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丨关注我们
观看,是展览与受众之间最为传统和主流的沟通形式。无论知识背景和价值倾向,有所“看”之后必有所“感”。当我们想要去反思和推介一场展览之时,这种“感”都是不可忽视的。一千个读者便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我们希望有一千个观展者,便有一千篇宣扬着自我独立视角的观展文章。
观展108期 | 评论
主编推荐语:
对于今天中国的博物馆来说,海上丝绸之路也是一个常见的母题了。对于这样一个颇为常见、且时间和空间跨度都极为庞大的展览来说,还能试图从中寻找到崭新的切入点、叙事视角、叙事层级关系,本期观展所关注的“从广州出发”展览已经做出了充分的尝试。它也在不断提醒我们,历史属于过去,但选择用怎样的方式来讲述历史,仍有新意可以尝试。
“从广州出发:‘南海I号’与海上丝绸之路”展
展览地点
南越王博物院
展览时间
2023年7月3日至2023年11月26日
展览单元
第一单元:“南海I号”的困惑
第二单元:“南海I号”的旅程
第三单元:广州出发的密码
VR观展:
https://www.720yun.com/vr/385jO7hOkm1
图丨展厅入口
2023年正值“一带一路”倡议实施十周年,为助力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高质量发展,南越王博物院联合粤港澳大湾区等12家文博单位共同举办“从广州出发——“南海I号”与海上丝绸之路”,该展览在最新考古发掘资料及文献研究基础上还原“南海I号”的航行轨迹,再现南宋时期海洋活动的繁荣景象,充分阐释了唐宋以来广东陶瓷器在海上丝绸之路贸易过程中的意义和作用。
沉船是宏观“海上丝绸之路”展览的重要的展示对象,“南海I号”是我国水下考古的重大发现,过去曾举办过许多以沉船为主题、以“南海I号”为主题的优质展览,新展览如何在过往沉船展览、“南海I号”展览的基础上推陈出新,是值得研究的问题。“从广州出发”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极具参考意义的案例。
表 “从广州出发——“南海Ⅰ号”与海上丝绸之路”展览结构
01
从“广东罐”出发:独特的切入视角
“从广州出发”应用了最新的学术成果,展示的核心在于考古研究如何证实“南海I号”曾经到过广州、并最终从广州港离岸,第一单元“‘南海Ⅰ号’的困惑”引出了问题:“南海I号”是否到过广州港?并分为“沉船问罐”和“粤地寻迹”两个部分,用沉船出水的酱釉罐与田野考古发掘出土的酱釉罐的对比结果,实证“南海I号”“从广州出发”。
图丨第一单元展厅掠影,展品均为酱釉大罐(图片来源于南越王博物院官方VR截图)
以往的沉船展览多围绕沉船本体为中心,探讨沉没地点、沉没年代、货物种类,以展示其时其地的风土人情,“南海I号”的基本信息通过大众媒体已经得到了广泛的传播,过去也有相关的展览对上述内容进行了展览。“从广州出发”结合最新的学术成果,另辟蹊径地选取了观众较为陌生的、看上去“平平无奇”的“广东罐”作为展览的题眼。
这是最新的考古成果应用在展览中的范例,也是学界对“旧”材料的新认识的体现。
“广东罐”(Kwangtung Jar)这一名词早在1922年的英文文献中已有使用,一般指四耳酱釉大罐,肩部耳间多戳印方框文字或花卉纹等,同时作为船货和储物罐,广泛发现于中国南海海域和东南亚海域沉船及东南亚和印度洋沿岸国家古代贸易港口遗址,如新加坡福康宁遗址在上世纪80年代的两次发掘共出土901片“广东罐”碎片。针对“广东罐”,新加坡和中国香港等地学者的有关研究成果较为突出,过去广东本省对其研究并不充分。作为储物罐使用的酱釉大罐相对而言质地粗糙、其貌不扬,产地的特征不明显,过去与“南海I号”酱釉大罐相关的研究以及展览,大都将其判定为福建晋江磁灶窑的产品,而随着广州南越国宫署宋代地层的考古发掘以及对佛山南海奇石窑和文头岭窑的重新调查,表明“南海I号”沉船、南越国宫署遗址所见此类酱釉器均来自佛山南海奇石窑和文头岭窑。
图丨展览的第一件展品 “南海I号”沉船遗址出土凝结物 采用大件套小件的储存方式
“南海I号”船载陶瓷器的产地是重要的学术研究课题,但是对于观众而言,“广东罐”不够精美,如何抓住观众的注意力?展览以大罐套小件的瓷器凝结物为第一件展品,以凝结物为展品,提示观众“南海I号”作为一艘沉船的属性,同时展示了“广东罐”作为船载储物罐的强大功能,并引出“南海I号”离岸港口之谜。“沉船问罐”与“粤地寻迹”中展出了大量考古标本,并以图文展板的形式展示印花与印纹的对比图、考古遗址分布、瓷窑分布图、标本成分分析结果等,完成了第一单元的问题解答,通过细微的“从广东罐出发”实证“南海I号”“从广州出发”。展览将广东罐的产地作为至关重要的问题,对于广东罐在消费端的发现和研究,即广东罐在其他国家或地区的出土情况、如何参与当地生活等问题,该展览未投入关注。
