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策划| 儿童在博物馆里真的能学到知识吗?

文摘   2024-10-20 17:11   北京  



文博皮皮一周年特别策划


没销号 没跑路 只是有点懒惰

哈喽大家,好久不见。。继上次更新后,我们突然就摆烂了。经常被朋友问是销号了吗,还是放弃了,怎么就不更新了。emmmm,就没时间排版和审核,也不想为了应付而更新,就想着干脆放一放吧。

不知不觉一周年了(其实已经一周年零十天,全体把首更的日子记成了10月20日可还行啊),我们在日常工作里做了很多尝试,跟着研究中心和博翼学习探索了很多新方向和新内容,认识很多新朋友,收到了很多温暖且鼓舞人心的私信。怎么说呢,其实大家都明显后劲不足了,但还是能被身边这些真实和善良的人感动,那就再坚持一会吧!

一个常被提到但好像不太容易回答的问题

恰逢文博皮皮的碎碎念开号一周年,借此机会向一直以来支持我们的同仁和前辈表示感谢,也想就此开启一个话题“儿童在博物馆里真的能学到知识吗?”这个话题不是我想出来的,是一次和Golf老师的聊天里Ta提出来的。从Ta提出来这个话题后,我就一直在想我能不能很快地回答这个问题。


只从业了几年的我,在那一刻犹豫了,这里的知识是指什么?能被现场口述出来的信息能算知识吗?在馆里记得回家后就忘记了,那些也算知识吗?这一串的问题接踵而来,突然让我有些不知所措。不管怎样,我还是打算用自己在工作中的经历来试着回答下这个问题。

博物馆里的知识不应只是“物的知识”

记得第一年工作的我,在讲解上花了很多功夫,生怕哪个知识点没讲对。查了专业书和论文,发现文科和理科太不一样了,每个人从不同的视角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可不能简单地用“对”和“错”来评价。

 

这让我更加确定了博物馆讲解,尤其是给儿童的讲解不是“输出答案”而是“引导和探索”。知识,特别是过去我们在意的那些关于“物”本身的知识是不可能在一次或者几次讲解中掌握的,它需要成年累月的接触和记忆。

 

这样的“硬知识”需要的是儿童丰富的先验知识+强大的知识整合能力。我见过这样的孩子,Ta不管什么样的问题,都能快速回答。这样的孩子既懂中国的古建结构,又能快速整理出近代中国大事记时间线,但这样的孩子毕竟是少数,甚至我觉得Ta都不太需要讲解员为Ta做太多的讲解,因为Ta已经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博物馆使用方法”。

 

可是,对于不常逛博物馆和不太阅读历史类书籍的儿童来说,建筑史也好,近代史也罢,这类知识对他们来说都太难太难,他们不知道该从哪里开始。试想身为成人的我们,如果有人在旁边一顿输出“边际效用递减律”“三权分立”“年鉴学派”,这些来自经济、政治、历史领域的专有名词,不出十分钟,我们也会昏昏欲睡的。

既然我们自己都不能很快接受那些遥远陌生的知识,又为什么要强求孩子们一定要在博物馆里学到那些对他们来说如同天书的“死知识”呢。观察了几次后发现“硬知识”不会吸引他们,还很有可能劝退他们。

 

不记得从什么时候开始,我开始探索一些能多次用到参观里的“软知识”。这样的知识像一座桥梁,帮助他们把自己和“硬知识”之间建立一些独属于他们自己的联系,这样的“软知识”更像是一根导火索,点燃了他们主动探索的欲望。

“软知识”:由儿童自己建构的知识

虽然给孩子讲解的次数不多,但一有机会我都会努力收集孩子送给我的“软知识”。工作的这几年,每一次的感动都来自孩子,来自他们在那一瞬间的奇思妙想,来自他们“成为自己”的每一步。第一次的感动是山区里的孩子给的,也是他们让我开始思考怎么去讲那些常常被提到但没被说清楚的“大概念”。

以下截自Seaweed的个人日记:

上下滑动阅读更多内容



之后,在讲解的过程中,我开始感受到他们是一群特殊的孩子,不喜欢说话,不喜欢提问,不喜欢互动,但是也不闹腾,也不捣乱。我尝试过一次又一次的互动,得到的都是沉默。这到底是一群什么样的孩子?到底我要怎么做才能让他们参与到整个讲解中?

