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展|再现消失的远方——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驼铃声响:丝绸之路艺术大展”

文摘   2024-10-18 10:54   北京  

点击蓝字丨关注我们

观看,是展览与受众之间最为传统和主流的沟通形式。无论知识背景和价值倾向,有所“看”之后必有所“感”。当我们想要去反思和推介一场展览之时,这种“感”都是不可忽视的。一千个读者便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我们希望有一千个观展者,便有一千篇宣扬着自我独立视角的观展文章。


观展110期 | 评论


主编推荐语

在一场博物馆展览中,如果有我们想要表达的内容但却缺乏相应的实物藏品时,我们会选择借助场景、复制品、模型、装置等手段来帮助我们实现我们的展览目标。可是,这样的手段用多少才是合理的呢?使用过多了之后,是否会导致博物馆失去了“物”本身的灵韵?这样的问题长久地萦绕在博物馆世界当中。本期观展所讨论的展览,运用了大量的文物藏品以外的手段来再现一个消失的远方,那么,这场展览的运用是合理的吗?相信,这个问题的回答是见仁见智的。

“驼铃声响——丝绸之路艺术大展”

展览地点

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

展览时间

2024年1月13日-7月14日

展览章节


(向上滑动浏览)

序  篇:艺术的丝绸之路

第一章:大地

第一单元 先民之土

第二单元 丝

第三单元 行路难

第二章:人间

第一单元 胡容汉貌

第二单元 百态人生

第三单元 万里同文

第四单元 古乐今声

第三章:天空

第一单元 多元信仰

第二单元 佛艺东渐

第三单元 化梵为夏

第四单元 行者圣人

结  语:艺术恒久




文明的融合“驼铃声响——丝绸之路艺术大展”由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策划,联合挪威、日本、德国、美国、中国5个国家近60家重要学术、文博机构共同推出。展览在6000平方米的空间内,展出来自新疆、青海、甘肃、陕西、山西、山东、河南、北京、天津等10余省市自治区、35座城市的400余组件文物,其中国家一级文物99组件,系统呈现从洛阳、长安到新疆喀什、和田地区陆上丝绸之路东段区域的艺术,成为一场规模浩大的丝绸之路主题艺术展

图丨展览前言背景板


展览分为“序篇”“大地”“人间”“天空”“结语”五个章节,展现丝绸之路全面交融的文明、多元的信仰和“化梵为夏”的过程。展览期间累计吸引线上线下10万余位观众,成为民营场馆举办大型历史类展览的可贵实践。


展览序篇“艺术的丝绸之路”精选了新石器时代玉权杖头、北朝镶红宝石金面具、吐蕃时期红地团窠对鸟纹锦袍等几件极具视觉吸引力与信息密度的重磅文物,直观展示了丝路所指涉的厚重历史纵深,呈现这条道路早期的历史样貌、多元文化交融的生活图景以及精神信仰的传播互动,点出了展览三个篇章的主题。

图丨展览序篇:北朝镶红宝石金面具


第一篇章“大地”通过展示具有草原文化风格的青铜器、汉唐丝织品、张骞出使西域图、悬泉置汉简等文物,讲述丝绸之路历经早期自发的商贸往来,前人的艰难开拓直至中央政权稳定运营的变迁过程

图丨“大地”篇章:甘肃悬泉置遗址汉简


第二篇章“人间”以丝绸之路上出土的大量文物辅以视频影像,聚焦各族人民在生产学习、音乐歌舞、衣食住行等日常领域古今传承、多元一体的文化样貌


图丨“人间”篇章:“百态人生”单元的阵列展柜


在第三篇章“天空”,观众沿着展线从远在西域的克孜尔石窟走向中原腹地的龙门与青州,通过环视不同石窟壁画与造像艺术的细微流变,直观感受佛教汉化东传的历史进程,体会多元思想与信仰在丝绸之路的交流与互动。

图丨“天空”篇章:多媒体装置-镜厅(图案源自新疆库木吐喇石窟第21窟)


结语“艺术恒久”章节通过陈列洛阳永宁寺遗址出土的北魏泥塑与甘肃庆城县穆太墓出土的唐代陶俑,以及两处数字多媒体艺术装置作品,激发观者对于历史“瞬间”与艺术“永恒”的思考


开放空间的主题渲染


图丨唐 宝冠如来坐像(三楼俯瞰)


与常规从展厅开始的叙事起点不同,当观众步入美术馆大厅,会第一时间被来自龙门石窟擂鼓台南洞内的宝冠如来坐像所震撼。该佛像被推定为8世纪前期造像,体型宏伟壮丽,高3.26米,重达7吨。坐佛面相丰润,嘴角略含笑意,宽肩细腰,结跏趺坐于方形束腰须弥座上。观众仰视这尊佛像,由此开启观展的前奏,观众在二层、三层的回廊上还可以俯视视角进行回望。正如知名建筑师安藤忠雄指出,“光是一种把空间戏剧化的重要元素”。在日落时分,夕阳透过美术馆的七彩玻璃投射在宝冠如来身上,产生一种如真似幻的美感。美术馆开阔的大厅转换为展览序厅,不仅使展览主题得以延伸至展厅以外,而且大体量展品在自然光线下的变化也调动起观众的观展动机与认知兴趣


