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焦虑症的表现形式多多样,其中一种令人极度不适的症状便是惊恐发作。
说到这可能有一些读者还是不知道什么是惊恐发作,讲真,很多时候,自己惊恐发作了自己都不知道,这个现象很常见。
最典型的影视作品中的桥段就是主人公面临各种情况的时候手捂胸口,呈现心脏病发作的状态。当然,咱们要先排除真正的心脏病发作,不要耽误了器质性疾病的干预和治疗。
如果已经排除了器质性问题,哪个科室的医生都查不出什么问题,那一定会有医生建议:请赴精神科就诊。
今天就聊一下惊恐发作的相关知识,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这一现象,并为深受其扰的读者提供一些基本的应对参考。一定要记住,治病不能靠科普,真有问题的时候一定要去看医生。
惊恐发作是一种突发的、强烈的恐惧或不安感,通常在没有明显危险或明确原因的情况下发生。症状可能在短时间内急剧增加达到高峰后逐渐消退。
惊恐发作的症状惊恐发作的症状因人而异,但有一些常见表现,我们可以看一下我们自己有没有发生过这些非器质性的症状:
1. 心悸或心跳加速:感觉心脏剧烈跳动。
2. 出汗:尤其是手心出汗。
3. 颤抖或发抖:身体不自主地颤动。
4. 呼吸急促:感觉呼吸困难或窒息。
5. 胸痛或胸部不适:类似心脏病作的症状。
6. 恶心或腹部不适。
7. 头晕、晕倒或感觉失去控制。
8. 发冷或潮热。
9. 麻木或刺痛感:特别是在手指和脚趾。
10. 恐惧失控或即将发疯的感觉。
11. 害怕死亡:突如其来的强烈死亡恐惧。
频繁的惊恐发作会对个人的生活质量产生重大影响。患者常常会因为害怕再次发作而避免某些情境或活动,从而导致社交隔离、工作效率下降,甚至发展为其他类型的恐惧症。
假如真的很不幸患上了这种问题,为了有效面对和处理惊恐发作,患者可以采取一些方法,在发作的方式和随后进行调整,不一定适合每一个患者,毕竟每个人发病的原因不一样,就当是个大概参考,八九不离十总是有一些作用。
练习呼吸永远是医生会第一时间告诉你的,这个方法见效其实挺快的。练习深呼吸可以帮助你平静下来。尝试腹式呼吸,具体方法网络上很容易搜到,这里就不多啰嗦了。
然后就是一些认知取向的自我干预,比如告诉自己惊恐发作虽然不舒服,但并不会伤害你。重复一些安慰自己的话,如“这只是暂时的,很快会过去”。
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抗抑郁药物或抗虑药物。药物可以帮助减少发作的频率和严重程度。这一点一定遵医嘱,千万别讳疾忌医。
什么保持良好的饮食作息习惯,根据我多年的经验和体会,大家一般做不到……在一线城市,这样反而更焦虑……
但是都病了,多少也要多照顾一下自己,多琢磨琢磨,了解并尽量避免可能引发惊恐发作的因素,如具体的生活情景,或者是咖啡因、酒精或某些药物。就是分析一下,究竟是什么触发了惊恐发作。
————
总而言之吧,,面对和处理惊恐发作需要综合运用即时应对策略和治疗方法。与专业人士合作,制定个性化的治疗计划,往往能帮助患者更好地管理和减轻症状。惊恐发作虽然可怕,但并非不可战胜。通过了解其症状、成因,并采取科学的应对策略,许多患者能够有效地控制和减少惊恐发作的频率。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