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背景概述
本文首先概述了美育教育的背景和中国儿童审美教育的发展历程,并探讨了将博物馆资源集成到学校审美教育中的意义。儿童美育主要源于正式(学校)和非正式(家庭、社会)教育,博物馆教育作为社会美育重要部分,其互动性、参与性和体验性优于传统学校教育,能补充学校美育。随着教育发展,中国博物馆与学校合作不断加强,但也面临诸多挑战。
中国博物馆与学校合作美育面临多方面的挑战。一是双方以政策驱动为主,缺乏内在动力,导致项目实施停留在表面;二是实践与理论脱节,美育理论在学校课程中缺乏跨学科整合,难以与艺术实践紧密结合;三是项目设计未充分考虑儿童身心发展特点与需求,且博物馆与学校需求对接不畅,导致项目排他性强、与学校艺术教育脱节;四是研究缺乏系统性,当前研究多为案例研究,缺乏对馆校合作文化特征和发展模式的整体深入探究。
由此,作者通过定性访谈、分析访谈结果对以上出现的问题进行进一步研究与阐发。作者选取上海 6 所开展过美育合作的博物馆和小学的 16 名工作人员及 32 名学生志愿者参与访谈,重点关注 7 - 12 岁儿童;针对学生、教师和博物馆教育工作者设计不同问题,采用半结构化和焦点小组访谈,结合质性研究方法分析访谈数据。
Table 1 针对学生的提问与回答
Table 3 针对博物馆教育工作人员的提问与回答
(二)研究发现
学生视角:
教师视角:
博物馆教育工作者视角:
撰文:叶芊颖(中山大学)
编辑:吴启月(南京大学)
接收所有课程动态交流、推动行业良性发展
博翼社群助手
长按二维码添加微信入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