图丨“南海I号”、南越国宫署遗址及南海诸窑发现酱釉罐上发现的相似的印花和印文(图片来源于南越王博物院官方VR截图)
图丨“南海I号”、南越国官署遗址与南海奇石窑、文头岭窑及福建磁灶窑出土酱釉罐的成分对比(图片来源于南越王博物院官方VR截图)
02
平行与线性有机结合:灵活的结构安排
该展览每个单元的叙事视野依次扩大,第一单元:解答船载广东罐的产地问题,以考古发现、科技考古成果实证南海I号曾经到达过广州港。第二单元则将视野放大至南海I号沉没之前的旅程,根据停靠口岸进行分节,分为潮起两浙、风华刺桐、扬帆广州三个部分,逻辑上具备时间顺序性,带领观众随着船长经历沉没之前的航行。第三单元将视野再次扩大,第一节将聚焦的重心由南海I号发散至广州港的历史,并描述粤港澳地区以广州港为中心,香港、澳门等地为中转站点的多层次贸易港口体系和海事文化;第二节则将视野放广至国际,串联起不同时代沉没于不同国家、地区的沉船,讨论出水器物中的“广州符号”,本节涉及的沉船包括是唐代“黑石号”沉船、五代十国时期的“印坦”沉船、“井里汶”沉船、宋代的“林加”沉船、“鳄鱼岛”沉船与“飞鱼号”沉船、明代的“平顺”沉船、清代的“塔纳”沉船和“哥德堡号”沉船,并将沉船所装载的广东产瓷器与遗址出土的标本对比,证明这些沉船曾经在广州停留。沉船的年代以时间先后顺序排列,连点成线,以小喻大,沉没地点包括东南亚、非洲到欧洲,让观众从微小的“时间胶囊”的“点”的视角,一窥广州港自唐代以来向海而生、生生不息的一“面”。
图丨装载有“广州符号”的沉船,从唐代的黑石号开始
图丨黑石号出水青釉罐与南越国官署遗址出土标本
海上丝绸之路展览采取平行单元形式的展览,有的按照不同的研究领域分单元、有的按照不同的器物种类分单元、还有按照不同地区或城市分单元的形式。各单元内容可各自成章,这种分类方式可能导致单元之间缺乏必要的衔接和融合,观众可能获得片段化的、不成体系的参观体验。与平行单元相对的线性结构的优势在于,人类生活在单一时间流向的空间中,线性顺序的结构让人们对展览里时间的认知和思考和日常经验相吻合,线性结构的内容能够以“讲故事”的方式来呈现,提供丰富的细节,带给观众更多沉浸式的体验。“从广州出发”展览的视野从沉船发散到航线、港口历史再扩大到世界范围内的海上贸易,单元之间的逻辑关系紧密,视野依次扩大,整体是平行单元的形式,部分小节采取线性顺序,并合理地运用了平行结构和线性结构,让展览的组织结构呈现灵动的布局。
图丨沉船小节展出的广船模型
03
“纲首日记”:合理运用第一人称的叙述视角
在第二单元,展览根据停靠口岸进行分节,分为潮起两浙、风华刺桐、扬帆广州三个部分,并且独具创意性地采用了第一人称视角的“纲首日记”(即船长日记),共有五篇,按照时间顺序排列,地点分别是临安(今杭州)、明州(今宁波)、泉州、广州和溽州,通过船长的视角讲述南海I号沉没之前停靠的口岸、沿途的所见所闻,突出各个停靠节点的特点,比如临安的钱塘观潮、明州的瓷器采买、泉州的遣舶祈风、广州的市舶宴会等,每节所展示的展品也有浓厚的地区特色,给观众带来更多沉浸式的观展体验。
图丨宋代海员人员组织示意图
图丨纲首日记
这种第一人称视角的叙事,十分直观,能够让观众有强烈代入感。下图为学龄儿童参观该展览后,续写的纲首日记。虽然每一则纲首日记都是片段化的文本,叙述了一时一地发生的故事,但却因为隐含的南海I号航行时间顺序而构成了线性的叙事关系。
图丨学龄儿童观众参观该展览后续写的纲首日记(图片来源于网络[6])
图丨第二单元的多媒体互动装置
04
从广州到世界:微观视野和宏大主题的统一
“海上丝绸之路”是后世学者营建出的地理文化概念,用以指代古代东西方之间的海上贸易通道。“从广州出发——“南海I号”与海上丝绸之路”围绕着“南海I号”进行策展,但是其展示内容囊括了“海上丝绸之路”的诸多重要研究领域:如船货种类、航海路线以及港口历史等。展览以另辟蹊径的切入视角呈现了最新的学术成果——广东罐的产地研究,并独具匠心地以沉船的“纲首”视角进行第一人称叙述,生动地呈现了“南海I号”的航线。展览从小微研究领域切入、让具体角色讲述航海故事,但整体而言又立足于宏大的“海上丝绸之路”背景,从单一货物(广东罐)发散到“南海I号”沉船及其航线、广州港的港口历史、大湾区的海事历史、再扩大到世界范围内的海上贸易,以视野依次扩大的整体平行单元结合部分线性结构来组织展览,生动地呈现了“南海I号”的航线、广州港繁荣的海事活动以及唐宋以来广东陶瓷器的广泛外销情况,以微观切入点入手,讲述跨文化、跨地区的“海上丝绸之路”交流历史,实现了微观视野与宏大主题的统一。
参考文献:
作者:雷舒媛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文物与博物馆硕士
(未标明图片出处的展览图片均为作者拍摄)
-END-
关注博翼平台即可接收课程动态
接收所有课程动态交流、推动行业良性发展
博翼社群助手
长按二维码添加微信入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