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山典型建筑:天地楼——来自未来世界的文化遗产

民生   2024-11-22 08:00   广东  

天地楼:来自未来世界的文化遗产

◎渔舟雁信(马山籍城市规划青年学者)

马山县是典型的天地楼大县,据不完全统计,县城有80%以上的居民居住在(包括曾经居住在)天地楼住区中。然而,大多数县城居民对于天地楼是“既熟悉又陌生”,它背后的故事我们知之甚少。因此,笔者尝试从历史源流考察的角度,还原天地楼的形成逻辑和演变过程。在城镇更新的背景下,也希望为本地人居文化内涵的挖掘提供一些启发性的思考。

快速城镇化浪潮中的天地楼

在我国的快速城镇化进程中,县城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这种特殊作用又常被描述为“城之尾,乡之头”。由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有限,县城无法像大城市地区那样,通过大面积的房地产开发来满足日益增长的住房需求。而是采取了一种更为灵活、接地气的模式——由居民自建天地楼。

▲天地楼住区鸟瞰(图片来源:江海荣拍摄)

相较于大刀阔斧的成片开发模式,居民自建模式保留有农耕文明的“节用”特点,可以满足居民的个性化需求并且能够促进社会共同参与,所以在国内外的小城镇建设中受到广泛欢迎。华南地区的居民自建现象比较普遍,广西、广东等地习惯将联排式的自建住宅称作“天地楼”(意即 “上有天台、下接地面”)。与农村住宅在集体土地上的“完全自建”不同,县城的天地楼大部分是在国有土地上的“不完全自建”。

天地楼是来自未来世界的文化遗产。

在不断变化迭代的城市风貌建设浪潮中,天地楼这类建筑形制是凝聚了一个时代、一个地域特色的文化符号。可以说,对于看惯城市高楼的羁旅游子而言,天地楼也已经成为难以割舍的乡愁。

天地楼的前世与今生

天地楼面阔窄、进深长,一般为三到五层。天地楼的空间形制与骑楼极为相似,实际上两者均为传统民居“竹筒屋”的变体形式。

竹筒屋最早出现在19世纪中期,当时华南地区的一些城市商业贸易发展迅速,并伴随人口激增、地价猛涨,造成商业空间资源极度紧张。这些城市中心区的商品生产主要以家庭作坊、家庭商铺为基本单元,为了高效地利用空间资源,沿街商户多采用“前店后坊”、“上住下宅”的建设模式。兼顾商贸和生活需求的竹筒屋在城市中心区应运而生,其立面瘦高、平面扁长的特征本质是对地域环境的适应。竹筒屋也逐渐取代宅院成为城市肌理的基本细胞单元,这种适应商品经济而的形成的建筑密集区与其说是居住区,倒不如说是商住功能混合区更为贴切。

(a)竹筒屋

(b)骑楼


(c)天地楼

竹筒屋、骑楼、天地楼的空间形制比较

竹筒屋曾广泛流行于华南地区的大城市和小城镇,进入现代社会,这种带有自建色彩的住宅形式逐渐被标准化、规模化的公寓式住宅所取代。竹筒屋在大城市中近乎销声匿迹,仅散见于一些城中村和历史街区之中;而在小城镇,竹筒屋建设依然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并融合了现代设计理念、工艺材料以及地方性的土地政策,演变成了如今的天地楼形式。由于土地资源的稀缺和建筑施工技术的落后,一些县城早期一度大力推行居民自建模式,以此来弥补单一房地产开发模式的不足。凭借低廉的建造成本、低门槛的建造技术等优势,并且可以最大程度拓展居住空间,天地楼迅速成为华南地区小城镇最主要的自建住宅形式,量大面广的天地楼住区也成为一道独特的人居景观。马山本地甚至有民谚流传:“宁要一栋天地楼,不要一间公寓楼”,天地楼的受欢迎程度从中可见一斑。

天地楼住区规划建设中的“人情味”

为了规范天地楼住区的规划建设,地方规划管理部门在《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出具的规划条件中明确规定天地楼的建设位置、建设规模,以及地坪、檐口、屋面等建筑构造的高度。除了刚性管理之外,日常的地方治理更多的是为“人情味”留足了余地。

这种“人情味”尤其体现在街道空间的营造上。县城绝大多数天地楼住区都是行列式布局的开放小区,街道空间充当了最重要的公共空间角色。街道不仅是城市交通网络、基础设施网络的组成部分,还是承载居民日常活动的生活性空间。天地楼住区街道横断面的组成部分包括步行道、花圃和车行道,步行道通常位于天地楼二层出挑楼面的垂直投影之下,即建筑学所称的檐下空间或 “灰空间”。檐下空间是居民发生交往活动最频繁的场所,但实际上它属于未出让的国有土地(规划允许居民二层空间超出住宅用地红线)。换言之,这是在经济相对不宽裕的城镇化早期,地方规划管理部门为了照顾居民日常的街道需求、降低居民购房成本而做出的“让利于民”之举。

