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楼:来自未来世界的文化遗产
◎渔舟雁信(马山籍城市规划青年学者)
马山县是典型的天地楼大县,据不完全统计,县城有80%以上的居民居住在(包括曾经居住在)天地楼住区中。然而,大多数县城居民对于天地楼是“既熟悉又陌生”,它背后的故事我们知之甚少。因此,笔者尝试从历史源流考察的角度,还原天地楼的形成逻辑和演变过程。在城镇更新的背景下,也希望为本地人居文化内涵的挖掘提供一些启发性的思考。
在我国的快速城镇化进程中,县城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这种特殊作用又常被描述为“城之尾,乡之头”。由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有限,县城无法像大城市地区那样,通过大面积的房地产开发来满足日益增长的住房需求。而是采取了一种更为灵活、接地气的模式——由居民自建天地楼。
相较于大刀阔斧的成片开发模式,居民自建模式保留有农耕文明的“节用”特点,可以满足居民的个性化需求并且能够促进社会共同参与,所以在国内外的小城镇建设中受到广泛欢迎。华南地区的居民自建现象比较普遍,广西、广东等地习惯将联排式的自建住宅称作“天地楼”(意即 “上有天台、下接地面”)。与农村住宅在集体土地上的“完全自建”不同,县城的天地楼大部分是在国有土地上的“不完全自建”。
天地楼是来自未来世界的文化遗产。
在不断变化迭代的城市风貌建设浪潮中,天地楼这类建筑形制是凝聚了一个时代、一个地域特色的文化符号。可以说,对于看惯城市高楼的羁旅游子而言,天地楼也已经成为难以割舍的乡愁。
天地楼面阔窄、进深长,一般为三到五层。天地楼的空间形制与骑楼极为相似,实际上两者均为传统民居“竹筒屋”的变体形式。
竹筒屋最早出现在19世纪中期,当时华南地区的一些城市商业贸易发展迅速,并伴随人口激增、地价猛涨,造成商业空间资源极度紧张。这些城市中心区的商品生产主要以家庭作坊、家庭商铺为基本单元,为了高效地利用空间资源,沿街商户多采用“前店后坊”、“上住下宅”的建设模式。兼顾商贸和生活需求的竹筒屋在城市中心区应运而生,其立面瘦高、平面扁长的特征本质是对地域环境的适应。竹筒屋也逐渐取代宅院成为城市肌理的基本细胞单元,这种适应商品经济而的形成的建筑密集区与其说是居住区,倒不如说是商住功能混合区更为贴切。
(a)竹筒屋
(b)骑楼
(c)天地楼
竹筒屋曾广泛流行于华南地区的大城市和小城镇,进入现代社会,这种带有自建色彩的住宅形式逐渐被标准化、规模化的公寓式住宅所取代。竹筒屋在大城市中近乎销声匿迹,仅散见于一些城中村和历史街区之中;而在小城镇,竹筒屋建设依然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并融合了现代设计理念、工艺材料以及地方性的土地政策,演变成了如今的天地楼形式。由于土地资源的稀缺和建筑施工技术的落后,一些县城早期一度大力推行居民自建模式,以此来弥补单一房地产开发模式的不足。凭借低廉的建造成本、低门槛的建造技术等优势,并且可以最大程度拓展居住空间,天地楼迅速成为华南地区小城镇最主要的自建住宅形式,量大面广的天地楼住区也成为一道独特的人居景观。马山本地甚至有民谚流传:“宁要一栋天地楼,不要一间公寓楼”,天地楼的受欢迎程度从中可见一斑。
为了规范天地楼住区的规划建设,地方规划管理部门在《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出具的规划条件中明确规定天地楼的建设位置、建设规模,以及地坪、檐口、屋面等建筑构造的高度。除了刚性管理之外,日常的地方治理更多的是为“人情味”留足了余地。
这种“人情味”尤其体现在街道空间的营造上。县城绝大多数天地楼住区都是行列式布局的开放小区,街道空间充当了最重要的公共空间角色。街道不仅是城市交通网络、基础设施网络的组成部分,还是承载居民日常活动的生活性空间。天地楼住区街道横断面的组成部分包括步行道、花圃和车行道,步行道通常位于天地楼二层出挑楼面的垂直投影之下,即建筑学所称的檐下空间或 “灰空间”。檐下空间是居民发生交往活动最频繁的场所,但实际上它属于未出让的国有土地(规划允许居民二层空间超出住宅用地红线)。换言之,这是在经济相对不宽裕的城镇化早期,地方规划管理部门为了照顾居民日常的街道需求、降低居民购房成本而做出的“让利于民”之举。
当下,越来越多的居民(特别是中老年群体)喜欢驻足、闲坐在天地楼的檐下空间,三五成群,会友闲谈。檐下空间早已与街道融为一体,甚至作为客厅空间的室外延伸而使用。
随着技术的进步与制度的完善,建设高层住宅可以在单位面积上获得更高的容积率,所以建设天地楼住区不再是县城发展的最优选择,甚至失去了存在的法理基础(一些地方已明令禁止在城区内居民自建天地楼)。在此背景下,面向存量更新时代新的发展需求,空间品质优化提升成为天地楼住区的必选项。
天地楼住区一般为开放式住区,建设模式为“政府规划宗地、居民自建住宅”,除了住宅用地的使用权已出让给居民之外,其余土地的使用权仍为国家所有。早期地方部门无力投入大规模的公共空间建设,由居民代建公共空间的行为受到许可甚至鼓励;待经济发展水平提高,地方部门再陆续补齐配套设施和其它公共服务。这种模式模式节省了大量的建设和管理成本,但附着其上的利益格局也呈现出犬牙交错的特征。在未来,可以借助共同缔造、艺术创意的治理思维,让天地楼住区更加美丽宜居,如县城的江滨小区、甘台小区的环境整治项目已初见成效。
在具体更新实施过程中,有几种空间治理策略可供参考。首先,以画册或其他通俗的表达方式对更新内容、工作流程、管理模式和激励规则进行说明,鼓励资本和技术的进入,探索共有产权的治理模式。其次,设立长效的社区议事平台,如一些天地楼小区设立“民间街委”,旨在管理街道日常事务、拓宽居民参与渠道及增进邻里感情交流。此外,可以通过工作坊、联谊会等多种形式选举社区能人,用以嫁接外部的专业资源与内部的社会网络。
与此同时,需要积极借助艺术创意思维。无论是大城市还是小城镇,大量的公共空间更新中都运用了艺术介入策略来破题,如东莞涌头社区改造、松阳三庙街区更新等。艺术介入策略所产生的“触媒效应”也十分显著:培育居民主体的归属感和凝聚力、以较低成本完成品质升级和强化城市特色意象等。艺术介入是一种实现社会、经济、文化多方共赢的巧妙策略,居民喜闻乐见、公共空间有活力,应视作艺术介入的终极追求。
城市规划学界存在着一种共识:一个地方的风貌特色来源于足够长的时间积淀,“风貌差”实际来源于“时空差”。
城镇空间发展好比大浪淘沙。
如此说来,天地楼何尝不是来自未来世界的文化遗产?
点击下方 阅读原文 ,可进入本站书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