引入非遗项目


除了展示各类出土文物,本次展览在多处呈现记录当代非遗的物质与影像载体。

01

新疆民间艺术“跳山羊”


“古乐今声”单元不仅展出了石窟壁画与乐伎俑等静态的音乐元素文物,展方还与北京声音艺术博物馆合作,将新疆地区表演艺术的非遗音视频与文物并置,通过多感官形式展示古代与当代丝路文化的多元魅力。

图丨“跳山羊”影片截图


该单元展出的非遗项目“跳山羊”也称“木偶山羊舞”,是新疆地区流行的民俗戏剧。影像展现了非遗传承人与民间艺人在草原旷野中弹唱,将非遗关联的人、工具、实物、演奏技艺(过程)、社会关系与自然环境等信息完整记录。民间艺人通过手指上细如发丝的操控线,可以巧妙地控制山羊动作,使其仿佛真的在跳舞一般。

图丨唐代木马


展厅中陈列的一件新疆出土的唐代木马与山羊木偶结构类似,同样拥有可以活动的头与四肢,暗示这件文物也许曾是先民表演艺术的道具之一。面对历史文献在地方民俗领域记载的缺失,展方在世代相传的活态非遗中寻找线索,实现“物”与非遗的“逻辑互证”,为文物功能与意义的解读提供了一条新的路径与可能性。



02

《时轮坛城》沙画


图丨《时轮坛城》沙画

图丨《时轮坛城》绘画过程视频


坛城沙画的意思是“彩粉之曼陀罗”,需要数位甚至数十位训练有素的喇嘛合作方能完成。因为寺中僧人只在特定的时间进行绘制,并在相应的宗教仪式结束后将其彻底“推倒”,因此常人很难一睹坛城沙画的魅力。本次展方在“天空”篇章中展出了具有600余年历史的青海夏琼寺僧人特别制作的《时轮坛城》项目,同时将作品绘制的过程以视频形式记录并放在旁边展出,以过程(仪式)与实物两种形态生动阐释藏传佛教的宇宙观与时空观

图丨“万里同文”单元,在新疆出土的汉文、龟兹文等古代文书旁,展示古代语言的朗读音频

补全空间语境

图丨柏孜克里克第15窟特别项目


本次展览以1:1数字化、高保真的形式对克孜尔石窟第8、38窟、榆林29窟、麦积山123窟、柏孜克里克15窟这5座具有代表性的洞窟进行复刻,打造了“窟内文物窟外看”的体验场景。柏孜克里克石窟是高昌石窟中现存洞窟最多、壁画内容最丰富的石窟。窟内绝大部分壁画因20世纪初遭西方列强劫掠,现散落在7个国家。为完整呈现高昌回鹘王国时期的佛教艺术,展方联合日本龙谷大学共同推出柏孜克里克第15窟特别项目,制作了侧壁高达两米的玻璃甬道,使散落在不同国家的《佛本行经变画》得以在原本的空间位置实体展出,成为该石窟在中国境内的第一次复原展示。


此外,新疆克孜尔石窟研究所在展览中首次复刻克孜尔石窟第8窟、全新呈现第38窟,窟内部分图像得到了柏林亚洲艺术博物馆、慕尼黑大学、挪威国家图书馆等学术机构支持。现实中已经离散的不可移动文物得以通过数字化形式在博物馆空间内“聚合”,实现了建筑文化遗产的整体复原与立体感知塑造。

创新性的当代创作

图丨《丝路行者·鸠摩罗什》影片截图


在“行者圣人”单元,展方将叙事对象转向丝绸之路上拥有坚定信念,对推动文化传播、传承具有重大贡献的历史人物。以唐代石优填王造像引出玄奘东归,而留法时期的油画《D夫人像》则展示了“敦煌守护神”常书鸿早年的艺术造诣。


当代博物馆展览的性质与关注方向,已经从简单的对过去文化的保护转向了当下社会需要的新文化生产。此单元中唯一的动态作品是手绘岩彩动画《丝路行者·鸠摩罗什》,由中国美术学院多个学院的师生团队历经三年共同制作。影片采用了克孜尔石窟壁画所使用的岩彩技法,并吸收了敦煌、印度等多地壁画风格特征,不仅讲述了这位将西域与中原相联系的佛经翻译家的伟大生平与理念,而且将传统国画的“丹青绘”与动画形式有机结合,创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美术片风格。