 

后来,我才知道他们当中很多人成绩优秀,但家境贫寒,很多人第一次走出自己生活的地方,第一次坐火车,第一次坐电梯。。。甚至有的孩子第一次吃到了自己梦想中的“面包”,昨天刚知道自己想吃的“面包”其实是汉堡包。带队老师一直在跟我说你就告诉他们这个是什么,怎么用就可以了。但是我想让他们知道的更多一点,不只是知道那些物,而是透过物,学习怎么做对比,做类比,去寻找和探索认知世界的多种方式。

 

当他们逐渐放下防备和警惕时,我很庆幸自己的坚持。他们在一步步的引导下,逐渐开始明白器物能反映出人们的审美观,器物能传递出不同人的不同生活方式。

 

我对自己今天的讲解是不满意的。我突然意识到这群孩子不知道历史断代,不知道什么是祭祀,如果我照以前的方式去讲,只会增加他们的困惑。所以当我尝试去解释什么是祭祀的时候,我发现自己真的很词穷。怎么给孩子解释“祭祀”是以后要好好思考的一个问题。

 

中午和同事一起吃饭,大家就聊起来今天我遇到的问题和一些感触,我们都觉得这样的讲解是有意义的。不是传递的知识有意义,而是这群孩子从今天开始走进了一个他们从未接触过的世界,虽然这个世界里有太多太多他们不懂的东西,但是这是他们脱离“标准答案”,开始自己探知世界的第一步。

 

当看到他们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回答我的提问,甚至能提问我时,我真的感觉有被安慰到。当看到他们从一开始的小心翼翼到最后的蹦蹦跳跳时,我真的感受到了这份普通工作的价值和意义。也许这是因为这些孩子的存在才让我们找到了这份工作中的一束光吧。

 

愿这群孩子在以后能够脚下有路,心中有光。




这次讲解带给我的冲击很大,它让我试着去思考怎么能用小朋友听得懂的语言去做讲解。让我首先反思了怎么给小朋友讲“祭祀”。想了很久,决定让儿童来告诉我答案。


他们经常会提到几个词:愿望、神、祭品等等。在我和他们的共同努力下,我们把“祭祀”看成了一场和神的对话,如果你想要神能满足你的心愿,那你可不能空着手去,你要带上礼物表达诚意,这个礼物就是“祭品”。他们看到祭祀都是很多人参加的,那么就需要一个人来主持,这个主持人就是祭司。


哈哈,在我和他们的共同努力下,祭祀这个概念好像比之前容易理解了一些。其实后来我复盘了一下自己过去的讲解,以前自己不知道怎么去给孩子们讲大概念,主要是因为我自己也不懂啊。

 

再后来,我又遇到了让我恍然大悟的小朋友。一天,我继续“播放”着我的讲解词:“你们看啊,这个铜鼓最开始要被翻转过来使用的,考古学家在上面发现了锅烟灰,这是做饭的炊具。”我话还没说完,旁边一个小孩姐,用轻飘飘的语气不屑地说了一句,切,不就是“不插电的电饭锅”。那一刻的我又惊又喜,小朋友就用她最熟悉的东西轻而易举地“打败”了我“精心烹饪”的讲解词。一个不插电的电饭锅一下就拉近了文物和观众的距离,这种讲解方式不仅小朋友能听懂,成人观众也听得很开心。

 

和这次很相似的经历最近又发生了一次,带小小讲解员培训班的孩子去展厅参观。当他们看到棺材长得和房子很像就开始感到好奇了。我选择了不回答他们的问题,而是反问他们“为什么这个人要把棺材做成房子的造型啊?”


