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分享丨叙事疗法与创伤记忆再建:博物馆中的故事转化与意义重构

文摘   2024-10-31 09:09   北京  

2024年10月,文章“A Small, Old, and Slightly Rough Mirror: Encountering Traumatic Experiences in Nanjing Museum of the Site of Lijixiang Comfort Stations”发表在《Curator: The Museum Journal》上。第一作者为浙江大学考古与文博系的孙红芳博士,协作作者为浙江大学考古与文博系严建强教授,以及南京利济巷慰安所陈列馆馆员刘广建。




论文概述

(一)简介
本文深入探讨南京利济巷慰安所旧址陈列馆如何通过叙事疗法来展示和转化创伤记忆,展示了二战时期被强迫充当“慰安妇”受害者的悲惨历史。作为性奴隶制的受害者,这些女性在战争中的遭遇是难以言说的创伤,然而,她们在生活中重新寻找定位的努力,以及社会对她们创伤的持续理解和反思,使得南京利济巷的展览成为重要的治愈性案例。本研究分析了博物馆如何通过叙事疗法让受害者的经历在观众体验中产生深远影响,从而重新定义创伤记忆的价值。

(二)案例介绍:南京利济巷慰安所旧址博物馆
南京利济巷慰安所旧址博物馆坐落在南京市一个历史悠久的街区,是当年日军侵华期间设置的慰安所旧址,现已被改建为纪念和教育性的博物馆,致力于揭示日本军队在二战期间对中国及其他东亚国家妇女实施的性奴役暴行。博物馆通过展示这些被迫为“慰安妇”的女性的个人经历,揭示了她们在战争中的遭遇及其战后重建生活的艰难历程。
该博物馆的展览包含大量原始档案、图片、受害者的口述资料,以及她们在战后所留下的物品和信件,通过真实的资料将二战期间慰安妇的经历和创伤呈现在观众面前。展览不仅关注受害者在慰安所遭受的折磨,还通过展示她们试图重建生活的点滴,表达她们在重拾日常生活、应对社会偏见和心理创伤中的内在挣扎。通过这些内容,博物馆为观众描绘了一个从过去延续至今的痛苦记忆,带领观众思考受害者如何在创伤之中寻求生活的意义与价值。
为了更具象化受害者的个人故事,博物馆采用了多种展陈手段,使观众可以在多感官的体验中深入理解受害者的生活。这些展陈手段包括图像投影、模拟慰安所环境的装置艺术,以及语音影像互动装置。观众可以在不同的展区中听到慰安妇受害者的自述,看到她们留下的日记和信件,从而更直接地接触到她们的情感表达与内心独白。
此外,博物馆特别重视口述史资料的收集和展出。在慰安妇受害者的自述中,许多细节直观地展示了她们在慰安所中遭遇的种种暴行。这种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让观众不仅是观察者,更成为了这些创伤经历的见证者,能够通过受害者的讲述体会她们的无助、恐惧和愤怒。这些叙述将战争中的惨剧具象化,也让观众感受到受害者在长时间被迫保持沉默后的愤懑、挣扎和控诉。
值得注意的是,博物馆展示的不仅仅是受害者在慰安所中的惨痛经历,还包括她们在战后的生活。许多慰安妇受害者在战争结束后面临社会的偏见、生活的困顿,以及长期心理创伤的折磨。展览通过展示这些女性在战后如何面对社会冷漠、如何在创伤中挣扎、如何试图在家人和社区中重新找到自我,进一步突显了她们的坚韧与勇气。
这些展品背后有一个核心目标,即通过讲述她们的故事帮助参观者产生深刻的共情,从而在体验中对创伤经历进行深度反思和理解。在展览设计上,南京利济巷慰安所旧址博物馆专注于叙事疗法的应用,即通过让受害者以讲述者的身份在展览中重新定义她们的故事,使受害者的经历成为记忆再建的工具。这种叙述方式既是对受害者的尊重,也让观众成为创伤记忆的“见证人”。
南京利济巷慰安所旧址博物馆通过这种讲述者-见证者的展示设计,赋予观众从理解、共情到反思的多重层次体验。每一个展区、每一段自述、每一件展品都在引导观众从不同的角度和深度去体会受害者的故事。这一过程不仅带给观众短暂的震撼,更在长久的情感连接和社会理解中重新构建了对历史创伤的集体记忆,为创伤经历的社会治愈提供了独特的体验和创新的展览模式。