结语“艺术恒久”篇章中设置的艺术装置《数字洛阳》是由哈佛大学中国艺术实验室(Harvard FAS CAMLab)开发制作,包含“洛阳幻城”和“永宁绝响”两部分。“永宁绝响”以城市声音景观的前沿视角,引导观者从声音维度建构北魏洛阳的城市体验。装置以洛阳最高建筑永宁寺塔从建立到毁灭的历史为线索,通过“佛国”、“兵燹”和“火劫”三个章节的声音叙事,展现北魏洛阳城在五十余年之间,从极盛到幻灭的沧桑巨变。随着圆形水面上暗色投影的场景变换,洛阳城伽蓝内的檐铃珊珊、沙门诵经,街市上的叫卖熙攘、鸡鸣犬吠,战乱中的刀光剑影、浴火倾覆等声音渐次浮现。

图丨“洛阳幻城”展览现场图


观众在充满省略的叙事展览中,事实上是需要想象力将历史叙述补充完整。在声随影动的时空坐标里,观众得以用听觉这一经常在观展中被忽视的感官在大脑中自主补全对于1500年前北魏洛阳的想象,实现了从现实空间到历史空间、再到想象空间的感知跃迁。记忆是个人对事件的“建构”,而不是完全“复制”。虽然历史已成绝响,但由声音建构的洛阳景象却铭刻在观者心中,留下个人记忆的持久回响。


作为另一件视觉向度的多媒体作品,“洛阳幻城”项目通过多屏艺术装置,分地、风、水、火四个章节,讲述北魏洛阳城的兴废变迁。视频中日食、雷电、云气等天相与城市平面图、古建结构、石窟造像、出土陶俑等文物片段交替闪现。


可惜的是,在我看来,博物馆展陈传播本质上是一个特定展览语境下的藏品信息与特定参观情境下的观众先前知识、经验相联系,然后被观众认知框架所吸收内化为自己理解的意义的过程。该视频对原本“去语境化”的文物与历史碎片进行解构,但由于缺乏文本注解和对观者既有认知的连接,充满象征与隐喻的图像让人困惑,客观上没能实现“北魏洛阳的视觉重构”,亦未达成“把文化研究所获得的各方面信息,通过剧场的方式揭示出来,让观众能够获得文化遗产真正的精神力量,从真正链接到古人的心灵世界”的传播目标。

小结

本次展览运用了非遗、复原场景、声景装置等传统意义上“非物”的手段,但这不仅没有消解展览自身“以物为中心”的性质,反而有效填补了文物缺失的语境信息,将“物”所承载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审美价值以更为感性与立体的方式加以呈现。活态非遗与当代创作的融入更是增进了观者对于丝路沿线不同地域族群当代生活状态的认知与包容,展开了对于中华文明连续性与创新性的思考。当观众走出展厅,会感受到丝绸之路不再是一条无法踏足的历史长河,而是一个愿意实地探访的诗与远方

图丨“大地”章节 展柜中的空白背板


可惜的是,整个展览只有各章节及单元的起始位置给出了简短的文字介绍,而单元内各展柜之间,展柜内文物之间却没有文字注解。被文物精美外观充分调动起兴趣的观众面对的是苍白的背板与极简的说明牌,很难在自行参观中了解文物的意义与价值从而获得亟需的认知体验。加之每件文物的器物说明都需要单独扫码查看,进一步割裂了观展过程的连续性。倘若没有讲解员对文物进行抽丝剥茧式的价值提炼与展览结构的梳理关联,独立看展的观众就像在看一部无声的影视大片,即使众星云集、服道华丽也难以理解故事原委,只能静待繁华落幕。


参考文献:

(向上滑动浏览)

[1] 李德庚著:《流动的博物馆》,文化艺术出版社2020年,第101页。

[2] 许捷.空间形态下叙事展览的构建[J].博物院,2017,(03):41-48.

[3]McClelland,J.L.Rumelhart, D.E.(1985),”Distributed Memory and the Representation of General and Specific Information,”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114, pp.159-188.

[4] 张贯之. 浅析语境化暗示配置方式对图像意义的影响[J].上海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35 (02):131-134.

[5] 展览|哈佛大学CAMLab“数字洛阳”项目落地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2024-01-22,https://mp.weixin.qq.com/s/nl7l_dtV7HWAFEP66BHOyg.

[6] 源流 IN TIME | 数字剧场创造多感官遗产体验:哈佛大学中国艺术实验室专访,2024-01-23,https://mp.weixin.qq.com/s/IIbXlxcG86Q9Apa1hVYkVw.





窦文龙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员

(图片均为作者拍摄)


关注博翼平台即可接收课程动态  

也可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微信
加入博翼公众社群
接收所有课程动态交流、推动行业良性发展
 

博翼社群助手

长按二维码添加微信入群

博翼
致力于搭建文博青年交流分享的平台。 做具象的个体,做真实的自己。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