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教育是什么

文摘   2024-09-27 20:30   湖南  






   教育,是让人活得更好  


“教育,是让人活得更好。”出自梁威主编的《忆先生》一写的序言里,这句话引起我的共鸣。教育,无处不在,它能深刻影响人、改变人。


好的教育,才能让人活得更好。


我们在学校教育学生,我们投身教育事业,最终的目的是什么,是要让一代一代后辈更好地走向他们的生命时空,是要让他们拥有生活得更好的能力,学会生活得更好。









           好的教育        


我想起全国政协委员唐江澎校长所提出的:”好的教育,应该是培养终生运动者,责任担当者,问题解决者和优雅生活者。"我无比认同,他提出了我认为现代人应该具备的几种能力,成为这样的“者”才能让自己生活得更好。


如何让自己生活得更好,首先你需要有健康的身体。你需要有一项或几项长期坚持的运动,让你身体具备一定的健康基础。我们经常会跟学生打比喻说,人的一生就像“1000000”,当然可以有更多0,“0”代表着事业、财富等一切外在,当你少了身体这个”1“,后面的就都是0,一切都是过眼云烟。没有身体,没有生命,其他的东西也就不复存在了。


身体状态会决定生活质量的高低,乃至生命与精神状态的优劣。当我们成为终生运动者,每天会以饱满的热情面对当天的工作和生活,生命状态会保持一个较高的水平,生活质量也会随之提高。


好的教育还要培养责任担当者,具有承担一定责任的能力。现代社会现象就是能够承担责任的人太少了,都很害怕承担责任。只要承担责任之后,身上负担就会加重,只要一遇到批评,就好像这个责任自己也可以不承担,不承担责任就不会被批评,就不会被指责,就不会被非议,于是很多人都选择退缩,不承担责任也罢。这种现象在各个地方随处可见,学校、企业等都有这样的现象,这其实无关乎身份,而是关乎人的想法和念头。所以,当一个人总是退缩,不能真正承担自己责任的时候,我感觉这不是好的教育。


突然想起鲁迅,前天是鲁迅143周岁生日,在课堂上也跟学生讲了鲁迅之于中国的价值。艺术家吴冠中说,一百个齐白石抵不过一个鲁迅。正是他看到了鲁迅的思想价值,鲁迅是勇敢站出来承担唤醒国民重任的担当者。每个人对当时的现象不满,但,那只是不满,不满之后没有任何人想要去改变,已然成为鲁迅笔下的沉默的看客,已然成为了王小波笔下的“沉默的大多数”。这些“默无声息者”不敢承担责任者,亦如我们现在的许多推脱者。


什么都不承担,是一个人的选择,似乎就代表着赞同,代表着沉默,代表着不作为。


一个人最伟大的能力就是去解决问题,这显现的是一个人的智慧。当智慧足够了,那么他就能解决自己的问题,进而解决他人的问题。孔子虽然没有解决当时礼乐崩坏的社会问题,但他积极思考,为社会提供一味可供选择的药方。墨子能够解决鲁班攻宋国时出现的所有问题,显然他的智慧就高出鲁班。而现实是,许多人连自己的问题都无法得到解决,更不用说去解决他人的问题。教育,首先要学会解决自己的问题,进而能够解决他人的问题,这就是我所认为的好的教育。


解决问题的智慧是要通过阅读汲取前人智慧,要通过不断学习增长自己智慧,要通过相互交流增长大家的智慧。


我们通过运动,承担相应责任实现自己的价值,会解决自己的问题之后,我们就会增加更多的自由时间,你会发现越不学习就越不自由,解决问题能够解放我们的时间,释放我们的焦虑情绪,从而让我们走向更优雅的生活。优雅生活者是懂得发现身边的美好,是热爱身边的一切,是用罗曼·罗兰的英雄主义去看待生活。想要过上优雅的生活,不急不躁,只有通过学习来增强我们的能力,获得更多的时间,获得我们生命的发展。


好的教育在哪里?在于健康的生活状态。健康的生活状态从何而来,从运动中来,让我们拥有健康的体魄;从承担责任中来,在利他的同时让自己感受到快乐,拥有健康的情绪;从学习之后解决问题中来,让我们释放更多能量,获得更多时间,从而达到优雅生活的状态。









         “隔”与“不隔”      


老师们经常抱怨说上课很累,这种累的感觉就像你眼前或脑海蒙上一层纱,这层纱把老师和学生的世界“隔”开了。老师们喋喋不休讲得很累,学生被动接受听得也很累,坐在教室越久,学生的目光越茫然,越没有灵性,思维也越呆滞,这种现状不是好的教育。


我想了很久,想到了王国维提出的“隔”与“不隔”,我总是在想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我们的教师和学生那么累,是因为我们跟学生之间“隔”了一层,是学生与老师之间的“隔”,是学生与文本的“隔”,是学生与情感的“隔”。这种“隔”是将生命体悟抛到脑后,没有真正的感知。


原来,让我们累的是一种情绪的传染,如果中间没有“隔”,那就有好的情绪。如果师生之间在课堂上有很好的情绪,有积极互助的交流,那我们的生命状态会有力量,情绪价值就会高,就会呈现不一样的教育。我记得《正面管教》中说“如果我们教育孩子时感到痛苦,那肯定是我们的方式错了”。我想把它应用到我们的教学中就是“如果我们的学生上课时感到痛苦,那肯定是我们的教学的方式错了”。


想要达到无“隔”的状态,就需要有精神支撑。我知道,没有精神支撑的教育不是好的教育,因为培养不出好的人。积极、乐观、向上才是学生应该有的样子。








            好的教育        


好的教育是让学生的双眼变得更加明亮,是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是让学生的内心更加笃定,是唤醒学生的思想,激励他们成为更好的人,是给予他们走向未来的力量。






小鋆胡说
一位高中语文老师用文字记录教师的思考和读书的感悟。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