(三)叙事疗法在展览中的应用
南京利济巷慰安所旧址博物馆通过叙事疗法,使得个体故事在展览中得到细致的呈现。叙事疗法主张通过对创伤故事的讲述和结构化整理,将受害者的痛苦经验转化为治愈的过程。具体而言,叙事疗法关注讲述者如何理解并重新定位自己的经历,并希望通过故事的表达使讲述者从受害的困境中逐步摆脱,达到心理的康复和平衡。
在博物馆中,叙事疗法被用来将创伤叙事从静态的“展品”转化为动态的“体验”。通过视觉展陈、声音、影像、照片以及口述档案等多重媒介的运用,展览的内容从个体角度深入揭示了受害者如何在巨大创伤后努力恢复和适应生活。这一设计不仅激发观众的同情,还引导他们从受害者的角度去理解创伤,甚至在某种程度上与受害者产生共情。通过受害者的自述,创伤记忆不仅在观众中被接受和认知,还作为一种集体性历史记忆在社会中被再建。

(四)核心论点
叙事疗法:叙事疗法强调通过讲述创伤经历,使受害者在讲述过程中重新审视并整合过去的经历。在博物馆中,叙事疗法通过个体受害者的自述,将她们的经历以更具亲和力和个人化的方式传达给观众。叙事疗法的应用赋予受害者的故事以主体性,避免了单纯的受害标签,使她们的故事不仅仅是“悲剧”,更是集体记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创伤记忆再建:创伤记忆的再建指的是通过集体的理解和记忆,让创伤事件成为社会共同经历的一部分。这一概念在博物馆展览中,通过开放的叙事空间和观众见证的角色得以实现。在这一过程中,创伤记忆不再是过去痛苦的单向重复,而是帮助观众理解并构建个人和社会意义的一部分。观众在展览中既是历史的观察者,也是未来记忆的建设者。

博物馆的道德责任:作为公共展览空间,博物馆不仅对受害者的历史责任在展览中有所体现,对观众的道德责任也至关重要。博物馆在对创伤叙事的展示上进行了情绪引导和平衡,既帮助观众产生理解和同情,同时避免展示内容造成过度情绪压力,以免妨碍观众的自我探究。这种平衡的建立,使博物馆在公众参与和情感引导方面承担了积极的道德责任。

(五)结论:博物馆在创伤记忆治愈中的作用

南京利济巷慰安所旧址博物馆通过叙事疗法和见证者角色的设计,不仅帮助受害者在展示空间中重新获得主体性,也让观众通过体验他人创伤从中获得共情与理解。这一创伤记忆的展示方式具有双重意义:一方面,它以个体的悲剧故事唤起社会对创伤记忆的重视和理解;另一方面,它通过叙事疗法为社会提供了一种治愈创伤的可能性,将观众的情感共鸣延续至展览之后,使博物馆不仅成为记忆空间,更是情感共鸣与理解的纽带。

博物馆的展览方式超越了瞬时的参观体验,让观众在历史见证者的角色中不断反思当下。这种情感依恋不仅局限于参观时的即时反应,还通过展览内容的情感引导,在观众心中持续留存。观众通过展览对受害者的关怀和情感支持,逐步构建出一种社会意义上的治愈性空间,在个体和社会之间形成长久的情感连接。这种连接使博物馆成为支持幸存者康复的社区参与形式,创造了长期的社会效益。


文章链接:https://orcid.org/0000-0002-2816-4838

期刊简介

Curator: The Museum Journal(《策展人:博物馆期刊》)是一份享誉全球的同行评审期刊,致力于推动博物馆领域的深入讨论和创新实践。自1958年在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创刊以来,《策展人》始终聚焦博物馆从业者、研究人员和学者关心的热点议题,并在推动博物馆研究和实践发展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作为博物馆学领域发行量最大的期刊之一,《策展人》每季度出版一次,每期内容皆涵盖博物馆行业的重要动态、学术研究及实践创新,旨在激发对博物馆角色与责任的深刻思考。

撰文:范觉唯(英国布里斯托大学)

编辑:吴启月(南京大学)



  关注博翼平台即可接收课程动态  
也可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微信
加入博翼公众社群
接收所有课程动态交流、推动行业良性发展
 

博翼社群助手

长按二维码添加微信入群

博翼
致力于搭建文博青年交流分享的平台。 做具象的个体,做真实的自己。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