柿子红了|马青山

文摘   2024-11-18 08:30   山西  


柿子红了

马青山

每个人由于生活环境和家庭条件不同,必然形成不同的食用嗜好。这种偏好,随着个人年龄的变化,会变成不良习惯,从而导致对身体的不利影响。

这不,我的母亲就有这种经历。

“柿子都放的软了,你们还不赶快吃呢?”一向爱吃柿子的母亲,晚饭后从阳台上将一盆色泽鲜亮的柿子端进来,摆在我们面前。为了不浪费,我不情愿的吃了两颗,然后就鼓动妻子和女儿全力以赴。母亲眼巴巴的看着,嘴里还唠叨着:“这么好的柿子不赶快吃,放的还烂了。”我知道母亲想效劳,但是看了看妻子的表情,“我不吃,我就是端出来让你们赶快吃,怕烂了……”。

母亲爱吃柿子,可以说是亲朋好友、左邻右舍都知晓。我小的时候经常听母亲念叨:在怀上我的那年秋天特别想吃柿子,但是由于当时候的家庭条件有限,两毛钱一斤的柿子母亲还是下不了手,毕竟全家人唯一的是经济收入只有父亲当教师的那点工资,实在不宽裕。80年代的初期,2分钱的火柴、5分钱的醋……两毛钱可以为家里办不少事。

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大江南北,吹进了千家万户,风华正茂的父亲毅然辞去了教师的工作,尽管爷爷奶奶竭力阻拦,但也无济于事,父亲开始自谋职业,烧砖、炼土焦、往煤矿上送坑木等等,家里的收入可以说是非常可观,在村里修起了四间砖窑。那时候为了隔热保暖吧,盖房子左右两侧和中间的墙体,大部分人家都是填土或者碎砖块,而父亲的决定是全部砌新砖,而且主体墙全部是50墙,一般人家是37墙或24墙中间打土墩;门窗木料里里外外全部是松木,(一般大框子用好木料,里面的小格子用杂木,这样成本小点)父亲也被大伙儿戴上了“万元户”的高帽,“财大气粗”的那种荣耀感延续了好多年。村里为数不多的种植柿子户也会主动找上门连卖带送的。他们知道我家是大主户嘛,价格肯定不少给、柿子买的也不会少。那些年里,母亲也可以大饱口福,一口气可以吃上二、三斤,也算是一种“侈奢”的享受吧。

再后来,土地承包到各家,自已地里想种啥种啥,村里兴起发展果木林,我们家也不落后,栽苹果、种桃树、移梨树……。父亲知道母亲爱吃柿子,当然也少不了四处找来两棵柿子树栽上,但是天不遂人愿,一连移栽了几年都没有成活,不是冻死就是受病虫害枯死。后来邻居家院子里种了黑枣树,等黑枣树成型了在上面嫁接柿子树芽,早盼晚盼,黑枣树长得基本成型,请师傅嫁接柿子树条也成活了,母亲看着成活的柿子条脸上乐开了花。却不料想,其他邻居家的羊跑过来把它糟蹋了,这柿子树也就没种成。母亲望着那夭折的柿子条,眼里再次流露出失望又无奈的眼神。

但是后来母亲吃柿子的事,就不再是什么难事啦!

2000年,我参加工作后,每年秋天柿子一上市,就要给母亲买回不少柿子。当然,后来搬到在市里住就更方便了,母亲吃到的柿子口味也丰富起来:磨盘柿、牛心柿、镜面柿、阳丰柿等等,我总是变着法子,让母亲不再为吃柿子这等小事上有一丁点儿不如意啦。那时的想法就是只要能让母亲多吃点、吃好点柿子,就是做儿子的一片孝心。

但是,由于柿子是季节性水果,采摘的时候就是那么一段时间。“柿子捡软的吃”,买多了一下都放得软了,还是吃不过来。为了能多享受几天柿子的美味,让柿子软的慢点,母亲就想着法子储存。挑拣一少部分,摆放进小瓦罐里,里面放两个苹果,把瓦罐放到暖和一些的地方,这样用不了几天柿子就会揽熟,没有一点涩味。其它柿子搁在阴凉处,吃点揽点。不过既是不放瓦罐、不放苹果,它们也会自己慢慢的熟透,只不过时间稍微长点。另外,就是把柿子削了薄皮,用线穿成串串挂在通风采光处,晒成柿饼。当然柿饼又是一种口味,口感和吃牛肉的一样,肉筋肉筋的。这样一来,柿饼的存储期就相当长了。市场上和超市里柿饼的销售几乎都集中在每年腊月间,也是咱们这里正月接待亲戚的必备食品。

近些年,母亲的身体大不如以前,可是,爱吃柿子的嗜好还是不减。

但是,后来我发现,每到吃柿子的季节,母亲的肠胃就出毛病。找中医看后,才找到病因:柿子含有较多的鞣酸和果胶,大量食用柿子,鞣酸和果胶在胃酸作用下,可能会形成硬块,也就是胃柿石,会引起胃痛、恶心、呕吐等症状。而且柿子的含糖量比较高,吃太多会影响血糖,也容易增加龋齿风险,尤其是柿子上来的季节,红薯也熟啦,柿子也不宜和红薯一起吃。红薯在胃中会产生胃酸,柿子中的鞣酸和胃酸相遇,会增加胃柿石形成的风险。母亲偏偏这两样都爱吃,而是还经常混着一起吃。

看来俗话说病从口入,真是一点也不假!

知晓了母亲肠胃病的根源,也就不再盲目的孝敬了。即便是有亲戚朋友为满足母亲的嗜好,热情的送来柿子,我们也会和母亲约法三章。所以就有了文章开头的一幕,母亲端来柿子,只好眼巴巴地看我们吃。

自古以来,大自然为人类安排了各种季节性的粮食和果蔬,成为人们赖以生存和得以繁衍的必要物质条件。但是如何科学食用这些东西,却是必须要遵循一定的科学原理。这些原理,哲学上叫“度”,生活中就合理,超出了度,就不合理,就会事与愿违,造成对自己、对亲人、对他人的损伤。

为此,我想借此故事,与各位朋友共勉,在当今社会物质条件十分充裕的条件下,我们在分享新时代带来的满足感和幸福感的同时,注重健康合理的生活方式,饮食生活要有度,食物搭配要科学,合理膳食能养生,才能保持健康的体魄,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作者简介

马青山,1983年3月4日生,山西省介休市绵山镇四家窑村人。凯嘉集团倡源煤业公司员工。























知彼

投稿邮箱:874761158@qq.com

↓您的赞赏是对作者最大的鼓励~!

知彼
一群喜欢文字的发烧友,想用横折撇捺的组合展示自我,面对多元的社会,努力营造积极向上的正能量平台。联系电话:15343445088
 最新文章