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里的种植主题活动|嘘!听听小麦的秘密

文摘   2024-07-25 13:51   北京  




· 缘起 ·

一次午间散步,小朋友们发现了一片“绿油油的草”,可是这些草长得怎么和别的小草不一样呢?


·一、绿油油的草是什么? ·


“老师,那片绿油油的草是什么呀?”

“怎么比别的小草高这么多啊!”

“它的怎么长得和别的小草不一样啊!”

我们好奇地围着老师问。




老师笑着告诉我们那不是普通的草,而是我们种植的小麦。我们瞪大了眼睛,没想到一个寒假过去,小小的麦子长得这么高了!


· 教师的支持与思考·

在午间散步的过程中,小朋友们对这片与众不同的“草”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正是大自然教育的契机,通过观察和提问,小朋友们不仅培养了观察力和好奇心,还学会了主动寻求答案。作为教师,我们要善于捕捉这些教育瞬间,用自然的事物引导孩子们认识世界。




· 二、给小麦画张肖像画 ·

日子一天天过去,那片绿油油的小麦也慢慢发生了变化。从最初的嫩绿,到后来的深绿,再到最后的金黄。

我们看着小麦一天天变黄,心中充满了期待和喜悦。

风吹过麦浪,传来一阵阵“簌簌”声。一一说:“不如我们给小麦画张肖像画吧!”



 

· 教师的支持与思考·

我们鼓励小朋友们通过观察小麦的颜色变化,用绘画的方式记录下小麦的成长过程。提供画纸和绘画材料,引导小朋友们用色彩和线条描绘出小麦的生动形象,既锻炼了他们的观察能力,也提升了他们的艺术表现能力。

通过肖像画的活动,我们意识到孩子们对于小麦的生长变化有着浓厚的兴趣。将艺术与科学结合,不仅能够激发孩子们的学习热情,还能让他们更加深入地了解自然和生命。




· 三、我跟小麦比比高 ·

“哇,小麦长得好高啊!”小宝惊叹道。于是,我们纷纷和小麦玩起了“比比高”的游戏。

“小麦比我矮好多呀!”

“怎么知道小麦到底比我们矮多少呢?”

“那要用可以量东西的工具。”


我们去找一找这些东西去量量小麦吧!

“哎呀,我被小麦扎到了。”晗晗说。

“小麦的身上是有针吗?”

“我们用放大镜观察一下吧!”

· 教师的支持与思考·

我们备了尺子和麻绳等工具,帮助小朋友们测量小麦的高度,并与自己的身高进行比较。通过实际操作,让孩子们直观地感受到小麦的生长速度,以及自然与人类的对比。

在比比高的活动中,我们发现孩子们对于数字和测量有着天然的好奇心。通过实际操作,孩子们不仅学会了简单的测量技能,还培养了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感知能力。




· 四、小麦身上有针吗? ·

原来小麦身上长满了尖尖的小刺。

“为什么小麦身上要长这些刺呢?”

“小麦好像刺猬呀!浑身都是刺。”


“这些尖尖的刺叫做麦芒,小麦刺的作用是为了保护自身免受小动物侵害等。小麦身体里的宝宝对于野外的小动物们可是好吃的粮食,小麦为了保护自己才长出了尖尖的刺”老师说。

“小麦长这么大可真不容易。”

这些刺可真长啊!让我来量一量到底有多长

小麦鼓鼓囊囊那个的身体里面藏的宝宝真的很好吃吗?不如剥开它的衣服看一看!

· 教师的支持与思考·

当孩子们对小麦身上的刺产生疑问时,我们及时提供了放大镜,让孩子们通过观察找到答案。同时,我们还解释了小麦刺的作用,如保护自身免受小动物侵害等。

面对孩子们的疑问,及时提供支持和解答,不仅满足了孩子们的好奇心,还拓宽了他们的知识面。我们意识到,在自然教育中,引导孩子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是非常重要的教育环节。




· 五、给小麦脱衣服 ·

我们拿着剪刀,小心翼翼地收割着小麦。

快回教室!我等不及看小麦里面藏了什么了!

 

我们用双手轻轻地将麦穗上的麦粒搓下来,就像给小麦脱去了一层外衣。看着一颗颗饱满的麦粒从麦穗上滑落,我们心中充满了成就感。

原来小麦的衣服里面藏了一颗颗小宝宝

这些小麦宝宝能做什么呢?


“农业大王”宸宸妈妈,是一位农业领域的专家,她带来了关于小麦的绘本,给我们详细介绍了小麦的一生。原来小麦宝宝能磨成面粉,面粉能做好多好吃的,面条、面包、馒头、大饼……

· 教师的支持与思考·

我们指导孩子们使用剪刀收割小麦,并示范如何用手搓下麦粒。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让孩子们亲身体验收割和脱粒的过程,感受劳动的喜悦和成就感。

通过给小麦脱衣服的活动,我们发现孩子们对于劳动的热爱和尊重。他们认真细致地收割小麦、搓下麦粒,不仅锻炼了动手能力,还培养了他们的责任感和团队协作精神。




·六、 收小麦啦 ·

“天气预报说,后面几天都要下雨。”

“那我们快把小麦都收回来吧!”

“小麦地这么大,怎么把全部的小麦都收完呢?”