当下,越来越多的居民(特别是中老年群体)喜欢驻足、闲坐在天地楼的檐下空间,三五成群,会友闲谈。檐下空间早已与街道融为一体,甚至作为客厅空间的室外延伸而使用。

檐下空间的日常使用
面向存量更新的天地楼住区优化提升

随着技术的进步与制度的完善,建设高层住宅可以在单位面积上获得更高的容积率,所以建设天地楼住区不再是县城发展的最优选择,甚至失去了存在的法理基础(一些地方已明令禁止在城区内居民自建天地楼)。在此背景下,面向存量更新时代新的发展需求,空间品质优化提升成为天地楼住区的必选项。

天地楼住区一般为开放式住区,建设模式为“政府规划宗地、居民自建住宅”,除了住宅用地的使用权已出让给居民之外,其余土地的使用权仍为国家所有。早期地方部门无力投入大规模的公共空间建设,由居民代建公共空间的行为受到许可甚至鼓励;待经济发展水平提高,地方部门再陆续补齐配套设施和其它公共服务。这种模式模式节省了大量的建设和管理成本,但附着其上的利益格局也呈现出犬牙交错的特征。在未来,可以借助共同缔造、艺术创意的治理思维,让天地楼住区更加美丽宜居,如县城的江滨小区、甘台小区的环境整治项目已初见成效。

▲天地楼住区的基本要素和用地权属关系

在具体更新实施过程中,有几种空间治理策略可供参考。首先,以画册或其他通俗的表达方式对更新内容、工作流程、管理模式和激励规则进行说明,鼓励资本和技术的进入,探索共有产权的治理模式。其次,设立长效的社区议事平台,如一些天地楼小区设立“民间街委”,旨在管理街道日常事务、拓宽居民参与渠道及增进邻里感情交流。此外,可以通过工作坊、联谊会等多种形式选举社区能人,用以嫁接外部的专业资源与内部的社会网络。

与此同时,需要积极借助艺术创意思维。无论是大城市还是小城镇,大量的公共空间更新中都运用了艺术介入策略来破题,如东莞涌头社区改造、松阳三庙街区更新等。艺术介入策略所产生的“触媒效应”也十分显著:培育居民主体的归属感和凝聚力、以较低成本完成品质升级和强化城市特色意象等。艺术介入是一种实现社会、经济、文化多方共赢的巧妙策略,居民喜闻乐见、公共空间有活力,应视作艺术介入的终极追求。

▲松阳三庙街区更新(图片来源:谷德设计网)
结 语

城市规划学界存在着一种共识:一个地方的风貌特色来源于足够长的时间积淀,“风貌差”实际来源于“时空差”。

城镇空间发展好比大浪淘沙。

如此说来,天地楼何尝不是来自未来世界的文化遗产?

在更大层面,天地楼已经超越了人居空间的文化符号意义,成为存量更新时代下地方必须重视的治理课题以发挥居民自主能动性为基础,以创意艺术设计思维为催化剂,不失为未来的一个发展方向。通过多方主体的共建共享,可以让天地楼再次成为代表本土特色的“文化基因”“文化符号”。
【参考文献】
[1]刘志坚.浅析小城镇建房方式[J].小城镇建设,2000(06):70-71.
[2]赵旭,张文佳,阴劼.居民自建:规划之外的地方实践与地方智慧——以陕西省汉阴老城的更新与发展为例[J].城市规划,2020,44(05):89-96.
[3]叶丹,陈树荣.国家权力的空间化:制度变迁中的中国城市非正规居住空间演变阐释[J].规划师,2021,37(22):12-16.
[4]沈余.城中村居住模式初探[J].广西城镇建设,2006(12):71-73.
[5]雷翔.广西民居(第二版)[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5:182-184.
[6]陈珏,陶郅.西关大屋地域适应性对小城镇联排住宅建设的启示[J].小城镇建设,2016(08):83-87.
[7]方若柏,彭斐斐,倪学成.广东农村住宅调研[J].华南工学院学报,1965(04):49-58.
[8]陈俊羽. 我国城镇居民自建住宅法律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2.
图文编辑:阿素喇

——————————————————
欢迎分享至朋友圈/微信群
本文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投稿邮箱:senelu@126.com 投稿须知
交流及广告合作请加微信:senelu
——————————————————
- THE END -

  点击下方  阅读原文 ,可进入本站书店

思恩府驿站
带你认识广西中西部。文化项目合作等请加微 senelu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