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COVER NATURE
节 / 气 / 小 / 话 /
“
终,收藏也;立,建始也。立冬,在节气中代表着秋季的结束,冬季的开始,大自然将进入冬天季节的特色时光。
而北京也迎来了进入冬天的第一场初雪。
各种颜色的叶子和白雪交映成趣的时日,
真是“冬日可爱”!
仔细看来,红红的金银木果实,叶子还是绿色的
已然是初冬,便处处透露着冬季的一些讯息,但又带着浓厚的秋天色彩。像北京,这一阵子也是去郊野看红叶的最佳时机。
若是不得闲,亦或是疫情的影响,不能远足,各个公园、街边,也是个好去处。金黄满树。银杏、洋白蜡、栾树、悬铃木,各有各的金黄。要是遇到几棵柿子树、元宝枫,红的橙的也一发显现出来。
银杏
洋白蜡
栾树
悬铃木
元宝枫
一阵寒风吹过,落叶飘零,便给我们带来了新的乐趣。
“
叶子是怎么掉的
秋冬季,大部分的北方植物会掉叶子,叶子是怎么掉的呢?
这些植物耐不住低温,从土壤中吸收的水分很少,要进入“冬眠”的状态,减少叶片的水分蒸发,减少裸露在外面的“皮肤”,所以它们选择掉叶子。
当天气温度降低到一定程度时,植物能“感觉”到这种变化,仿佛在提醒:该脱衣服准备睡觉啦!
植物是怎么脱掉叶子这件大衣服的呢?
它们有一套很统一的做法:
臭椿枯枝上的旧叶痕
先在体内产生一些激素,促使叶片衰老;然后在每片叶子与枝条连接的地方,有几层细胞抱着无私奉献的精神,率先死亡,这样不就切断了枝条与树叶的连接了吗?
这个时候,你轻轻一碰树叶,它们就掉啦。露出来的疤痕有专门的称呼,叫“叶痕”,叶柄在枝条上的痕迹。
新鲜掉落的臭椿叶柄上的叶痕
因为这几层细胞太特殊了,所以有个专门的称呼:离层,分离两边的几层细胞。
“
叶痕中的点点
植物的根会从地下吸收水分,输送给树梢的叶子;叶子光合作用积累的养分,会输送到树干、根,用来长粗、扎根和众多的生命活动。如此重要的运输货物,植物早就建立了自己的运输管道和路线,并且根据运输方式的先进程度,植物也分成了低等植物和高等植物。
低等植物没有成熟的管道和路线,它们运输水分和养分全靠随机,从一个细胞转移到另一个细胞,想要把水分传到最上面,全靠缘分。效率很低的。
但是高等植物就很有远见了,它们在体内“进化”出了运输路线。好多细胞聚集在一起,专门运输水分和养分,像是人体内的血管一样。运输水分的路线称为木质部,运输养分的路线称为韧皮部。两条运输线建立起来后,输送效率提高,植物长得更高更大,成为了高等植物。
当然高等植物也有很矮小的,从几厘米到几十米,高度差异很大。
树干中,木质部占大部分,韧皮部占小部分
关于高等植物与低等植物的介绍,这里只做简单的介绍,更加全面专业的内容,还需要查阅更多资料。
运输路线(韧皮部和木质部)藏在植物的体内,不容易被发现,但当它提现在叶子上的时候,相信大部分人都不陌生,此时我们给予运输路线一个专用又熟悉的名字:叶脉。
清晰可见悬铃木的网状脉
现在知道为什么每片叶子上的叶脉四通八达,又坚韧牢固了吧?因为这是植物运输水分和养分的通道,当然得遍布整个叶子,为每一个细胞提供“物流服务”。又不能脆弱不堪,以免出现“停工停产”的故障。
当离层细胞死亡,叶片掉落,露出叶痕,也意味着运输路线的切断,木质部和韧皮部也会留下痕迹,被称为“叶迹”。
木质部和韧皮部统称为维管束,叶迹也被称为“维管束痕”,常常在叶痕的中央,或是散落一圈,有多个叶迹。
臭椿的叶痕靠近外部区域,有一圈叶迹,书上说是9个(组),但往往数不清
“
有趣的叶痕和叶迹
每种植物都有叶痕,形状、大小各不相同。有的明显,体积大,形状可爱,能让人产生有趣的联想。有的不明显,形状规矩,也可可爱爱。
臭椿:爱心?三角?蹄子?
臭椿茎干上的叶痕
洋白蜡枝上的叶痕像是被拉伸的月牙
洋白蜡枝条顶端的叶痕和冬芽组合起来,就成了虎头
总的来说,如果是木本植物的复叶的叶痕,会大一些,容易观察到,单叶的叶痕,小一些,需要仔细寻找和观察,才能发现。
番木瓜的叶痕,可以说很震撼了
如果碰巧有托叶、冬芽,或者是多个叶痕挤在一起,就更有趣哩。
大花虎刺梅的叶痕很小
核桃的叶痕,饱满的爱心
核桃楸的叶痕:山羊?猴子?
香椿叶痕可以变成这样
可以变成这样
还可以这样
“
尾声
看到了这么多奇思妙想的叶痕,是不是觉得初冬的自然也很有趣?冬季虽然有些聊赖,有些萧瑟,但也饱含奇妙。
有趣,往往需要一些观察和发现。
去公园、街边,甚至是阳台上,找一找叶痕和叶迹呀,可以拍照留恋,也可以展开想象,创造一幅艺术画,编一个故事,让初冬的自然更加诗意和美好。
立冬互动:大家觉得这个像啥哩?
欢迎留言!
想了解更多关于“立冬”的种种及更多活动,请戳这里:
好课好物,不可错过
END
点击“阅读原文”,获取24节气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