其中一个小孩哥沉思了一会,大胆地说:“我猜是因为这个人想在他死了以后还能有住在自己家里的感觉。”emmm,小孩哥的回答再一次完胜我的讲解词。我们经常说儿童看不懂文物,听不懂历史,至少现在的我不太同意这样的观点,甚至我觉得他们比我们这些成人看得更透彻,只不过他们需要一个有效的、能触发他们建构“软知识”的引导。这种引导不是单纯的提问,更不是直接告知答案,而是带领他们去找和生活相关的元素,然后自己建立连接后再去解读。

 

刚过去的上星期,又让我感受到了小朋友知识迁移的能力。当我提问他们进化这事对人类来说是好还是坏时?他们一开始都说好,慢慢地有了一些不同的声音,有人说人类进化后越来越厉害了,也对环境产生了严重的破坏,所以人类进化有好有坏。


我为了引导他们思考人类成为了早产动物的原因。就让他们先想象如果一个很大的球要滑过一个窄一些的通道,他们会怎么办,他们很快就答出:“放气”。于是,我把这个例子类比到了人身上。


进化让女性的身体结构发生了变化,盆骨收缩导致产道变窄,难产的风险会增加。我还没说完,他们就知道要在胎儿比较小的时候就出生,这样妈妈生产的风险也能降低。所以,你看啊,他们其实有强大的能力去联系和整合知识,只不过身为教育人员的我们需要找到合适的方法。

 

这几次的经历让我开始思考什么是儿童语言,甚至有想建立“儿童讲解语料库”的冲动(纯属口嗨,但是希望有旁友来组织下这个事,hiahiahia)。最近被安排了给小朋友写讲解词的工作,我拿了一版和日常生活关联较多的讲解词和儿童的语音导览词请小朋友阅读,Ta果断选了第一个。这让我很惊讶,因为语音导览词里有很多形容词、排比句、可可爱爱的语气,按理来说他们应该会更喜欢这版。但是从他们给的反馈看,幼稚且没有什么实际内容的讲解并不是他们喜欢的


儿童在博物馆里能学到什么?

我们在日常工作中经常能看到家长带着孩子来博物馆,第一件事就是请人工讲解。可是等我们开始讲解后,很多孩子的注意力并不在讲解的展品上,相反他们会去关注那些我们没讲的内容。


于是就会发生不太开心的一幕,家长问刚刚老师讲了什么呀,诶,你怎么没好好听啊。结果最后就是家长也不开心,孩子也不开心。这当然和讲解员的讲解方式会很相关,但我们再仔细想想,这也是大家太注重“博物馆能学到知识”这一点了,认为今天来了一趟没学到知识就是白来了。

可是很早以前我导就告诉我,别那么功利心,孩子来博物馆和科技馆里感受到快乐就够了,只有开心快乐了才会来第二次、第三次和第n次。


博物馆不是学校,孩子不是信息接收器,他们必须要在快乐、轻松、舒适的情况下才会有想学的想法。自从不那么在意“硬知识”的输出后,我选择和小朋友玩在一起,Ta们感兴趣的内容我也会凑过去看看,有时还会聊上几句。他们和小伙伴交流得很开心,我也会“硬闯进去”强行加入他们。其实,在为数不多的给孩子的讲解里,我发现“不受限”的讲解效果最好,但是也无法复刻。因为那一刻是我和他们的即兴共创,是在特定环境和特定反应下的思维碰撞,也许这就是人工讲解的魅力吧。


说了那么多,其实觉得孩子们是真的能学到知识的,只不过这个知识的定义是广义的,他们对文物的反应和评价,他们与同伴的交流,甚至默不作声地去翻一翻卡片,都是他们在学习的证明。学没学到这事,我们说的不算,家长说的也不算,真正有发言权是孩子。未来的某一天,他们会在不经意告诉你Ta不仅学到了,还会用。


最后想以朋友推荐的一篇公众号文章来结尾。在这篇文章里,我更加确信了“软知识”在博物馆里的重要性,甚至对Falk提出的well-being也有了更深入的理解。“软知识”是带有人的情感、思维、方式的一种看不见也摸不着、短期无法看见直接效果的学习成果。但“软知识”给予我们的是一种“永远向上的生长力”。

“小镇做题家”二代成长的新选择是什么?

感谢大家一年的陪伴,祝文博皮皮的碎碎念一周年快乐!

新的一年,愿能常更新、常分享,守住初心,用“一米的高度”继续探索我们的博物馆儿童教育之路。

稿

撰写/编辑:Seaweed

设计:Nut

审核:Bingo


关注博翼平台即可接收课程动态  

也可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微信
加入博翼公众社群
接收所有课程动态交流、推动行业良性发展
 

博翼社群助手

长按二维码添加微信入群


博翼
致力于搭建文博青年交流分享的平台。 做具象的个体,做真实的自己。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