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活动是幼儿园常见的一种活动形式,是幼儿与植物、泥土、水以及各类工具相互作用的过程。核心价值是满足幼儿亲近大自然的需要,增进幼儿对植物的情感,让幼儿在多样化、多方式的四季种植活动中,增进对植物及其生长发展过程的了解,增进对植物生长条件的了解。在选种、栽培、管理、收获、品尝、制作等整个过程中,获得多方面的经验,增进情感和能力。”
虞永平:
《用“全收获”理念开展幼儿园种植活动》
01/
幼儿园里的种植不同于传统的种植
传统的种植一是指向农业生产的,一是指向生活怡情的。
农业生产种植,为人类的生产生活服务,追求经济和效益。往往采用大规模的种植,对于种植时节、技术的要求往往会比较高。讲究种植的成效,小投入,大产出,且必须要有产出。
生活怡情的种植多发生于家庭和个人,出于自身的喜好,于家内或室外,择一小角落,或辟一小块空间,撒下种子,静候成长。规模也不会太大,多以观赏类的花草或常见的瓜果蔬菜为主。成则喜,不成也无忧,重在生活体验,怡情于中。
幼儿园里的种植讲究的是“全收获”。幼儿园里的种植活动是一种综合性的活动,涉及数量、测量、空间、协作、规划、表现、责任感、任务意识及审美等多方面经验、情感和能力的“全面发展”。幼儿园里的种植是一种“全员参与”“全员发展”的活动,教师、家长是重要的参与者,在参与的过程中所有人都会获得相应的发展。但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和家长的是参与,而不是替代。
幼儿园里的种植,有着自己特有的“调性”,具体表现在:
1
①体验性
不在于结果,而在于与水土、植物、工具“打交道”的过程;
2
②探究性
不是要把幼儿培养成一个又一个的种植小能手,而是要培养一个又一个的小小探索家;
3
③资源性
种植有关的一切空间和事物,皆为课程资源。
02/
幼儿园里的种植:现实困境
种植可以让幼儿亲近自然,关注、关爱生命的天性得以展现。
虞永平教授认为“种植不是幼儿园的额外任务,种植园地在幼儿园里也不是可有可无的。”可喜的是,种植已经成为幼儿园的一种普遍存在,或于室内区角,或于室外园地。
但不可否认的是,幼儿园在种植实践过程中,依然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如种植园地偏小,种植的植物种类单一等等。更为严重的是,有些幼儿园的种植园更多的起到的是观赏的作用,幼儿更多处于“旁观”的角色。即使偶有参与,也是流于形式或浅尝辄止。大量的种植活动由成人包办代替,种植成为了门卫和保洁员的工作。
在由“发现自然”课程教研团队发起的一项有关“幼儿园种植”的调研中,教师们在支持引导幼儿开展种植活动的过程中同样面临着诸多的困境,重点表现在四个方面:
第一,种什么?
如何依据不同的季节,不同年龄阶段的幼儿选择合适的种植物?种植的主题如何聚焦?聚焦于某一个主题后相应的植物有哪些?
第二,怎么种?
哪些植物用种子?哪些植物用幼苗?种多深?间距如何确定?多长时间浇一次水?所有的问题都指向种植相关的“基本工作”和“技术要领”。
第三,开展什么活动?
种植除了播种、照顾、收获和基于收获的制作之外,还可以做哪些活动?不同的活动怎么才能实现让幼儿真正地深度参与?
第四,以种植为主题的课程如何组织实施?
课程组织的流程框架是什么样的?如何实现区角和室外等不同空间,幼儿自主活动和教师引导活动等不同类型活动以及不同领域发展之间的融合?
所有的困境,归根结底,既源自于教师关于植物和种植“博物”经验的缺失,也跟教师对于幼儿园种植及种植活动开展的系统认识了解不够有关。
03/
幼儿园种植实践指南:
一个系统的线上课程
基于已有的幼儿园种植课程活动指导的大量经验,应广大教师的迫切需求,“发现自然”特别推出“幼儿园里的种植”系列线上课程。
04/
幼儿园种植实践指南:
一个丰富的种植电子资源包
幼儿园里的种植最终要落实于课程,落地于幼儿的活动。在系统的课程之外,我们特别为线上课程配置了种植电子资源包,以期为教师种植活动的开展提供切实的支持。
系列课程+电子资源包
扫描上方二维码,即刻获取
关于种植的问题,您在这里可能都会找到答案。
咨询课程
后续服务
又到一个种植季,和孩子一起开启一个不一样的种植之旅吧。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