出现的,这个病人在四岁时经常被一个家庭朋友虐待。

除了饮食失调和持续的抑郁,塔拉(病人的名字)还产生了一种情绪抑制,这使她无法与一个男人建立一段重要的关系。治疗期间,她就又经历了一次重复性的情感波折。

塔拉和这个她喜欢的人在她家里度过了一个晚上。第二天,塔拉回来时非常沮丧和焦虑,她说,这个年轻人一离开,她就感到迫切需要跑到浴室洗澡,然后再暴饮暴食,这种情况已经好几个月没发生过了。她还做了一个可怕的梦,然后再也睡不着了。在梦里,她看见自己还是个孩子,和她的玩伴在花园里玩耍。在某个时刻,草丛中出现了一条大蛇。起初,它很友好,颜色鲜艳,兴高采烈地在年轻女孩的双腿之间滑来滑去。然后它开始紧紧地缠绕着塔拉,直到她感到快要窒息了。她惊恐地环顾四周,发现她所有的朋友都死了。在梦的第二部分,塔拉朝房子走去,走进厨房,在那里她瞥见了她的母亲,她从后面拼命地想把蛇砍成碎片,让它消失。她母亲注意到了她,恨恨地盯着她,好像她发现了什么秘密似的。

听着这个梦,治疗师开始认为前一天晚上和男友的亲密行为(他们激情地接吻)引发了对童年被虐待的记忆。因此,当回家时,塔拉感到非常焦虑和内疚。一段时间后,塔拉和哥哥谈起这件事,她发现自己在婴儿期曾被一个经常和他们一起玩的邻居虐待过,但家人决定不和她谈这件事。这个梦在塔拉重新唤醒了最初被迫屈服于一个包罗万象、穿透一切的蛇阴茎的创伤。

需要指出的是,这个梦也表明了她意识到她的母亲知道她(母亲)一直隐瞒着的虐待。

结语:创伤只有经过处理才能被真正遗忘

创伤性焦虑,与独自忍受的无力和恐怖的经历有关,是不可想象的,必须予以否认。然而,它仍然活在分离的记忆中,不能被遗忘。

要想忘记一件事,它必须被我们的大脑认为是可以完成的、可以转化的、可以消化的。只有可以消化的东西才会被遗忘。

---THE END---



具微心理空间
专注心理咨询、心理健康知识、亲子与教育、自我成长
 推荐账号,扫码关注
推荐账号二维码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