“不如我们请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来帮忙吧!”

“我们给他们画一张邀请函吧!”

我们的小麦地成熟啦!想邀请你们一起感受丰收的喜悦!

“小饼干的外婆可真厉害!一下子就割了好多麦子”

“我的爷爷也很厉害!”

“好多麦子啊,这么多麦子一定能磨出很多的面粉!”

“可是还要给他们脱衣服,这么多小麦我们要脱到什么时候呀……”

“不如试一试甩麦子,说不定能把小麦宝宝甩出来!”

“还可以试一试用棍子打麦子,麦子宝宝疼了就会跳出来了!”


 

真的脱出了好多小麦啊!

· 教师的支持与思考·

在收割过程中,对于孩子们提出的甩麦子和用棍子打麦子的方法,我们没有直接否定,而是鼓励他们进行尝试,并在实践中观察这些方法的效果。这种开放式的探索方式不仅激发了孩子们的创造力,还让他们在实践中学习和成长。

通过这次收小麦的活动,我们深刻体会到了孩子们对劳动的热情和责任感。在劳动过程中,孩子们不仅学会了如何给小麦脱壳,还学会了如何与团队成员合作、如何解决问题。

同时,我们也意识到家庭与学校合作的重要性。通过邀请家庭成员参与收割活动,不仅解决了劳动力不足的问题,还增进了家庭与学校之间的联系。这种合作模式不仅有利于孩子们的成长,也有利于促进家校共育的发展。




· 七、磨小麦啦 ·

老师向我们介绍了一件神奇的工具——石磨,可以把小麦宝宝变成面粉!是古人发明的。

 

我们亲身体验了小麦被磨成面粉的过程。看着石磨转动着,小麦粒逐渐变成了细腻的面粉,我们不禁感叹大自然的神奇和人类的智慧。

小麦真的太神奇啦,身上有尖尖的麦芒,身体里的宝宝还可以磨成面粉做好吃的!

· 教师的支持与思考·

我们向孩子们介绍了石磨这一传统工具,并亲自演示了如何将小麦磨成面粉的过程。同时,我们还引导孩子们观察石磨的构造和工作原理,让他们了解到古人的智慧和勤劳。在磨小麦的过程中,我们鼓励孩子们亲自动手操作,感受面粉的形成过程。

通过磨小麦的活动,我们发现孩子们对传统文化和传统工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们认真观察、积极操作,不仅锻炼了动手能力,还培养了他们的文化自信和爱国情怀。这次活动让孩子们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和价值,激发了他们对历史和文化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 八、小小面点师 ·

磨好的面粉被我们带到了食物研究中心。我们已经等不及做好吃的了!

老师先把水和面粉和在一起,真是太神奇了,干干的面粉和湿湿的水变成了黏黏的面团!

和我们一起来搓面团吧!

 

经过我们的努力,黏黏的面团变成了长长的面条和圆圆的丸子。

快下锅煮一下,尝尝好吃不好吃吧!

果然!自己的劳动成果最好吃啦!

 

我们还制作了面条的食谱,快和我们一起试一试吧!

· 教师的支持与思考·

在这个环节中,教师充分发挥了引导者和参与者的角色。我们亲自示范了如何将水和面粉混合成面团的过程,这种直观的教学方式让孩子们立刻感受到了面粉与水结合后产生的神奇变化,极大地激发了他们的兴趣和好奇心。

我们还组织孩子们一起下锅煮面条和丸子,并邀请他们品尝自己的劳动成果。这种亲自动手、从制作到品尝的完整体验,让孩子们深刻感受到了劳动的乐趣和价值,也让他们更加珍惜自己的劳动成果。

通过玩面粉这一活动,不仅培养了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还让他们在实践中学习了食物制作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这次活动让孩子们体验到了劳动的乐趣和成就感,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和自主性。

同时我们也意识到,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孩子们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因此,在未来的教学中,我们会更加注重实践教学和体验教学,为孩子们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和体验机会,让他们在亲身体验中学习和成长。



·老师的话 ·



亲爱的孩子们,通过这次与小麦共度的奇妙旅程,我们一同见证了生命的奇迹和成长的力量。从播种的期待,到观察小麦的成长,再到收割和加工面粉,每一个步骤都充满了探索与发现的乐趣。而你们亲手为小麦绘制的肖像,更是将这份深厚的情感凝聚在了纸上,成为了我们共同回忆的珍贵见证。

在这个过程中,你们不仅学会了观察、探索和收获,更重要的是,你们学会了珍惜与感恩。你们懂得了每一粒粮食的来之不易,更加珍惜饭桌上的每一口食物。同时,你们也在与小麦的互动中,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神奇和生命的伟大。

作为老师,我为能够与你们一同参与这次旅程感到无比荣幸和自豪。我相信,这次经历将会成为你们人生中宝贵的财富和美好的回忆。








编辑 | 唐馨逸、来爽






--END--


发现自然DiscoverNature
“发现自然“幼儿园自然教育主题课程包含大自然、田园和节气三大系列。 课程契合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发展的基本趋势,强调感官参与、身体体验和游戏是幼儿参与自然活动的基本方式。关注幼儿自然发展的核心经验,确保幼儿在自然中获得整体发展。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