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读书笔记
第二章 理解“理解”
第二章先讲理解与知道的区别,你知道了不一定理解了,你理解了就肯定知道了。
书中举了一些示例让我们了解知识和技能是理解的必要元素之外,还需要更多条件:具有敏锐的洞察力,有缜密、灵活地处理事情的能力,有自我评估、解释和批判的能力。
关于“理解”的概念:
理解是智力层面的建构,是人脑为了弄懂许多不同的知识片段而进行的抽象活动。
如果学生理解了,他们可以通过展示他们知道和能够做到的特定事情来证明自己理解了。
约翰杜威在《我们如何思维》中认为:理解是学习者探求事实意义的结果。
理解的目标是利用已有内容生成或揭示一些有意义的事情——利用我们记忆中的已有知识去发掘事实和方法背后的含义并谨慎地加以运用。
理解是在“知道”的基础上“用心习得”的事实、技巧和过程。
布鲁姆1956年所指出的,理解是通过有效应用、分析、综合、评价,来明智、恰当地整理事实和技巧的能力。
因此,理解面临着思维的挑战。
所谓的理解并非仅仅说文字层面的事情,而是借这个清晰的概念来区分转述的专家观点和内化的灵活观点之间的差异。
我所理解的就是,理解建立在一定的知识和技能之上,当你的思维达到一定水平之后,你对于阅读、认知、做事都能够在理解的基础上做地很好。
所以,当理解力要提升,那你的思维力也要提升,这样你才能应对生活中出现的各种难题。
理解的可迁移性
我读后的感受:理解提升了,思维提升了,那它就可以迁移到不同情境和问题。
知识的迁移就是懂得如何在不同场合灵活地、有创造性的运用,只有懂得如何运用,那么他就真正理解了。
尝试快速灌输大量内容往往会阻碍学习,怀特黑德对教育中的“呆滞思想”进行批判时说这种教育不仅说无用的,甚至说有害的。
为了成功地推动理解,我们必须逆向思考:
有或没有理解分别说什么情况?理解说如何自证的?
如何区分表现的理解(或误解)和真正的理解?
哪些误解最有可能产生,因此干扰了我们的目标?
我们能否找出并扫除影响进一步理解的主要障碍?
思考:
高中语文的大单元、大概念教学我相信很少有老师经常在课堂上实施,最主要的还是带着学生读文本,分析文本的结构,但是大概念我觉得偶尔有必要,并不是说一定说一个单元的教学,而是一类作家的作品进行联读、赏读。
或者说,一个类型的主题找一个点进行联读,这样才能使离散的事实和技能相互联系并有一定意义。这样才能提升学生的“理解”。
当学生能够“理解”了,或者说“理解”真正发生了,那不管在什么情境下都能迁移。比如在读中国的《顾城的诗》,你能够理解诗歌里面的意境,那么当你遇见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的时候,你也一样能够理解。或者说在数学学科中,你也一样能够迁移理解那些公式的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